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对权力-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鸿宇缓缓说道:“也谈不上是批评欧阳修。时代不同,观点自然也不同。欧阳修做《新五代史》的时候,国家已经统一,赵氏王朝被封为正统。没有了五代时的群雄混战,欧阳修当然要号召天下的读书人都向一家一姓效忠。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冯道没有这个条件。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哪一个都是胡人,让他向谁效忠?无论他向谁效忠,后世对他都没有好评价。好不容易有了值得辅佐的皇帝柴荣,冯道自己已经老得快死了。所以冯道的选择是忠于朝廷,不忠于个人。这有什么错呢?他做官做人,都有自己的原则,立身很正。不贪财,不好色,度量宽广,个人道德无可挑剔,几乎就是个完人。欧阳修如果生在五代,无非两个选择,要么做冯道,要么死。真要那样,就该是别人来骂他了,轮不到他骂冯道。”

说到这里,范鸿宇轻轻一笑,说道:“欧阳修真要是生在五代,估计还做不到冯道那么好,也写不出《醉翁亭记》和《秋声赋》那样的千古绝唱。这都是太平盛世才能有的。”

范卫国和蔡洋目瞪口呆。

尤其范卫国,瞪着儿子猛瞧,似乎都不认识了。

他读的到底是公安学校还是历史系啊?

邱明山也怔怔的,稍顷,才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冯道这个人,学不了的。南怀瑾先生虽然为冯道鸣冤,但也说了,冯道学不了。”

邱明山正经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史学底子和国学底子都极其深厚。

范鸿宇说道:“邱书记,也没必要学冯道,学魏征就行了。”

他如此长篇大论,为的就是想要给邱明山解开心结。

如果邱明山犟脾气发作,“死忠”雷云刚,不免大大糟糕,这间房子里的四个人,都要“完蛋”。

“学魏征又怎么样?”

范卫国忽然插口问道,范卫国亦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不过学的是理科,不是文科。文史方面的知识,比不上邱明山。

范鸿宇转向自家老子,微微颔首,表示礼貌,随即说道:“学魏征,对事不对人。魏征不是儒家,他是纵横家。纵横之术,一贯被人诟病,但却是真正的政治学!比儒家理论,更适用于朝廷。事实上,纵观我国历史,不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真正能够在政治风暴之中站稳脚跟,进而出掌要职的,用的都是纵横之术,儒家思想和典籍,只是他们的挡箭牌而已。”

邱明山禁不住轻轻点头。

对魏征的历史,他自然熟知。

在唐初,读书人和官员,都十分讲究“出身”,魏征出身贫寒,等于是没有出身。他甚至都没有一个好的出处,先事刘武周,后事瓦岗军,再投在太子李建成门下,成为“谋主”,曾经向李建成献策,早除秦王,以免“养虎贻患”。这样一个人,玄武门之变后,再事李世民,简直就是“叛贼”。若是生在明末,铁定会被清高宗列入《贰臣传》。

但就是这个魏征,后来却成为千古谏臣第一,名垂青史。

乃是有唐一代纵横术集大成者。

唐太宗尽管屡次气得要杀他,最终却给了他堪与房玄龄比肩的极高评价。房玄龄可是最正统的出身,最纯正的“出处”,为首相二十年,位极人臣。

可见历史对一个人的评价,很难有什么统一的标准。范鸿宇说得对,为官一任,重要的是造福一方。至于向谁效忠,乃是次要的了。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眼见邱明山微微颔首,脸色变得比较和缓,范鸿宇心里暗暗舒了口气。看来精心准备的这一大套说辞,总算起作用了。范鸿宇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一味的讲大道理,邱明山肯定听不进去。谈到做政治思想工作,他哪里是邱明山的对手?

唯有从历史入手,以古代的名臣来作为例子,或许能打动邱明山。

邱明山毕竟是个文化人,不是大老粗官员。

“言归正传吧。你刚才说的四个推论,还只说了两个呢。”

邱明山的心思,随即从历史上收了回来,望向范鸿宇,淡然说道。

范鸿宇笑了笑,恭声应道:“是。第三点,是从曹俊明部长的态度来推断的。基本上,我觉得曹部长是在虚应故事。他就问了我那么几句话,既没有威胁也没有诱供。可以肯定,他想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他已经得到了。”

至于在宇阳县多待一天,无非是遮掩个面子。总不能真的大老远从首都跑到宇阳,就是找范鸿宇这个小年轻“核实”一下吧?那也太露骨了,一些人面上须不好看。

邱明山沉声道:“说话小心!”

这家伙,连“威胁”和“诱供”的话都说出来了。虽然是在密室之中,俱皆是心腹之人,但涉及到曹俊明这般大人物,还是不要信口开河的好。

“是。”

范卫国沉吟着问道:“曹部长专程跑这一趟,有必要吗?”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这就是第四个推论了。”

“你说……”

“曹部长跑这一趟,是因为有人告了状。有人向上面反映,这篇文章不是邱书记写的,是我写的。这是很严肃的政治问题。现在大人物觉得这篇文章有作用,想要好好用一下,自然要核实清楚。曹部长亲自下来召见我,等于就是最权威的结论了。也是明白告诉那些告状的人,不要再闹腾。”

邱明山范卫国蔡洋俱皆脸色一变。

他们基本认同范鸿宇的分析。

问题是,谁在告状!

这个告状的人,肯定对邱明山意见很大,眼见邱明山这篇文章要造成大影响了,心中不忿,非要告一告不可。假如告灵了,证明这确实是“伪作”,邱明山就要大大糟糕。堂堂地委副书记,“冒功邀赏”,拿属下年轻科员的功劳往自己脸上贴金,简直是笑话。个人操守当真差劲。政治前途只怕就此毁了。

而且,告状的人胆子很大,能力很强,可以直接把状告到高层去,一般人肯定做不到。

似乎大家都能猜到,这人是谁。

范鸿宇微笑道:“我估计,告状的人不止一个,有我们地区的,可能还有省里的,彼此之间,也并未相互沟通。但不管告状的人是谁,要我看都走了一着臭棋。”

“何以见得?”

邱明山马上问道。

“和荣书记对着干,有好果子吃吗?”

范鸿宇神情笃定地说道。

邱明山这文章,是荣启高亲自指示省委宣传部推荐给《群众日报》的,告状的人,不仅仅是想打邱明山的脸,连荣启高的脸也一并打了。

荣启高心里头,只怕没那么舒服吧?

迟早要和这些人算账!

“所以,邱书记,此事基本已经盖棺论定了。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

范鸿宇说道,眼神却在范卫国脸上停留了一下,一抹担忧之意,一闪而过。

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自然未能逃过邱明山的眼睛,不由在心里暗叹:这小子,当真是成精了啊。

只怕到此时,范卫国都还未曾料到,邱明山是没问题了,他范卫国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第26章范卫国也让人吃惊

和范鸿宇谈过话之后,邱明山没有急着回地区,在招待所召见了宇阳县的其他一些干部。他是地区分管党群人事的副书记,三把手,干部这条线,是他的正管。找下面市县主要领导干部谈话,算得他的份内工作。不管怎么样,总也要做个样子,掩人耳目。

虽然这耳目明显是掩不住的,大家心知肚明,嘴里谁也不说破。

官场情事,无非就是由面子和里子组成。有了里子,面子也要顾及一下。

晚上,范鸿宇回到了家里。

如他所料,范卫国早已经在等着他。

和上次停职反省,刚刚从地区返还家里不同,这一回,范卫国很是和颜悦色,还主动递了支烟给范鸿宇,父子俩坐在那里,抽得有滋有味。

管丽梅见了这般情状,暗暗纳罕。

似乎自打范鸿宇十几岁之后,这种情形就很少出现过了。范卫国本就不是多话之人,范鸿宇上初中后,特别的调皮捣蛋,范卫国经常要去给被打伤的人家赔礼道歉,回到家里,自然对范鸿宇没好脸色,范鸿宇也千方百计躲着老爸。

至亲父子,搞得形同陌路。

“老范,什么好事情啊?”

管丽梅忍不住,笑着问道。

且不管是何种原因,能够见到这温馨的一幕,管丽梅心里自然高兴。

范卫国笑了笑,说道:“没什么,鸿宇回来了,吃饭吧。”

“好好,吃饭吃饭。”

管丽梅也不深究,一家四口坐在餐桌边,安安静静吃饭。范鸿宇给父亲夹了块红烧肉,笑着说道:“爸,工作量大,多吃点肉,补充营养。”

范卫国微笑点头,夹起红烧肉,大口吃了。

管丽梅瞅着,可欢喜了。

只要爷俩今后能说到一块去,比什么都强。

吃完饭,范虹彩照例进自己卧室温习功课,管丽梅在客厅看电视,范卫国父子,就在餐桌那边,摆开了龙门阵。

县委常委楼那单元房,也就百十来个平方,三室一厅,范卫国夫妻俩一间,范鸿宇和大哥范鸿学一间,妹妹范虹彩一间,没有多余的房子来做书房。

“鸿宇,这事,前前后后,你详细给我说说。”

范卫国抽着烟,温和地说道。

经过今天下午招待所的那一番谈话,范卫国对自己这个二儿子,当真是刮目相看。这家伙,硬是出息了,在邱书记面前,毫不怯场,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许多知识和许多见解,连范卫国都闻所未闻。单是这份胆色和逻辑推理能力,就让范卫国又是惊讶又是欢喜。

原本范卫国一直在生气,也从未好好问过儿子前因后果,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对儿子了解不够了。

“好的。”

范鸿宇点点头,捡着要紧的内容,向老子汇报了一遍。

范卫国悚然动容,夹着半截香烟的手指僵在那里,吃惊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说,上面的大政策会起变化?”

“是。路线之争,总是很激烈的。我估计,就在近段时间,会有个结果。虽然不见得会是最终的结果,但总归人事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大人物出问题,从上到下,会影响到一大批干部的去留。”

事实上,按照范鸿宇的记忆,在另一个世界,路线之争,还将延续下去。但眼前这次即将发生的风波,如果没有他的那篇文章,历史已经证明,邱明山挺不过去。

“这……这些东西,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分析。《群众日报》,《号角》杂志,还有其他一些专业性的党刊党报,都有这个消息透露出来。历史已经证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就是大清洗。主义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路线同样如此。邱书记以前的观点,过于激进了。一旦上面有变,他首当其冲。政治上,这种孤注一掷的作法,不见得是明智的。或许邱书记只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没想到要讨好谁,批判谁。但政治,从来都不问出发点,只问结果。”

范鸿宇很冷静地分析道。

范卫国不由吃惊地说道:“难道这些东西,你一直都在关注的?你怎么会想到要去关注这些事情?”

说起来,范鸿宇刚刚成年,在范卫国眼里,还只是个半大孩子罢了。忽然之间,让范卫国将眼前尚显青涩的儿子和那种层面的政治博弈联系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也难怪范卫国浑然不解了。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爸,我写的那篇文章,你也已经看过了。就事论事,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范卫国也笑了,说道:“还用我觉得吗?省委书记都推荐给《群众日报》了。”

说到这里,范卫国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傲然之色。

自己的小儿子,真的是个人物了,写的文章,连省委书记都这般看重,甚至已经入了最高层领袖人物的法眼,这岂是等闲!

范鸿宇若不是早就对这些情况有深入的研究,怎能如此了得。

范鸿宇说道:“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很冒险。当时情势紧迫,我不得不这么做。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冒失,一着不慎,那就满盘皆输。”

范卫国摆摆手,说道:“照你刚才的分析,也谈不上冒险。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上面的政策会有变化,邱书记确实很难躲得开。既然如此,只能搏一搏了。最多也只是没效果,再也坏不到哪里去。”

“嗯。”

范鸿宇点点头。

“现在看来,你这步棋算是走对了,邱书记已经在上面大领导那里挂了号,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了。”

范卫国说着,很是欣慰。

邱明山不但是他的“靠山”,亦是他十分敬重的领导,他能稳如磐石,范卫国心中自然欢喜。

“不过……”

范鸿宇犹豫起来,望着父亲,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范卫国就笑,掏出烟来,又递给他一支,说道:“鸿宇,你是不是在担心我?”

范鸿宇双眉一扬,连忙说道:“爸,你也想到了?”

“那当然。虽然你今天给了我很意外的惊喜,我很高兴,儿子真的长大了。但是你老子,可也不是傻瓜,嘿嘿……”

范卫国微微一笑,神情略带自傲。

范鸿宇连连点头。

应该说,范卫国这番话,也给了范鸿宇一个惊喜。在范鸿宇印象中,自家老子很厚道,一般人总是认为,厚道人,老实人,不合适搞政治。但厚道不代表着愚笨,官场上的许多手法,厚道人一样能够了如指掌。只是一些太狠辣的手段,厚道人使不出来而已。

范鸿宇明白,自己对父亲,可能也一样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范鸿宇深自惭愧,上辈子,四十几年父子,自己对父亲的了解,依旧有些流于表面了。

“梁光华书记,度量稍嫌不广。”

范鸿宇带着点抱怨的意味说道。

邱明山忽然得到最高层领袖的看重,整个彦华地区,最不高兴的,可能就是梁光华了。范鸿宇先前分析的,把状告到高层去的人,目标直指梁光华。当然,也不完全排除其他人的“嫌疑”。

范鸿宇在曹俊明面前,死保邱明山,等于是彻底得罪了梁光华。

梁光华不会再对范鸿宇出手,毕竟双方的身份差距摆在那呢,梁光华得注意个影响。范鸿宇都已经被贬到县属企业了,难道还真能开除他的党籍干籍?但范卫国,那就不好说了。

见范鸿宇气愤愤的样子,范卫国便笑了笑,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