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你就别惦记她们了。”连守信道,“家里也买了几斤,过年给她们吃。”



最后连老爷子还是将东西收下了,两坛酒就摆在柜上,周氏让连秀儿拿了个盆,将五斤装了进去,把空袋子还给张氏。



“过年那天,你们一家都过来。”连老爷子就道。这是说要连守信到上房来一起过年。



“爹,过年我们就自己过吧。”连守信道。



“这个年还是一起过,明年,你们再自己过年。”连老爷子坚持道。



连守信有点犹豫,目光望向张氏。



“爹,咱还都在一个院子里,我们就是自己个开火吃饭,和往年也没啥不一样的。”张氏道,这是坚持自己家单独过年。



“哎,你们自己有主意了。”最后,连老爷子叹了口气,没有再继续坚持下去。



……**……



腊月三十,简单地吃了早饭,连蔓儿一家就忙碌了起来。



要用的冻鸡、冻肉和冻豆腐昨天晚上就都拿进屋子里,该泡发的蘑菇、木耳等也已经放进盆子里开始泡发。



过年这顿饭的菜单,早就已经拟好了。重头菜有小鸡炖蘑菇,红烧鲤鱼,红烧肉,扣肉,糖醋排骨,酸菜白肉,炒菜有鸡蛋炒木耳,蒜苗炒肉,干豆角炒肉,凉菜有凉拌豆芽菜、凉拌酸辣土豆丝和凉拌干豆腐丝。



还有一道,过年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炸丸子。



“我去买豆腐。”连守信向连蔓儿拿了钱,就端着个小盆出门去了。



家里已经买了好几板的冻豆腐,但是今天过年,要炸丸子,得买一些鲜豆腐。每年到这个时候,鲜豆腐都供不应求,去晚了,就买不着。



目送着连守信出门去了,张氏就围上围裙,拿了面盆,从面袋子里舀了满满的一盆面,开始和面。其中一半是普通的白面,一半是淀粉。连枝儿洗了半盆的粉头儿,用热水泡着。在加上一会连守信买回来的豆腐,这就是素丸子的主要原料。



粉头儿,就是碎粉条。价格比粉条便宜,用来炸丸子正好。



炸丸子费油,要用淀粉和白面,而且做起来很麻烦,所以庄户人家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炸丸子。也有贫苦的人家,过年也炸不起丸子的。



过年这天炸丸子,一般一次会炸出很多来,正月里孩子可以当零嘴吃,也可以拿来烩菜。



手里有了一点闲钱,张氏决定今年多炸点丸子,让孩子们好好吃个够。



炸丸子的面,不同于做其他面食,要和的比较稀,等面和好了,就倒入泡软了的粉头儿、压碎了的鲜豆腐,再加入葱花、花椒面、盐、酱油等调味,然后把盆盖严实了,放在热炕头上,等待面发起来。



等发面的这段时间,可以做扣肉的准备工作。将大块的五花肉放进锅里,加大量的水,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肉蔻、姜片等调味料,然后用大火烧开,直到将肉煮的半熟,就是用筷子可以很轻易的插进肉里,就可以了。



之后,把肉取出来,顺长方向切片,放在大碗里码好,撒盐。扣肉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一会上锅蒸熟就可以了。



连守礼和赵氏夫妻都去上房干活了,张氏就借了他们的锅灶。今年要准备的菜有点多,两个锅一起做,会快很多。



一个锅里开始炖菜、蒸肉,另一个锅里倒油炸丸子。



炸丸子,用的是大豆油。这个时候的大豆油都是用土法压榨出来的,里面难免有些渣子。烧热、炸丸子的时候,不小心油花溅出来,很容易烫伤。因此,张氏就让连枝儿和连蔓儿炖菜,她和连守信把炸丸子的活计包了下来。



张氏不让几个孩子靠前,连蔓儿只能在旁边看着。张氏炸丸子的动作,非常流畅。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团不间断地从她手里冒出来,落入油锅中,在里面翻滚。诱人的香气四下飘散开来。等丸子变色,浮到油面上,就可以捞出来了。



丸子炸好了,张氏就将油锅里的油舀出来一些,继续炸排骨、炸鱼,这是做糖醋排骨、红烧鱼的第一步。



“尝尝今年的丸子咋样。”张氏一边炸鱼,一边让连蔓儿先盛一碗丸子,大家尝尝。



不等张氏把话说完,小七已经把碗给端了出来。



“哎呦,四哥,你们今年咋炸这老多东西!”连秀儿端着个碗,不知啥时候站在了门口。



第二百一十五章团年饭



“就是炸点丸子,给鱼过过油。”连守信向连秀儿道,“秀儿,有啥事?”



“二郎媳妇做炖肉,家里酱油没了。娘让我上你们这来看看,有酱油先借一碗。”连秀儿这么说着,眼睛在灶上灶下来回地踅摸着。



连守信走过去接了连秀儿手里的碗,给她倒酱油。



“今天二郎媳妇做菜啊!”张氏同连秀儿搭话,“二郎媳妇做菜是讲究。”



连秀儿迈步进了屋,更露骨地到处张望。



“你们今天准备的菜可真好。”连秀儿道,随即又小声嘟囔了一句,“怪不得不愿意跟我们一起过年。”



“今天不是炸丸子吗,就手就把菜都给做出来。就这几样往年过年的时候吃的菜,我们得吃一正月那。”张氏听见了连秀儿的小声嘟囔,就道,“上房今年有新媳妇,菜肯定多,我们哪能比。”



连守信这时已经给连秀儿倒好了酱油,把碗递给连秀儿。



“秀儿,尝尝你嫂子炸的丸子不?”连守信道。



连秀儿冷哼了一声,端着酱油碗出去了。



“过年上房也买了不老少东西,咋就没有酱油了?”连枝儿有些奇怪地道。



“二郎媳妇做菜,肯定抛费。”张氏道。抛费,是他们这里的土语,意思等同于浪费。



“我看我老姑那样,好像查看咱来的似的。”连蔓儿说着话,夹了一个丸子吃起来。



粉头儿、豆腐的素丸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外皮香酥,里面则是嫩嫩滑滑。



“丸子真好吃。”连蔓儿说着,又吃了一个。



“尝俩就得了,别多吃。”张氏不让几个孩子吃太多的丸子,“要不一会上桌,你们该吃不下别的菜了。丸子留着慢慢吃。”



连蔓儿觉得张氏说的有道理,只尝了两三个就不再吃了。



“查看不查看的也没啥事,”连守信道,“咱这几样菜,上房也有”



“二郎媳妇是头一年上房今年的菜挺多的。”张氏道,“对了,趁热把丸子捡一碗,给他爷尝尝去。咱今年这丸子软和,他爷肯定爱吃。”



“行。”连守信点头。



“我去吧。”连蔓儿就站起身,拿大碗捡了满满一碗的丸子,送到上房来。



因为煎炒烹炸油烟大,上房外屋的门帘子已经摘掉了。连蔓儿走进外屋,就看见古氏和何氏都在灶下烧火,周氏和蒋氏在一边炸丸子,赵秀娥在一边烧猪头。赵氏、连叶儿来回穿梭着打下手。



“真香。”连蔓儿道。庄户人家过年,重头菜千篇一律就是那些,只是不同的人家做法不同。上房也有鱼、有鸡、有肉。不过周氏做的不是红烧整条鱼,而是将鱼是切成了大段放粉条炖。还有赵秀娥正在整治的猪头和猪肚、猪心、猪肠子这些猪内脏,是连蔓儿她们没有的。



“干啥来了?”周氏从锅旁边直起腰来,问连蔓儿。



“奶我爹和我娘让我送几个丸子给爷和奶尝尝。”连蔓儿道。



“不用,我们也炸丸子了。”



周氏就摆手道。



连蔓儿就端着丸子进了东屋,连老爷子正坐在炕头上,连秀儿带着妞妞、还有四郎、六郎也都在。



“爷,尝尝我家炸的丸子。”连蔓儿就将碗端给连老爷子。



“行,我尝尝。”连老爷子就拿起一个丸子吃了,“挺好,够软和,有味。你娘会做东西。”



连老爷子就让连秀儿、妞妞、四郎和六郎也过来尝丸子。



“秀儿,找个碗把蔓儿这碗腾出来,再把咱炸的丸子给蔓儿她们捡一碗。”连老爷子就道,“爷,不用了。”连蔓儿笑着推辞。



“是你奶和你大嫂和的面,我看着还行,你们也拿去尝尝。”连老爷子道。



连秀儿嘟着嘴似乎有些不愿意,不过还是按照连老爷子说的,从外屋给连蔓儿捡了一碗的丸子来。



连蔓儿向连老爷子道了谢,就回西厢房来了。



“我爷说咱的丸子炸的好吃,让咱也尝尝上房炸的丸子。”连蔓儿把碗放在灶台上道。



“上房炸了两样丸子。”张氏看了一眼就说道。一种和连蔓儿她们炸的一样,另一种是用鸡蛋和面炸的面丸子。



连蔓儿一样尝了一个,觉得味道都还可以,只是豆腐粉条儿丸子没她们的宣软。



“是因为咱放的粉面子多。”张氏道。粉面子也是她们这里的乡下俗话,泛指各种淀粉。



重头菜都准备停当了,只剩几道炒菜,张氏就让小七去看看上房的饭菜准备的啥样了。



“等上房开饭了,咱再吃。”张氏道。



小七跑回来,说上房开始炒菜了,张氏这才烧火准备炒菜。



这边还炒着菜,就听见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夹这四郎几个的欢呼声。



“娘,上房开饭了。”小七伸出头去看了一眼,就跑回来,“娘,咱也把鞭炮放了吧。”



“行,你和你哥去把鞭炮放了,咱也开饭。”



五郎和小七用木棍挑着一挂鞭炮出去。远远近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原来三十里营子这里的风俗,团年饭都是在晌午吃的。



等五郎和小七放了鞭炮回来,屋里面已经摆好了桌子。平时他们六口人,挤坐一张桌子,今天的菜多,又加了一张桌子。



除了几样炒菜、凉拌菜是用中盘装的,其他的炖菜都是用盆来装,还有大碗的扣肉,大盘子的红烧鱼,丸子也装了两碟,将两张桌子都摆满了。



张氏还温了一小壶白酒在自己和连守信跟前摆了小酒盅,几个孩子不被允许喝白酒,连蔓儿就拿了一小坛的葡萄酒出来,没有适合喝葡萄酒的杯子,她们干脆就用碗。这小坛的葡萄酒是连蔓儿额外酿的,糖加的少,酒精度低完全可以当葡萄汁来喝。



并没有什么餐前致辞,连守信只说了一句“少吃饭,多吃菜”,大家就笑着开动了。



小鸡炖蘑菇用的是节前集上买的公鸡,公鸡的肉多,更有嚼头,里面的蘑菇是李氏给的,从山里采的红蘑,都是小蘑菇头,和鸡肉一起炖的烂烂的吃进嘴里无比嫩滑鲜美。扣肉是五花三层的肉,肥多瘦少,但是吃起来一点也不腻。



一家人这段时间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一顿,还是吃的分外满足。



吃了太多的肉,还是有些腻的。所以饭后,连蔓儿就出去捡了半盆子的冻梨回来。冻梨,这也张氏的娘家那边一种很有特色的吃食。就是利用冬天的低气温将梨子放在屋外冻透,想吃的时候再拿进屋里化开。



别看冻梨的模样黑黢黢的很难看,味道却非常好吃。冻透了的梨子化开了之后,外面是一层皮,里面包裹的梨肉已经变成了梨汁,将皮咬开一点,就可以吸着吃掉里面的梨汁。



这种风味独特的凉凉的、甘甜的冻梨,最能解油腻。



让冻梨解冻,要用水泡,而且只能用凉水。



过年,对小孩子来说,似乎除了吃就是玩。刚吃完了大餐肚子里的食物还没消化,一家几口围着冻梨盆子,一边吃冻梨,一边就开始讨论晚上的年夜饺子了。



提到过年,就会想到年夜饭。可是三十里营子这里,就是这样的:中午吃大餐晚上守岁,吃饺子。



傍晚的时候,连蔓儿就和连枝儿开始跺菜馅,预备夜里吃饺子。



“你们晚上包啥馅的饺子。”连秀儿端着个碗,又来了。



“白菜猪肉的。”连蔓儿答道,她们还打算包一点豆角猪肉的,不过菜干剩下的极少,连蔓儿不打算说出来惹麻烦。“老姑,你们包啥馅的?”



“还能啥馅,也是白菜猪肉的。”连秀儿道,“枝儿,娘让我跟你借点白糖。”



“老姑,你是要做啥,还要用白糖。”小七从外面玩累了,跑了回来,随口问了一句。



“要做啥,我还得告诉你啊!”连秀儿就瞪起眼睛,“四哥,不就是点白糖吗,你要不愿意给,你就直接说。你们过年买了四斤糖,打量谁不知道那?”



“秀儿,谁告诉你我们买了四斤糖?”连守信问。



“你管谁那,这话不是假的吧。”连秀儿梗着脖子道。



连蔓儿心中一动,她们买了四斤糖,并没有和人说过。那天在赵家的富达杂货铺买糖,周围并没有认识的人,要不然连守信和张氏肯定会打招呼。……那天,赵秀娥应该在杂货铺的。



连蔓儿的心情顿时有些复杂。



“老姑,我们买了啥,买多少少,都是我们自己干活挣钱买的,没偷没抢,也没花着你的钱。你这急赤白脸地是干啥,谁欠你啥了?”连蔓儿放下菜刀,正色道。



“不借拉倒,我回去跟娘说。”连秀儿的脸腾地红了,扭身就走。



“我老姑的脸咋这样酸。”连蔓儿无奈道。



“都让着她,就没事了。”张氏道。



连守信半天没说话,最后用舀了半碗的白糖,送到上房去了。



“买个消停吧,大过年的。”



晚上一家人一起守岁,吃饺子,连蔓儿支撑直到子时,和五郎、小七跑出去放了一挂鞭。新的一年,就在这鞭炮声中拉开了序幕。



等连蔓儿回到屋里,刚脱了鞋子,打算上炕睡觉了,就看见窗户上映出一片火红。



“着火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大年初一



连蔓儿吓了一跳,跟着连守信、张氏忙往外跑。跑到门口才看见,失火的地方离着连家的院子,还隔着几户人家。



“是王德才家的柴禾跺着了,好像。”连守信根据位置判断道。



这个时候,连老爷子、连守仁、连守义、连守礼一大家子的人老老少少,都走了出来。



“都救火去。”连老爷子挥手道。



连守信忙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