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你娘的针线也见长进了。”张氏就道。



“…哪天进城来上工的?在铺子里干的咋样?住在铺子里,还惯不惯?我听说,人家铺子里不留人住,对你是格外的优待。四郎,你心里得有点数,记得人家的好。别的不说,平常勤快点,多干点活”连守信就一边问,又一边嘱咐。



四郎啊啊地应着。



“这还是上工的时候吧,你过来这,耽误铺子里的活计不?”连守信就又问。



“四叔,我跟掌柜的告假了。”四郎就道。



“对,你现在在人家铺子里干活,要是有事出来,必须得跟人说一声。人家让你出来,你再出来。你给人家干活,得服管。”连守信就道。



连蔓儿在屋里听得真切,只能微笑暗自摇头。连守信的心思,她大概能猜出一些来。不过是关心侄子,知道连守义和何氏两个人靠不住,而老宅里靠得住的连老爷子如今年纪大了,怕是分不出多少心来教导四郎,所以他才一见到四郎,就这么面面俱到的嘱咐。



连守信这一片殷殷的心意,希望不会付诸流水,更不要被人厌烦才好,连蔓儿心里想。



“四叔,我跟掌柜的告了两天的假。”外屋,四郎对连守信道。



“啊,两天?你告两天假干啥?”连守信吃惊道。







补昨天的更新,求粉红,今天的更新在晚上。



第八百三十四章妄想



听四郎说他告了两天的假,不仅外屋的连守信和张氏吃惊,就是里屋的连蔓儿也很惊讶。四郎要请两天的假,他是打算做什么?



“四叔,是这么回事。”四郎就向连守信解释道,“刚才咱村里有人上县城来,给我捎来个信儿。说我爷在家里给我说了个媳妇,让我赶紧回家相相去。”



连老爷子找个青阳镇上的媒婆,给了钱,求她给四郎寻门亲事,后来一直没有音讯,现在终于给说来一个,这可是好事,连守信也很高兴。



“这个是正经事。”连守信就点头道,“你跟铺子里说明白了吧,人家给你假了没?”



“说明白了,掌柜的也说这是大事,还跟我说要是两天不够用,再多一两天也行。”四郎就道。“四叔,你和我四婶你们啥时候回家?”



“我们这一会就回去了。”连守信就道。



“四叔,那我跟你一起回去呗。”四郎赶忙道。



“行,一会你跟我坐车回去。”连守信就答应道。



外屋又说了一会话,连守信就带四郎出去了,张氏挑门帘子从外屋走回里屋来,继续帮着连蔓儿收拾东西。



“…怪不得我看他进来的时候一脸的喜气,原来是老爷子在家给他说上媳妇了。”张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跟连蔓儿唠嗑。



“四郎这个年纪,也该说媳妇了。再晚两年,就得跟二郎一样给耽误了。…好好地成个家,以后有人管着了,过日子也有个奔头,兴许就能学好。”



“娘,我爹刚才不还夸他有出息了吗。娘你看那?”连蔓儿就问。



“…学会见人行礼、问好了,那可不就是比以前出息了。”张氏就道,“不过吧,…刚进来那一会,还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可我在旁边打量着,时间一长,他坐那就有点不像样,就跟原先在家里似的。歪个身子,两条腿撇老远”



“总归吧,能有一开始那个架势,就算是比以前出息了!”



连蔓儿笑了笑,不管是连守信还是张氏。看来都对四郎的期望值不高。



“娘,你说,我爷这回能给四郎找个啥样的媳妇?”连蔓儿又问张氏道。



“这还真不知道。”张氏摇头,“刚才你没听见你爹也问了吗,四郎也不知道。老爷子打发给捎信儿的,就说让他回去相看,细情都没说。…等咱回去就知道了。”



连蔓儿点头。就没有再问了,反倒是张氏又感慨了起来。



“…比你姐还小那,我进门的时候还没有他,转眼的工夫。也该说媳妇了”



一家人收拾利落,就坐了马车离开柳树井胡同,出了锦阳县城往三十里营子来。张氏带着连蔓儿坐了一车,因为四郎要跟连守信坐一车。所以小七就过来,跟她们娘儿两个坐在了一起。



五郎本来是要跟连守信坐一辆马车的。启程的时候又改了主意,决定骑马。今天是大晴天,有太阳照着,比往天要暖和,而且从锦阳县城到三十里营子是一路向南走,背着风,所以张氏也没拦着。



连蔓儿也没说什么,她心里明白,五郎讨厌四郎,不想跟四郎坐一辆马车里头。



出了锦阳县城没有多远,连蔓儿坐在马车里正和张氏、小七说话,就听见后面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连蔓儿没有掀开车帘,只是用敲了敲车壁,向外面问道,“后面的车怎么了?”



“回姑娘,车没事。”就有跟随伺候的人忙答道,“是老宅的四爷,跟老爷说想要下车,跟大爷一样骑骡子。”



连蔓儿就哦了一声,看向张氏和小七。



“刚夸他出息,哎。”张氏摇头叹气。



“他还想事事跟我哥学那!”小七有些不满地道。



“他可不是事事都要学。”连蔓儿就道,“咱哥辛苦念书他就不会学,咱哥下地干活他也不会学。凡是吃苦受累的,他都不想学,就是看咱哥风光、享福的,他就想学了。”



“就是那么回事。”张氏点头,“四郎咋跟继祖一样,也都这么浮那。”



“真是不要脸。”小七就道。



这一会了,连蔓儿就听见外面说话的声音,后面的车还是没跟上来。



“怎么了这是?”连蔓儿就将车帘子掀开一些,往后面看去。



连守信的马车就停在道当间,连守信也从马车上下来了,四郎并没有骑到骡子上,而是站在孙大个的跟前。因为有一段距离,而且四郎正背对着连蔓儿,所以连蔓儿不知道四郎在跟孙大个说什么,只看见孙大个摇头。



然后,就看见本来跟在车队最后面的五郎骑着骡子从后面赶了上来。



“怎么回事?”张氏和小七也探出头来问道。



“…是老宅的四爷,想要骑姑娘的那匹马。孙大哥不让,他就非说要骑。”就有跟随伺候的人从后面跑上来回禀道。



连蔓儿挑了挑眉。



“姐,你放心,咱哥过去了,肯定不能让他骑。”小七就道,“咱爹也不能答应。”



果然,就见五郎过去,不知跟四郎说了些什么,四郎站在那还是不动,最后,连守信走了过去,跟四郎说了一句,将四郎拉着回了车上。



几辆车这才又缓缓的起动。



小七的小厮小核桃机灵地跑到前头来,跟在连蔓儿她们的车旁边,将刚才的事情一一地说给娘儿几个听。



“…说是坐车嫌闷,要跟大爷一样骑骡子。老爷就答应了。他下了车,挑了一圈,就挑中了姑娘的马。…大爷跟他说让他随便挑别的,就算他要大爷把大爷自己骑的让给他都行,他还老大不乐意。最后还是老爷下车来跟他说,说让他坐车。说是坐车里稳当,别他出啥事,回去不好交代,硬是把他给带回车里去了。”



小核桃人机灵,说话也利落,一会工夫,就巴拉巴拉,将事情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他眼力倒不错,知道什么好。”连蔓儿眯了眯眼,笑道。



“跟他娘一样,没身沉。”张氏就道。



“娘,我可烦他了。我哥也烦他。”小七就道。



“就忍这一路,到村里他就回他自己家了。”张氏搂了小七,劝哄着说道。



好在,这一路上除了这个插曲,就再没有别的差头发生。等进了三十里营子,连守信就让四郎在官道上下了车,一家人则是拐下车道,往家里来。



天色尚早,一家人略做洗漱,就在后院东屋里坐了说话。



“刚才四郎是咋回事?”张氏就向连守信问了一句。



“…那孩子…,心眼有点不全”连守信含糊着说道,脸上的表情就有些晦涩。



所谓的心眼不全,是庄户人家通俗的说话,大概意思就是脑袋有问题,若是放在连蔓儿的前世,一般的说法是弱智。



“爹,他心眼有啥不全的。”五郎就笑了。



一家人就都看着连守信。



“哎,”连守信就叹了一口气,“他是不傻,那也和好人差一道劲儿。不是啥真聪明伶俐的人。”



“那也不能说他傻呀。”连蔓儿就道,“要说六郎傻,好多人都信。可要说四郎傻,咱这村里人谁能相信?爹,这是咱家里,还有啥不能说的。他不就是品行的事吗,性子浮,眼空心大。”



“没错。”张氏点头赞同连蔓儿的话。



“他是…,哎。”连守信又叹气,“刚才坐车上,我都说了他一路了,也不知道他听进去没有。他是啥样,咱自家人知道就行了。等他成了家,年纪再大点,人多少也能踏实下来一些。”



不仅是连守信,张氏也说过希望四郎成家之后能变好。这种想法和说法,实际上并不是连守信和张氏两口子独有的,这是民间一种很普遍的想法和说法。



比如说自家有孩子,平常的行为上有些问题,家里的人就会说,等他成家之后会变好。而一般的媒人在说亲事的时候,有些男方不太好的事情瞒不过女方,媒人也常这么劝说女方,说是等成亲之后,有媳妇管着了,男人那些不太好的习性就会改过来。



这种话很多人说,也有很多人相信。



而对此,连蔓儿是有些不以为然的。诚然,这种转变不是没有,但却绝不是绝对的。成亲绝不是包治百病,能让浪子回头的灵丹妙药。



这种话,说白了,就是忽悠,是自欺欺人。



“爹,你今天是咋地啦,”连蔓儿觉得连守信的态度有些奇怪。连守信心里是有些偏袒侄子们,但那一般是在对外面的时候。现在是在自家家里,而且,连守信以前也没这么偏袒过四郎。“你咋这么向着他说话那?”



“我不是向着他。”连守信忙道,“他这不是要说亲了吗。”



“一会你跟家里人都打个招呼,说话的时候注意点,要是遇到有啥人来打听四郎啥的,啥该说啥不该说的,都得心里有数。”连守信又对张氏嘱咐道。



“你放心吧,人家打听也打听不到咱们门上。就是有啥闲话,那也绝不可能是从咱这边说出去的。”张氏就道。



“我知道,我就是再嘱咐嘱咐。”连守信就讪讪地道。



“行,我知道了。”张氏就点头。







二更,求粉红,求进前十。



第八百三十五章好亲事



连守信的这种做法和要求,在这个年代,是并不奇怪的。可以说,这是民间的一种普遍的做法。这个年代,讲究的是盲婚哑嫁。但是这个盲与哑,是对成亲的一对男女来说的。成亲的两家人,自然还是要好好地了解对方以及对方的家庭的情况。



而这种了解,除了听媒人介绍之外,大多要通过打听这种行为来实现。而一般这种时候,被打听到的人都会报喜不报忧,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即便是平常一无是处的人,这个时候也能被大家夸成一朵花。



对于这种普遍的做法,一般的舆论不认为是欺骗,相反,一般的舆论认为这是做好事,是成就婚姻的善举。



媒人的两片嘴固然是不可信的,而通过打听而来的消息,其真实性、可靠与否,也是有很大的活动空间的。



像四郎这次有人给说亲,就算不能掌控别人背地里会说什么,最起码,自家人这边不能传出什么对四郎不利的话来。



连守信将这个很当成一件事,因此特意还嘱咐张氏。而张氏对连守信这样就有些不满,两口子共同生活多年,连守信应该了解她的为人,她并不喜欢说人长短,更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说四郎什么。



不过这两口子的性情都偏温和,张氏即便不满,也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言行,而连守信也肯马上服软。也怪不得曾经遇到过那么多的事情,可连守信和张氏却从来没真正争吵过。



一点小龌龊,要搁在老宅的连老爷子和周氏之间,肯定就是一场战火,可换做连守信和张氏,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平息过去了。



一家人都没有忘记。他们提前回村来主要为的是什么。



随车运来的棉布、棉花、羊皮、针线等都卸在了前院跨院里,得抓紧时间把活计给分派下去。



“娘,我是这么打算的。咱先请几个人,把棉布、羊皮都照着样子裁好,再把棉花、针线啥的按量分出来,到时候也好分派活计。”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统一裁剪,再将每双护膝和每双鞋垫用多少棉花确定下来,这样可以控制用料,同时也可以避免到时候交上来的东西厚薄不均。还可以加快进度。



“行,这么着活计还能做的快点。”张氏就点头。



“娘,那你想想,咱周围都有谁手巧,会裁剪?”连蔓儿就问。



“…你三伯娘和叶儿肯定得叫她们过来帮忙。继祖媳妇也会裁剪,可惜不能叫她来,一会打发人到镇上,看你吴家婶子还有家玉她们娘儿俩有空没有,再叫上春柱媳妇”张氏一边想着,一边就定下了人选。自家人优先,然后就是几个平常和张氏要好。同时也是村里有名的巧手媳妇们。



“那也不用等明天,就现在咱赶紧打发人去把人都给请来,大家伙一起商量商量,咱今天就开工。”连蔓儿立刻就道。



“行。”张氏痛快地点头。



连蔓儿立刻就叫了家人来四处去请人。



赵氏和连叶儿母女因为离的近。知道连蔓儿她们回来了,本来也是要来的,因此第一个就上门来了。



好几天没见面了,妯娌、姐妹们相见。自然少不得一番寒暄。趁着别的人还没上门来,娘儿几个就围坐在一起唠嗑。



“…老爷子给四郎说了个媳妇?”张氏就先问赵氏。



“是啊。”赵氏就点头,“昨天傍晚的时候才得的信,说明天就要来相看相看,今天一早老爷子托进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