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守信听的越来越糊涂,连忙为自己辩解。



“孩子他娘,你这些话是从哪说的呀。你是不是听谁说闲话了?这也没啥闲话可说啊。我这天天也没往远处去,就在咱这近边,每天见啥人,都跟谁说话了,这大家伙都知道。就算有媳妇跟我说话,那都是打个招呼。咱村里有名声不好的媳妇,要是我看见了,我可都是绕道走。你也知道我这个人,那不正经的事,绝对不能有。”



连守信想了想,就认为是有人在张氏跟前嚼舌头,说他有外道儿了。



外道儿,这是三十里营子的乡村土语,一般指的是已婚的男人或者女人有了外遇。



“孩子他娘,咱俩过了这老些年了,别的你不信我,这一点你也得信我。这些年你对我啥样,我心里有数。对不起你的事,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咱一家好好的,我闺女儿子都有,我能扯那个王八蛋。我就算不要我自己个的脸,我也不能因为这样的事让你让别人笑话,让孩子们跟着我没脸。”



为了安张氏的心,连守信拍着胸脯表忠心。



他说的言辞恳切,张氏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听见张氏的哭声,几个孩子在门外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连蔓儿就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她们上场的时候。要哄好张氏,这次必须是连守信亲自来。



张氏突然对连守信发难,而且外表看来还有些无理取闹的意思,这并不符合张氏一贯的为人和行事。



连蔓儿就想起刚才吴王氏走后,张氏就有些魂不守舍,心事重重的。



这是因为连守仁纳了妾,而是还是周氏给做的主,其他书友正在看:我的军阀生涯全方阅读。这件事违反了张氏心中的道德准则,而且让张氏有了危机感。



即便张氏不说,她也不可能不明白,周氏为什么突然做主给连守仁纳妾。为了拿捏儿媳妇们,周氏能这样对待古氏,就能这么对待她。她知道,不管她怎么委曲求全,周氏都不待见她这个儿媳妇。



太仓那边一连发生的这些事,让张氏对上房的人的真面目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她对他们完全失去了信任。



连守仁纳了妾,开了这个先例。为了拿捏她,为了给自己捞好处,周氏、连守仁、连守义等上房众人很可能也会给连守信塞女人。而连老爷子即便不满,却完全阻止不了。



张氏贤惠,但是她的出身以及周围的环境决定了,她的贤惠里绝不包含给丈夫纳妾这一条。



因为危机感,因为对上房所作所为的不耻,张氏向连守信爆发了。



连守信在屋里,正焦头烂额,说了不少好话哄张氏都不见效,张氏像是要将这些年的委屈都哭出来似的。



“到底是啥事,你好歹让我明白啊。这做官的要给人定罪,要人下大牢,也得把罪名说了。”连守信又是无奈、又是着急。



“老太太给你大哥娶了个小老婆。”张氏终于说道。



“啊?”连守信大吃一惊。



“啊啥,你也跟着高兴吧。你大哥有了,过不了几天,老太太就该想到你了。这不是一样的儿子吗,你现在没做官,银钱总有了。赶紧的,你收拾收拾,就去太仓,别把你的好事给耽误了。”张氏还有些呜咽地道。



连守信这个时候才算明白,张氏为什么要跟他发火。



“这是真的?”连守信问,“他爷在信里没说啊,华山仙门txt下载。”



连守信的出身和周围的环境,纳妾对他来说也是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事。而且连老爷子在信里也没说,连守信表示一下疑问,很合情合理的。



但是今天,张氏却没那么通情达理。



“你不相信我,那你自己上太仓,不就啥都知道了吗?”张氏还是撵连守信去太仓。



“我去太仓干啥,我不去。”连守信道,对于浑身是刺的张氏,连守信有无从下手的无力感。



“哼。”张氏冷哼。



“孩子他娘,你犯不着因为这个事,你走这个心。”连守信就在张氏身边坐下,“我对你,绝没有外心。咱是结发夫妻,谁都拆不散咱们。就是他奶有这个心,真给我安排啥,我死都不会答应。这是丧良心的事,我不能对不起你。不管啥时候,不管咱俩都变啥样,不管是谁来说这个事,就是说下大天来,这种事我也决不能做。”



“日头在那挂着那,我给你发个誓。我要是违反了我今天的话,就让我浑身长疮、天打五雷轰……”连守信举手发誓道。



第四百四十九章回信



“说啥那,邪里胡吃的,别说了。”张氏就道,语气缓和了许多,也不再哭了。其实,她心里是相信连守信不会不正经,她只是害怕,害怕周氏。



古氏厉害不厉害,可周氏照样给连守仁安排了小老婆。她的心计、手段可比古氏差的太多了,如果周氏安了心,真给安插了一个女人来,那这个家就要败,就要散。



连守信见张氏的态度缓和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孩子他娘,你这话是从哪听来的?咱别听风就是雨。”连守信就问张氏。



“是刚才家兴他娘跟我说的。”张氏就将刚才吴王氏说的话,大概和连守信说了一遍,“这个细情,还是从他二伯娘那漏出来的。我估摸着,这不是人胡说,肯定是有这个事。家兴他们耳目灵通,这个事要不确实,家兴娘也不能告诉我。”



连守信的表情就有些发懵,作为一个老实的庄稼人,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



“不是我不信你,我是信不过太仓那边的人。你斗得过他们谁啊,是你大哥,还是你二哥?老爷子、老太太说话,你能不听。老爷子、老太太是疼你还是疼秀儿?秀儿就愿意嫁给个老头?老爷子、老太太就愿意秀儿嫁个老头?那她不还是嫁了。你不愿意,经不住老太太愿意,经不住你大哥、二哥给你挖坑,到时候能由得了你?我是真害怕呀……”



“咱们把日子过成这样容易吗,这才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啊……”



说到这,张氏又开始抹眼泪。



“为啥我说不去太仓了,我不去,哪个孩子也不能去,就是怕又被他们给哄了呀。现在老太太学会了这一招,你去了,你就真不用回来了。”



“我不去,你放心吧。”连守信闷了一会。说道。



几个孩子在屋外面听着屋里面战况平息,连蔓儿就去炉子上,将刚烧滚的水提了。



“爹、娘,水烧开了,要换热茶不?”连蔓儿就在门外问。



“哎呦,水开了?我来,蔓儿你别碰那水壶,再把你烫着。”张氏忙将脸上的泪痕擦干净。就下了炕,推门出来。



连蔓儿就提了水壶,和五郎、连枝儿、小七一起跟着张氏又回屋来了。



张氏和连守信对视了一眼,两口子心里明白。大概刚才他们吵嘴,都被孩子们给听去了。就都有些讪讪地。尤其是连守信。



“孩子们啥都知道,”张氏就道,“这些事也瞒不住,外面的人都长着一张嘴那。”



连守信就叹了一口气。



“爹、娘,我爷给咱捎信捎的挺勤的,信里说的话也不少。……我大伯和英子的事,三郎哥入赘,我二伯拿了人家一百两银子的事。还有老赵家给我大伯牵线找师爷、找捕头这些,我爷咋一点消息都不给咱透那。咱还得听别人说才知道。”连蔓儿一脸不解地问道。



“你大伯和三郎哥这两件,又不是啥好事。你爷好个脸,肯定是信里不好意思提。”连守信就道,“那啥师爷的事,那是你大伯官面上的事,你爷跟咱提啥?”



“我爷这里外里。分的挺清楚的。”连蔓儿看了一眼连守信,笑道。



“啊……”连守信啊了一声,若有所思。



“爹,这我不明白的事,你就明白。其实,你也分的挺清楚。”连蔓儿又道。



连守信怔怔地坐在那,连蔓儿的话仿佛是一道闪电,将他脑子里原本混沌的一些东西照亮了。劈分清楚了。有些事情,他潜意识里早就明白的,却一直不肯去面对,宁愿混沌着。



现在却混沌不下去了。



“爹,我大伯跟英子这事,肯定瞒不住。现在恐怕咱村里就有人知道了。这事还是我奶给做的主。我大伯他们在太仓。啥也不顾,咱在家还做人不做人?”五郎皱眉道。



“老爷子在信里总教导咱咋样咋样的,咱做事啥时候让人讲究过?反倒是太仓那边,我都不稀得说了。”张氏闷闷不乐。



连守信只剩下叹气的份了。



“咱家是咱家,他们是他们。”最后,连守信道,“今后,咱就远着他们,这都分家了,咱还是净身出户,肯定不能让他们影响坏了咱。”



连守信这话说的还不错,不过,重要的还是要看他以后的实际行动,连蔓儿想。



“咱商量商量眼目前这个事吧,过年,咱要是啥都不给太仓的老爷子、老太太,这外面看着怕是也不好。”连守信停了一会,就说道。



“爹,我爷他们去太仓之前,那么多人给做见证,咱签下的文书里,明明白白写着。那几间房、六亩地,就是咱出了供养我爷和我奶的。咱先不说这房子,就说这地。六亩地的出产,我爷他们老两口子想吃多少饽饽、酸菜、冻豆腐没有呀?”连蔓儿就道。



“依我看,人家那边不缺这个,给送了,人家也不能吃。人家现在不是咱庄户人家了。就是想吃,也有人上赶着巴结着给送。他爷他奶,跟咱来往,也就是给捎个信,给她大姑,给老赵家,还有别人家,那每次可都是大包小包的。”张氏就道。



“上次从太仓回来,我有同学看见咱的车了,就问我,车上带那老些东西,是我爷我奶给的不?”小七抱着茶杯暖手,嘟着嘴道,“我说不是,都是我们自己花钱买的。我同学还问我,那我爷我奶,还有我当官的大伯给我啥了,我想了半天,都不知道咋回答。后来我就说,我们在那住的几天,我爷、我奶和我大伯他们,给我们饭菜吃。”



“咱有啥说啥,回来的时候,老爷子是说要给咱带东西的,是我没要。”张氏道。



“我奶的脸色,搁谁谁也不能要啊。”五郎就道。



“那咱就不准备年礼了?”连守信道。



“年礼咱得准备。”连蔓儿想了想,就道,“还得准备点合我爷心意的。”



“那准备啥?”一家人就都看着连蔓儿。



“咱给我爷的回信写的长点。”连蔓儿就道。



“就回一封信?”



“哪能啊。”连蔓儿笑道,“我看我爷给咱的信里,说的可都是圣人的大道理。我爷总给咱写信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咱好好做人。现在我哥和小七都念书、干脆就让我哥和小七把我爷写的好的那些话,都好好地抄上几遍。……这样,让我爷看看,我哥和小七都上进着那,他的话,我们大家伙都上心。爹、娘,你俩也得写,不要求达到我哥和小七那样,咋地也得让我爷感受下你俩的孝心。”



“我和我姐就算了。”连蔓儿嘻嘻地道。



既然连老爷子那么关心她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她们要是总想送物质的东西,那就俗了,不合时宜。



“这个好。”五郎看了一眼连蔓儿,几个孩子相互眨眼,就都笑了。



说做就做,五郎和小七当即就放了桌子,摆上笔墨纸砚,又将连老爷子的几封信都拿了出来,商定好要抄写那几段,就开始抄写起来。



连蔓儿给愁眉苦脸的张氏和连守信面前也摆了笔墨纸砚。



“我这字也写不好啊。”连守信道。



“我、我不会写字。”张氏道。



“会不会、好不好的,都得写,咋地也要把心意传递到。”连蔓儿一点也不肯通融。



张氏和连守信无奈,只得硬着头皮拿起笔。



最后,张氏、连守信、五郎和小七整整写了厚厚的一摞子。其中多一半是张氏和连守信的,并不是他们写的字多,而是他们写不好小字,只能写大字,所以用的纸就格外多。



连蔓儿掂量掂量这一摞纸,纸张的价钱可不便宜,不过趁此机会,让五郎和小七多练练字,也逼的张氏和连守信学学写字,这就值了。



然后,依旧是五郎执笔,这次不是以连守信的口气,而是直接以五郎的口气,给连老爷子回信。



信中自然提到了她们送上的年礼,五郎告诉连老爷子,他们一家人每天都要将连老爷子的信拿出来念上一遍,一天也不敢忘记。他和小七每天还要抄写一遍,连守信和张氏因为才开始学写字,所以写的慢一些,但也是每天都要写。



五郎告诉连老爷子,他们这一家肯定以连老爷子为榜样,以连守仁为榜样,做良善的、道德上没有丝毫缺陷的人。



在信的末尾,几个孩子商量着,又加了一段话。



“最近村里、镇上、甚至县城里都流传着一些流言蜚语,事关祖父、祖母、大伯、二伯甚至大姑母等人,很多传言不堪入耳,让孙儿们十分困扰。父亲、母亲已经有多天不敢进村、赶集,枝儿和蔓儿更是连大门都不敢出了,我和弟弟上学,面对先生和同窗的询问、打趣,无话可回,感觉颜面尽失。请祖父闲暇时回信澄清为盼。”



没有指明那些流言蜚语究竟是什么,这是给好脸面的连老爷子留了脸。



不知道连老爷子接到这样的一封信和年礼之后,会是怎样的表情。第一次,连蔓儿希望快点将信送出,并早日接到连老爷子的回信。



不过,连老爷子这次会回信吗?!



第四百五十章年将近



几个孩子将给连老爷子的回信封装好,又将那一摞子抄写的“连老爷子”家训也小心打包的严严实实,如果不说,但看外表,估计谁都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这两件是要捎到太仓县县衙里去的。



至于给三郎和王七姑娘的贺礼,张氏选了两个上好的尺头,这是要托人捎去给老王家大车店。



“三郎那孩子,以后就不是老连家的人了。这两个尺头,一个是给他做衣裳,一个是给他媳妇做衣裳。”张氏就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