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如山胆战心惊地问:“伊市长怎么说?”

楚天舒不紧不慢地说:“伊市长听完了我说的情况,沉默了至少有两分钟,然后很严厉地说……”

完了!黄如山在心里哀叹了一声,有气无力地问道:“他说了什么?”

楚天舒学着伊海涛的口气说:“伊市长说,这个老黄怎么搞的,我让他到乐腾市拿份材料,他怎么自己开车就去了。再说了,任务再急,也应当注意行车安全啊。”

黄如山的心扑通扑通地一阵乱跳,只差要蹦出来了,他几乎忘记了领导的身份,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抓住了楚天舒的右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谢谢。”

楚天舒忙把手抽出来,说:“秘书长,你别谢谢我,要谢就去当面谢谢伊市长。”

这时,黄如山才意识到失态,忙把手收回来,从档位边上的纸巾盒里抓了一把纸巾,将额头上喝脸上的汗水胡乱地擦去了。

回到市府办公大楼,黄如山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进,急匆匆地就直奔伊海涛的办公室而去。

敲门进去一看,郭鸿泽居然也在。

黄如山尴尬地要退出来,伊海涛喊住了他,大声问道:“老黄,我要你拿的材料呢?”

“报告伊市长,已经交给小楚了。”黄如山低着头,小声说。

伊海涛严厉地说:“老黄,我必须得批评你几句了,出去拿个材料,你派个人跟司机一起去不就行了,还用得着亲自开车去?”

“是,是,市长批评得对。”黄如山小心翼翼地解释说:“下班之前我和乐腾市政府办联系,他们说中午要休息,我想如何派个一般工作人员去,肯定要等到上班才能办,我担心误事就自己开车去了,没想到回来的时候,遇上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一着急,车就在栏杆上碰了一下。”

伊海涛大声说:“老黄,郭书记一上班就来问了,你看看你办的这事,要多少领导替你操心啊。”

郭鸿泽嘿嘿一笑,假装关切地问:“老黄,你还好吧?”

黄如山说:“还好,谢谢书记关心。”

“好什么好?”伊海涛继续板着脸说:“朱书记不在家,你要是闹出人命关天的大事来,你让我和郭书记怎么交代?”

黄如山点头哈腰地说:“是,是。对不起,我错了,我检讨,给领导们添麻烦了。”

“老黄,你是市府办的负责人,文件规定你都不记得了,其他人就更当耳旁风了。”伊海涛不依不饶地说:“市府办牵头起草一个通知,市府办和市委办联合下发,重申一下严禁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的规定,如有违反者,严肃处理。郭书记,你的意见呢?”

郭鸿泽从他的专职司机老李那里听到了风声,下午一上班就专程跑到伊海涛的办公室来,本以为可以趁唐逸夫不在,唆撺着伊海涛抓住黄如山的这个把柄把他整个半死不活的,他就可以早一点看到两败俱伤的结果。

郭鸿泽做梦也没想到,伊海涛明显不上套,居然说黄如山开车出去是他派出去拿材料的,他开始还不相信,听说楚天舒亲自前往处理事故,才不得不将信将疑。听到伊海涛问自己下发通知的事,只得说:“我同意,是有必要再强调一下了。”

黄如山悄然退了出去。

郭鸿泽觉得没意思,紧接着也告辞了。

第二天,途观车就修好了,修理费由保险公司赔付了大头,经济损失不大,事故善后作了因公处理。

黄如山终于如履薄冰地度过了这一关,虽然他还谈不上有多么地感激伊海涛和楚天舒,但是,他在心里还是恨上了郭鸿泽及赵永昌等人。

这就是伊海涛和楚天舒希望看到的结果。

按理说,现在揪住黄如山的小辫子整治他一番确实易如反掌。

这固然可以砍掉唐逸夫的一条臂膀,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和唐逸夫撕破了脸皮,矛盾激化到了台面上,在朱敏文和省里的领导态度尚不明朗的前提下,最大的可能就是各打五十大板,两个人争斗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郭鸿泽正好坐收渔利。

对于郭鸿泽的险恶用心,伊海涛从最近的几次交谈中已经有所察觉,能混到这个层次的人,政治敏感性都不低,他与楚天舒商量的意见就是故意放黄如山一马,让黄如山把郭鸿泽未安好心的意图传递给唐逸夫,从而造成他们的隔阂,瓦解他们的联盟。

同时,唐逸夫回来之后,郭鸿泽一定会找机会将伊海涛救了黄如山一次的信息传递给唐逸夫,本来生性多疑的唐逸夫肯定要对黄如山产生猜疑:伊海涛有什么理由要放黄如山一马?难道黄如山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就是楚天舒设计出来的一箭双雕之妙计,借以达到分化瓦解唐逸夫与郭鸿泽的联盟、离间唐逸夫与黄如山亲密关系等目的。之后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楚天舒这个计谋是十分成功的。

晚上,黄如山颠来复去的没想明白,伊海涛和楚天舒他们明知道自己跟在唐逸夫的屁股后面耍了不少的阴谋,怎么就没有借机打击报复呢?难道他们真的有那么宽宏大量吗?会不会是一个有意而为的离间计?

黄如山想来想去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就打算先给唐逸夫汇报一下,免得日后难得说清楚。

可是,黄如山拨打他的手机却关机了。

正在省城里的唐逸夫真没有时间管黄如山这种破事,他白天要打起精神开会,晚上还要到处走动,打点关系。

唐逸夫去省里开会之前,与黄如山费了不少心血商量在省城的打点事宜,给谁送,送什么,送多少,怎么送,无一例外地做了一番认真的计划和筹措。

从表面上看,送礼很简单。其实,送礼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你必须摸清对方的底细,他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只有掌握了对方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次是方法的问题,就是说你根据不同的送礼对象,采取不同送的方法。

虽说送礼者和收礼者都心照不宣,送的人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他送,收礼的人也知道他为什么给我送,但是你还必须要找一个恰当的理由,让对方可以坦然接受,你自己也好有个台阶下。

你面对的官人地位越高,就越要讲究方法,因为他们毕竟不同于村长乡长这一层面的干部。

第524章送礼学问

乡村一级这个层面中的个别人,在他们眼里,什么都缺,什么都需要,只要你送,他就敢收,甚至你不送,他也要。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政治素养决定了他们只能如此直白和直接。

可是高官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手中有的是权力,他们的生活富有奢侈,给他们送礼的人多的是,如果你不讲究一点方式方法,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坏了大事。

当然,这里面也有游戏规则,一旦对方接受了你的重礼,就意味着他答应了你的某种要求,他就会不遗余力地为你办事。如果万一因种种原因无法兑现,要么他会退还给你,要么,他在别的方面给予补偿。

这是官场中的聪明人。

当然,也有人不懂得遵循这种游戏规则,事情没有帮别人办成,也不退礼,也没有其他的表示,个别送礼者恼羞成怒反了水,收礼者为此中箭落马。

不过,这种现象在商人与官人打交道的过程可能出现,但在官场上并不多见,因为下属对高官的期望是长期的,高官对下属的关照还有的是机会。

官场上人物形形色色,礼尚往来的事情便五彩缤纷。

有一个现象值得玩味,某**官员东窗事发之后总会爆出收受礼金和礼物折合几百上千万人民币,但几乎从未披露过这些礼金和礼物的来源,也很少提及送礼者如何被处理,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等于变相保护了送礼者,也使得他们更加的有恃无恐。

唐逸夫来到省城之后,白天冠冕堂皇地开会,吃完晚饭,在楼下散散步,就回房间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电视,一边等天黑。

送礼不仅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且在时间上也有很多的讲究。

领导干部都很注意自身形象,你大白天闯到他办公室去送礼,多半要把事情办砸。

如果到他家里去送礼,最好不要中午去,领导基本上都有午休的习惯,你若将他的休息打断,他嘴上不说,心里却会说,这家伙这么没规矩,他的礼物收不得,这样本来能办成的事情也不愿意给你办了。

最恰当的时间就是晚饭后,天黑了,既不被外人发觉,领导的心情也很放松,这时候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送礼并不是见谁都送,送给谁都送得出去的。

跑与送必须是关系亲近,来往密切的领导,不熟悉的上下级之间,你敢送,人家也未必敢收,大多数的高官还是能守得住底线的,你要是瞎送乱送,虽不至于成为反面典型,但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给领导留下一个跑官要官的坏印象,只会适得其反。

几天来,唐逸夫能跑的都跑到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何天影了。

这一天,唐逸夫好不容易等到央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完,从窗户朝外一看,天已擦黑,他便拨通了何天影家的电话。

电话一通,他就毕恭毕敬地说:“何书记你好,我是青原的唐逸夫,来省城开会,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过去看看老领导,汇报汇报思想,不知道书记现在有没有空?”

何天影说:“是逸夫呀,来开农村经济工作会的吧。你还客气啥?我现在就在家,那就过来吧!”

挂了电话,唐逸夫一下兴奋了起来,立马收拾好东西,就出了门,在宾馆外的一个商住楼的地下停车库里,停着一辆挂着临江市牌照的马六,那是唐逸夫到了临江之后,鲲鹏实业的老板王致远帮他准备的。

何天影今晚上在家,这是唐逸夫昨天就与何的秘书勾兑好了的。

唐逸夫认识何天影还是n多年之前的事,也完全事出偶然。

那一年唐逸夫刚提拔当了青原市北湖区区委书记,有幸参加了一期由省纪委组织的廉政建设学习参观团,到某革命老区接受坚定信念永葆本色的熏陶和洗礼,这也是东南省对新任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一个创新与尝试。

当时,何天影还不在东南省工作,而是老区省份的省纪委副书记,与东南省学习参观团带队的省纪委刘副书记曾是中央党校的同学,本次活动也是两位老同**系组织的,何天影听说老同学来了,自然要出面接待。

抵达的当天晚上,学习参观团住在了山上的宾馆里。

何天影带了当地纪委的几名干部赶上山来,代表当地纪委设宴招待学习参观团一行,由于学习参观团的人多,当地纪委来的人少,刘副书记一动员,学习参观团的人为了图表现个个奋勇争先,轮番向何天影敬酒。

何天影的秘书拼命替领导挡酒,最先喝高了。

即便如此,宾主尽欢,一直喝到了晚上九点半钟宴席才散场,何天影和本地纪委的干部一个个都没有少喝,学习参观团的干部们后来也搞起了内部斗争,大家都喝得多了一点。

晚上十一点多钟,唐逸夫喝多了睡不着出来醒酒,来到了宾馆外面的一个小山坡上,正赶上何天影出来接一个电话。

电话可能很重要,何天影慢慢就走出了宾馆,来到了唐逸夫所在的小山坡旁,大概是过于专注的缘故,何天影一不小心被脚下的一块石头绊了一下,突然一个趔趄直往前冲,唐逸夫手疾眼快冲上前去扶住了他。

即便如此,何天影手里的手机还是甩了出去,在山坡上滚了几滚,挂在了坡下的草丛中。

手机的屏幕还亮着,对方还在通话。

何天影十分着急,扑过去要捡手机。

唐逸夫喊了一声危险,拉住了他。

确实,黑乎乎地冒然行动,稍有不慎,不仅人有掉下去的危险,手机更有可能搞掉下去。

唐逸夫比何天影年轻几岁,酒也喝得少一些,他自告奋勇地抓住山坡上的小树枝,冒着危险将手机捡了上来。

何天影接了手机,竟然顾不得说一声谢谢,立即转到一边继续打电话。

的确,何天影接的这个电话太重要了,这是中央纪委某领导的秘书给他通风报信,告诉他本次党委换届,他获得了省纪委书记的提名。

电话打完了,何天影才走过来与唐逸夫攀谈了几句,就这样,两人相互认识了,当时,唐逸夫并没有太过在意,没想到过了几个月,中央实施纪委书记“异地调任”,何天影从革命老区的省份调到了东南省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如此一来,原本在省里高层中毫无人脉的唐逸夫一夜之间就上面有人了。

何天影来东南省“异地任职”,手头上没有自己的人,也需要构建自己的班底,因此对唐逸夫也是关爱有加。

唐逸夫与何天影的关系好,东南省的官员略有所闻,但是,他们之间为什么如此亲近与密切,却几乎无人知晓。

唐逸夫每逢上省城开会或者过年过节,总要找个借口和理由去看望看望何天影。当然,他绝不是空着两只手去的。如果空着两只手,那就绝对不是看望,而是骚扰,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让人家越来越反感。

在搞好人际关系上,唐逸夫是非常精明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以他一个乡镇干部出身也就混不到今天。

正因为他明白这些,唐逸夫才能抓住机遇,他利用何天影儿子出国上学的机会,拐弯抹角地将三万欧元打入到了何天影儿子在国外的账户上,之后在四年前的换届选举中,唐逸夫顺利当上了市委常委、副市长。

他虽说与何天影的关系很熟了,但还没有熟到可以随便登门拜访的份儿上。

这一个度他掌握得很好,掌握不好这个度,大事小事地都打扰领导,让领导产生了厌烦情绪就反而不好了。

可是,现在的局势很微妙了,事关重大,他必须要当面向何天影“汇报思想”。

开车来到省委家属大院,唐逸夫他对守卫大门的警卫说,是去拜见一位退休的省政协副主席,那位老领导也住在这里,事先唐逸夫已电话与他预约过。警卫看了唐逸夫的身份证件让他在来访人员簿上登记一下,随手抓起电话请示政协老领导,得知确有此事后,就放行了。

混迹官场多年的唐逸夫做事非常的谨慎,直接登记去看望在任的领导是比较忌讳的,尤其是警卫还打了电话去询问,就更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