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对权力-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牌的形式。主要有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职工认购,直接从工资里扣款。

部分人还对这种方式很有意见,压根就不知道国库券能够流通,只是收在那里。购买国库券数额不大的个人,几乎都忘记有那么回事了,甚至到期的国库券也想不起来去兑现。

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思维比较活泛的人,开始做国库券生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比较正规的,以略低的价格,向私人手里收购零散的已经到期或者即将到期的国库券,集中起来去银行兑换。一般来说,现金收购的价格,和票面价值相等或略高。比如面值十元的国库券,付给持有者十元或十一元左右,收购者再去银行兑现,赚取利息价差。通常五年期的国库券,年利率百分之四,十元国库券五年到期,连本带息可以兑现十二元。

听起来价差不大,但算比例,却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纯利润。运作得当的话,一千元本金,很快就能赚到一两百元。

也有生意做得比较大的,未到期的国库券也一样收购,不过收购的价格,比票面价值略低。面值十元的国库券,收购者只出九元或者八元,等到期之后,去银行兑现,就能赚到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这样做的缺点是要求资金雄厚,可以将国库券在手里留存一两年的时间,等到期兑现。

另外一种非正规的方式,就是直接纂改国库券的到期时间。用很低的价格,比如七折甚至六五折从持有者手里收购未到期的国库券,然后用药水改掉券面信息,冒充已到期的国库券去银行骗取本金和利息。

八十年代初期,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有一点概念,连雏形都还谈不上。整个经济社会的风气非常良好,坑蒙拐骗之类的案件,几乎从未发生过。一切都是公对公,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很正统,经济诈骗案是一个极其新鲜的名词。当时国家发行的正式货币,防伪水准都不高,更不用说国库券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防伪措施。

所以搞这种非正规国库券生意的人,最开始居然能频频得手,国家蒙受损失之后,才逐渐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采取了一定的打击措施和防范措施。

当然,范鸿宇不可能去搞这种类似诈骗的“生意”,他想做的是正规的国库券交易。利用思想解放和信息优势去赚点钱花。

据范鸿宇所知,八十年代中期,股票市场第一批股民中著名的“杨百万”,最初就是做国库券生意发家的。以十万元本金,连续滚动,很快就赚到了一大笔钱。在另一个世界,九十年代时,范警官闲来无事的时候,看过有关杨百万的“传记”,对此印象十分深刻。而他在地区公安处上班的时候,在八十年代末期,也曾参与处理过国库券诈骗犯罪案件的处理,对其中正规和非正规的操作手法都很清楚。

当下,范鸿宇仔细向赵歌介绍了国库券生意的基本流程。

赵歌的头脑十分聪明,范鸿宇这么一说,她马上就明白了个大概,只是还有点顾虑,漂亮的黛眉微微蹙了起来,曲起手肘,托着自己白皙纤巧的下巴,望着范鸿宇,犹豫着说道:“鸿宇,这生意,人家怕不愿意吧?已经到期的国库券,他去银行跑一趟,十块就能变十二块,为什么要原价卖掉?”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总还是有人不明白的。再说,多数人都怕麻烦。机关工作人员,一般手里的国库券也不多,也就十元左右,多也不过二三十元的样子,利息才几块钱,这点钱,他们一般都不愿意去银行跑一趟,上门收购,等价交换,或者多给一块钱,通常他们随手就换了,也不耐烦多跑。这生意,关键是基数比较大,十个人之中,有五个愿意和我们换,那就发财了。”

赵歌想了想,轻轻点头。

她沉思的时候,秀眉轻蹙,小巧的鼻子微微往上翘,红艳艳的双唇紧紧抿着,在灯光下显得秀美难言,范鸿宇看得有一瞬间的发呆。

这瞬间的失态,却也未曾逃过赵歌的眼神,不由浅浅一笑,说道:“鸿宇,我听着你说的是有道理。不过,这生意本钱要得大吧?”

尽管已经大致明白了这国库券生意里的门道,但人都有固定的思维,赵歌总觉得,拿钱来生钱,要的本金肯定不少,心里比较忐忑。毕竟这种“金融交易”,于她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范鸿宇笑道:“本钱大有大的做法,本钱小有小的做法。眼下咱们只能先从小处着手。歌儿姐,你给我个实底,真要做这个生意的话,你能拿出多少本钱来?”

“我?我能有什么钱啊……这店是租的,当初置办这些家具灶台,花了一千多。我爸和我所有的积蓄都投进来了,还借了点钱。现在还了债,我手里最多能有两千块。”

赵歌望着范鸿宇,实话实说。

范鸿宇就笑,调侃道:“你个小富婆。”

赵歌也笑了,说道:“两千块钱就是小富婆啊?”

“可不是吗?我参加工作两个多月,领了两回工资,林林总总全加起来,不到两百。吃光用光,身体健康,我现在兜里就二十块钱。你有两千块,还不是小富婆啊?你开小饭店一年时间,就尽赚两三千,够有本事的。”

范鸿宇略带一点戏谑地感叹道。

赵歌嫣然一笑,有点小得意。不知为什么,她很在意范鸿宇对她的观感。范鸿宇表扬她有本事,赵歌心里头就感到格外高兴。

“可是,做这么大的生意,两千块也不够吧?”

笑过之后,赵歌又担忧起来。

范鸿宇说道:“两千块是少了点,不过细论起来,也能开始搞了。操作顺利的话,一个月周转三次,毛利润就有七八百,搞得好能有一千。”

“这么多?”

赵歌大吃一惊,有点不相信似的望着范鸿宇。

两千块一个月赚一千,百分之五十的利润,那还了得?比她开小饭店强多了。想来也不必起早贪黑的,肯定比开小饭店要轻松得多。

“这是预估,而且是毛利润不是纯利润。做这个生意,单靠你自己一个人不行,你得请人。找几个人给你去收国库券……”说到这里,范鸿宇瞥了一眼赵歌明艳的脸庞,轻轻摇头,说道:“你这么漂亮,走街串巷的去收购国库券,也不安全。”

赵歌俏脸微微一红,忽然轻声问道:“你真的觉得我漂亮吗?”

说着,咬了咬嘴唇,露出羞涩之意。

范鸿宇诧异道:“这还用觉得吗?本来就很漂亮啊。咱们农机厂,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和你一样漂亮的女孩子了。”

“真的呀……”

赵歌有咬咬嘴唇,低下头去,白皙的脸颊上浮现起两朵娇艳的晕红。

“肯定是真的了,只要长了眼睛的人就能看出来。”范鸿宇又夸了赵歌一句,随即说道:“你回老家去请人吧,找那灵活一点又比较靠得住的,包吃包住,每个月开六十块钱工资……不算少了,赶上厂里的学徒工。四个人左右,一个月开支三百来块,剩下还能有四五百块的利润。当然,本金方面,咱们还得想想办法,多弄点,最好是能有一万左右。这样子才有点赚头,发家致富比较快。”

“一万块?”

赵歌又瞪大了眼睛。

第18章张大宝又来了

一万块对于赵歌而言,是个天文数字。

范鸿宇笑道:“既然是合伙做生意,资金自然不能让你一个人去筹措,我也该尽一份力。这样吧,我也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弄到四五千块,你也想想办法,尽可能凑到一万的本金。实在不行,八千也可以。”

赵歌连忙说道:“你是说,你也参加,咱们合伙做生意?”

范鸿宇点点头,说道:“这个当然了,我要是不参与,你心里肯定不踏实,是不是?”

赵歌显然被说中了心事,有点不好意思,嘴里却直承其事:“确实有点,毕竟眼下开这小饭馆,生意也还一般,每个月一两百块总是有赚的。”

每个月一两百块的赚头,就比一般的科级干部还要强了。当然,也就是八十年代能这样做对比。随着时间推移,官爷们的“经济意识”逐渐觉醒,发现手里的权力能变成金钱,而且是大把的金钱,心理立即就不平衡了。能混官场的,都不是蠢人,很快,就将之付诸实施。到后世,一个星级酒店的老板一年下来,也未必能比实权科级干部赚得多。

赵歌这种规模的小饭馆,那是提都不消提起,赚的还不如人家一个零头。

不过眼下,小饭馆确实还算是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况且她开了一年多,熟门熟路的,让她将这旱涝保收,基本稳赚不亏的生意停下来,去做什么国库券,这决心可不大好下。

听范鸿宇说他自己也要参与进来,赵歌顿时信心大增。

赵歌比较信得过范鸿宇的话。

倒不是说范鸿宇本身的能力见识让她钦服,毕竟范鸿宇年纪比她还小呢。关键在于范鸿宇的家庭出身让赵歌信服。在赵歌看来,范副县长的公子,那就是上流社会的人,那见识眼界,肯定要比普通人开阔。

范鸿宇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说道:“歌儿姐,这个生意吧,我考虑了很久,能做,而且风险不大。因为国库券始终是能够兑现的。只要不收到假货,那就基本没风险。”

“假货?那肯定没有了。国家的东西,也能作假的?”

那个时代,政府声誉良好,群众的思想也比较单纯,赵歌压根就不担心假货的问题,甚至脑海里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那不就结了?”

范鸿宇笑道。

赵歌水汪汪的大眼睛熠熠生辉,被范鸿宇鼓动得跃跃欲试了,说道:“我现在手头有两千多点,再找朋友商量商量,应该可以凑个三四千左右吧。”

范鸿宇微笑点头。

赵歌望着他,笑着说道:“鸿宇,这些东西,你又怎么知道的?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呢。”

见多识广的男人,对女人总是比较有吸引力。

范鸿宇说道:“我也是听朋友说的。”

“嗯,你交的朋友,肯定都是有本事的。”

“歌儿姐,你这是夸你自己呢。”

赵歌诧道:“我怎么夸我自己了?”

“你不也是我的朋友吗?”

赵歌顿时“噗嗤”一笑,随即摇摇头,说道:“我不算的。我要真有你这样的朋友,那就好了,也不会让那个张大宝欺负。”

说到张大宝,赵歌眼里便露出极度厌恶的神色。正是这个混蛋,毁了她好好的清白名声,规规矩矩的姑娘家,转眼之间就成了别人眼里的“骚货”,下贱。

范鸿宇认真地说道:“歌儿姐,那事吧,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不要总是放在心上。这人呢,总要往前看。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张大宝也不可能成为一辈子的阴影。”

范鸿宇鼓动赵歌另起炉灶做国库券生意,一来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商机,二来,也有让她转换环境的意思。宇阳县城就这么点大,大伙低头不见抬头见,赵歌不能脱离这个环境,就总也走不出流言蜚语的阴影。等她生意做大了,离开宇阳县,从此便海阔天空,过去种种,再也不会对她造成太大的影响。

赵歌便连连点头,说道:“我也希望这样……”

其实,她如此爽利地答应范鸿宇,和他一起做生意,固然是因为相信范鸿宇,内心深处,也未始不想离开宇阳,换一个地方生活。

“来,祝我们合作愉快!”

范鸿宇便端起玻璃杯,对赵歌说道。

赵歌也举起杯,笑着和他碰了一下。

小饭馆内的气氛,渐渐变得的温馨起来,赵歌喝了几杯脾气,俏脸生晕,显得益发娇媚可人。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响起敲门声,怯怯的,带着试探之意。

店门本来就是虚掩的,此人依旧先敲门,似乎很懂礼貌,颇有教养。

“哪位?请进来吧,门没锁。”

赵歌扬声应道,语气十分愉悦。

房门推开,一个人走了进来,范鸿宇和赵歌顿时都愣住了,面面相觑,赵歌甚至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躲到了范鸿宇的身后,很是惊惧。

这个很懂礼貌很有教养的家伙,竟然是张大宝。

张大宝手里提着一篮子鸡蛋,进门便连连点头哈腰,满脸堆笑,不过下一刻,他的笑容马上就僵在了脸上,变得极其尴尬。

“范……范公子,您也在呢……”

显然张大宝受到的惊吓,较赵歌更甚,再也没想到,夤夜来访,竟然劈面就碰上了范鸿宇,可真是冤家路窄。

只是当此之时,马上就退出去,显然非常不妥,那更是往死里得罪范鸿宇了。

但张大宝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很快便镇定下来,连声说道:“范公子,赵……赵老板,你们千万别误会,我,我是来赔礼道歉的。以前呢,是我不好,嘿嘿,干了些混账事。希望赵老板大人大量,不要再计较了,我,我今天特意过来,向你陪个不是,请你多多原谅。”

说着,张大宝便将那篮子鸡蛋轻轻搁在另一张桌面上。

那是八十年代内地农村常见的大竹篮,满满一篮子鸡蛋,怕不有上百个,在当时,也要算是一份很贵重的礼物了,可见还是有一定的诚意。

范鸿宇自然马上就明白了张大宝的心思。今晚上,张大宝明着是来向赵歌道歉,其实是想透过赵歌的嘴,向范鸿宇道歉。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常务副县长的公子,这个可是大问题。

要说普通的机关干部,真要得罪了范副县长的公子,也不必这样提心吊胆。八十年代的领导干部,多数还是比较守规矩的,轻易不会去处理一个下属的干部,也不会随便给小鞋穿。但张大宝不一样,他本来就有“污点”,和赵歌在县委招待所包厢那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还挨了处分。不但不思悔改,还挟嫌报复,范鸿宇若是在他家老子面前嘀咕几句,虽说不至于开除党籍干籍,要拿掉他头上那顶“股长”的乌纱帽,貌似难度不大。尤其他他得罪范鸿宇的原因非同一般。这赵歌,确实是个尤物,范鸿宇万一要是看中了她,才为她出头,张大宝就要倒霉。

这种年轻小伙子,为了讨女人的欢心,那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貌似范鸿宇踩他张大宝踩得越狠,越能获得美人青睐。

女人嘛,不就这点见识这点心思吗?只要范鸿宇给她报了“仇”,说不定赵歌就稳不住阵脚了。

张大宝思来想去,直接找范鸿宇求情“告饶”,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