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6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呦,我老婆子可不敢!”闫道婆马上打躬作揖,指天发誓地道,“我老婆子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敢做这样没天理的事情!”



闫道婆又给连蔓儿行礼。



“姑娘法眼如炬,还有什么能瞒得过姑娘那。”闫道婆一边行礼,一边满脸陪笑地对连蔓儿道,“姑娘就饶恕了我老婆子这一遭吧”



“她跟你逗个笑,看把你给吓的。”张氏坐在炕上,看闫道婆如此窘迫,就暗暗地给连蔓儿使了个眼色,不让她再说,一面安抚闫道婆,“快回来。咱们坐着说话。”



闫道婆看看张氏,又看看连蔓儿。



连蔓儿没说什么,却笑了笑。



闫道婆擦擦头上的汗,如蒙大赦。一边看着连蔓儿面色和悦,重新拿起了针线,她才敢慢慢坐回到脚踏上去。



张氏再跟闫道婆说话,闫道婆对答的就不那么流利了。虽然连蔓儿再没说过什么话。却一直没有离开。闫道婆坐在脚踏上如坐针毡。她心里有事,方才连蔓儿刺了她一刺,就让她更加的心虚。



连蔓儿在场,闫道婆就知道很多话不好和张氏说。可是,她偏有些话一定要和张氏说,那边又催得紧,知道沈六很快就会从京城回来,到时候再做手脚,只怕更难。也更难脱干净。因此又有些舍不得走。



“…这几天我那小观里头要做场法事。请太太去…姑娘和太太一起来”半晌,闫道婆定下心神,陪笑对张氏道。“想必太太和姑娘也都知道,我那小观虽不算大。那一眼泉水在府城中还算有名,许愿是最灵验的。”



“太太家里眼看就要添人进口,正好去许个愿,保佑太太早抱金孙!”



闫道婆请张氏和连蔓儿去她观中,而那句早抱金孙的话,偏又正好说到了张氏的心坎上。张氏就有些心动,不过她还记得连蔓儿曾经劝过她的话,而且,最近家里的事情也确实很多。



“这个”张氏犹豫着,就看了连蔓儿一眼。



“娘,今早上我爹说要陪你去烧香,你还说事多,分不开身,要等办完了我哥的喜事再去那。”连蔓儿手里的针不停,一面就笑着道,“再说,这就去求金孙,是不是太急了。怎么着,也得等我嫂子进门,到时候娘跟嫂子一起去,不更好。”



“是这个理。”张氏就笑了,对闫道婆道,“你也知道,家里要操办喜事,处处离不了人,这些日子,我怕是都出不了门了。有什么法事,你替我多烧几注香,多供奉几盏灯吧。要用银钱,你就来支领。”



张氏这样说,闫道婆也不好再强邀。



“都听太太的,等法事过了,我再来给太太请安吧。”闫道婆终于起身,告辞离去。



等闫道婆走了,张氏就也拿过针线来,一边做,一边和连蔓儿说话。



“蔓儿,你也别总看她不顺眼。”张氏就道,“她也是个苦命的人,一个女人,要是能在家好好地过日子,谁乐意这么走街串巷的,在人跟前赔小心。你看你刚才跟她说话,把她吓的那个样。”



“她就那样胆小?怕是装的。”连蔓儿就道,“娘,我不是看不上她们这一行人,我是看着她不像好人。你看她坐在那,这一眼又一眼地瞄我,谁知道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她能打什么主意,还不是怕你。有你在这,她说话都没那么利索了。她这一行人,多少都有点道行。要钱啥的,也是她们这一行人的通病,也不只是她一个这样。”张氏就道,“咱现如今也不在这几个钱上,就当是修好了。”



“你就放心吧,娘不傻。她的话,娘也不会啥都信,娘这心里头有底。她也就是要俩钱,不敢太过,要不,她还咋在这府城里头混!她过来陪娘说说话,正好解闷了。”张氏又道。



张氏心里还是相信这闫道婆有些道行,而且也乐意闫道婆过来陪她说话。连蔓儿只能暗自摇头。



“娘,我就担心你心眼太实,让她糊弄了。这事让人不舒服,钱多少倒是小事。”连蔓儿想着她总有不在跟前的时候,就嘱咐张氏道,“娘,她要让你干啥,你可别瞒着我们。记得有啥事,跟我们商量了再说。”



“那肯定的,我啥时候瞒着你们干过啥了。这个你就放心吧。”张氏就点头道。



娘儿两个说的极好,只不过她们这个时候都忘了事有意外这句话。







牙疼刚好,又感冒了,杯具



第九百八十六章忙中偷闲



娘儿两个做了一会针线,外面就进来人禀报,说是采买的皮子送到了。连蔓儿就叫人将皮子一捆捆地拿进来,娘儿两个也不做针线了,就带着贴身的几个丫头一件件地验看、挑拣。



府城里就有专卖各色皮子的铺子,不过连蔓儿家这次要的多,且都要最好的,因此并没在铺子中买,而是专门打发了人下去各处搜寻。一共搜寻来百十来张的上等皮毛,有金鼠、银鼠、紫貂、白狐、红狐,全都是最厚实的秋板,且没有丝毫的杂色。



这样的皮子自然价值不菲,就是府城的铺面里头,也挑不出几件来。男女成婚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在这个年代更是如此。有力量的人家,都恨不得一次就将往后一辈子要用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不说采买的其他东西,就是这些个皮子,真的差不多就够连蔓儿用一辈子也未必用的完。



一百来张的皮子,最后张氏挑了一百张,全都仔细地包裹起来,准备给给连蔓儿做嫁妆。



“这些咱都不动用,给你带过去,往后你自己过日子,每年添置一两件,也够用到老的,不用跟别人张嘴、伸手。”张氏告诉连蔓儿道。从连枝儿成亲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张氏在给闺女置办嫁妆方面,是很大方、丝毫不肯吝惜的。这也是张氏娘家的传统。



“哪用得着这些。”连蔓儿就笑,“这毛皮衣裳不像别的,哪用每年都添置。”



“一般人家一件能穿个五六年,十来年。可沈家不是一般人家。”张氏就道,“这几年,我也留了心。不看别人,就看沈三奶奶,那每年的大毛衣裳都有新的。”



连蔓儿心里有些感动,张氏并不精明,难得却肯在这上面留心,是真的为她着想。而沈三奶奶,确实算得上是府城里一等富贵的女人。



“娘,我不攀比这个。”连蔓儿就笑道。



“不是攀比,总也不能让你比人家差了。”张氏就道。“这个,我和你爹,还有你哥早都商量好了。…我知道,往后你们过日子,六爷肯定不能亏待你。六爷那是六爷的。咱家给的是咱家给的。…现在不是从前,要是从前,咱家想也没有,现在有了,给你预备,你就都收着。你手里东西多,不管到时候。你都不心慌。”



“嗯。”连蔓儿点头,张氏这么说,如果她再要推让,就显得虚了。



而且。不得不承认,张氏这些话算得上是至理名言。尤其是这个年代,嫁妆就是一个女人的体面。而且,从嫁妆开始。女人才真正有了受律法保护,被世俗所承认的、她自己名下。完全供她自己支配的财产。



就算家人不给她张罗,连蔓儿自己也要张罗的,这可是光明正大拥有自己财产的机会。



一百张的皮子,是给连蔓儿压箱底留着以后用的,另外几十张皮子,却都留在外头,这是要现给连蔓儿做衣裳的。



“娘,这可真用不了这么多。”连蔓儿又道,“你看我,估计还能长个。现在都做了衣裳,穿两年就穿不了了,到时候也是浪费。”



“嗯,这个不给你多做,就照着府城里的规矩,随个大溜。”张氏想着也有道理,就点头道,“还得给你哥再做两件,你爹和小七也一人添两件,剩下的留着,再给你姐和你姐夫一人一件”



一会的工夫,张氏和连蔓儿娘儿两个就将百来张的上等皮毛都归置好了。



除了这些上等的皮子,这次打发出去的人来采买了不少中等和下用的皮子回来。这些皮子,娘儿两个就没一一验看,只打发了丫头过去验看点数。



“那些个也给你一半,留着你以后给丫头们做衣裳,打赏人用。”张氏告诉连蔓儿道。



忙碌了一上午,晌午十分,连守信和五郎都打发人回来,一个说留在庄子上吃饭,一个说被沈三爷留下了。因此,晌午饭只有张氏和连蔓儿娘儿两个吃了。



等歇过了晌午觉,又有相熟的女眷来访,连蔓儿也过来陪着说话。等送走了来访的女眷,又有管事的大娘过来回事。



忙忙碌碌一直到晚上,连守信、五郎和小七都回来了,一家人又一起吃过晚饭。晚饭后,依例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唠嗑。



五郎就告诉连蔓儿,捎给沈谊和沈诗的东西已经送过去了。



“…九姑娘好像伤风了,这几天都在家,没出门。”五郎又对连蔓儿道,“我让人送了东西进去,她们还打发人出来问你什么时候有空过去。”



“九姑娘病了?严重不?要不,我明天就过去看看。”连蔓儿忙道,本来她打算过两天再去沈家,现在听到沈谊病了,就想着应该早点过去看看。



“应该不算太严重。”五郎就道,“听说正吃着药,因为怕传给人,这几天都不见人。蔓儿,你要是去,也不要明年,后天,或者大后天去正好。”



大户人家的姑娘大多身子娇弱,像伤风这种事,在庄户人家就极平常,喝一两碗滚烫的姜汤,盖上被子发发汗就好了。可在大户人家,就要请郎中吃药。



当然,这种重视的态度也不是完全不对。毕竟,伤风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恶化起来就会成为伤寒。这个年代,因为伤寒丢掉性命,或者落下终身的病根的人并不是没有。



而且,伤风也被算作是一种时症,被认作是有传染性的。



“这样的话,小七。你每天过去帮我打听着点,等九姑娘能见人了,你告诉我,我再过去看她。”连蔓儿就告诉小七道。



“行。”小七点头答应。



“…今天学了什么功课,见到小九了没,小九还好吧。”一家人接着唠嗑,连蔓儿就问小七道。



“…我刚回来,今天楚先生没教新功课,就是温了几章书。”小七就告诉连蔓儿道。“看见小九哥了,小九哥挺好的。小九哥也问姐来着,还问爹和娘好。小九哥说过两天上咱家来。”



听小七这么说,连守信和张氏都挺高兴。



“那孩子,别看年龄一天比一天大。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没架子,跟人亲。”张氏就笑道。



“也就是跟咱们,”小七就笑,“跟别人,小九哥也有架子的。”



“哥,明天你有空没有?”连蔓儿又问五郎。



“有事?”五郎就问。



“嗯。”连蔓儿点头,“娘说要再给你添两件大毛衣裳,明天裁缝铺的人和绣庄的人都来,正好把尺寸量了。把布料样子也定了。”



“明天下晌吧,上午我还得去书院一趟。”五郎就道,“晌午约了一席酒。”



“那就下晌,小七。你到时候跟楚先生说说,早回来半个时辰。”张氏就道。又对连守信道,“还有你,咱都跟着借光,也再做一身。今年过年事情多。”



“行。”连守信和小七就都点头。



“哥,你是在咱酒楼里请,还是请到家里来?”连蔓儿就又问起五郎说跟人约了吃酒的事。



“不用家里张罗,我给约在顺德坊了。”五郎就道。



“那也好。”连蔓儿就点头,“你问好小九哪天来,提前跟店里打个招呼,让他们准备一只肥点的鸭子。”



如今这个季节,正适合吃烤鸭,而沈小胖也正好爱吃。



“嗯。”小七就笑着点头。



一家人说说笑笑,等消了食,这才各自散了。五郎和小七要去书房读夜书,张氏和连蔓儿要带着丫头们做针线,只有连守信这个时候闲了下来。



“我去看看各处上夜的。”偏连守信是个闲不得的勤快人,就披了大袄,起身道。没到晚间,连守信会亲自检查各处,还会到跨院马厩,亲自照料家里的那几匹马。直到几个孩子都睡了,他和张氏才会安歇。



五郎和小七读夜书都会读到亥正时分,倒是连蔓儿,每天带着几个丫头做针线,再看几页书或者账簿,到亥初时分就歇下了,是一家人中睡的最早的。



一连几天,连蔓儿都没出门,每天就是处理些家事,再就是和张氏一起做针线。这天,因为听说沈谊的身子好了些,可以起来见人了,连蔓儿一早梳洗吃过早饭,就跟张氏说要去沈家。



“你去吧,到那都替我问个好,家里太忙,我走不开。”张氏就道,“你这几天闷在家里,也该出去散散。乐意待到啥时候就待到啥时候,要是不回来吃饭,就打发人回来跟我说一声。”



“哎。”连蔓儿笑着答应了,带了几个贴身的丫头,又从花园暖房里挑了两盆鲜花带上,出来到二门坐车。



连蔓儿出门,除了贴身伺候的丫头,还有四个粗使的婆子,另外还有管事的带了若干小厮前后围随,从大门出来,直奔沈府。



松树胡同口,有一个茶摊,常年买些热茶热面热点。连蔓儿的车轿前脚出了松树胡同,那茶摊上就有个行商打扮的男子起身离开,拐过街角,就上了一匹健骡,朝城西一处宅邸飞奔而过。







稍晚争取加更,求粉红、正版订阅支持。



第九百八十七章阴谋



加更,求粉红。







府城西,安抚使司衙门后面靠西侧,是同知钱润峰的三进小宅。此刻,钱同知宅内后院上房,钱太太和闺女钱玉婵都坐在炕上,挨着炕沿的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个竖着道士髻,穿青色道婆的妇人,正是闫道婆。



钱太太一个心腹的小丫头匆匆从外面进来,走到炕前,低低的声音禀报了一番话。



“真是连蔓儿出门了?看清楚了?”钱玉婵欠起身,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你着啥急,听她慢慢说。”钱太太就扫了闺女一眼,随即也问那个小丫头,“可看真了,是连蔓儿,不是她娘连太太?”



“看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