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岛里的超级帝国-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部队精锐化,这是王林从一开始就有的打算,只不过后来碍于兵员问题,这才将这一计划搁浅了这么久,现在如果再不开始这个计划的话,等到日后,或许军队的伤亡率将会大大的提高,这不利于国家在日后的发展,更不利于民族的发展。
所以在这个时候,绝对的有必要,也有理由,将所有的部队全部打散,对全军进行一次大整合。之后便是一路的高歌凯进,建立了威名之后,势必有更多的国家对于中华帝国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要他们在这个时候来犯中国,想必是个人都不会这么做。也可以说,这段时间,才是中国最最安全的时间,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这件事情。一旦错过了这个绝佳的机会,接下来要想在做这些事情,王林可就不太有把握了,也没有这么大的信心了。
其实政治场上,更像是赌博场,在这里,永远都有数之不尽的明争暗斗,激烈的程度,绝不亚于在战场之上。
“那皇上,不知我们接下来要扩充多少军队呢?”唐三紧张的看着王林。他知道,一旦王林决定了的事情,是绝不可能改变的,所以现在唐三唯一能做的,便是打探一下,到底要扩军多少。
如果一次性扩军数量太多的话,势必会对军队的战斗力造成影响。国防军此时原本就有不少新兵,原本还打算借着这次战争的机会,让部队好好的磨练一下,谁曾料到?龙宇晖一战便将敌人吓跑,其他的部队想要再战,却找不到敌人的影子,最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股股的小股部队,这边还没开打,那边却传来消息,中俄要进行谈判,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我们现在所有的兵力加一块,大概有九十三万,但是这些部队远远不够,同时为了保证部队应有的战斗力,所以接下来半年时间内,只需要将部队的数量增加一倍即可,两年之内,要形成初步的作战能力。”王林暗淡的说道。
他不知道下一次的战争将会在什么时候爆发,但是他有感觉,一战似乎已经不远了,对于那些未知事情的发生,王林也没有多少心思去猜测,只是对于现在。就在与东北一水之隔的朝鲜,上面还驻扎着不少的日军部队呢。
而且算时候,恐怕再有几个月,整个朝鲜就会被日本人整的鸡犬升天了吧?没有任何补给,又没有敌人进攻,日本人的警惕性必然会有所放松。再加上他们对于朝鲜本地的祸害,到时候中华帝国进攻朝鲜的时候,情况似乎也会顺利不少。
得到一部分朝鲜人的欢迎,是必然的,就好比当年最可爱的人进入朝鲜一样。
“扩充一倍!”唐三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扩军一倍?这是个什么概念?加上还有一些精锐部队要进行重新的组建,部队必然会缺少一大部分具有经验的老兵,原本就急缺老兵的情况,只因为王林的一句话,就变得更加紧缺了起来。
扩军,其实也并不是只要有人有钱就行的。如果有需要,哪怕现在立刻拉出来一千万的军队也是可以的,绝对的没问题。可是拉出来之后昵?又有多少具有战斗力?又有多少能够打一些硬仗,恶仗呢?恐怕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敢胡乱的猜测。
“是的,一倍!”尽管王林很清楚扩军一倍,意味着什么,但是直觉告诉他,如果再不抓紧时间,以后的事情很有可能就不会有自己的事了。这不利于未来中国的发展。况且直到现在,王林更是有种神奇般的感觉,似乎以后的战争,只会发生一次。
不管直觉也好,猜测也罢,反正眼下扩军是必要的。毕竟王林来到这个世界,原本最初的梦想便是屠日灭美,横扫欧非。数十年了,如今却连第一步也没能走出,这让王林如何淡定的下来?唯有扩充军队,大规模的扩军,然后迅速的将这些人训练成一个可以打仗的军人。
王林不要求他们在一开始就能打硬仗,打恶仗,这些战争可以由那些保持了编制的精锐部队来完成,他们可以在未来的战火当中慢慢的完整,慢慢的锻炼自己的能力。有时候,数量也是一个挺吓人的优势。
布尔人都能让王林以极少数军官的代价,便训练出一批批敢打硬仗,能打赢硬仗自勺军人,那么这些本国的军人呢?王林只会更加疯狂,更加全力的,用尽所有的办法,将这些人在短时间内训练成一名名合格的军人。
军人,训练只是次要的,一个真正的军人,真正的经验部是在战争当中找到的。真正的荣誉,也是在战争中得到的。一个军人,天生就应该生活在战争当中。唯有战争,才可以使军人变的更加完美,更加强大。
“好了,这件事可以立即去做,我希望可以再三天之内,看到我们的征兵告示贴出,一个月内会有第一批应征青年入伍。至于谈判的事,龙宇晖,你跟着唐云一块去!跟敌人打了这么久,也该露露面了!”王林大手一挥,不仅让全国的所有人都要忙上一阵,更是连一项清闲惯了的龙宇晖,也不禁忙碌了起来。
扩军,促使王林扩军,最最重要的一个理由,还是这一次装甲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每一个国家内所发生的战争,都会引来世界无数人的目光,每一场战争的周围,更是会有无数个国家的间谍在偷窥。
此次装甲部队伶俐的表现,足以吸引列强们的眼球。那些间谍也是经过系统性的训练的,当他们看到了兔式坦克之后,绝对不会傻呼呼的认为,免式坦克还没有小豆丁性能好。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王林的预料当中,就在昨天,王林接到了德国人的购买意向,虽说德国人不知道王林到底会不会出售给他们兔式坦克,但德国人的购买**,似乎超越了以往。
而且王林也有打算,将兔式坦克对外出售,从而再一次的引起国外的军备扩张。国外军队的疯狂扩张,绝对的有利于王林的发展,这样只会让他们打的更加激烈。同时,这也是王林为什么会认为,以后的战争只会有一次,至于第二次,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或许王林还有机会遇见,但王林个人却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机会。
(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章:调令
似乎什么事情只要到了王林这边,便能变得尤为的顺利,沙俄刚刚传来要谈判的消息,这边王林便嫣然同意了下来。而德国刚刚传来了要购买兔式坦克的意愿,王林也毫不客气的摆出的一副有时好商量的态势,给人一副只要你有钱,买多少都行的样子。
而雷厉风行,似乎又成为了王林的专用名词,对于扩军这件事情来说,在每一个国家都不算是件小事,因为一支军队,并不是那么好养的,并且还要看外人的脸色。如果扩军数额过于凶猛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对手的紧张,又或者反弹。
这些对于整个国家的日后发展,都是极其的不利。可这些事情似乎到了王林这里,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扩军,只是一句话的事,他根本不会去理会任何人的眼光,更不会听言别人的话。
况且手中有货心中不紧,王林手中拥有红警这个秘密的武器,况且还有核弹这种变态般的武器,手中有了这些东西,王林又怎么会考虑外国势力的看法?而王林,也从未将那些所谓的列强放在眼中。
一个个只知道持枪凌弱,与狼为伍的国家,又有什么资格可以让自己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在王林心目中,只有那些真正诚心交往的国家,才有资格可以让王林平目相看。而这个国家,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一个,只不过此时这个国家还未曾出现,王林也一直在默默的等着这个国家的雄起。
但王林也很清楚的明白,如果自己不帮助他们一把的话,那么等日后他们真正的与自己站在一起的时候,虽说有点讨好的味道,可真实的情况,就与后世那般雷也打不动的友谊不一样了。
强者注定是寂寞的,强者的周围,也注定都是一声声的恭维声,讨好声。在王林的潜意识里,他不希望那个国家也步入这些恭维的声音里面。而现在王林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的去帮助他们,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是王林在他国搞分裂,可王林却不这么认为。
征兵的告示果然很迅速的便被传遍了全国。就在告示贴出的当天,留守在各个地区的内卫部队,担任起了负责招兵的任务之后。还未来的及准备,便被大门外那铺天盖地般的入伍声音所掩埋。
面对着国内掀起的入伍狂潮,各个内卫部队的负责人也很是无奈。虽说招兵的名额数量没有具体的说明,可相比起之前根本不招兵相比较起来,这显然是个机会。能不能进去另说,但是去不去应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林在他们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次由皇上亲自下达的征兵命令,他们这些内心狂热,浑身热血沸腾的青年们,又怎能错过这次报国的机会?况且现在部队提干的机会有那么大,到时候所拿到的军饷岂不是更高?即使不能提干也没有关系,士兵的军饷也足够他们开销的了,如果节省一点,维持家里每月的开销还是不成问题的。
河南,郑州。在建国之后,王林特意按照历史上的事件,将河南的首府定为郑州,而这一决定,当时还引起了一阵不小的反抗热潮。
由此可见,开封的地位在河南有多么的重要。
可随着王林的一句话,那阵反抗的热潮,最终也就只能烟消云散。
不说别的,整个国内的四条铁路大动脉,将会有两条在郑州交汇,另外一个原本是在武汉,可由于武汉是新的首都,并不适合将较大的货运场放在这里。所以便将另一个交汇点,放在了武汉的东南方,九江。
其地理位置虽说不如武汉那般,但相比较起来也还算是不错的,只需要大力开发一番即可,如果放在武汉,也依然需要大力开发。
王林对于郑州的热爱,似乎超越了所有人,不仅将郑州列为内地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隐隐道出了对于郑州的思念。
当初在唐渝波救下他的时候,王林便曾经说过自己是郑州人,只是当时郑州还过于渺小,也还属于开封管辖。唐渝波倒也没有注意,况且一届农民,担任了几十年的村长,也没到外面见过什么世面,自然不知道这郑州到底在哪里。
驻郑州内卫部队某部门前,一排排的±兵肩挂钢枪,整整齐齐的走出了营区,旋即便以最标准的队形散开,维持着整个征兵过程中的秩序问题。按理说他们完全不用拿枪出来的,可这说起来就足以让人头痛的了。
原本在昨天,他们并没有拿出武器,而是只让士兵空手负责治安,谁也没想到的是,最终竟然有两个人为了一个先后报名的顺序而大打出手,负责维护治安的士兵见状连忙上前劝架,可不曾想到,正打的不可开交的二人,竟然无意间给了那名±兵一脚。
旁边的内卫士兵见自己的战友受了欺负,又怎能站着不动?虽说他们不敢对这些人大打出手,可将他们围起来,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倒还是可以的吧?谁知世事无常事,这边内卫部队士兵刚一动身,那边便引起了一大部分应征者的情绪。
他们虽然是士兵,是国防军,可在河南人眼中,这些人都是外乡人。自己人被外乡人欺负了,又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况且这个时代,地域化还是比较严重的。从日后的军阀混战开始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的看得出,各个部队之间,每一个省份,或者某一个地区的士兵,常常会鬼混在一起,然后对其他省份的士兵进行围攻。
最终还是各个村落的村长出来劝说,这才将这件事情平息了下来。如果不是有这些负责看着自己村子的村长们在的话,昨天内卫部队倒还真的有些不太好办。打了就要受处分,不打就等着挨打。
“姓名!”连成风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旁边坐着的是一名自己班的士兵,负责帮助自己整理表单等等。连成风对着一名应征的年轻小伙程序化的问道。
“王木木!”那名青年苦笑着报上了自己的名号,似乎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意。
“王木木?”连成风不禁抬头看了眼这位名叫王木木的士兵,看起来一点也不木的人,怎么会起名叫王木木呢?二木为林,这名字该不会是后来改白勺吧7时间,连成风有些忍不住好奇的继续问道:”这名字是之后改的吧?”
“是的,我以前叫王林,只是当今圣上也叫王林,但我父母小时候为我算命的时候,算命先生说我命中缺木,所以要在名字中起个带木的字,原本打算叫王森,可算命先生却说木子太多,会让我命中的水流失,所以便起名为王林。这不没办法了,这才改名王木木,既不丢一个木字,合在一起看也是一个林!”王木木有些郁闷的说道。
可这也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事,帝王名务重合,这是自古以来天下皆知的事情。任何一个与帝王名雷同的名字,百姓们都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名字改掉,以免日后招来杀身之祸。最明显的便是明朝,一个朱姓,竟然成了国姓,除了皇亲国戚,其他人不准姓朱。
尽管之后的清朝,因为民族的问题,那些所谓的国姓没有了,可在清朝之后,王林成为了中国的皇帝。没有人会知道,王林到底会不会将王姓定为国姓?不准任何人使用?但皇帝没有下命令之前,他们还是可以使用的,只是那些与皇帝重名的人,只能下意识的改掉自己的名字。
“其实你不用改名字的,当今圣上又不是什么迂腐之人,对于名利这些事情,看的也是比较淡的。别的我不敢说,就说咱们军中吧,单单是这叫王林的人,就有不下数十个!”连成风笑了笑,低声的说道。
跟应征的人说这些,并不在工作范围之内,但他遇见了这种事情,那就不能不多说两句了,连成风是打内心里效忠王林。对于王林平日里的各种习惯也了解的比较透彻,这都是从军队高层那里传来的,不然以他这小人物的身份,又怎么能够亲自面圣呢?
“与圣上的名字相重合,改了也好,以免夜长梦多。”王木木苦笑着摇了摇头,天命如此,谁能奈何?原本名字上就砍了~个木,这下倒好,一下子砍成两半了。
连成风微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这些人,他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话要说,有些事情,只需要提醒一句即可,说的多了,别人也未必会领情。并且在日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也将会在这里进行初期的训练,然后再由从前线回来的国防军部队进行新兵训练。说得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