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南仲两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在马背上高声叫嚣道:“徐绍逆臣你要谋反么”

徐绍根本不正眼看他,而是朗声唤道:“尚书左丞朱相何在”

朱胜非刚把乌纱戴上,闻听此言,立时应道:“本相在此”

徐绍高拱双手,声传四方:“请太上皇诏”

朱胜非这才从怀里取出诏书,高高举过头顶,示于众人,口中喊道:“奉太上皇明诏耿南仲祸乱朝政,蒙蔽圣听,致使朝纲败坏,百官离心当严惩不怠皇帝身患风疾,无法视事太子谌,仁而贤,可即皇帝位今命尚书左丞朱胜非,开府仪同三司徐绍等,拥立新君,清除奸侫”

耿南仲听得嘴角不住抽*动,旁边的王宗濋颤声道:“耿相,此番休矣”

徐绍此时声如洪钟:“众军都听清了朱相率我等大臣,奉太上皇明诏,拥立新君,清除奸贼有与耿贼沆瀣一气者,同罪”

那千把殿前司将士,一看到徐绍领军前来,就已经没有了底气。再听朱胜非把太上皇诏书一宣,徐绍把话一讲,谁还敢乱来?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在此时,心存侥幸的耿南仲挥着双手,气急败坏道:“休听他胡言官家才是国家之元首,臣民之君父太上皇早已禅位,除宗教外,他事不预如何能下诏让官家禅位众军听我号令与朱胜非徐绍等人为伍者,即是谋反拼死护驾者,大功一件”

那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孙正,听了耿南仲的话,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大吼一声:“保护天子诛杀逆臣”嚎完,挺着大刀就往前冲

可当他奔出三四步远时,回头一看,竟没半个人跟来

王贵啐了一口,将手中兵器一挥,满面狰狞道:“乱军即刻放下器械不弃械者,死”话音方落,背后脚步声大作

众人齐齐望去,又见一部兵马蜂拥而来那最前面两将,正是张家兄弟

王宗濋见状大喜,踩着马镫立起来,嘶声唤道:“张步帅张虞侯速速护驾”

耿南仲忍不住哼了一声,你以为这两个是来护驾的?他们若有此忠心,徐绍的部队又是如何进的城?

果然张家两兄弟一奔到近前,就举手制止了部队再前进两人都冲徐绍抱个拳,而后张伯奋大声喊道:“奉太上皇诏清君之侧,拥立太子”

王宗濋骇得魂飞天外,惊叫道:“二贼焉敢”

张仲雄冷笑一声,侧首下令道:“将行宫包围起来”军令一下,将士们跑步前进,兵分两路,将那行宫四面围住

王贵见那殿前司兵马还不缴械,快没了耐性,暴跳如雷地喝道:“弓箭手”

一声喝,弓手们齐齐出阵,搭箭上弦,作势欲张就在此时,那殿前司军中一个声音喊道:“且慢”

众人惊视,却是先前挨了孙正一耳光的军官

“你要作甚”孙正提刀威胁道。

那军官盯他一眼,将手中的佩刀掼在地上他一带头,身边的同袍弟兄开始效仿长枪、大刀、手刀,各色器械叮叮当当落地,好不热闹那剩下的有些迟疑,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自处。

“开弓”

随意这一声令出口,殿前司千余兵毫不犹豫,全都将器械扔在了地上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们只有千把人,对方数倍不止,没法打。而且这些当兵的,他也不知道谁对谁错,这种事也轮不到他们去想,保命是紧要

耿南仲终于垂下头去,摇了摇,叹道:“官家,老臣,尽力了。”

徐绍见敌对之军全部弃械,翻身下马,来到朱胜非身旁,拱手道:“朱相请”

朱胜非被弄得灰头土脸,但却没失了冷静,暗思此番举事,徐绍居功至伟。若不是他引军前来,我等早已被擒,如何敢居先?一念至此,将手中诏书递上:“徐公请。”

徐绍却不去接,郑重道:“朱相是宰执大臣,绍不过是一宫观闲官,委实不敢,请。”

朱胜非再三坚持,徐绍拒绝不受,没奈何,他深吸一口气,举了太上皇诏书,稳步向行宫内走去身后,徐绍秦桧等大臣紧紧相随。

快进大门时,徐绍回过身来,对王贵点了点头,后者会意,催动战马到耿南仲和王宗濋等人面前,见对方无一不是垂头丧气,没了精神,遂笑道:“诸位长官,请吧。”

朱胜非等三十四名大臣一入行宫,那内侍和宫娥就吓得不轻,无一例外伏地跪拜,不敢仰视。一路来到赵桓所居院落之前,他停下脚步,谓身后同僚道:“我等虽奉太上皇诏,拥立新君,但对官家,当有足够敬畏,不可造次。”

“这是自然,我等身为臣下之本分,如何敢忘?”徐绍点头道。秦桧许翰等大臣纷纷附和,咱们举事,又非谋反,何必嘱咐?

朱胜非整肃衣冠,这才引群臣入内,那院中内侍早已知道外头发生的事情,谁敢阻拦?都奔入天子卧塌之室,人心惶惶。

朱胜非徐绍等至门前,并不敢擅入。朱胜非朗声道:“臣朱胜非等,请官家升殿”

房中,赵桓穿戴整齐,通天冠,绛纱袍,一样不少。被内侍扶起,面朝大门坐定。听外头呼喊,一名内侍惊慌道:“官家,如何是好?”

赵桓铁青着脸,一语不发。外头又喊几声,内侍们都将目光投向皇帝,只见官家腮帮鼓动,牙关格格作响,显然气极

良久,他几乎是从牙缝里嘣出两个字:“进来”

不多时,朱胜非、徐绍、秦桧、许翰四名为首的大臣跨过门槛入内,不约而同,仍行臣下大礼,叩拜于地。

“不必装样,起来吧。”赵桓语气中,充满了愤恨

四臣起身,朱胜非展开太上皇诏书,俯首道:“臣等奉太上皇明诏,以耿贼祸国,请罢奸侫。以官家染疾,请立新君。”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当听到这句话从朱胜非嘴里说出来时,赵桓的身躯仍旧不由自主地颤了一颤。

“朱卿,朕将你擢拔至宰执之列,你素来隐晦,没想到,没想到……”

朱胜非俯首不语。

“还有你,秦卿,你在山东作学官,朕闻你才识卓著,调你入中枢,没想到……”

秦桧面色不改,泰然自若。

“许卿,宰相当时要罢你的官,将你远窜,朕思昔年,你刚直不阿,为人公正,心有不忍,才授你广东安抚差遣,你却滞留行在不走,原来是为此事?”

许翰嘴唇动了动,似乎想反驳几句,但话到嘴边,还是吞了回去。

赵桓的目光,最后落在徐绍身上,未语先笑:“徐卿,徐贤卿”

“臣在。”徐绍应道。

“你是太上皇的旧臣,朕即位时,看你有忠义之表,王佐之才,不几年,擢拔至西府首脑,可谓待你不薄及至留守东京,宣抚陕西,朕大力支持,并无保留你徐家子侄,朕一再关照,个个身居要位。陕西大败,你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回到中枢,朕可曾责你半句?便是当年蜀汉先主之于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吧?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赵桓沉声问道。

徐绍面露惭色,勉强答道:“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哼好,好得很你们心里,都有千般无奈,万般理由,罢了,朕不怨你们。说吧,你们商量着要怎么安置朕?”赵桓道。

“太子即位后,尊官家为太上皇,尊道君为太皇太上皇,自当营造宫室,以供驾临。”朱胜非回答道。

赵桓靠着椅背,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四臣等了一阵,不见下文,朱胜非扭头去看徐绍,徐绍又扭头去看秦桧,秦桧把目光落在许翰脸上。不管官家同不同意禅位,事情已然如此,由不得他。但新主要君临天下,不是光披上黄袍,坐上金殿就行的,官家你得把玉玺交出来啊那是国家权柄的象征,没玉玺,皇位能算完整合法么?

许翰这位直臣迟疑片刻,见天子这般模样,也不好去讨要。就这么僵持着,好大一阵之后,赵桓抬起他无力的左手挥了挥,像是让四臣退下。

朱胜非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说出来,行礼后。捧了太上皇诏书,折身向后走去。他是领头的,他都不发话,徐绍等人自然也不提,各施礼毕,退出了房去。

“朱相,方才如何不讨要玉玺?”秦桧一出门就问道。

朱胜非面露难色:“看官家如此模样,你我作臣子的,又于心何忍?”

秦桧闻言,不便多说,只道:“相公有仁心。”

“无妨,只要新君即位,受群臣朝贺,事情便成定局。玉玺,迟要早要,并不打紧。”徐绍从旁说道。

众皆称善,当下将消息告知群臣。得知皇帝已经默认此事,大家心里才算松了一扣。但这些方才经历生死瞬间的大臣们已经是惊弓之鸟,立马又急了起来,事情虽然有眉目,但若不马上拥立太子即位,难免夜长梦多

正商量着要去请太子时,忽听外头有人喊:“太上皇到太子到”

朱胜非等人一惊,赶紧拨开同袍迎上去。还未出门,已看到太上皇赵佶,领着太子赵谌,在内侍和宫官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群臣和众军,大礼参拜,赵佶环视现场,心知大局已定,但还是问道:“如何?”

“一切就绪。”朱胜非小声回答道。

那太子赵谌,年十六,身长只六尺,并不魁梧,完全继承了他皇父的相貌,与身前飘逸不凡的祖父相比,显得孱弱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出生以来,国家就风雨飘摇,他也跟着皇父四处奔走,因而显得瘦弱。此时,太子脸上一片茫然,还向皇祖问道:“太上皇,不知引孙儿来此,所为何事?”

赵佶转头看着他,赵谌被看得莫名其妙,又见那行宫内外,刀枪如林,大臣云集,心中委实忐忑。

“太子,大臣们现在就要拥立你为帝。”赵佶郑重地说道。

赵谌双眼圆瞪,嘴巴微张,似乎怀疑自己听错了。片刻之后,他慌张道:“这,皇父仍在,孙儿即位,岂非僭越?”

赵佶拍拍他肩膀,并不回答,而是对朱胜非等人道:“太子已在此。”

“请太子上殿,受群臣朝贺”朱胜非非常庄重地喊道。

赵谌此时才信是真,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我若行此事,必负不孝之名万万不可”

赵佶见状,正色道:“这是朝中大臣的决议,也是皇祖的诏命,太子,上殿,受贺”

赵谌哪里肯依,一步步往后退,口中连称不可。赵佶眉头一皱,怎么这两父子都这样?当初我禅位于赵桓,他也是抵死不从。

没奈何,太皇太上皇只能冲大臣们使个眼色,拥太子上殿吧

第五百零一章新政

第五百零一章新政

当时,那人群中奔出数名大臣,左右架了太子赵谌,就往临时行宫的正堂上送。赵谌大有抵死不从的架势,身子拼命往后倾,两只脚不住蹬着地面,大声道:“诸大臣,此事不可若即大位,小王不孝之名是背定了”

一干大臣冒了天大的干系,有些人好险连命快送了,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谁听他的?不一阵,都涌到正堂之前,掌了灯火,照得通明,那几名大臣将赵谌送上主位,他却死也不肯坐下,没奈何,大臣们只能得罪了,将他按座在椅上。

有人取来一件黄袍,伏拜于地,双手呈上:“请太子披上黄袍,受群臣朝贺”

赵谌估计是逼急了,慌不择言,苦苦道:“小王才德俱不足担当此任,如何敢僭越?太上皇,列位大臣,休要逼迫”

太子看起来是至今还没有缓过那一阵,整个人处于一种惊恐不安的状态。

朱胜非见状劝道:“殿下,自官家风疾并发以来,于朝政已是力有不逮,朝中如耿南仲等辈,兴风作浪,祸国乱政,臣等万不得已,遂行此事。且,臣等先前已经拜过官家,并无异议,请太子披上黄袍,受大臣朝贺以肃清朝纲,遂臣民之愿”

三十余名大臣同声相请,怎奈赵谌就是不肯。前头的太皇太上皇赵佶见状,朗声道:“朱胜非,徐绍,替太子披上黄袍”

朱徐二臣闻听,大步上前朱胜非取过黄袍抖开,还是恭恭敬敬地请求道:“殿下,事已至此,别无他途,请。”

“朱相,这人伦纲常,以孝为大。小王虽为太子,然不得皇父亲笔下诏,如何敢践柞?公等俱柱国之臣,当明此理”赵谌疾声说道。

徐绍到底是干过武臣的,听了这话不禁暗思,讲理?讲理若讲得通,我们何必发动事变?见朱胜非还是斯斯文文的架势,他伸手取过黄袍,径直朝赵谌走去

那太子一见,知道对方要干什么,突然将双手紧紧抱在胸前,坚决拒绝徐绍替他黄袍加身。徐绍却不管这些,到他身旁,将那黄袍抖得哗啦作响,直接从肩膀裹在他身上。赵谌一把扯下,频频摇头道:“作不得作不得”

赼佶有些冒火,莫说这三十四名大臣冒着天大的风险,但是我这当祖父的,也为你即位之事担着干系,你倒好,推得干净一念至此,当即走上前去,劈手夺了黄袍,厉声道:“太子祖父亲自替上穿上”

“太上皇孙儿作不得作不得”赵谌苦苦哀求道。

赵佶不再废话,将那黄袍一抖,哗啦作响,就要强行替他穿上。赵谌逼得急了,奋力起身,窜到那堂中大柱后头。赵佶如影随形般追上来,祖孙俩就绕着柱头你追我赶。急得三十四名大臣七嘴八舌相劝,好不热闹。

赵佶急得没办法,跺脚喝道:“赵谌”

“太上皇,使不得”太子谌扶着柱头,就快哭出来了。

“艺祖陈桥受禅而践柞,传至目下,已历一百八十载而今,国家处在百余年来未有之变中臣民百姓,莫不翘首以盼新君即位,肃清朝纲。你既为太子,国之储君,如何逃避责任?你置大宋社稷于何地置祖宗基业于何地读了十几年圣贤书,怎地不晓此理”赵佶一通训斥,把个太子谌说得无言以对。

趁他分神之际,赵佶快步上前,一把攥了他手,直拖回座前,又将那件黄袍披在他背上

徐绍见状,将衣摆一甩,跪拜下去,大声喊道:“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众臣一见,毫不犹豫,齐刷刷跪了一堂,高呼道:“吾皇万岁”

赵谌急得坐立不安,两支手也不知道应该往哪处放,口中仍旧哀声道:“诸臣何苦逼迫啊小王委实受不起”

赵佶此时大声道:“既受群臣朝贺,便为大宋之主列位臣工,可即刻晓谕行在军民”

秦桧听了这话,迅速起身,飞也似的出了正堂,至行宫外,环视四周,声传四方:“太子已即皇帝位”

那行宫外,将领们闻听此讯,俱都翻身下马,引数千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