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家里摆个宴席,都凑不出一整套汝窑来。如果谁能在家里点上海外的香料,那是顶有面子的事情。”胡茂昌侃侃而谈,显然这次去收获不少。

徐卫频频点头,照此看来,我们消费的,都是牲畜、皮货、药材这些农产品,但党项人消费的,却大多是奢侈品。奢侈品好,奢侈品利润高。

“是不是夸张了点?”

“哈哈,大帅明鉴,这话或许有些夸大,但足以说明重开互市的前景。有些商人得知我在活动,甚至找上门来,希望预定大宗的商品。相公,商机无限呐这金山银山堆在面前,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取。”胡茂昌劝道。

当然愿意,如果与西夏重开互市,得到的,并不仅仅是税收。互市只是个开头,徐卫的构想,是通过互市,与西夏官方打通联系,先经济,后政治。

陕西目前的局势,虽然因为对韩战争的胜利而得到好转,但从根本上来说,宋金之间的攻守态势还是没有根本的转变,弱者要对付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当今天下,当然说得准确一些,东亚,我方能与之联合的,也就是党项而已,难不成你还能指望高丽么?

但是,宋夏多年战争,把关系弄得很臭,党项人又向金称臣,你突然之间要与其联合抗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到了眼下,这种情况已经有了转变。首先,宋金战争爆发,大宋停止了在西北的扩张,宋夏之间的根本矛盾已经没有了。其次,夏金之间的关系也并非铁板一块,这从党项人积极与契丹余孽联系可以一窥端倪。最后,西夏需要和大宋之间的经贸往来,这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如果能联合西夏,还不要求它直接出兵抗金,只要宋夏站在一起,对女真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更何况,在西域还有耶律大石。

“如果重开互市,不可能一蹴而就,先得有个试点。依你之见,哪里合适?”徐卫问道。

胡茂昌垂首沉思,坦白说,最好的地点还是泾原。泾原路里的镇戎军,毗邻夏国的静塞军司。而且这里从前就曾经是榷场所在,基础很好。可徐原不是易与之辈,他从边境走私中渔利不少,绝不可能对重开互市持积极支持态度。退而求其次,还是环庆为宜。

“环庆,定边军。”郑重思考之后,胡茂昌建议道。“定边军之北,便是西夏的盐州,这个地方两国商人近年来活动频繁,在此互市的话,难度不大。”

徐卫沉默不语,从胡茂昌的话里不难听出,镇戎军应该是最合适的,可大哥杵在那里,一时也撼动不了他。环庆刘光世刚坐上帅位不久,且实力最弱,他在诸多方面都必须仰仗制置司,如果把榷场设在环庆境内,刘光世当然会积极响应。反正现在也只是试点,等将来需要扩大的时间再计较其他。

一念至此,他说道:“好,这事本帅一定会慎重考虑,并和有司商量。你辛苦了,先回去吧,有消息,本帅会先通知你。”

胡茂昌闻言大喜,起身拜道:“那,小人可就回去静候佳音了”

徐卫说干就干,没几天他就呈文川陕宣抚司,从局势、利益、影响各方面阐述了重开互市的好处,又提到了民间有些呼声,希望川陕宣抚司能善加考虑。

徐处仁正为增加川陕财政收入而绞尽脑汁,徐卫的上报让他欣喜不已。这几年间,他光顾在内地想办法,却遗忘了党项。在召集各司官员简单商议之后,他就回复徐卫,这事可行,可以让地方官府先和党项人接洽商谈,徐制置你看着办。

这事不但属于经济范畴,更涉及到外国,怎么说也不该是徐卫管。因为制置使是专管军事的,不插手内政。但徐处仁为什么让徐卫主持这件事?原因就在于,徐卫提到先在环庆路的定边军试点,环庆这些年来几历兵祸,定边军数次易主,地方行政机构早就没了,一直是军管状态。再加上,随着徐九权力的扩大,陕西很多事情都难以绕开他。

得到宣抚司的批准,徐卫想也不想,就派遣马扩北上,代表陕西去跟党项人接洽。马扩资历算得上老了,徐卫还在带乡兵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是五品武职。只是时运不济,摊上个“海上之盟”,一度流落江湖。就算后来入陕西官场,也难以施展。即使是徐卫任命他为秦凤帅司的“参议军事”,但在良将众多的紫金虎麾下,他的光芒也总是被吴玠等人掩盖。英雄无用武之地,叫人惋惜。

老实说,马扩虽然是武举出身,武艺高强,且通兵法,但他的长处,还是在于外交。整个大宋,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他外交经验丰富。马子充跟契丹和女真的高层都有过来往,再加上他是陕西本地人,对西夏也不陌生,除了他,还有更合适的人选么?

宋建武元年,是陕西“大跃进”的一年。

战事结束以后,陕西四路都在埋头发展。扩军、训练、营田,忙得不亦乐乎。其中,大帅们对营田尤其积极。所谓的“营田”,就是官田的一种,募人耕作,量收租利。陕西四帅皆兼营田使,朝廷规定,把陕西无主之地收归官有,成为官田,让各路帅守在操练之余,让士兵耕作,也可募流民耕种。收获之后,按一定比例收租,一部分转为军粮,一部分上交宣抚司。

大帅们看到营田有利可图,最起码能保障本路军队的供给,无不倾注心血,认真办理。这其中,又以徐卫为最。

他的防区,凤翔府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土地肥沃,出产甚丰。更兼收复了京兆府、耀州、华州、定戎军以后,半个关中平原都在他手上。更兼有“营田使”的便利,他自然要善加利用。

不过紫金虎笃信一点,真正的作战部队,如果去搞屯垦,铁定会影响战斗力。他手里的军队,几乎都是一线“野战军”,任务除了打仗就是训练,不搞其他。但防区里那么多的无主良田,不可能空着吧?

徐卫采用了刘子羽的建议,杨彦在长安不是招来了很多的韩军、义军、盗匪么?这些人当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被编入了西军,剩下的还没有去处。这些人,你如果不给条活路,他们极有可能走上邪道。落草为寇,祸害地方还是轻的,搞不好转投金国都有可能。

既然虎儿军不种地,那就让这些人种。把他们都组织起来,也不纯当农民,按乡兵的体制加以整编,分给土地,使其耕作。忙时务农,闲时操练,由秦凤帅司派出军官管理。等收获以后,帅司按比例抽租。这样既保证了正规部队的训练,又不耽误农时,还能加强防务稳定地方,岂不甚便?

而且搞这一套,徐卫是最拿手的。当年还在定戎当知军时,他就组织了数万流民编成乡兵,在境内搞屯垦大营,很有成效。乱世人命贱如狗,有口饱饭吃,就是最大的追求。

到建武元年十一月,秦凤帅司已在京兆、耀州、华州各地设置上百个军垦营,收乱军、义军、盗匪、流民以十万计,如果再算上这些人的家属,那么数字将会是惊人的。通过此举,徐卫迅速稳定了光复地区的秩序,即使有些顽固的,不想当良民,非要当山大王,也在虎儿军清剿之下,土崩瓦解,抱头鼠窜。

徐处仁闻听消息,十分高兴,移文表彰了秦凤帅司。非但如此,就连在延安的韩常巡视防务至同州,看到华州和定戎两处社会秩序恢复如此之快,到处都是抢播庄稼的农夫,也不禁感叹徐卫还真有一手。

转眼间至腊月,这么多年以来,今年的腊月年味最浓。那秦州城里,家家户户的大门前都换了新桃符,挂上大灯笼。市场上,各种年货都俏得紧,尤是南方运来的丝绸刺绣,瓷器香料最抢手。就连徐卫的妻子,堂堂二品命妇张九月,想买几匹苏绣,缝几身新衣裳也不可得,只能催丈夫想想办法,要不然女儿过年穿什么?你说徐卫大小也是个地方军事长官,他也不管这些事,最后还只能是让胡茂昌弄了几匹。

秦州知州衙门,徐卫步出大门来,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平常这知州衙门的事,紧急重要的他才过问,一般由佐官办理。但到了年关,事务尤其繁杂,他也不得不多费些心。

亲兵牵过马来,徐卫骑上去,随口问道:“今天十九了吧?”

“回大帅,二十了。”士兵回答道。

都二十了?还有十天过年?怎么马扩还没有消息?我这还打算明年开春把榷场办起来呢没奈何,这事急也急不得。正要打马回府时,忽听得得蹄声响得紧,一人奔了过来,却是制置司的一名佐官。

“制置相公,马参议刚到。”佐官报道。

徐卫眉头一扬,这刚想着他呢就回来了但愿他给我带回了好消息当下不多想,飞马往制置司跑。那街市上的百姓看到,不禁叹道,徐大帅果是辛苦,看看,成天几个衙门之间飞奔,不容易啊。

第五百三十六章阴云再起

第五百三十六章阴云再起

徐卫匆忙赶到制置司,入二堂,马扩迎了上来,抱拳道:“大帅,卑职总算不辱使命。”

听到这话,紫金虎就知道事成了。满脸堆笑,连声道:“来来来,坐下说坐下说,吃饭没?要不寻个地方?”

“正事要紧,大帅这些日子一定也等得心焦。”马扩笑道。

徐九坐下之后,点头道:“这还真是,就盼着你的消息,说吧。”

马扩在他旁边坐定,朗声道:“卑职奉命出使,于韦州受到了西夏静塞军司的长官以及韦州知州的接见。对方完全同意重开榷场,但对于只在定边军试点有些失望,期盼着我方尽快扩大规模。”

徐卫闻言大笑:“看出来了,这事党项人比咱们还急。”

“那是,因为这事事先已经有风声漏出去,对方直言不讳地告诉卑职,他们那边已经准备妥当,商人们已经备好了大宗货物,只等榷场重开。”马扩亦笑。

“这事倒是咱们落在后头了,还得抓紧。这委派官员,设立机构,招商聚货,都还没个头绪。哎,对了,党项说没什么,他们要些什么,卖些什么?”徐卫问道。

马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赶紧回答道:“基本上还是从前的模样,他们出牛羊、皮货、药材、珠玉这些,采购茶叶、丝绸、瓷器等等。”

徐卫听在耳里,喃喃道:“都是民用物资啊。”

“大帅,这事急不得。我们就算想要战马,人家也不会卖。他们想要铜铁火药,我们也不会给,慢慢来吧。”马扩劝道。

“是啊,急不得。”徐卫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还是着急。陕西各地虽然也有些小规模的马场,但所出产之战马一是数量少,二是质量低,耐力和速度根本没法和女真人的战马相提并论,只能凑合着用。

又说一阵,无非都是关于榷场重开的相关事宜。忽然之间,马护话锋一转,提起一个事:“还有一件事,大帅或者感兴趣。”

“何事?”徐九问道。

“卑职在韦州之所以耽搁这么久,是因为遇上了战事。”马扩道。

徐卫眼睛一亮:“战事?怎么,党项人在跟谁打仗?”跟女真人?不可能跟契丹人?也不至于

“平叛有个绰号叫‘青面夜叉’的,聚众造反,夏军正进剿呢。卑职走的时候,听说已经镇压下去了。”马扩解释道。

“哦,党项人也不太平啊。”徐卫叹道。

“这都是其次,关键是,谁在领兵”马扩神秘地笑道。

“谁?”徐卫知道,马子充这话不是无端说的。那领兵之人,自己一定知道

“李世辅”当马扩说出这个名字时,紫金虎着实吃了一惊李世辅父子,本是鄜延军官,后随张深降了金。前两年曾经密谋归宋,当时徐卫还指示刘光世接应。只是可惜,行事不密,消息泄露。据后来刺探说,李家父子都完了,可没想到,他居然去了西夏

“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徐卫极感兴趣。

“据卑职所知,李家父子当年密谋归宋,事泄之后,遭到金军韩军围捕。李永奇并家属百口皆遇害,世辅引壮士二十六人死战得脱。一路北上,投了党项。据说,他受到了夏主的接见,并被委以官职,受到重用。”马扩道。

徐卫闻言疑道:“此人若真有归附之心,事败之后,如何不来投我?却反去党项?”

“这就不得而知了,估计是举家被害,部属全没,无颜来投吧。”马扩猜测。

徐九也没多想,叹道:“人各有志,强求不得,随他去吧。”

宋建武元年岁末,陕西秦凤帅司参议官马扩奉命出使西夏,商谈重开互市事宜,不辱使命,宋夏两国都同意在环庆路定边军重开榷场。川陕宣抚司随后正式行文,批准此事,榷场由定边军知军领辖,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榷场一重开,果真是商机无限,两国商人蜂拥而至这榷场生意不是谁都能作的,首先是市场准入需得官府批准,其次参与交易的货物受到严格控制,不允许有违禁品出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交易量最大的茶叶这个东西,在大宋国内,属于生活日用品,烂大街的东西。但要输往外国,那就是战略物资了,自唐以来,中原王朝一贯大搞“茶马互市”,什么意思,就是以茶跟少数民族换马。这主要是针对吐蕃,跟西夏倒算不上,但茶叶也受到严密控制,一般属于官卖。

因此,要在榷场外贸中图谋暴利,必须得有关系。胡茂昌因为他的努力付出,四方奔走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徐卫专门跟环庆帅司打了招呼,说胡茂昌这个人替官府出了很多力,你们环庆地方上要多照顾他。领导都发话了,环庆焉敢不从?傕场一开,胡茂昌事先屯积的丝绸就被党项人抢购一空,狠发了一笔,只此一项就得利数千贯。

榷场的官员根据初期情况分析,上报有司,认为如果发展顺利,只定边军一处榷场,可年供税收二十万贯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试想,只此一处便有些许税收,一旦扩大规模,榷场外贸就将成为川陕财政的一项重要收入。

而且榷场外贸带来的好处,不能只看税收,它将拉动川陕两地诸多行业的发展,又尤其是四川。

在徐卫生活的那个时代,四川属于西部省份,国人对四川的印象,几乎就是一个民工大省,至多再联想到黑眼圈那货。在那时,四川是贫穷的,落后的。但是,在当下,甚至此前的各个朝代,蜀地,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区。

宋代的四川,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