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对权力-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完饭,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继续聊天说话。

“李峰,你爸爸身体怎么样了?”

范鸿宇问道。

大家便都关注地望了过去。

李峰轻轻摇头,眉宇间浮起一丝忧郁之色,说道:“情况不是太好,刚刚动完手术没多久,医生吩咐他必须绝对静养,不能再劳心费力了。”

范鸿宇不由蹙起眉头,说道:“那你家里的公司怎么办?”

李峰的父亲本是政府干部,早年响应上级号召,下海经商,十来年下来,已经挣下偌大一份家业,李家的房地产公司,在黄海省省会泉城市算是很有名气的,规模不小。

李峰犹豫着说道:“二哥,我就是想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我,打算和虹彩一起回泉城去,继承我爸爸的产业。这是他的心血……我要是不回去,我怕他心情不好,会引起病情恶化。”

说着,李峰便求恳般望向范卫国和管丽梅。他知道管丽梅不愿意范虹彩远离京城,当初他也向岳母大人承诺过的。现在忽然“反悔”,虽说是情势格禁,心里毕竟难安。

范卫国一挥手,说道:“回去,你跟虹彩一起回去。这个不用商量,就这么定了。”

范鸿学和范鸿宇都轻轻点头。

管丽梅叹了口气,说道:“李峰,你和虹彩一起去泉城吧。人生在世,尽孝是应该的,理所当然,妈不拦着你们。”

“妈……”

范虹彩双眼又湿润了。

便在此时,范鸿宇的手机响了起来。范鸿宇忙即按下接听键,应答了几句,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第877章老领导召见

黄海省驻京办事处比青山省驻京办事处要奢华一些,严格来说,黄海省驻京办是一个宾馆,档次还不算太低,按照三星级宾馆来建的,规模不小。

一台很普通的出租车在宾馆前台停下,范鸿宇从车上下来,付了车资。

早就在宾馆前台坐等的一位三十几岁年轻男子脸上闪过一抹诧异的神情,含笑迎上前来,给范鸿宇打招呼:“范书记。”

这位年轻男子,范鸿宇也是认识的,乃是尤利民眼下的大秘书,黄海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兼秘书一处处长,名叫许夫杰。

“许主任。”

范鸿宇上前和许夫杰握手,微笑寒暄。

“怎么打车过来了?”

范鸿宇笑道:“方便。书记催得急,得赶紧过来。”

许夫杰微笑说道:“真是抱歉。这次书记的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待会还要去拜访社科院的岑老夫子。知道你今天肯定在首都,所以让我给你打电话,请你过来聊聊。”

范鸿宇诧道:“书记怎么知道我今天肯定在首都?”

许夫杰笑着答道:“今天是令尊范部长的生日,书记说你肯定会在首都的。”

范鸿宇不禁呆了一下。

竟然连他父亲的生日尤利民也记得那么清楚,果真是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处。也由此证明,尤利民对他的关心,是何等之甚。

“范书记,请!”

许夫杰也在心里暗暗感叹。他知道范鸿宇是尤利民的前任秘书,也知道尤利民看重他。但看重到如此地步,依旧让许夫杰有点“羡慕嫉妒恨”。尤利民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迄今已逾二十年,跟随过他的秘书人员,至少有几十上百人之多,仅仅只算大秘书,应该也不少于七八位。独独对范鸿宇这样破例,可见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实在是给尤书记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范鸿宇跟着许夫杰前往尤利民下榻的客房。

尤利民如今的职务是政治局委员兼黄海省委书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一般来说,进京公干会住在安保设施更加严密的京西宾馆。不过尤利民自己却还是喜欢住驻京办。这是尤利民的老习惯,以前在青山省工作的时候,赴京办事,都住在驻京办,现在也不曾改变。

范鸿宇和许夫杰来到尤利民下榻的一号套间之前,门口站着一位神情彪悍的年轻男子,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保卫人员。

许夫杰虽然是尤利民的大秘书,依旧很客气地跟保卫人员做了说明。

保卫人员公事公办,向范鸿宇伸出手,说道:“范书记,请出示一下您的证件。”

政治局委员的保卫级别很高。

范鸿宇微笑着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交给他,保卫干部接过去,很认真地验看,又抬头察看范鸿宇,确认他和照片上的齐河市委书记是同一个人,这才将证件交还,说了声“谢谢”。

范鸿宇点点头,微笑说道:“不客气。”

许夫杰并未先行通报,径直领着范鸿宇进了一号套间,低声说道:“书记,范鸿宇同志来了。”

尤利民正坐在客厅沙发里阅看一份文件,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进来吧。”

范鸿宇大步上前,来到尤利民身前,欠了欠身子,说道:“书记好。”

尤利民将文件搁在茶几上,抬起头,打量他一眼,微微颔首,说道:“什么时候到的?”

“今天上午。”

“陪你爸爸吃过饭了吧?”

“刚吃过。谢谢书记关心。”

这句客气话,那是一定要说的,不是为自己说,是代自家老子向尤利民表示感谢。

“嗯,坐吧。”

“是。”

范鸿宇也不多言,在一侧的沙发里坐了。

许夫杰便为他奉上香茗,又给尤利民面前的杯子里续满茶水,这才轻轻退了出去,在外边带上了房门。

尤利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随口问道:“齐河的情况怎么样?洪水有没有造成大的灾情?”

他去年刚刚调任黄海,在此之前,尤利民主政青山超过十年,对青山省有着极深的感情,一开口就问齐河的情况,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范鸿宇忙即答道:“齐河的情况还不错,损失不大。对各项工作和居民的生活,基本上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嗯,你在齐河,每年都修大堤,难怪你敢跟总理立军令状。”

尤利民嘴角浮起一抹笑容,显然对范鸿宇在齐河的工作表示很满意。

“嘿嘿,当时主要是不想让总理担心,所以就拍了胸脯,其实说起来,是有点不谦虚了。”

尤利民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调侃道:“呵呵,范书记居然懂得谦虚了,不错嘛,有进步。”

范鸿宇便嘿嘿一笑,也不尴尬。

在尤利民面前,他一贯很放得开。

而且有关他“口出大言”不谦虚的情况,据说总理前不久在一次最高层会议上还亲口提出来过。那次最高层会议,讨论的就是大洪水过后的善后措施。洪总理点了范鸿宇的名,说他跑了那么多省份那么多城市,向他夸口说大堤固若金汤的一共有三位干部。后来事实证明,只有范鸿宇说的是真话。另外两处地方,大洪水抵达之后,都出现了溃坝的情况。

唯独齐河大堤安然无恙,洪水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整个沿江大城市,齐河的防汛措施做得最到位,损失最小,基本上对正常工作和群众的日常生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总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其他主要领导同志说,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范鸿宇同志那样,把工作踏踏实实做到位,那就好了,能省不少心。

如此评价,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赞誉。

最高层的大佬们,估计对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谈谈吧,谈谈齐河的情况。主要谈一下齐河的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听说你去年搞了个干部任职公示制度,先谈谈这个制度。”

尤利民又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好的,书记……”

范鸿宇忙即点了点头,开始向尤利民解释这个干部任职公示制度。

这个制度是范鸿宇去年年底在齐河试行的,尤利民已经调离青山,前往黄海任职。不过继任省委书记邱明山对范鸿宇的设想也很支持,让他先在齐河进行探索尝试。

“干部任职公示制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干部离任审计,第二个是干部任职公示。主要目的是将干部的权力置于更大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

尤利民轻轻重复了一句,双眉微蹙,似乎在细细咀嚼这句话的含义。尤利民在青山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视。

“是的,书记,这是出发点。权力监督,其一是干部选拔,其二就是在职监督。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就在这两个方面。选拔好的干部到合适的岗位上,是起点。干部离职审核,是监督。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说详细点。”

“好。干部任职公示,是对我们现阶段干部选拔制度的一个补充。目前我们的干部选拔,主要是掌握在上级党组织手里。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太大,基本没有制约。所谓干部考察流程,可以说就是走过场,完全封闭性的运作。一把手想要提拔哪个干部,给组织部门打个招呼,考察完毕之后,在书记办公会议和常委会议上讨论一下,就直接下达任命文件。整个这个过程之中,除了组织部和被考察干部,基本上没有其他人参与。这个干部到底怎么样,上级领导说了算。其实,上级对一个干部的认识,永远都是有限的。相反,他身边的同事,周围的群众对他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我考虑加上这个干部任职公示的环节。目前暂时定在县处级以下干部提拔任免。任命前,公示一个月,公示期内没有接到重大问题举报,再正式颁布任命文件。”

他现在只是齐河市委书记,有权任免县处级以下干部。副厅级以上干部的任免权,在省委。

“嗯,达摩克利斯之剑。”

尤利民缓缓点头,说道。

范鸿宇说道:“说的,书记。我希望透过这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达成一个警示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想要查出哪个干部是不是有问题。其他干部也一样会提高警惕,自我约束。”

“那么你们在执行过程之中,有没有碰到故意捣乱的情况?比如一些人无中生有,故意中伤,扰乱干部提拔工作?”

尤利民开始切入技术角度,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认可了这个干部公示制度。

“有的。毕竟是头一回,大家都觉得新鲜。第一批干部公示的时候,没有接到什么反映意见。第二批公示的时候,意见信就多了,雪片一般,几乎每个公示干部,都有人反映问题。对于这些意见,还是老规矩,实名举报或者附有确切证据的举报,我们受理。匿名举报的,一概不受理。”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

第878章中央党校进修

“是应该有这么个规矩。干部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稳’字。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干部队伍要是乱了,人心不安,整个工作都会受影响。这个前提不能丢。”

尤利民说道。

“好的制度,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工作,所以要尽量想得全面细致一点。”

身为政治局委员兼省委书记,受任封疆,安定一方是首要大事。

“是。”

范鸿宇说道。

“那干部公示的效果怎么样呢?”

“效果还算不错。目前一共公示了三批县处级干部,真正有问题被群众举报遭到查处的,只有两名干部。不过现在整个干部队伍风气比以前要好,三公消费明显减少。”范鸿宇笑着说道,又补充了一句:“大家都怕查到自己头上。”

尤利民轻轻一笑。

杀鸡儆猴,自古如此。官场上琢磨人,都是这么回事。

“那个离任审计,就是监督措施了?”

“对。领导干部上任要审计,离任也要审计。也许不能把所有的漏洞都堵上,但能堵多少就堵多少。目前我们的干部监督措施,确实不多。而且这不多的措施,还有不少是摆设,根本就落不到实处。”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国经济大踏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国家也日益繁荣兴盛。但与此同时,贪污腐败的情况也在持续增多,特权阶层正在逐渐形成。这些年,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在接受审判的时候,几乎都不约而同谈到一个问题,就是职务高了,监督少了,容易犯错误。

越是手握实权的干部,越是无人监督,为所欲为。

单单靠领导干部的自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尤利民淡然说道:“那你怎么能保证,你这个上任审计,离任审计,就一定能落到实处?”

范鸿宇说道:“我不敢保证,但效率不一样。不搞这个离任审计,就是我一个人在督促全市的领导干部,最多再加上班子里的几位同志一起督促。比例太悬殊了。不要说科级干部,就是实权正处级干部,全市加起来也是好几百人。真要靠我们几个班子里的同志去监督这么多人,累死也白搭。搞审计,我只要管好审计局就行了。加上纪检监察和政法部门,相对来说,效率还是要高得多……”

说到这里,范鸿宇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考虑着措辞。

尤利民便瞥了他一眼。

这小子,在自己面前说话还有顾忌啊?

“书记,以人治吏,终究不是正途;以法治吏,才能做到正本清源,江山永固。”

略略犹豫,范鸿宇便即说道,神情变得很严肃。

尤利民望着他,目光烁烁。

范鸿宇挺直腰杆,双目平视尤利民,眼神十分坦然。

稍顷,尤利民将炯炯的目光收了回来,拿起了桌面上的香烟,范鸿宇连忙给他点上了火。尤利民抽了两口,缓缓说道:“你回去准备一下,九月份,中央党校要开一个厅局级干部进修班,一年时间。我已经和邱明山同志沟通过,他也赞成你去进修。你长时间在块块里工作,有必要及时充充电,静下心来,好好理一理思路。毕业之后,你来黄海。”

范鸿宇吃了一惊。

尤利民这是要将他调出青山省。

先去中央党校进修,再去黄海,尤利民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十分明白。

在国内官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职主要领导干部去中央党校进修,一般就是提拔的先兆。就算毕业之后不是马上提拔,起码在高层领导那里挂了号,提拔重用是迟早的事,而且还不会迟得太久。

“你是三年前当的市长吧?”

尤利民又问了一句。

三年前,范鸿宇出任齐河市长,时年二十九岁。开了国内高级干部任用的先河。当时也不是没有人质疑这个任命,说尤利民刚刚出任省委书记,便大肆提拔任用他的亲信干部。范鸿宇曾经给他当过大秘书,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