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6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在后半部分,刘光国话锋一转,提到了一桩事。说,金军山东主帅耶律马五,派遣使者赴军前面见于他言语中透lù出金廷有与南方修好之意。他作为统兵在外的宣抚大臣,不便擅作主张,因此请示朝廷,是否与之接触。

徐良将本子摊在案上,靠回椅背嘴里一吸,喃喃道:“金人主动示好?他们方才在山东打胜,挟胜求和莫不是早有此打算?”这话在嘴里念叨了一会儿,他脸上就有了笑容。为什么?

你想,女真人刚刚打了胜仗,把神武左军撵了回来,这也算是一次成功的反扑吧?如果说,女真人有那个实力,大可借此机会向南示威甚至准备再度南侵。可现在对方不这么干,反而主动示好。这说明什么?说明女真人真不行了!我不趁现在收拾你难道等你恢复元气?

可笑朝中那几个目光短浅之辈,还成天叫嚷着要休兵现在要是休兵,将来打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想到这里时,他目光落在本子上,看到了参知政事秦桧在后头下的批注。“北夷示弱,或可谈山东之事。”

“这个秦会之,想什么呢?女真人会把山东拱手白送给你?要真有那么容易,徐九他们还带什么兵打什么仗?”徐六笑毕,拿起笔将秦桧的批注划…了,随即揣了本子,步出办公堂。到了秦桧屋外头,唤道:“秦参政。”

片刻之后,秦桧出来,道:“相公何事?”

“方才看了刘光国的本子,涉及北夷,需向圣上请示,走吧。”

徐六道,语毕便朝外走去。因为秦桧是负责这一方面的,因此必须要有他同行才合规矩。

秦桧却在后头没有动弹,看着徐六的背影,又耷下眼皮思索片刻,这才跟了上去。一正一副两位相公行走在大内,徐六昂首阔步在前,秦桧亦步亦趋,紧随在后。宫里的内shì们显然对这种情形习以为常,也没谁多看一眼。

到了勤政堂外,徐良才回过头来道:“女真人这些伎俩,便是孩童也骗不过,你我见了圣上,把这事挡了便是。”

秦桧一听这话便知道了上司的态度,估计自己的提议,他也没看进去,便道:“自然唯相公马首是瞻。”

徐六轻笑一声,上前请内shì通报,进了堂内,行过礼后,皇帝问来由。他将本子呈上,也不等赵谨问,自己便道:“淮南刘宣抚上报称金帅马五遣使至军前,主动示好,有讲和之意,因此请示朝廷。此女真人缓兵之计而已。”

你说赵谨能不知道这事么?还是装模作样地把本子看了一遍,忽然道:“咦,刘宣抚向朝廷递本,怎如此草率?这下面怎么还涂抹?”

徐六面sè不改:“回陛下,那是中书大臣的批注,臣甚觉不妥,因此划掉。”

赵谨也不见什么异样,只道:“却不知写的是什么?”

徐六眉头微皱,觉得有些不对,沉默一阵之后,侧身道:“秦参政在此,陛下可问他。”秦桧是他弄回〖中〗央来的,一直也是他的得力助手,两人共事数年,已有默契。徐六并不担心,因为秦桧肯定不会照实说,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就行了。

秦桧低了低头,以平常口wěn道:“回陛下,臣看完刘宣抚上本之后,以为可趁此机会勾回山东,遂批了一句。此刻想来,也确实草率了些。”

徐良心头顿时有些不悦,当着皇帝的面却也不好发作。只听赵官家道:“这么说来,徐卿是不主张与金人接触?”!。

第七百九十三章角力

其实起草率,该是徐良。他和秦捡同为宰执大臣,虽然台面下是徐六一人独相,大权独揽,可台面上总要过得去吧?人秦桧的批注,大笔一挥给划…了,这本就不合适,再这本是要给皇帝看的。

徐六因此一时沉默,而后道:“回陛下,自北伐以来,女真人尽失中原两淮。山东一役,官军受挫,女真于此时示好,颇有委曲求全之意。想早年,北夷何其张狂凶悍,如今这副作派,恐非真的委曲,不过是为缓兵罢了。因此,臣认为,不予理会最好。”

赵谨显是有备,看着老丈人的本,像是喃喃自语道:“卿之言不无道理,然近来朝中屡屡有大臣发声,是要休兵。现在女真人又来示好,倘若不予接触,直接拒绝,恐怕不太合适,徐卿以为如何?”徐良点点头,不得不承认:“陛下之言在理。”

赵谨有意无意地看了秦桧一眼,又道:“况且,方秦参政不是也么?可趁此机会,勾回山东。若真能如愿,岂不省得将士浴血奋战,国家也少废钱粮。”

徐六嘴角一扬,笑道:“陛下,北夷贪得无厌,世所共知。偌大山东地界,他们岂肯拱手送还?便是还,只怕也是别有所图。虽我朝还未与女真接触,但臣猜测,即使与北方和谈,即使对方答应交还山东,也必然附加种种条件,这就是北夷战胜之后,主动示好的用意所在。”赵谨在御座上动了动身,显得有些不自在,因为徐良所料分毫不差。

但这话已经到这里来了,总不能半道折回去,思之再三,他硬着头皮道:“且不论北夷会提出什么要求,总要接触一下,既然是和谈,就会先谈,至于谈得成,谈不成,再另。”

徐良一时不答,心里头暗思,往日皇帝绝计不会在这些事上跟自己纠缠,他在意的,不过就是老丈人舅之类,如今这般态度,必然是事出有因。这与女真人和谈,干系重大,父亲在世时曾经誓言与女真血战到底,绝不与之和谈,且眼下大宋已经掌握主动,我凭什么坐下来跟谈?

一念至此,他强硬地回应道:“臣坚拷认为,对北夷,不予理会是上策。”

皇帝面无表情,一时也犯了难,他还真没有跟徐良针锋相对过。

一是因为对方是拥立自己登基的主要功臣,且在朝在野都享有极高的声望:二是因为徐良功大,他执政期间,宋军对金作战屡屡获胜,已经扭转局势:至于第三,徐家势力之庞大……

想到这些,赵官家不禁有些气馁了,左右不也过是老丈人封王,这回不成,以后再寻机会就是。心里七上八下没个主意,好一阵压抑的沉默之后,皇帝开金口道:“既如”刚两个字,耳朵里突然传入一点细微的声响,他后头的话生生吞了回去。

那个声音,徐良和秦桧也听到了,是一个人在咳嗽,而且听起来应该是个女人。

皇帝脸上的肉都好像在抽搐,片刻之后,他埋着头道:“既如此,那这事明日朝会上,交由朝臣们讨论吧。”朝会上讨论?有什么区别吗?这首相态度一挑明,朝中大臣还不许多都是倾向主战的,就算是心系和谈,又有几个人敢公开跟徐六唱反调?再了,就算大臣们蹦哒得再高也没用,政枢这二府的大臣只要不松口,皇帝都没奈何。

但是,此刻徐良却动了心思。自从皇帝登位以来,倒不言听计从吧,至少还从来没有跟他起过真正的争执,这还真是头一回。皇帝毕竟是皇帝,大臣终归是大臣,皇帝现在执意要跟女真人接触,应该是有原因,现在看起来,恐怕是跟前线的刘家兄弟有关。自己如果一再强硬,开罪刘家不,也容易让赵官家反感。

这和谈,是要谈的,再者,也是自己能够掌控的,既然官家执意要一试,那就接触接触吧,到时候想让和谈中止,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这样一来,也不至于驳了皇帝颜面。打定主意,他俯首道:“既然圣意坚决,何必交由朝会讨论?臣纵然保留意见,又岂敢违逆天之意?”

赵谨一抬头,诧异道:“这么来,徐卿是同意了?”

“圣意已下,臣哪有不从之理?”徐六道。

皇帝实是没有料到徐六转变得这么快,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忙道:“徐卿放心,无论成与不成,且先谈再。总归,要以大宋为先。”徐良没有旁的,只称“是”而已。

赵谨又道:“这,既然,山东金帅一再遣使与淮南宣抚司接触,徐卿看,是不是……”

徐六闻弦歌知雅意,频频点头道:“陛下圣明,且让淮南宣抚习与金人接触,探一探虚实,再由朝廷出面不迟。”

这话正中下怀,赵谨喜上眉梢,连连道:“卿之言,甚合朕意,甚合朕意!就这么定了!”

“遵旨,臣告退。”徐良一揖道。

“好,徐卿先去,稍后朕便降旨到中书来。”赵谨点头道。徐良退至门口,转身出去。秦桧心里没了底,也想赶紧告退追上去。

手一抬,话刚到嘴边,却听一个女人的声音道:“秦参政留步。”中元兴隆元年五月,朝廷令权淮南宣抚使刘光国与女真人接触,先探一探北方的口风。刘光国接到这命令,喜出望外,他根本不用接触,也不用探什么口风,因为他跟耶律马五早就勾兑好了。只等杭州行朝的态度,然后两国派出正式使节谈判。因此,没过多久,他就将和耶律马五谈好的方案上报给了朝廷。他这本往上一递,可算是沸油锅里加飘水,都炸了。

这一天,徐六因为母亲生病的缘故,请假没上早朝。老太君近来身骨实在不太行,昨晚到今早一直昏昏沉沉的,徐六是个孝,在母亲塌前守了一夜,直到方老太君总算是醒过来,还喝了稀粥,他悬着的一颗心算稍稍落下。

看看时辰也不早了,应该去中书坐堂理政,他再三吩咐妻好生照看,有事直接传消息到大内。正准备出门,仆人来报,是秦参政到了。

徐六一时纳闷,这时候不在中书坐堂,却来我家中是为何?他换了公服,匆匆赶往花厅,秦会之坐在厅上见他来,麻利地起身,拱手道:“徐相。”

前些日在勤政堂那件事情,让徐六很不痛快了几天,但他这个人有肚量,再加上事后秦桧倍加心,也就过去了。

“会之,不在中书,是有事?”徐良压根就没坐,打算没什么事问几句就同往大内。

秦桧也站着,正色道:“徐相,有件事情,下官思之再三,还是要给相公一声。”

“何事?要不,边走边?”徐六道。

秦桧摇摇头:“还是在此处为宜。”徐良见他一本正经的模样,总算是坐了下去,一甩衣袖:“。”“今早,内shì沈都知传来官家口谕,是徐相告假,但有淮南本,直接送到勤政堂。这是圣命,下官不敢违抗,因此将刘宣抚奏本送至御前。但因为下官看过本,知道利害轻重,所以不敢不据实相告

徐良眉头一拧:“刘光国跟女真人接触有眉目了?”

“不止是有眉目,可以是大有进展,和谈的框架乃至于细则,都拟出来了

徐良丝毫不意外,冷笑道:“我早知刘光国在前头跟女真人眉来眼去,何足为奇?吧,女真人提了些什么?”秦桧先没女真人的条件,而是道:“女真人承诺,若两国议和,此前条约作废,金国承认大宋既得利益,这其中包括西夏部分地区:宋金为兄弟之邦,互以南北朝相称三金国交还山东全境!”

徐良眉毛一挑:“还真把山东拿出来了?”

“是,并且不取分毫

“不取分毫?女真人还有脸,有胆问我们要钱?”徐良不屑地毕道。“还有么?”秦桧微叹一声:“接下来,就是女真人的要求了。”

徐六将手一举:“先别急,我且猜上一猜。”秦桧有些意外,这还能猜?可随后,徐六出的话让他更加意外。

“结束敌对状态,休兵罢战,是不是一条?”

“是。”

“西军撤出河东,是不是一条?”

“虽不中,亦不远,大体如此。”

徐良脸上的冷笑愈重:“我就知道。”秦桧注视着他,1心翼翼地补充道:“舍此之外,还有两条。”“还有?便是这两条便已经,还有哪两条

“第一,我朝不得还都东京女真人把这列作一条,表面看,好像是狗拿耗多管闲事,人家回不回东京,关什么屁事?实则不然。首先,还都东京,有着非常强的象征意义。东京,是大宋的都城,即使当年道君和如今的太上皇抛弃东京南下,但前有镇江,后有杭州,都仅仅是行在,大宋法理上的都城,一直就是集京。

都城光复,这非但是军事上的胜利,更宣示着大宋的卷土重来,振奋人心。一旦大宋还都东京,那么就是向天下昭告,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再有,东禀地处河南,与河北就隔一条黄河,如果大宋还都,势必经营河南之地,对河北形成重大威胁!

“还不还都,决于我朝,与女真何干?这一条何须谈?”徐良道。

“最后一条,大宋摒弃与契丹人的同盟关系,以示和好之诚意。”

秦桧这一条的时候,语气轻松了一些。似乎这一条,无关紧要。

他这么想,没关系。可徐良听后,也没有什么jī烈的反应。这其中的原因有些复杂,与辽国结盟,可以是徐九一手促成的。宋辽结盟之后,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攻灭西夏的战争中,宋辽联手打败金夏联军,奔取西夏全境夏王带着宗室百官仓皇逃往金国寻求庇护。

但耶律大石一死,辽国就没什么动静了,先是撤军回国,然后这次大宋北伐,他们也没派兵参加,甚至于使者往来也断绝了。况且,在徐良等朝臣看来,以大宋现在的实力,根本不需要借助契丹人的力量,照样可以和女真人抗衡。当然,是否要摒弃与契丹人的同盟,完全取决于大宋,我们不受任何人胁迫。

徐良沉默一阵,抬头问道:“怎么看?”

秦桧半晌不回答,徐六见状道:“不必有顾虑,这又不是在朝堂,只管实话。”“以下官愚见,似乎可谈?金人提出四个条件,于我朝并没有大的妨害,又得兵不血刃拿回山东全境,何乐而不为?”秦桧道。

徐良摇了摇头:“会之,且,女真人为何肯舍山东,求和谈?”“纵观女真之要求,所图者,唯自保而已

“的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不是全部。女真是为自保,但自保又是为何?不只是图芶活,北夷还想着卷土重来。山东是我固有领土,祖宗基业,这不假。然眼下之山东,满目疮痍,百业凋敝,实足的烂摊一个。女真人自己守着都难,交还我们,徒增烦劳。然而,金国却可凭此换来一纸和约,赢得时间,怎能让它如愿?”

“如今,我朝兵强马壮,从东到西,五十万精锐雄视北方,凭什么跟女真人和谈?不趁此良机,一举过河兵临燕云,更待何时?我知道朝中有人想着打了这么多年仗,民怨很大,应该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