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逍遥-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作上的事哪里用梁延发盯?潘宝山一直都没放放松,眼下已经立秋,田间管理不能落下。

不过现在不像以前在农经站,动不动就跑下去,跟老农们聊聊说说。如今好歹也是个副乡长了,虽然潘宝山没把这当回事,但下面村里看法不一样,见着他难免要兴师动众一番,搞一队随从不用说,还得想着法子要留下来吃饭喝酒。

所以潘宝山有事就找伏广波,要他召集科技助农小分队成员开会,有事分派下去就行。现在潘宝山也开始明白了,为什么当官的大小事都喜欢开会,有些时候也的确是没办法的事。

小分队的成员对此并不反感,潘宝山开会讲话实在,而且也不摆架子,说得都是用得着的东西,有些经验、农谚他们都不知道,可潘宝山却说得出来,的确也让人佩服。

“立了秋,挂锄钩,我们老一辈的都有这么个认为,觉得忙了一整夏,可以松口气歇歇了。”潘宝山今天又坐到了会场,“其实也不是那回事,立秋一过,地里的玉米、红薯还有大豆之类的秋作物都进入了生长期,这是个关键时期,田间管理不能丢下,要防治病虫害,及时施增产肥,这样才能确保秋粮丰收。”

“没错,潘乡长说的大家要引起重视。”伏广波也是在主席台就座的,少不了发言,“刚才潘乡长说了施肥打药治病虫,还要注意整枝大杈、锄地除草,多出点力干干活有什么。力气又不要钱,等到时多收点粮食不比什么都好?所以你们回村后,一定要多跟老百姓讲讲,还没到松劲的时候,田间管理还要抓起来!”

“伏主任说得很实在,一切都为了收成嘛。”潘宝山接过话,“在座的有很多是老技术,知道立了秋,管不休,一直管到大丰收,要把这个道理将给老百姓们听,还要让他们接受,否则我们开会就是白浪费大家的时间。”

“对,要讲究实效。”伏广波说,“具体的技术指导要跟上,潘乡长前些日子专门为我们争取了经费,所以大家要主动把积极性调动起来,多干点。”

伏广波的话引起台下的热烈响应,都表示会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

潘宝山还没忘地膜花生的事,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收获了,最后一站要把好关。

“大家回去后要多留意地膜花生的情况,虽然现在产量局势已定,但也不能大意。”潘宝山强调说,“到时各村都统计一下,同以往相比看是否增产,增了多少。”

“这是潘乡长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大家都认起真来!”伏广波强调说,“要把增产的具体数字弄好,到时统一上报到我这里,要记住,增产,是增产数字!”

伏广波这么一强调,潘宝山对他还真是刮目相看,原来伏广波也是一肚子小九九,会上这么大张旗鼓地吆喝增产数字,那不就相当于是跟各个村打了招呼嘛:增产是肯定的!

散会后,潘宝山把伏广波叫到一边,拍了拍他肩膀,“伏主任,你的用意我明白,不过不能太过,否则引起下面反感就不好了,本来推广地膜花生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实惠,但也不排除有个别不奏效的地方,所以不能一刀切,等到花生收获后,你要实事求是做好产量统计。”

“潘乡长你放心,我那么说是给各村一点压力。”伏广波说,“而且就目前形势看,增产是定局。”

这一点伏广波没说假话,半个月后,地膜花生成熟,各村经过比对,增长几乎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瓜坡村增效最明显,从数字上看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不过潘宝山对这个数字并不完全相信,很有可能范少华为了出风头故意虚报。不过这种事不能戳穿,心里有数就行,而且,这也附和大趋势,本来搞地膜花生就是为了提高产量。

拿着增产统计报表,潘宝山再三思量,觉得还是该报下喜。

这会梁延发和仲崇干正在县里参加党代会,一时半会回不来,潘宝山便打电话给梁延发,说地膜花生喜获丰收,增产成效显著。

原以为梁延发会高兴一下,没想到他异常平静,说这事先不说,等他回去再谈,有些情况要明确一下。

妈的,增产有什么不好,还有个狗屁情况要明确。潘宝山哼了一声,不知道梁延发又要搞什么鬼。

不过那暂且不管,还有个人要联系下,那就是黄开建。当初他在夹林的时候,地膜花生的事是他拍板的,现在到了农业局也还算是对口,应该跟他说说。

黄开建听说后很高兴,“小潘,好啊,这可真是太好了!”

“是啊,算是没白折腾。”潘宝山说,“明年打算推广开来,不但花生用地膜,玉米也可以,凡是适合搞地膜的农作物,尽量都上,来个白色革命!”

“行!有想法!”黄开建哈哈地笑起来,“小潘,你可得好好干,现在更有奔头了!”

“更有奔头?”

“对!”黄开建掩饰不住兴奋劲儿,“你知道新来的祁书记有啥工作思路嘛?”

“黄书记,你有内幕就赶紧告诉我,别憋着!”潘宝山呵呵地说道,“跟你时间长了,这性子也急喽!”

“哈哈……”黄开建听了很舒服,无论什么事,能影响到别人本身就是件很开心的事,“小潘,祁书记的思路跟熊顺昆不一样,他说富祥县现有的情况还不适合以工业为主体,体量太小没法捣腾,富祥本是农业大县,还是要以农业为基础,狠抓新型农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底子,然后才能发展其他的经济!”

“嗬,那可真是太好了!”潘宝山也兴奋,县委书记重视农业是好事,他这方面做得好,就能得到赏识。不过这个时候不能只想着自己,得把好话先说到黄开建头上,“黄书记,有些事真是说不准呐。当初熊顺昆把你弄到农业局,很多人认为你是坐冷板凳,还偷偷看笑话呢,没想到现在变了天,祁书记来了,把农业提上去,你这个农业局长可就不一般了!”

黄开建又大笑起来,“谁说不是,祁书记已经来农业局调研过了,他上任后第一站就是到我这里,你说那能一样么!”

“黄书记你是有福之人,到哪儿都不会受委屈。”

“嗳,小潘,刚才说你呢,咋扯到我身上了。”黄开建说,“你好好干,凭你的能耐,作出一番成绩来,到时祁书记对你肯定会另眼相看!”

“黄书记,这祁书记看来是有魄力的人。”潘宝山说,“而且也有能力,要不然不会一上任就推翻以前的思路。”

“祁书记能力是很强,而且人家也有点门路。”黄开建道,“市委郝志勇书记对他可不一样,要不这次他咋能顺利来咱们富祥?前阵子传言那么厉害,对他多么不利,可郝志勇书记还是保住了他。”

“这样好啊,祁书记越有能耐,对黄书记你就越有利,因为他主张兴农业,间接也就是兴了你!”潘宝山时时不忘戳一下黄开建的兴奋点。

黄开建果然很受用,“也不能高兴太早,毕竟要以成绩说话,小潘,你要有个心理准备,过了一年左右,我打算把你弄到局里来,好好跟我配合工作!”

“好!”潘宝山回答得毫不犹豫,虽然没想过去农业局到底好不好,但现在一定要装作一百个愿意。

“先这样吧,有空再跟你仔细说,下午的闭幕会马上就要开了,我得准备一下。”黄开建匆匆挂了电话。

潘宝山拿着手机,抱着膀子笑了,看来形势对他很有利。

第五十八章还有个法子

不过潘宝山高兴得太早。

第二天梁延发回来,一进大院就把潘宝山叫到办公室,说了番让他有些瞠目结舌的话。

“小潘,夹林的农业你搞得不错。”梁延发先肯定了一下,“但是,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关注一下大形势,哪怕你干得再出色。”

“梁乡长,你的意思是?”潘宝山不解。

“党代会期间,冯县长的秘书王涵跟我闲谈了一次,曲安镇党委书记钟再友也在场。”梁延发说,“王涵说县委祁书记有点莽,新来乍到并不了解实情就大作决定,搞什么以农业为抓手来发展富祥,简直是瞎扯淡。”

“王涵说祁书记的思路是扯淡?”潘宝山皱起了眉头。

“是,那不是很明显嘛,在传递一个信号。”梁延发很严肃地看着潘宝山说,“冯县长并不买祁宏益的账。”

“梁乡长,那也就是说,冯县长并不赞成县里打农业牌?”潘宝山此时感到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对,说句到家的就是冯县长不希望下面把农业那块工作当成重心。”梁延发早已不把潘宝山当外人,有些话说得很直接,“小潘,这跟你可是息息相关的。”

“我大概明白了梁乡长,也就是说,我越是把夹林的农业搞上去,冯县长就越不高兴?”

“那还用说!”梁延发轻轻地叹了一下,“其实,你在这块干得很不错,耽搁一番的确是可惜。”

潘宝山脑门直出汗,怎么会这样?黄开建走了之后才刚舒服没几天,终于不再夹缝里挪来腾去,可以甩开膀子干一番了,可现在竟然又要被捆住手脚,而且还更严重,有县长的桎梏!

梁延发从潘宝山的表情能看出来他很失望,但也没法安慰。

潘宝山在沙发上坐下了,点了支烟,他不想这么放弃,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

“梁乡长,上面的指示不能不听,但下面的实情也不能忽视。”潘宝山说,“改天梁乡长你有时间的话,我陪你一起下去看看我正在搞的几个项目。”

梁延发当然不会拒绝,那样对潘宝山的打击太大。“好,就这两天吧,这两天应该没啥事。”梁延发说,“小潘,你的眼界要放宽一些,这件事在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根本就只是个小点点,不值得太在意,所以不能牵扯太大精力,那样对你的长远发展很不利。”

潘宝山点点头没说什么,他觉得这样可以给梁延发一点点态度,这很有必要。

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潘宝山觉得还有退路。假如跟梁延发闹翻,那也不是走投无路,毕竟还有黄开建在,可以想办法到他身边,也许更好。

事实上,梁延发并不觉得潘宝山是在耍态度,他只是认为潘宝山太过失望,需要好好过度一下,这期间应该多给他点安慰。

两天后,梁延发主动找到潘宝山,说手头上没事,一起下去转转。

潘宝山叫上老王和伏广波,随行的还有郑金萍,一行人也算是个调研组了,分乘两辆车出行。

先到斜沟村。

鲁成升早已在潘宝山的授意下做了安排,要表现出精神劲来。大棚蔬菜种植户都叫来了家人,一起在大棚里忙活,场景很是喜人。

有的在摘茄子,茄子长得非常饱满,泛着紫褐的光泽。

“每只茄子长四十多公分,最重都一斤多呢!”菜农喜得合不拢嘴,“这茄子都不用自己拖到菜市场批发,贩子都跑到大棚口等着,销路好得很!”

“还有丝瓜呢,都电话催着才摘。”又有人说。

梁延发平常不下来,看着还真不错。

“梁乡长,你看这样的蔬菜大棚,斜沟村要是搞一大片如何?”潘宝山问,“说句大话,富民增收那不是难事啊。”

鲁成升在一旁忙得不轻,介绍得头头是道,“梁乡长,现在咱村里也有合作组织,我牵的头,大家种什么、咋样卖一点不愁,都是根据市场行情来的。”

“梁乡长,照这么个势头发展下去,肯定会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斜沟村一准能成立咱们县有分量的蔬菜种植基地,到时选个适销对路的品种扩大种植,效益肯定差不了。”潘宝山说,“而且现在只是个棚子,等稍微发展一下,可以提高档次,建个蔬菜生态园,那样就客观了。”

“村里各家各户也都把院前屋后的地方给利用起来了,也种了不少时令瓜菜。”鲁成升说,“最多的是蘑菇,蛮有几个品种,也都不错。”

“嗯,那个就不看了。”梁延发看看潘宝山,“大陡岭村有个金银花项目,去那里看看吧。”

潘宝山又带着梁延发去了大陡岭村,王三奎早已摩拳擦掌。不过这个时候金银花才是生长期,做不了什么文章,王三奎便让村民去浇水,说这可是村里的命根子,能不能吃上饭、吃好饭,就靠这金银花了。

梁延发不是傻子,他觉出了有点安排的成分。潘宝山也不否认,说看得情况要比平常热闹一些,那是因为村里知道乡里的大领导要下来检查,多重视了点而已。

“梁乡长,你是位能看事的领导,凭你的观察,就目前大棚蔬菜和金银花两个项目来说,前景如何?”潘宝山问。

“应该不错。”梁延发说了实话,“小潘,你抓农业工作的确很突出,我也明白你让我参观的意思,这样吧,回去我再想想,看到底是继续扶持还是暂告一段落。”

天有点凉,丘陵地上风紧,站在高岭道上微微发寒。

蒋春雨的目光几乎没离开潘宝山,此时走到他身边小声问,“潘乡长冷吗?”

“不冷,这才什么时候,还没到冷的时候。”潘宝山说,“蒋助理要是觉着凉就先回去,这里风可不小。”

“我没事。”蒋春雨对潘宝山笑着摇摇头。

潘宝山能感到蒋春雨眼中大胆直白的那种含义,这让他有点乱。

的确,如今的蒋春雨主意已决,她觉得机会是靠争取的,争取多了时机才能成熟,如果只是坐等,怕是什么机会都要失去了,因为她是真的喜欢上了潘宝山。

至于刘江燕,蒋春雨也并不避讳,在爱情的角斗场上,身份和地位并不一定能发挥作用,还是要看自身作为女人的资质。蒋春雨对自己有信心,她相信每个女人都有美丽的一面,关键在于男人看不看得到。

潘宝山眼中的那一丝慌乱没有逃过蒋春雨的眼睛,她笑了,唇角微起,颊窝浅现。

这一刻的蒋春雨很美。

“哦哦,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潘宝山的慌乱开始加剧,不再面对蒋春雨,转向了梁延发。

梁延发正在听王三奎介绍金银花种植的情况,现在王三奎已非比从前,自打金银花项目落实后,他的心思真花了上去,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听得梁延发直点头。

回去的路上,潘宝山问梁延发感觉如何。

“不错。”梁延发长长地呵了一口气,“小潘,工作开展的不错,你的意思我也明白,回去我再想想,尽快给你个意见,看到底还要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