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裔-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还要受正妃的闲气”

武大娘吓了一跳,大夫人这么没有顾忌的话若是让老太太和若华听见了,只怕又要惹来麻烦,她忙上前岔开话头道:“奴婢方才瞧了一眼,毕竟三小姐还是太后娘娘定下的,肃王府也不敢怠慢了,你瞧瞧,上边好东西可不少呢。”

大夫人忙接过那小聘详单一瞧,果然是种类繁多,贵重不凡,光是庄子就有十处之多,还有地契也有好几百亩,再加上各类的金银通宝,林林总总只怕不下一千两金子之数。

她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了去,却是得意地道:“果然是肃王府的做派,这京中只怕没有几家出手能有这般阔绰,就是寻常大府迎娶正室也不过是这般,如此若瑶嫁进去也不会让人小觑了。”

武大娘陪笑着道:“夫人最是宠爱三小姐,自然少不了要给她多几份添箱,如此三小姐在王府里必然能得了上下的喜欢地。”

大夫人得意道:“这个自然不必说,她素来在府里娇生惯养,就是去了肃王府我也不叫她受半点委屈。”

且说寿安居那边,老太太也正拿着荣亲王府送来的礼单与二夫人商议着,二夫人瞧着那单子直咂嘴道:“这娶正妃居然是这么大的排场,真是长了眼了,再没想到咱们杜家如今也出了王妃了。”

老太太笑着道:“莫说是你,就是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也是从未有这般的风光派头,从前在徽州也只道迎娶叶氏时已经风光十足了,如今瞧了这王府的单子才知道是井底之蛙。”

二夫人笑着道:“还好这是王府送到咱们府里来的大聘,若是要咱们迎娶的话,只怕有多少都不够填呢。”

老太太指着那单子上的田庄地契道:“这些咱们留着也是无用,两位老爷如今都是有官职的,你又要接了中馈,只怕是管不过来,不如一并与了若华,也好让她有些进项,也不至于在王府中没了体己。”

二夫人瞧了瞧,倒是爽快地答应了,这原本就是长房得了的聘礼,自己半点分不到,如今老太太发了话,她也乐得大方。

又看着那金银器物、锦绣缎料等等都是一百二十抬,还有八抬的喜轿,礼冠霞帔更是了不得,老太太不由也叹道:“旁的也都罢了,不过是金银可以买得,只是这一对吉物鸳鸯可是如何能得了,如今怕只有宫里才有那么数对了。”

二夫人笑着道:“听闻这京中都有这么个规矩,但凡是夫家看重的,都得备上对活鸳鸯,也是取个吉祥之意,只可惜这鸳鸯哪里那么容易得,不少府里都是打了金鸳鸯替了的,只是不知荣亲王府怎么做罢了。”

老太太与二夫人又瞧了那单子好一会,才笑着道:“这还只是纳征,若真到了亲迎之时,怕是咱们也瞧得花了眼了。”

二夫人吃了口茶,笑道:“如今还有桩喜事呢,王家那边不是使了人说大小姐过几日就要被扶正了,也送了补聘过来,我寻思着是不是得补送些嫁妆过去,怎么也是王家二奶奶了,马虎不得。”

老太太笑着连连点头:“说的正是,倒是我一喜欢起来把这件正事给忘了,亏得你提醒。”

二夫人抿嘴笑道:“这喜事一桩连着一桩的,怨不得老太太喜欢得糊涂了,就是我这做婶母的也跟着欢喜呢。”

老太太笑着向二夫人道:“难为你还替若兰记着,既这么着,那就索**了与你,挑些好些的补送过去,也给那孩子在王家长长脸,别让人以为娘家不管事才是。”

二夫人笑着应着,心里却是对自己这一招很是满意,如今若兰若华两姐妹都已经有了出息,自己与她们交好必然不会有错,大夫人那边早就已经势成水火,索性不再想着了。

老太太忽然想起一事来,又对二夫人道:“你既然要给若兰补上嫁妆,若华也是要准备了,倒是有一桩少不了。”她吩咐朱槿道:“你去大夫人那,说是我吩咐的,让她将从前叶氏留下的那些地契田庄,还有金银头面送了来,要给若兰若华做添箱。”

二夫人吃了一惊,点头道:“是了,我记着长房里从前也是留了不少庄子地契呢,如今正是用得合适。”

老太太叹气道:“叶氏从前在跟前伺候时,虽然说不上多能干,总还是温顺体贴的,这些大大小小事情她总是要问了我才敢处置,只可惜她福薄,只过了三五年,生了若华便一病不起,却也瞧不见若华如今的风光了……”

二夫人忙劝道:“母亲还是小心身子,二小姐能有今日,就是叶氏她在天有灵也该欢喜,你也不必太过感伤了。”说了好一阵子,老太太才平静下来,只是等着朱槿来回话。

只是过了许久,朱槿才进来,却是双手空空,一脸难色地低声回道:“奴婢去了香福园,大夫人却说忙着准备三小姐的亲事,怕是不能过来了……”

老太太忍着气,问道:“那地契可送了来?”

朱槿低声道:“大夫人说,那些庄子地契已经典卖了,银钱都给三小姐做了添箱,如今已是拿不出来了。”

第九十二章反击

大夫人如今已是再无退路了,当初自徽州进京之时,她早已将手中的徽州地契田庄尽数折变,只是因为知道自己进京之后府中人手不够,不便打理这些千里之遥的田庄等,而若兰已经嫁去王家做妾,叶家当日早已是多年无人上门,若兰姐妹二人唯一的嫡亲舅舅叶伯安远在平阳府,如此这些产业不就是她的囊中之物,任取任夺。

可是万万不想到如今却是这般光景,不但若兰被扶了正,若华也成了荣亲王府的正妃,而叶伯安也已经回京述职,如今也是正四品的京官,自己又失去了中馈之权,老太太忽然打发了人来要那些田庄地契,让她如何拿得出来,只得咬紧牙关说是折变了给若瑶做了添箱,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出其他理由来。

她知道若是说是她自己折变了银子,贴补了娘家和若瑶,老太太必然不会答应,就是大老爷那里也是说不过的,她如今只得这般死咬着这个借口,想来老太太和大老爷为了肃王府的关系,不会太过为难自己,杜家毕竟还是借着肃王之势才能有今日,就算是偏着若瑶一些也不会太过严苛。

老太太果然是恼了,等杜宏昌一回府便请了他过去,说了许久的话,才让他回来香福园。杜宏昌回了上房又是闭上门,遣了丫头们出去,在里面不知说了些什么,最后居然闹了起来,他甩手去了西厢房曹姨娘处歇下了,但终究还是没有说要将那叶氏留下的田庄地契交出来,只是使了人去账房里公帐上支了一千两银子送去了寿安居。

“二小姐,您不知道,昨儿园子里上房那边吵了好久呢,听那边伺候的丫头们说,老爷气得连花瓶儿都砸了,最后还摔了帘子去了曹姨娘那边。”纽儿绘声绘色地说与若华听。

若华却是冷冷一笑,问道:“大老爷后来怎么说,可说了要大夫人将那庄子地契送去老太太那儿?”

“那倒不曾听说,只是说让人支了一千两银子送去了寿安居。”纽儿摇头道。

若华更是心冷如冰,杜宏昌终究还是没让大夫人吐出自己私吞了的陪嫁,居然打算用银子摆平此事,可见他也默认了大夫人的所作所为,让她用自己的陪嫁给若瑶作添箱。

从舅舅打听到的消息里,她一早就得知大夫人已经将母亲的陪嫁转手了,原本舅舅是要直接上门向杜家一一点清楚,将所有的陪嫁都讨回来给若兰与自己做添箱,只是被自己拦住了,这是个绝好的机会,若是此次能够照着自己的计划来办,也许能摆脱一**烦之事。

她问纽儿道:“你可问了银瓶,大老爷今日可出去了?”

纽儿忙道:“已经打听清楚了,说是不曾见出门,倒是瞧见老爷跟前伺候的人都往前院书房去了。”

若华淡淡笑着吩咐瑾梅道:“去取了前日自舅老爷府上带回的那封信函,随我去前院书房。”

刚走到书房门前,便有眼尖的丫头上前福身道:“二小姐安好。”

瑾梅上前对那两个守门的丫头道:“去通传一声吧,就说是二小姐求见老爷,有事相商。”丫头们知道若华如今的地位,自然不敢怠慢,忙应着下去了。

不一会丫头们快步出来,请了若华进房去,却见杜宏昌一脸和颜悦色地坐在位上,向着她微微点头道:“是若华来了,进来吧。”

若华上前要福身见礼,却被杜宏昌拦住了,让她在下位坐下,口中道:“何事这般着急过来见我?”心里却是料定若华是为了那嫁妆之事过来的,已经想好了说辞要说服她。

谁料若华却是脸色焦急,开口便道:“老爷,大事不好了,如今怕是要惹来祸事了……”

杜宏昌一愣,惊讶地问道:“何事这般惊慌?”

若华却是瞧了一眼房中伺候的丫头,没有开口,待到杜宏昌将她们尽数摒退,这才急促地低声道:“前日我去舅舅府里小坐,谁知竟然听说了一个消息,说是舅舅请了都察院的御史大人将咱们杜家参上一本,说是私吞叶家船行,据为己有,如今说是要讨回公道呢。”

杜宏昌一时惊得回不过神来,脸色瞬间大变,口中不敢相信地道:“好端端的,他怎么会忽然提起这事,此事早已是没凭没据,任他怎么样也是无法可施的。”

若华却摇头一脸焦急地道:“听说是舅舅此次随荣亲王爷查江南盐运贪墨一案时,不知怎么查到了咱们府的船行上,并查出了不少明细,还寻到了当日在船行的管事,和当初为咱们府上作保得了船行的保人,如今一并带回了京中,要交给那位御史大人呢。”

“什么”杜宏昌一时大惊失色,瞪着若华道:“真有此事?你可是听得真切了?”

若华苦笑着道:“如此大事,若华岂敢儿戏,只怕会牵连了老爷和杜家上下,所以才急急忙忙赶着回来回了老爷您。”她自袖中取了一份写满了字的信笺来,低声道:“这是前日我在舅舅书房里瞧见的,情急之下只得带了回来,请老爷过目。”

杜宏昌急忙接过那信笺细细瞧了,虽然他与叶伯安多年不曾往来,但当日叶氏病重之时他写了数封信到杜府,故而他的字迹还是认得的,上面的确是叶伯安亲笔所写:“……深为心头大恨,如今人证物证俱全,想来杜家已是无可抵赖,只请大人代为参上一本,就此事奏明圣上,请圣意裁夺,将一众财物发还杜家,更要重重惩治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杜宏昌之罪……”

他手开始微微发抖,看来若华说的确有其事了,如今可怎么好,怎么会让叶家找到了这么些人来,更是发现了船行曾经为人运私盐之事,这若是真的被奏上圣前,只怕大罪难逃。

若华在旁看着杜宏昌脸色越发难看,低声道:“如今女儿刚被赐婚给荣亲王府,若是真得府里出了事,只怕那赐婚之事也……倒是有个主意,只是不知行不行。”

杜宏昌已是心急火燎,看着她道:“有什么快说出来,不必遮遮掩掩了。”

若华这才欠身道:“依我之见,舅舅之所以这般有把握将杜家告到都察院御史处,无非是有了那些从前在船行做事之人,和当年的保人为证,舅舅自己当日并不在扬州,也不知就里,若是能让人觉着这船行是外祖父心甘情愿交给杜家的呢?”

杜宏昌听得一头雾水,追问道:“依你之意是……”

“听老太太说当初母亲嫁来杜府时,陪嫁之物多不胜数,让那些瞧热闹地人都是不住地咂舌。若华想着,若是能说这船行是当日母亲的陪嫁,是外祖情愿与杜家的,那些外人又怎么会知道母亲的陪嫁中究竟有没有船行呢,如此说起来岂不是十分合理?”若华接着道。

杜宏昌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说的是,说的是,当初你母亲进府时的确陪嫁之物甚多,这船行也是其中之一。只因你外祖年事已高,不能打理船行等事,才让你母亲带来杜家的。”

若华微微一笑,接着道:“父亲说的是,正是如此。”

杜宏昌看着若华,却又心生疑惑,脸色稍稍变了变,道:“既然这船行被你舅舅发现了运私盐之事,生出了这许多麻烦,又是你母亲的陪嫁,不如充作你的陪嫁之物带去荣亲王府,你看如何?”这话虽然是询问之意,但若华分明瞧见了杜宏昌眼里的打量和不信任。

她摇摇头,道:“老爷是知道的,荣亲王府不同别家,府里规矩大,又是亲王府邸,只怕里面的家事少不了,若华进了府只怕小心谨慎还来不及,哪里还有精神打理这些个,又是对船行一点也不知晓,只怕难以担此重任。”

杜宏昌脸色一松,口中却道:“这原本就该是你母亲留与你的,只是当年你姐姐嫁为妾室,你又年纪尚小,才一直留着,如今你得了太后的恩典,赐婚为荣亲王妃,自当交与你来打理。”

若华坚持推拒不肯收,最终叹道:“老爷若是真心心疼若华,不如将这船行与了若瑶做添箱吧,她也是嫁去王府,虽然为夫人,但添箱实在不能少,不然只怕面子上不好过。若华并无与她相争之意,只是……只是那徽州的田庄地契都是亲娘故去之前留给姐姐和若华的,虽然不比船行,但终究是个念想,想请老爷跟母亲说说,能不能将那田庄地契还给若华,用着船行给妹妹添箱?”

杜宏昌万万没想到若华会如此提议,不但自己没有要船行,还提出要将船行给若瑶,换了徽州那些田庄地契来,这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他很是惊讶。

只是这船行是杜家的经济支柱,若是就这么给了若瑶做陪嫁,实在是舍不得,可是如今有了麻烦,若是叶伯安真的参了船行运私盐也不是好对付的,终究还是要有个依仗才行,他想了想点头笑道:“难为你竟然有如此胸襟,丝毫不与你母亲和若瑶计较,这才是一家子嘛。你既然如此说了,我一会便吩咐人将那田庄地契赎回来,等拿到契书就让人给你送过去。这船行毕竟是你亲娘留下的,全部给了若瑶也不妥,到时候还是与肃王爷商议了再定也就是了。”

若华轻轻笑道:“但凭老爷做主。只是这船行要与妹妹做陪嫁,只怕还需我写个契书才是,写明了将船行交与妹妹,以后概不过问。”

杜宏昌对若华更是刮目相看,万想不到她居然如此大方,不但爽快地决定将船行交出来,更是愿意立下契书,他自然是乐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