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秀儿要成亲,要大家伙都去,这是件大事。等连守礼下工回来,连守信、连守礼这两家人就聚到一起商量。



要去人吗?



“这不像近边儿的。离的这么老远……”连守礼就发愁。在场的所有人,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锦阳县城。死百里地的外府,他们甚至从来都没想过。



“那就跟给我秀娥嫂子下奶似的,咱准备礼,让人捎过去?”连叶儿就道。



镇上赵文才家要给赵秀娥去下奶,人还没有走。



由此更可见,连老爷子这封信来的有多急。也说明了他来信的频繁,连蔓儿想。



连守礼和连守信对视了一眼。



“这要咱不去人,怕是……”下面的话不用说出口,大家也明白。



给赵秀娥下奶大家不去还没关系,可是连秀儿出嫁,他们如果不去。那连老爷子和周氏那边,会放过他们吗?



连蔓儿几乎都能想象得到,周氏会如何的发狠、痛骂他们。



而若是按照常理来讲,妹妹出嫁,当哥哥的家里是应该去人的。当然,那是人家关系处的正常、处的好的人家。



“都去,这不可能。家里离不开人,就去两个人吧,把咱的心意带到了。”连守信想了想,就说道。



连守礼点头。



张氏也没说什么。张氏贤惠,不管到什么时候,她这个贤惠的本色都没有变。这是连守信的福气。



那由谁去那?



两家人相互看了看,从各自的脸上,他们明白了,……没人愿意去。



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好人选。本来连守礼和连守信,只要去一个就行了。但是连守礼不愿意去,连守信一想到张氏和孩子们都不去,就他一个,离家乡几百里地,要独自面对连老爷子和周氏,尤其是周氏,他也不愿意。



不愿意是不愿意,连守礼不去,那他就得去。



“要不,就我去吧。”连守信道。



“孩子他爹,你要走了,咱这个大院子,还有早点铺子……,这每个男人支应,也不是回事。”张氏就道,“要不,就我和她三伯娘去。”



“那也行。”赵氏答道,不过看她的表情分明是不愿意去。



可是只让张氏和赵氏去,这几百里地,没个男人,让人不太放心。五郎和小七还要上学,而且他们俩年纪也小。



还是吴王氏带着吴家玉来串门,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正好这两天,镇上有一个商队要去河间府,路过太仓。吴家兴家一条街上,跟他们只隔了四个门口,有一户姓陆的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大杂货店、还开了一个压粉条的作坊,这次是要跟着商队去河间府送一批货,回来再捎带脚儿地带点那边的时新货物发卖。



“他家有一辆马车,挺宽敞,坐三四个人没问题,有时候也拉拉脚儿啥的。我去跟他们说说,要是他们愿意走一趟,那你们谁去都行,管保放心。”吴王氏就道,“咱这都是乡里乡亲,我们在一条街上住着,挺说的来。这些年,我都品着了,他们家最本分、可靠。我就敢给他们打包票。”



吴王氏就回镇上找陆家的人说这事,一说就成了。



陆家这次本来打算去两辆大车,一辆是陆家老大赶车,另一辆是雇的车夫。现在,就将家里那辆轿车也带上,赶车的是陆家的老二。



这次的商队,共有大车将近二十辆。这条路,也是陆家爷们兄弟们走熟了的。陆家兄弟就在青阳镇上住,颇有些家业,又和吴家要好。所以,这次特意让二儿子给张氏赶车。



连蔓儿家里就准备了一桌饭菜,请了吴家和陆家的人来吃饭。这见了面,坐下来一叙谈,原来都不是外人。



连老爷子的信,有一次就是人陆家给捎过来的。



陆家老爷子和张青山是原来贩马时候的老相识。



连蔓儿在旁边冷眼瞧着,见陆家老爷子和那两兄弟都面相端正,举动、说话间都稳重、正派,也跟着放下了心。



有陆家的马车,这一路到太仓的安全就没问题了。赵氏就吞吞吐吐地,略露出点不愿意去的意思来。



“娘,那我跟你去得了。”连蔓儿就道。正好她还担心张氏去了,身边没个人,会受周氏的气。



“我跟先生商量了,跟私塾请几天假。”五郎就道,“有我去,路上更方处。耽误的功课,回来鲁先生帮我给补上。”



五郎显然是深思熟虑,而且已经安排好了。



“我也去。”小七就道。



一家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张氏带着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四个人去。李氏和张采云暂时先不回家,就陪着连枝儿,帮忙操持家里的事。等张氏回来,她们再回家。酸菜作坊当然就都交给连枝儿了。早点铺子那里,有连守信,还有赵氏和连叶儿帮衬,样样都是妥当的。



“这个添箱的礼,咱给准备点啥?”张氏就和连守信商量,“这个要是准备少的,她奶又得生气。”



“我哪懂这个,你看着准备呗。”连守信让张氏做主。



张氏就有些发愁。



“娘,这有啥好愁的。我奶给咱燎锅底的礼就在那摆着,咱就按那个标准准备。”连蔓儿就道,“咱还得考虑着我三伯娘家。我爹和我三伯,和我老姑那是一样的兄妹,咱两家最好一样。”



张氏就问赵氏准备给连秀儿啥添箱礼。



赵氏也在发愁,已经先预备出一份给赵秀娥下奶的礼了,这还没喘口气,又要给连秀儿添箱。她们三口人现在都有收入,也没啥花销,但要备礼,还是觉得有点紧巴。



“我和叶儿她爹商量了,打算在镇上买一对绸枕套,再……加两条被面。”赵氏就道。



“娘,那咱就照我三伯娘这个来吧。”连蔓儿就道。赵氏这份礼,在庄户人家的来往中,算是很体面、拿得出手了,值几百个钱。



虽是这样说,最后真正备礼的时候,还是加厚了一些,除了和赵氏给的一模一样的一对绸枕套之外,另外还准备了两个尺头。



“你三伯家不去人,咱去好几口人那。”张氏就道。



这天,娘几个收拾好了,就坐了马车,直奔河间府来。



连蔓儿有些期待,她想知道,连秀儿到底嫁了什么样的人家。



第四百二十六章太仓县衙



三天后的晌午时分,张氏、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一家四口终于站在了太仓县的县衙前。



太仓县的县衙坐落在太仓县城中央大街的东段,在大街的北侧。连蔓儿下了车,极目张望了一下,眼前一座粉白的照壁,之后是一座宣化坊,再往后才是县衙的大门。看这县衙里面屋宇森森,至少有几百间的房舍。



连蔓儿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年代的县衙,上次去锦阳县城,因为心里有事,急着赶路,也没想过绕道县衙看一眼。



陆家的老二将马车停在一边,就从车上将连蔓儿她们带的两个包袱背在了身上。



“姨,我送你们进去吧。”



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武家兄弟打了包票,要保证张氏母子几个的安全,说好了,要将人妥妥当当地送到地方。陆家老二也实诚,没看见人来接,就打算把她们直接送进去,看见了太仓连家的人,他再走。



“哎。麻烦你了,小武。”张氏就笑道。



陆家的老二大名叫做陆炳武,年纪不大,只有十七岁,却极老成。这一路上,多亏他鞍前马后地,将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娘儿几个照顾的十分妥帖。



大家就往大门口走,刚走过宣化坊,就见大门里急匆匆地走出来两个人。



“四婶,你可到了。”



连继祖和蒋氏从门里迎了出来。赵文才一家比张氏娘儿几个早出发一天,张氏让他们到了之后,跟连老爷子说一声,她们今天到。



大家相互见礼、招呼过后,蒋氏和连继祖就将张氏娘儿几个往里面领。



“四婶,咱快到家里。……就等你们了,我我爷和我奶着急上火的,就怕你们赶不上。”蒋氏笑着道。时间太赶。明天,就是连秀儿发嫁的日子。



蒋氏和连继祖都看见了陆炳武,却没打招呼,也没想着去接陆炳武背着的包袱。



不说连继祖,蒋氏却是个到了去的人。连蔓儿心里想,看来这是大爷和大奶奶做惯了,将一身普通打扮的陆炳武看成是下人了。



连蔓儿就扯了扯张氏的衣角。



“继祖,继祖媳妇。”张氏会意,就对连继祖和蒋氏引见陆炳武,“这是咱们镇上陆家的炳武,我们这次来。一路上多亏了这孩子照应。”



张氏这样说,那就是要连继祖和蒋氏用待客的礼数对陆炳武。



“啊。”连继祖这才和陆炳武打招呼,却依旧没想着去接陆炳武拿着的包袱。



蒋氏暗暗推了连继祖一把,连继祖才向陆炳武伸出手。



“没事,这包袱不沉,我拿着吧。”陆炳武就道。“姨,我帮你们送进去。”



一众人就接着往里走。这太仓县的县衙,和一般的官邸一样,都是前衙后邸的布置。进了大门。一路向里走,到了仪门跟前。



“里面就是大堂。”蒋氏望仪门里面指了指,轻声地说道。



连蔓儿就往里面看了看,只看见一座庄重的大堂,外面有三三两两衙役打扮的人或站或坐,正是晌午,想必知县也要歇息。因此这些人才可以这样散漫。



连守仁是县丞,他的衙邸还不在这里,而是从仪门向东,进了一个侧门,再往里面走了一段路,才来到一座独立的小院。



这才是县丞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小院共有两进,第一进三间房舍,两边是县丞办公的地方。中间一间穿堂,如今穿堂的门大开。穿过穿堂,下了台阶,又是一道影壁。绕过影壁,是座小小的天井。



这就是县丞的内宅,连老爷子一大家子人就是住在这的了。



连蔓儿游目四顾。将这个小院落打量了一番。这院子里,有上房三间,左右各有厢房三间,西厢房有一间屋子屋顶的烟囱正在冒烟,有饭菜的香气飘了出来。



天井内是青砖铺地,四周种有树木,因已经是入冬时节,树叶早就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看上去颇有几分寥落。



整个小院子却颇齐整干净。



走进天井,就已经能听见上房里传出来有人说笑的声音。



“三十里营子我四婶来了。”蒋氏快步上前走了两步,大声地说道。



上房里的说笑声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就见古氏带着连朵儿,何氏带着六郎和连芽儿从上房里迎了出来。



张氏就带着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上前,大家相互见礼、寒暄。



陆炳武见了这个情形,知道肯定是送到了正确的地方,绝没问题了,这才将包袱交给五郎。



“姨,你到地方了,那我就先走了。……到那天,我来接你们来。我就住城西老王家大车店,这两天要是有啥事,就打发人上那找我去。”



他们这一次的商队,有的还要去邻县,有的终点就是这里或是临近的村镇。而最后大家会齐返回的地点,就定在太仓县西城的老王家大车店,陆家兄弟这两天也歇在那里,等回去的时候,再将张氏她们娘儿几个捎上。



“好。”张氏点头答应。



古氏不知从哪里叫了个小厮打扮的,就将陆炳武送了出去。显然刚才蒋氏已经和她说了陆炳武的身份。



不得不说,这婆媳两个人办事,大面上都稳妥、漂亮。



“快进屋吧,”古氏就将张氏几个往上房让,“老爷子和老太太一大早的,就念叨了。”



“……孩子他大姑比你们先到的。”往上房走,古氏又补充了一句。



刚才在进来的路上,蒋氏已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张氏。



上房三间,中间一间是堂屋,做待客之用。东边一间,住的是连老爷子、周氏和连秀儿,西边的一间,住的是连守仁、古氏和连朵儿。



古氏先将张氏娘儿几个让进了东屋。



进了屋,绕过左侧一道屏风,靠窗是一面炕。炕上面几乎坐满了人。



连老爷子和周氏都在炕上坐着,周氏的左手边是连秀儿,右手边是连兰儿,紧挨着连兰儿的是银锁。



张氏忙带着连蔓儿、五郎和小七给连老爷子、周氏见礼。



“快起来,快起来。”连老爷子忙欠起身,招呼道,“都赶紧上炕里坐,这一路。冷坏了吧。……今年这天,冷的早啊。”



古氏和何氏也让娘儿几个上炕,小七先就脱了鞋,爬上炕。就窝连老爷子怀里了。连老爷子摩挲着胖乎乎的小孙子,笑的胡子直打颤。



“咋看着我家小七又长个了,也胖了。”连老爷子道。



“爷,可见着你了。我在家,天天想你……和我奶。我爹、我娘,还有我哥、我姐,我们都可想你了。”小七就道。



“就会溜须。”连秀儿瞪了一眼小七,说道。



连秀儿坐在那,穿了一身大红的状花衣裳。头上插着翡翠簪子、珠花,抬手间,还露出胳膊上一只黄澄澄的金镯子。本来一张平凡的脸上,因为染上了些红晕,竟然也颇有了几分光彩。



“我家小七的话,我信。”连老爷子就伸出手,做护着小七状。笑着说道。



连蔓儿和五郎也跟着脱鞋上炕,连蔓儿还偷偷地向小七眨了眨眼睛。小七这小家伙鬼精灵,简直是万金油型的润滑油。



她们都无视了连秀儿的话。



张氏没脱鞋,只在炕沿上坐了。



连蔓儿挨着小七坐下来,屁股底下暖暖和和地,看来这炕烧的不错。她四下张望了一眼,就见地下堆满了箱柜,上面都系了红绸子。却显然不都是连秀儿的嫁妆。



“这一半是秀儿的嫁妆,一半啊,是郑家给的聘礼。”蒋氏就低声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笑着点了点头。



“你爹捎的信,你们没收着?”周氏沉着脸,发问道,“咋就你们来了。老四那,老三那?”



连老爷子就咳嗽了一声。



“晌午还没吃饭吧,我上厨房去看看饭菜做得了没有?”古氏就站起身,笑着说道。



因为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