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郎被自己的爹娘给纠缠的无可奈何,最后身上带的银钱和几件值些钱的东西都被搜刮走了,才得以脱身离开。



眼看着,这两口子对连芽儿和六郎也不闻不问。不过,连蔓儿可以断定,等以后连芽儿和六郎成家立业了,这两口子肯定会上门。要求奉养的。



不要脸的特别理直气壮!



“啥脸都不要了,胡搅蛮缠的,可不省心咋地。他们根本就没有人心。”连守信就接了张氏的话茬道,“就是他们俩那样。也配为人父母。他们还活的啥人那!”



连守信对连守义和何氏是深恶痛绝。



这个话题太不愉快了,连蔓儿就从屋里出来,到了自己屋里。大宝这个时候已经吃饱了奶,正啊啊地和他娘“唠嗑”。连蔓儿就将大宝抱回了东屋。见大宝来了。连守信脸上的那点怒容立刻就不见了踪影,一家人的话题,就转到了大宝的身上。



晌午。厨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连蔓儿在地上摆了圆桌。安设椅子,请大家入座。一家人,也没什么避讳,就都坐在一起。连枝儿这个时候已经将大宝给哄睡了,就放在西屋的炕上,交给丫头小梅看着,连蔓儿又另安排了吉祥在旁照看。



因桌上有两道极具乡村风味的下酒菜。煮鲜花生和毛豆,大家就说起今年田地里的收成来。



连蔓儿家的几个庄子自然都是丰收了,吴家和连枝儿的嫁妆田,再加上这两年又添置了一些,如今已经足有两百亩地了,今天的收成也非常好。



“…还打算再置办点地不?”连守信就问吴家兴。



“我和我爹商量,有好地肯定要买。”吴家兴给连守信斟酒,一边说道,“就是远点也没啥事,佃给本分的人家是一样的。”



吴家有了长孙,而且吴家兴和连枝儿都还年轻、身体好,以后二宝、三宝、四宝地肯定少不了。再有连家势力护持着,吴家虽然依旧不肯张扬,但却是打定了主意,要多置办些良田,留给子孙生息。



饭桌上,大家就一直聊买地、佃地,还有该种哪些庄稼收益最大。这个话题是连守信所擅长且喜欢的,聊的高兴,就又额外多喝了两盅。



饭后,大家又到炕上坐了继续唠嗑。连守信和吴家兴都喝了酒,连蔓儿特意吩咐给他们上的浓茶。



“明天小七就该去府里了吧?”吴家兴就问。



“对,打算明天去。”连守信点头。



张氏看着小七,就有些不舍。小龙和小虎也舍不得和小七分开。



今春的童生试,小七已经顺利考过,并取得了府试的资格。眼看府试就要开始,小七要提前两天过去。



“家里谁陪着去?”连枝儿就问。



“那边有房子,啥啥都是现成的。五郎也在那,有五郎看着他,也没啥不放心的。就是这一路过去…,秋下这事太多,我们商量了,打算派个老成的管事,多带几个人,送他去。”连守信就道。



“小七明天先去县城,幼恒哥也要去参加秋试,正好他们俩有个伴。幼恒哥到府城后,就住咱们家里。”连蔓儿就笑着道。



“这可好。”连枝儿就点头。



唯有张氏还有些不放心,念叨着想让连守信陪着去一趟。



“娘,我也算是大人了,看我哥带着人现在哪哪都能去,我自己能去。再说,还有幼恒哥那。”小七就道。



“…我这两天正好没啥事,要不,我送小七一趟吧。”吴家兴见张氏担心,就道。



“对,让他姐夫送他,大家伙也放心。”连枝儿也忙说道。



张氏就非常乐意。



一家人商量了一会,最后决定接受吴家兴的建议。虽然有老成的管事护送也能放心,但是有吴家兴跟着去,保障又多了一层。



而张氏心里还有另外的想头,虽然捎信儿回来的人已经细说了五郎的情形,但是如果能够有如同亲子的吴家兴去看看,回来好好跟他说说,那就更好了。



“五郎得考完秋试才能回来吧?这两天,他给家来信了没?”连枝儿就又关切地问道。



“嗯。等他考完秋试,和小七一起回来。”张氏就道,“昨个刚给家里捎来的信。”



“姐,给你看看。”连蔓儿就让如意去取了五郎的信来,让连枝儿看,“他可惦记大宝了,说给大宝带回来好些小玩意,因为急着给家里捎信儿,没来得及收拾出来,等回来的时候,再给大宝捎回来。”



“大宝也想他大舅舅了。”连枝儿就笑着接了信看。



这两年,五郎在家的日子渐少,在京城的日子增多。一来是因为要准备秋试,跟着鲁先生念书,二来是就近带着人操办顺德坊分店的事情。



如今,除了锦阳县城的分店和辽东府府城的分店,顺德坊还成功地开办了另外两家分店,一家便是京城的分店,另外一家则开在河间府的府城。



这两处分店采取的经营方式和府城分店相同,连家占了六成的股份,另外四成则分给了当地的股东。另外,连蔓儿家还在两地置办了农庄,专门负责饲养填鸭,供给两处分店。



这种经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两处分店的顺利经营和盈利。可以说,这两处分店在走上正轨之后,就一直财源滚滚。



顺德坊的美名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如今,已经有好几处州府的人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入股,邀请连家在他们的地方开办顺德坊的分店。连蔓儿已经派大管事跟这些人接触过。如果没有意外,下一家顺德坊将在明年年初,在大同府的府城开张。



前一段时间,五郎本来是在京城的,因为八月要开始秋试,他才赶了回来。连蔓儿接到信,一家人商量了,就让五郎留在府城,不必先回三十里营子,等考完了秋试再回来。这样,五郎能够多些工夫准备秋试,也免了些奔波之苦。



小七的府试也在八月,与五郎的秋试是错开的。明天送小七去府城,这两兄弟在府城相会,参加各自的考试。



“小七,有把握没?”吴家兴和连枝儿就问小七。



“有!”小七毫不犹豫地答道。



“小七年纪小,他先生们都看好他,不在这一年两年的,慢慢来就行。”张氏忙就道,她这是怕小七太用心,着急上火。



说起来,张氏算得上是那种“胸无大志”的母亲,她对于儿女们并没有过高的期望,也没想过要母凭子贵,只要孩子们都能平平安安,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张氏就知足了。



“是大宝醒了吧?”小七侧耳听了听,就道。



“应该是,睡了这半天了,也该醒了。”连枝儿说着话,就要去抱了大宝过来。



小七抢在连枝儿的前头,他非常喜欢大宝这个小胖娃。



“我去抱。”小七道。



“你去就你去,”连枝儿就笑,“大宝刚醒,你别再让他尿你一身。”



“大姐,我知道。”小七笑着出去,一会就抱了大宝来。丫头小梅跟在后头。大宝已经换了一身衣裳,尿布也换了,显然是小梅刚才已经拾掇过了。



小梅在吴家伺候连枝儿、帮着照顾大宝都非常尽心。



连蔓儿就很满意,心里暗想,当初给连枝儿陪房人口是给对了。



吴家兴和连枝儿带着大宝在连家待到傍晚,才回镇上去。第二天,张氏和连蔓儿给小七打点了行装,连守信又带着小七在御赐牌楼前拈香跪拜了,便由吴家兴带着管事等人,车马纷纷地往府城而去。







求粉红。



第八百九十八章鸿雁



小七已经走了几天,转眼就临近八月十五。显然,今年的中秋,五郎和小七都是赶不及回来团圆了。连守信和张氏不免都有些怅惘,不过两个人也都明白,这是没办法的事。而且,这还是顶顶好的事情,是别人家烧香拜佛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好男儿志在四方,总是将孩子们拴在身边,虽是能享尽天伦之乐,但也束缚了孩子们的翅膀。连家如今还在创业的阶段,而不是守成,不能够就此停步安享富贵。



连守信依旧监管着各处庄子上的事情,连蔓儿和张氏则如同往年一样,细心地安排着各处的节礼。



首先是几处亲戚家里的,连家老宅,张氏的娘家,再有就是吴家、郑家等,然后就是同县同乡几户有来往是仕宦、乡绅,比如王举人家还有王太医家,还有五郎来往的一些读书人,县衙里各处也要打点,再有,就是府城里包括沈家在内的几个府上。



几年下来,这些节礼也都有了定例,只有少数几家略做添减,因此准备起来不过是琐碎些,倒也并不犯难。



这边打发人各处去送节礼,每天也不断有节礼送到,要安排招待、打发回帖,连蔓儿每天经管这些事情,几乎没有片刻的闲时。



“这就是越到年节越忙啊”这天晚间,吃过了饭,一家三口在廊上闲坐,说起近日的安排来,连蔓儿就感慨着笑道。而且是日子过的越大,越忙碌。



“这个八月节,估计就咱们三口人过了。”连守信就道,“蔓儿,咱咋过啊?”



“那咱就平平常常的过吧,戏啊什么的就先别请了。”连蔓儿想了想。就道,“等我哥和小七他们回来,到时候再热闹吧。”



如今逢年过节,连蔓儿家都会请了戏班子、杂耍班子等来搭台唱戏,依旧是在御赐牌楼底下,请三十里营子以及邻近村屯的乡亲们来一起热闹。



不过今年,因为估算着五郎和小七很快就会回来,连蔓儿就想,干脆到时候再请戏班子来热闹热闹好了。



连家最爱这个热闹。最爱听戏的人是张氏。



“那行,咱就再等几天,先安安静静地过这个节。”张氏就道。



不管怎样,过节这件事情在一家人的心目中,是绝没有五郎和小七参加考试的事情重要的。



八月十三。府城沈家派了人来。



如今的娘娘庙已经请了高僧住持,虽总体上算做是沈家的家庙,不过因有旨意,每个月也有几天对外开放,接待香客。按照节令,娘娘庙也会做一些法式,施粥施药等。



因建筑恢弘。装饰精美,再加上皇家的名头,娘娘庙的香火极盛。而更有传说,娘娘庙的菩萨非常灵验。这样。其香火就更盛了。每到娘娘庙开放的日子,香客们几乎摩肩接踵,从山脚下到庙门前形成一道不间断的长龙。



每年,沈家都会派人对娘娘庙和念园进行维护、修缮。四时年节。也会有沈家的人带人来上香。



这个时候,锦阳县内一众官员并仕宦、乡绅等。都会随行伺候。



连守信如今身上有个从七品的功名,自然也穿戴了,按序排班地跟着去烧香,张氏带着连蔓儿也与众女眷们一起,都去娘娘庙里进香参拜。



一番礼仪下来,沈家又在庙内安排了素斋,众人同领了斋饭,直到未末时分,才散了出来。



回到家中,连蔓儿三口人刚在厅中坐定,正要商议事情,就见外面管事的人进来禀报。



“…跟着六爷的张千户来了,在外面求见。…说是六爷从边城打发回来的。”管事的禀报道,并递了拜帖上来。



管事嘴里的六爷,指的是沈六无疑。在连家,大家这么称呼的,也只有沈六。



小丫头接了帖子递给吉祥,吉祥这才又将帖子呈给了连蔓儿。



连蔓儿忙打开看了,见正是张千户的拜帖。张千户是沈六的心腹,曾来过连家数次,是连家比较熟悉的。这两年,他又奉沈六的命令来过几回,因此,连守信和张氏听说他来了,并不吃惊。



“刚才远远地瞅见了,不方便说话。要不,我也正想打发人看他有没有空,请过来说说话。”连守信就道。



“赶紧请进来。”连蔓儿就道。



管事的下去,一会工夫,就亲自领着张千户走了进来。连守信忙迎上去见礼,张氏和连蔓儿也不回避,大家相互见礼毕,这才分宾主落座。



这两年,张千户在沈六手下极受重用,看他举手投足又比原先还干练老成了。



“…六爷在边城有事情绊住了脚,八月节回不来,打发我回家送东西,随同来庙里烧香。…还有一些边城的土产,六爷特意吩咐我送到这里。”张千户说着,就递过一张礼单来。



“…六爷这是太客气了,…又麻烦千户大人跑这一趟”连守信忙就道。



礼单依旧是送到了连蔓儿的手上,连蔓儿打开看了,见里面果然是些边城的特产,什么榛果若干斤,松子若干斤、栗子若干斤,还有一种苹果,比一般的苹果略小,味道酸甜,是边城所特有的,其余还有狍子干、鹿脯、鱼干等,也都是边城的特产,其他地方或者没有,或者即便有,也不如边城的鲜美。



如今连家与沈家四时年节都有礼物往来,连家的节礼已经送去了府城,沈家回的节礼因为五郎和小七在府城里,就送去了那边松树胡同的宅子上。



而这一份,是沈六另外特别送的。没说是节礼,就是打发人回来有事,顺便捎上这么一些土特产。



沈六这么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几年,连沈两家来往越发的密切,沈六有时候也会专门打发人来,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连蔓儿看着礼单,心里已经在想,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一同劳烦张千户给沈六带回去了。



“六爷过节不回来了,年前可还能回来?”连蔓儿就问张千户道。



“估计九月初才能得空回来一趟,再有年前还要进京”张千户忙答道。



“哦”连蔓儿哦了一声。沈六的位置并不是好坐的,这一年到头百事缠身,难得有闲。



“六爷还捎了个帖子给这里的五爷。”张千户说着话,又从袖中仔细地拿出一个信封来。



这信封封着的帖子,自然也是递到了连蔓儿的手上。



连蔓儿接了帖子,并没有立刻开看。五郎如今就在府城,刚才听张千户说,分明他从边城回来就先到府城落脚,才随同沈家的人来了三十里营子。那么给五郎的帖子,如何又送到了这。在府城的时候忘记了?



连蔓儿就不看帖子,而是收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