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对权力-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试点县,确实就应该有这样的特权。

“董教授,请你谈谈第三点吧。社保机制的健全。”

可见对董全庆的话,尤利民听得十分认真,董全庆说的三个大方面,尤利民都记得一清二楚。

董全庆却没有急着开口,沉吟起来,片刻之后,说道:“尤省长,这是纯粹的学术探讨,我就事论事,并没有别的意思……”

此言一出,在座诸人的脸色顿时都变得比较严肃起来。

看样子,董全庆也意识到他即将谈到的话题,可能会“犯禁”,不得不有言在先。

稍顷,尤利民微微颔首,说道:“董教授,我早就已经说过了,这是纯粹的朋友聚会,私人聊天,请董教授畅所欲言。”

董全庆点了点头,说道:“是这样的,有关社保措施健全这个话题,是我们在探讨云湖县公有制企业改制的时候提出来的。听范县长说,云湖县是省里明文规定的四个国企改制试点县之一。具体到每个企业改制的方式,范县长早就已经胸有成竹。范县长大才,要让这些亏损的国营企业扭亏为盈,并不太难……”

“是吗?这么有把握?”

尤利民瞥了范鸿宇一眼,淡然问道。

范鸿宇笑道:“省长,现阶段,公有制企业扭亏为盈,难度确实并不大。整个全国的市场经济都还处在摸索阶段,谁抢得了先机,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真正的困难在于,公有制企业改制之后,被淘汰下来的富余的干部职工,怎么安置。这个问题,在彦华改制的时候,就碰到过。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很完善的对策。将下岗的干部职工,一股脑推到社会上去,不见得是最佳的方式。”

尤利民沉声说道:“企业消化不了,又不能推上社会,那应该怎么办?政府包干?”

邱明山和范卫国都露出十分关注的神情。

如同范鸿宇所言,彦华地区的国企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真正的难题,就是下岗职工的安置。

确实很棘手!

不待范鸿宇回答,董全庆便开口说道:“原则上是这样的,尤省长,对于失业的工人,确实应该由政府包干!”

大伙的眼神又都落到了他的脸上。

董全庆冷静地说道:“尤省长,邱书记,范专员,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管经济多么发达的国家,失业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政府必须要妥善解决好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社保体系的完善与否。西方国家的失业工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保障。第一个方面的保障,来自于原先供职的企业。公司裁员,必须根据职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付给一定的补偿金。这笔补偿金,一般来说,至少可以保障失业工人三个月以上的生活不成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保障,来源于政府的失业救助金。工人失业期间,可以申请失业救助,保障基本生活。第三个方面的保障,就是全社会健全的再就业培训。这些培训机构,少数是政府开办的,多数是民间开办的。参加这样的培训之后,可以让失业工人尽快找到新的工作,结束失业的状态。”

“目前,在云湖县,这三个方面的保障,都不健全。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仅仅发放一笔补偿金,就将企业富余的职工解雇,直接推到社会上去,从此撒手不管。我个人认为,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一旦补偿金用完,他们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没有新的生活来源,政府又没有失业救助金发放,生存立即就成为大问题。如果失业工人的数目不大,或许还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一旦数目大了,就会引发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政府的声誉,是个很大的影响。”

我国第一部《劳动法》,尚未颁布,工人下岗失业,应该得到的补偿,没有明确规定。

尤利民双眉微蹙,问道:“董教授,你的建议是,要在云湖县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推行国企改制工作?”

董全庆沉吟着说道:“尤省长,按照先后顺序来说,应该是这样的。不过,根据云湖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建立完善的社保制度,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至少也得一两年时间。云湖那些公有制企业,普遍亏损严重,不要说一两年,就算是几个月,都很难熬下去。所以,我们跟范县长商议,认为可以齐头并进,一边进行企业改制,一边完善社保制度。而且也不必要一上来就贪大求全,想要将所有的社保制度都完善,可以先建立下岗职工的社保制度。把这一块单列出来,先搞好,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整个公有制企业的改革工作,就能放心推行了。”

尤利民立即紧盯着问道:“社保资金怎么解决?谁来管理?”

董全庆又望向范鸿宇,范鸿宇点点头,说道:“省长,我们是这么考虑的,社保资金企业出一部分,政府筹集一部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向银行借贷一点,救急。管理暂时归口在劳动局。只要国企改制之后能够取得很好的效益,保障下岗职工最低生活标准的资金来源,就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所以,改制势在必行,不改的话,都要饿死。改了,也许还会碰到很多问题,但总比不改要好。”

尤利民沉吟说道:“这个事,必须要慎重,实施之前,要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搞细致一点,完善一点。你们先把可行性报告搞出来,给我看看。”

“是,省长。”

范鸿宇恭谨地答道。

尤利民对他的关怀,当真是无微不至,这是准备亲自出面为他挡箭了。

毕竟这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涉及到了基本体制,比较敏感,范鸿宇人微言轻,未必顶得住。

第671章洪直正同志

宴请结束之后,邱明山,范卫国,范鸿宇等人,恭送尤省长回家,然后大伙一起返回青山宾馆。今晚上,所有先进代表都住在青山宾馆。

于情于理,范鸿宇都必须去邱明山房间里坐一会。

此番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高洁没有来参加,刚好有比较重要的工作处理,走不开。常务副市长的工作,也是很繁忙的。

范卫国范鸿宇父子,陪同邱明山走向他下榻的房间。

身为地委书记,邱明山住的,自然是单间。

“鸿宇,为什么香港专家在第一线抗洪抢险的新闻,省报还没有报道?”

范卫国有点奇怪地问道。

纯粹就事论事,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新闻,很抢眼,照理,省报应该第一时间予以报道。现在抗洪抢险表彰大会明天就要召开了,省报居然一直没有报道这则新闻,令人好生不解。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有人不想担风险。”

范卫国愤愤地说道:“这些人,无论什么事,都一定要往政治上扯,简直荒唐。”

“争辩得那么厉害,小心一点也无可厚非。”

范鸿宇倒是很看得开,笑着为宣传部门解释了一句。自从御用大腕在《时事论坛》上发表的那篇“檄文”正式上了内参,这个事就变得非常敏感。青山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确实没有义务为范鸿宇“摇旗呐喊”,无缘无故的卷入进这是非窝去。

邱明山淡然说道:“一定要往政治上扯,也未必就扯不上。”

范鸿宇说道:“正是。暂时还不用。”

邱明山瞥了他一眼,范鸿宇微笑点头,邱明山便确定,范鸿宇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说不定早就有了后续的安排,只是时机未到罢了。此人年纪轻轻,在政治上的天赋实在非比寻常,有时候连邱明山都觉得大开眼界。

来到邱明山的房间,范鸿宇恭请两位尊长在沙发里落座,自己临时充当服务生,为邱明山和自家老子斟茶倒水。

邱明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范鸿宇,这回有点冲动了啊。凡事要有个度,不能一味逞强。人定胜天这句话,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口号。”

无疑,邱明山是在批评范鸿宇被洪水卷走的事情。

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员,自身的安危是军心士气之所系,不可轻身犯险。

范鸿宇躬身受教,说道:“邱书记批评得完全正确,关键还是经验不够,对决堤的情况判断不准。不然,提早一点撤退,疏散人员,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了。”

范卫国忙即说道:“鸿宇,邱书记的批评是金玉良言,你一定要牢记在心,下次不要再犯这种错误。”

“是。”

范鸿宇又朝父亲欠了欠身子,恭谨地答道。

这个事,让太多关心他的人为他担惊受怕,范鸿宇心中颇为愧疚。

“邱书记……”

范鸿宇掏出香烟,敬给邱明山和自家老子,又给两位尊长点上了火。

范卫国抽着烟,沉思着说道:“鸿宇,这些香港专家在你们县里调研考察的思路,我看还是很值得借鉴的,比较有可行性。”

范卫国的工作作风,一贯勤勉踏实,董全庆谈到的那些方式方法,对他颇有启发。

范鸿宇点头说道:“是这样的,董教授他们都是真正做学问的专家,比较专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过我这回请他们过来,除了一起研究云湖县今后的经济发展方案,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请他们为云湖的干部们完成现代经济学的启蒙教育。真正的市场经济,现阶段对于我们内地绝大部分干部而言,都是一片空白。完全靠自己摸索,代价太高,速度也太慢,我有点等不及。”

范卫国不由有些好笑,带着点教训的意思说道:“你看你,刚刚还接受了邱书记的批评,一转眼又开始犯这急躁的老毛病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嘛。”

实话说,范卫国对这个儿子,满意到十分。就是范鸿宇未免“冲得太快”,二十四岁不到,就已经是县长,太引人瞩目。偏偏还那么喜欢折腾,总是“标新立异”,范卫国就觉得,有必要给他敲个警钟,让他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反思”。

邱明山说道:“卫国,知子莫若父。他是你儿子,是个什么德性,你不清楚?我估摸着范县长现在心里头想的,就是怎样在明年把云湖搞成齐河市第一经济强县。至于后年,范县长,你的目标应该是全省第一经济强县了吧?”

范鸿宇笑道:“邱书记,您给定的这个目标太高,怕是很难完成任务。要是能多给一年的缓冲时间,也许还能拼一下。”

邱明山和范卫国顿时都吓了一跳,面面相觑。

“怎么,你还真有这个想法啊?”

范卫国诧异地问道。

貌似刚才,邱明山明明就是在调侃范县长来着,不料还一语中的。

范鸿宇脑袋一歪,似笑非笑地说道:“爸,人有理想,有奋斗目标,总不是坏事吧?”

“当然不是坏事……就是,这现实吗?你真有把握?”

范卫国更加惊讶了,如同邱明山所言,知子莫若父。他深知以范鸿宇的性格,若是没有几分把握,绝对不会当着他和邱明山的面,如此“口出大言”。

范鸿宇说道:“百分之百的把握,肯定是没有的。不过,只要能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策略搞下去,中间不发生意外状况,两三年坚持下来,也不是没有一点希望。实话说,现阶段,全省所有县级行政区,包括洪州的那几个区,都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经济强县,支柱产业不明显,要赶超它们,并不十分困难。越往后,难度就越大……”

尤其当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之后,大城市地价暴涨,那时候云湖县想要赶超洪州的市辖区,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你全县干部齐心协力,辛辛苦苦奋斗一年,好不容易创造出一点GDP的增长速度,人家几块地一卖,立马甩你几条街。

说到这里,范鸿宇忽然笑了一下,说道:“邱书记,爸,其实我心里最担心的对手,只有两个……”

“哪两个?”

邱明山和范卫国都有点好奇地问道。

“第一个是洪州昌明开发区,第二个就是彦华市。”

洪州昌明开发区,是去年成立的县级经济开发区,令氏集团繁盛电子工业园就建在昌明开发区。到目前为止,依旧是青山省引进的最大外资公司,一旦全部建成投产,无疑将为昌明开发区的GDP增长作出巨大的贡献。至于彦华市,那就更好理解了。一个枫林镇每年创造的GDP,就已经超过了南部部分贫困县的国民生产总值。更不要说,目前彦华的国企改制已经全部完成,正在创造大量的效益。

邱明山哈哈一笑,说道:“喜闻乐见。你们要打内战,我管不着。”

范卫国也笑了起来。

昌明开发区是洪州市的辖区,洪州市委书记高兴汉,是范鸿宇的未来岳父;彦华市常务副市长高洁,更是范鸿宇的未婚妻。范鸿宇一定要向老婆和岳父大人叫板,那是他自己的事,邱书记才不会干涉呢。

“鸿宇,其实云湖是不是能够成为全省第一经济强县,并不太要紧,不要在这样的问题上太执着。只要你们那个办法行得通,云湖的经济能够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才是最关键的。因为无论是昌明开发区还是彦华市,学习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繁盛电子工业园和枫林镇,一般的地方是搞不起来的。但你们提出来的那个全民产业,着眼点放在农业和渔业的更新换代之上,那就很有价值了。你们先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其他县市都能有样学样。就算不能学得和云湖一模一样,起码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稍顷,范卫国正色说道。

邱明山也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领导干部地位越高,就越是关注“普遍性”的问题。国家这么大,幅员如此辽阔,想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就必须要有可以在大范围内推广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单单个别行业个别地区的高速发展,无法达成共同富裕的目的。

“我也正是这么想的……邱书记,爸,有关彦华地区国企改制工作的总结报告,应该快完成了吧?”

范鸿宇说道,转换了一个话题。

范卫国笑了笑,说道:“已经交到省里了。”

“啊?那么快?”

“既然国企改制已经全部完成,总结报告自然就没必要拖下去了。而且尤省长催得比较急,据说已经报到国—务—院去了。”

“报到国—务—院去了?”

范鸿宇更加吃了一惊,有些惊疑不定地望向邱明山和范卫国。

“难道是……”

邱明山点了点头,说道:“对,是洪直正同志要求的,他想了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