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6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你笑啥?”连蔓儿就问。



“哎呀,别管啥身份,啥脾气,到底还是年轻人。”张氏就笑道。







送上加更,求粉红。



第九百三十九章千里为媒



连蔓儿见张氏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张氏是什么意思,不过,再打量打量张氏的神色,连蔓儿就隐约有些懂了。



张氏这是在说沈六。



连蔓儿忙就扭开头,假装做事,并不搭张氏的话茬。



“说啥是路过,要我看,就是打听到咱们一家出来了,他随后就来了。”张氏却兀自一个人继续絮叨,还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说要看啥暖棚,他那么一个人物,啥好东西没见过呀。要说小九那孩子稀罕看这些东西,我还相信。他那哪是要看暖棚,那就是个借口,他就是想”



“娘,你看这几样点心,是不是太平常了,要不要换两样。”连蔓儿终于听不下去了,忙就出声打断道。



张氏见连蔓儿说的是安排晌午饭的正事,也就住了嘴。



“别的你看着,想换就换。那个葱花饼别换。”张氏就道,“这庄子上厨房里头的刘兴媳妇,就这葱花饼做的最好吃。比我做的都好吃,就咱家里的大厨也比不上她。”



庄户人家的女人,心灵手巧的,往往能将简单的食材做得非常美味,更有的,还有一两样特别拿手的饭菜。其中有一些,堪称绝活,就是那些数一数二的大厨都未必比得上。不吃不知道,吃了才知道惊艳。这正如俗话里说的,美人在民间。很多好东西,都存在于民间,默默无闻。



葱花饼,看似非常家常,可是要做的好吃了,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用料上面,这个饼所用的葱必须是小香葱,而不能用大葱。



而在这个季节。本来是只有大葱,没有小香葱的。好在,连蔓儿家建造了暖棚,当时一家人商量着要在暖棚里种什么,连守信和张氏都先提议的小香葱。



小香葱和大葱,其实是一个品种,或者说是同出一源。



春天的时候,在田垄里密密地洒下葱籽,等到春末夏初,长出来的就是嫩绿的小香葱。小香葱眼色嫩绿、长的比较纤长。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拔了香葱吃了。



这么吃着吃着,葱就长大了。但是,这种葱能长的有限。这个时候。要进行二次移栽。就是将小香葱连根拔出,另外种植。



经过这次移栽,小香葱就好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一天天地长的粗壮起来。如果没有这次移栽,那些小香葱只会长老。



经过移栽的葱。就是大葱。庄户人家吃大葱的时候和吃小香葱不一样,一般不再整棵整棵地拔了吃,而是只摘葱叶子吃。被摘了葱叶子的大葱,还会长出新的葱叶子来。这样,一颗葱可以吃很久,直到秋天。



大葱葱白粗壮。葱叶子也更厚实,比小香葱的纤维多,水分少。因此也更耐久存。秋天整根拔下来的大葱,好好地储存,可以吃到第二年。



但是这种大葱的味道没有小香葱鲜嫩,是万万不能做葱花饼的。



葱的嫩绿,面粉的洁白。葱的香加上小麦粉的香,葱花饼做好了。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入冬以来,连蔓儿家的餐桌上时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也颇受一家人的喜爱。



有好东西,张氏自然想让未来的女婿尝一尝。



连蔓儿的本意就是岔开话题,因此张氏说了,她也不反驳。



没想到,张氏还是意犹未尽,说完了正事,又接着刚才被岔开的话题说了下去。



“…那眼神就看出来了,他想看的是”



“咳咳”连蔓儿就干咳了两声。



“蔓儿,你听见娘说啥了没?”张氏就问连蔓儿。



“哦,娘,你说啥那,哦,是说六爷啊,六爷对你是挺好。”连蔓儿就故意说道。



“也是,六爷对咱是没挑。”张氏听了,就笑着点了点头,竟没再往下说了。想来是想起了沈六对一家人的周到,又担心再说下去惹急了自家闺女,就点到而止了。



晌午,就在庄子上摆了酒席,前面连守信、五郎和小七陪着沈六和沈九两兄弟,连蔓儿和张氏在后院内室另摆了一席。至于跟随两家来的随从下人,则是在跨院摆酒招待。



吃过了晌午饭,沈六就说没什么事,要去附近围猎。五郎和小七都说要跟着去。连蔓儿本也有心跟着去逛逛,却被张氏给拦住了。



“…大冷的天,别出去把脸给吹皴了。…有些活计,还得你自己个做。”张氏告诉连蔓儿道。



连蔓儿也就没有勉强。就先跟了连守信、张氏回家。倒是傍晚的时候,五郎和小七满载而归,沈六将他猎到的东西,送了一半来连家。



连蔓儿这边也吩咐抬酒和猪羊过去沈府。当晚,跟随沈六出猎的那些随从又吃到了一顿特别丰盛的酒席。







冬寒日重,沈六一直留在府城,隔三岔五就找机会见上连蔓儿一面,虽大多数时候也说不上话,两人都觉得还算满意。而五郎的亲事,也终于有了眉目。



对于五郎的婚事,沈六很是用心。对方的家庭背景,甚至姑娘的人品等,连蔓儿家几乎不用去找别人打听,沈三奶奶就是个万事通。就算沈三奶奶自己不太清楚,她也总能找到人打听出可靠的消息来。



一家人最后,都相中了秦家。秦家那边几次表露出来的意思,也很乐意。



秦通判是读书人,为官清正端方,很投连守信的缘。张氏和秦夫人来往一天比一天密切,也很说的来,脾气相投。



对于秦若娟,一家人也很满意。秦若娟模样俊秀,又是家中的长女,言谈举止都很稳重温柔,德容言功都是上上之选。



这些日子,连蔓儿与秦若娟已经成了好朋友。因为怀着为哥哥相媳妇的心思,连蔓儿对秦若娟就更留心。秦若娟性情温柔,心里却很有主见。连蔓儿最取中秦若娟的,是她的聪慧、善良、正派。



有这三样基本的素质,以后就出不了大格,不会走偏。



秦家那边,对五郎也很满意。尤其是秦通判和秦夫人,对五郎的看重和喜爱,几乎是不加掩饰的。



五郎年少有为,行事端方、稳重。便是只有这几点,那也是做姑爷的上上人选。更何况,他还是个英俊的少年,学问、见识都比同龄人要高上一筹。秦通判还曾经考校过五郎的文章,过后虽嘴上只说五郎是可造之材,看样子心里是满意的不得了。



两家彼此有意,张氏还特意私底下问了五郎,五郎也点了头。



连蔓儿之后就去了秦家,拐弯抹角地试探秦若娟,得知秦若娟对五郎也有好感。此时,两家就一些事情都已经是心知肚明,秦若娟能表示出好感来,也就是表明,她也是中意五郎,中意这门婚事的。



“那我明天就上门,跟秦夫人把这层窗户纸挑明了,她点了头,咱就请媒人过去说和。”听了连蔓儿带回来的消息,张氏就对连守信说道。



“也行,这事你们做娘的说最好,咋说都有个缓和。”连守信就点头道。



两口子说定了这件事,就商量着该请谁做媒人。



“六爷咋样,六爷肯定答应。六爷做媒人,秦大人那边也有面子。”一个就说道。



“我想到的是楚先生。”另一个就道,“秦大人别看是个官,骨子里还是个读书人。我看他对读书人最看重,不是说他不看重六爷啊。”



“要是鲁先生在,就好了。”两口子一齐说道。



这边正说着话,五郎就拿着一封书信来了。



“…是鲁先生的信,刚送到。”五郎将信放在桌上,随后就在炕下的椅子上坐了。



连蔓儿和小七刚才去了西屋,这个时候也回来了。



“鲁先生来信了?!鲁先生还都好吧,信里也了啥,也不知道鲁先生啥时候能回咱这辽东府看看。”连守信就道。



张氏、连蔓儿和小七也都问五郎,鲁先生信中也的是什么。



“鲁先生一切都好,也问爹娘好。”五郎只答了这些,余下的就不说了。



连蔓儿就拿起桌上的信来,见信封已经裁开,显然五郎已经看过信的内容了。连蔓儿眼珠转了转,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哥,那你把信念念,给咱爹娘听听呗。”连蔓儿故意拿了信递给五郎。



“对,对。”连守信和张氏就都点头道。



五郎没有接信,只是看了连蔓儿一眼。这一眼,更让连蔓儿确定,鲁先生这信里肯定是有什么事。会是什么事,让五郎不好说那。



“我看看。”连蔓儿笑了笑,一边在椅子上坐下,一边就将信拿出来细看。



小七也凑过来跟连蔓儿一起看信。



姐弟两个看着信,就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真没想到。”连蔓儿感叹道。



五郎坐在那,脸色微红。只有连守信和张氏还闷在鼓里,就催连蔓儿和小七赶快说。



“鲁先生信里说啥了,你们这几个孩子,欺负爹娘不认识字是咋地。”



连守信和张氏虽都认了些字,但都不大看鲁先生的信。因为鲁先生信中之乎者也,两人就算将字认全了,那意思却是不大懂的。



“娘,鲁先生来信,要给我哥做媒。”连蔓儿放下信,说道。







攒了粉红票的童鞋求支持O(n_n)O稍晚会有二更



第九百四十章锦上添花



午睡,做了个噩梦。梦见有母女两个,当着弱颜的面,偷走了弱颜的东西。弱颜追过去讨要,两人不肯还,还恶语相向,最后把弱颜的东西给扔了一地。



弱颜跟她们讲理,一肚子的话,却发不出声音。不知道有没有童鞋有过类似的经历,那种感觉…



最后,弱颜是哭醒的…



醒后,心情很糟糕,联想到很多事情,最后想到正在写的文。



写文如何费神费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完全了解的。借用句俗话,宁撞金钟一下,不打破鼓三千,我也只说一句--盗(dao)、版(ban)、众,请自重,并尊重作者的劳动。



加更,求粉红。







“鲁先生来信给五郎做媒了?”听了连蔓儿的话,连守信和张氏都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嗯。”连蔓儿点头确认。



“快,快把鲁先生的信念念。”连守信就忙道。



五郎是不好念这封信的,连蔓儿就将信递给了旁边跃跃欲试的小七。



小七接过信来,并不推辞,就将信从头到尾地念了一遍。等小七放下信来,连守信和张氏都已经是喜上眉梢。



“这可真是天定的缘分啊,天缘凑巧!”张氏高兴的念佛道。



“鲁先生的信,来的太及时了。”连守信连连点头道。



张氏和连守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鲁先生在信中,给五郎提的亲事,正是秦通判的长女秦若娟。鲁先生信中说,五郎和秦若娟年貌相当。可为良配。



信中,鲁先生还详细地介绍了秦家的家世,以及他和秦通判相交的渊源。秦通判和鲁先生是同榜的进士,曾共同在京中为官。相交颇深。两家也曾经是通家之好,因此对秦家颇为了解。



秦家是河间府的大族,也是耕读传家,每一代都有子弟出仕,近三代出色的子弟越来越多。虽然官做的并不大,但官声都极好。秦通判本人,除了在京为官之外,还放过几任外任,都任的是学正等相关的官职。官职虽微。却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鲁先生在信中。对秦通判的为人,还有秦家的门风是交口称赞。



至于鲁先生怎么突然想起要牵这个红线,在信中也有所提及。原来是秦通判与鲁先生通信。信中提到过五郎,言辞中对五郎很是青眼有加。鲁先生因此想到。老友家中正有一女待字闺中,而自己的得意门生,如今也正在寻求良配。另外,连守信也曾经对他有过话,说是若有合适的姑娘,五郎的婚事,他做先生的可以做主。



鲁先生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写了这封信来,表示要做保山。同时,鲁先生在信中还说,除了这封信之外,他同时还给秦通判写了一封信,说的是同一件事。



鲁先生这封信,在此时无异于是锦上添花。一家人本来就已经中意这门亲事,有鲁先生这番话和作保,自然更加乐意。



想来,秦家那边接了信,也和他们是一样的。连蔓儿想,那秦通判给鲁先生写信,怕也是存了心思的。鲁先生闻弦歌而知雅意,且在写来的信中也有所表露。



“这还等啥,干脆,你现在就去,拿着这封信。”连守信就对张氏道。这两口子在娶儿媳妇这件事上,可比五郎还要急切。无他,实在是急着想抱孙子了。



张氏没有异议,不过也没马上行动,而是看向五郎和连蔓儿。家中的大事,都要经过五郎和连蔓儿,这是一家人素来的习惯。



五郎没说话。



“我看行。”连蔓儿想了想,就道。本来,张氏是打算明天去的,但是现在接到鲁先生的这封信,则是现在就过去为好。



婚配这件事上,男方主动、积极、热情一些并不会被人看低,相反,还可以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诚意。抬头嫁女、低头娶妇,这句俗语说的不仅是婚配双方的门第,也包括了婚配双方的态度。女方家可以矜持一些,男方一家要是矜持,那就不让人待见了。



接了鲁先生的信立刻过去和秦夫人商量婚事,一来表示对鲁先生意见的敬重,二来也表示自家对这门婚事的满意。



一家人略做商量,就换了衣裳,坐车往秦府来。



到了秦府,连守信和五郎被秦通判接进书房,连蔓儿则跟随张氏在二门口下车,被秦夫人母女接近了内室。



等茶果摆上来,大家说了一番客套话,连蔓儿就朝秦若娟使了个眼色。



“若娟姐,你上次绣的那件斗篷,可绣好了没有?”连蔓儿笑着问秦若娟道。



“你来的正是时候,刚绣好,正要给你看看。”秦若娟说着,就站起身。



两个人跟秦夫人、张氏行礼告辞,就往秦若娟的房里来,留下张氏和秦夫人自己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