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的舒心日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子。

他侧过身让两人进院,秦勇关上门又往外看了看,外面下着青雪,静悄悄的,没有人。

“怎么回事?他是?”带着人进了东厢,杨震海皱眉问。

那人把头上的斗笠摘下,露出一张白面无须有些眼熟的脸,杨震海瞳孔收缩一下没有说话,盯着秦勇。

“湘南王遇害了。”秦勇一句话把杨震海给说愣了“怎么会?”

“南安王反后,湘南王带着家眷进京,半路受到伏击,所有的亲眷都被杀了,只剩下世子了。”秦勇说着指了指那人怀中,那人把斗篷掀开,露出一张惊恐的小脸。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湘南王与我有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留湘南王唯一的骨血。现在的局势,只有大哥这里最安全。”

杨震海皱着眉头,看着孩子想了想,“大勇你知道我的心思,这孩子我不能留。”

秦勇也知道杨震海为难,湘南王遇害,这孩子无疑是危险的,因为就算对于圣上来说这孩子死了更好。而且就算见到皇上,皇上也不会承认他是世子,所以将来的事情还没法预计。他对于自家兄长的心思十分明白,不然也不会除了刚过来的时候见了一面,以后再也没联系。

嘭——常福噗通跪了下来,“杨先生,湘南王只有这么一点骨血了,湘南王危机时刻让奴婢带小主子逃出来,只是想保留小主子一命让他平平安安长大,其他不再强求。请杨先生看在王爷对小主子一片父爱之心,留下小主子。”常福说完看了看怀里的孩子,脸上带着一股释然的笑容,又带着一股决然的神情。这个时候谁都不可信,世子年纪这么小,很容易被人利用,虽然只见过这人一面,可看他对孩子的态度上,还有秦勇谁都不信,却坚持把他们带到这里来,至少小世子在这里能安全的长大。

“不好。”杨震海快速的捏上常福的嘴。只是晚了一点,常福的嘴角流出了血。不过还好杨震海手捏的及时,人没死。

接过秦勇舀来的金疮药,倒进常福的嘴里给他止血。

杨震海看着那个睁着惊恐双眼,似乎是被吓傻了的孩子,叹了口气“你走吧,以后再也没有湘南王世子。”

秦勇脸上带着释然,拱了拱手,走出东厢房。

作者有话要说:杨家又一重要成员到来。

55、第55章

常福和小世子在杨家留下了,常福的舌头虽然被治好了,可还是影响了说话,他似乎也不想再说,在那天之后再也没有听见他开口。

瑾娘看见他,想起那次桃花林匆匆的一面,没想到那个气质温和的王爷突然就去了,世事无常。世子名叫元景,今年才三岁,开始来到杨家整个人处于一种特别惊恐的状态,几乎每夜都做噩梦,瑾娘怜惜他小小年纪失去亲人,又想到她前世失去父母的痛苦,对他格外耐心。每夜搂抱着他睡觉,渐渐地消去了他心中的恐惧,不过家庭的突然变故让他及其没有安全感,每天跟在瑾娘身后转,很少说话,好在家里有胖小和宝宝,他也一点点好转,等到了新年的时候已经跟两个孩子一起玩拼图了。

常福和小世子对外声称是杨震海他娘家的远房亲戚,逃荒过来的,这个年代远房亲戚多的是,倒也没谁怀疑什么。瑾娘和杨老爷子都知道他们俩人的身份,赵家三口却不清楚,他们习惯了服从,根本不会质疑。

杨震海三弟现在还在他们这里养伤,家里没有女人他带着孩子也是个问题。

“震海,等会去集上别忘了把上次铁匠给做的火锅取回来,顺道买些竹炭。咱们晚上吃火锅。”吃了早饭,瑾娘对要出门的杨震海说。

“恩,忘不了,还差什么?我一起买回来。”

“看有没有豆腐捡回一板。别的就没什么了。家里都有。”

“那我就去了。”披着斗篷带着斗笠出了门。

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冬天雪可是够大的了,几乎隔两天就要下一回,外面的雪都能把人腿给没了。不过去集上就容易一些,老赵做了雪爬犁速度快着呢。

转身回到东厢,三个孩子坐在东厢地上玩着积木,本来地上铺的是青石,冬天有点凉,杨震海跟老赵俩人用木板做了一个一扎厚的隔板,上面铺上厚厚的毛皮垫子,壁炉里又烧着火,孩子们坐在地上都不冷,那积木是老爷子做的,瑾娘给画了各种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木块,按照一定尺寸标准做出来的,孩子们很喜欢玩。

元景现在已经不像刚来时那样沉默了,跟着小哥哥小弟弟相处还是不错的,养了些日子小家伙脸也红润了,是个非常可爱的孩子,瑾娘在他的脸上找不到湘南王的影子,或许是她没有看清吧。不过她更倾向于这个孩子像他娘。

孩子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家里的宝宝还不到一岁半,可性格已经很凸显了,这小家伙性格中有些地方随了他爹,别看说话还不太利索,可很有主见,别看三个孩子在玩但是很多时候是小的指挥两个大的,他学话有点晚,但是使用肢体语言和语气词已经可以清晰的表达他想要的一切。面部表情丰富,指挥起两个小哥哥还挺有章法。

胖小习惯服从,不过瑾娘更倾向于他对弟弟的喜爱,在日常观察中可以看出来这个孩子有个很广阔的心胸,他对于外在的东西很少在意,或者可以说他为了自己在意的,可以放弃很多别人认为很珍贵的东西。瑾娘说不出这是不是好,他这种性格是做大事情的,可也能让他失去太多。

元景来的时间短,瑾娘觉着自己了解不多,可她发觉这个孩子对人有一种隔离感,到现在为止他所能接受的也只有瑾娘和两个孩子,而对杨震海带有一种敬意,却不亲近。对其他人却有些淡漠了。希望他以后能好一些。

杨震海中午的时候就回来了,带回来瑾娘上次让他定做的四个铜火锅,看做工跟现代看到的没什么区别,火锅周围还有一些漂亮的纹路,家里人多,直接定了四个,瑾娘觉着火锅一年还是要吃几次的。

早上瑾娘就开始准备了,因为今年遭了灾,家里的食物不多,生活没有往年好,大前个家里杀了一头羊,又去村里杀猪人家买了半扇猪,准备过年的。今天正好给大家吃点好的。

锅底用大骨棒熬的浓浓的汤,加上大块的五花肉,切得细细的酸菜,家里除了上个月买的干虾仁就没有其他海鲜了,不过多放些,有点味就好。

瑾娘拿出外面冻的硬邦邦的羊腿肉,准备切成小片,她的刀工只能算是凑合,这时常福走了过来比划一下,让他切的意思,“切的越薄越好。”常福点了点头,接了过去,手腕一转一片薄的有点透明的肉片就切好了。瑾娘点了点头,笑着说,“就这样切。”转身出去,又把冻的鹿肉和牛肉拿进来一些。“这些也切成薄片。”

常福看了一眼,没说话,刷刷刷,那刀很快,每一个肉片都薄如蝉翼,比用刨子刨出来的还要好。

瑾娘高兴的去做别的事了。

常福也留在了杨家大院,他的身份特殊,留在大院也没什么,瑾娘其实对太监没什么恶感,或者说她从常福身上并没有看出有什么不一样的,比起当初见过的德公公好多了。至少常福不擦粉。只是她不能无视他男人的身份,所以跟杨震海研究了让他去了老爷子那里,在老爷子西屋放了一张床。他对任何安排都很服从的样子,良好的习性让他很快融入这个家,瑾娘可以看出他对元景很在意,不过他还是克制了自己更多的去接近元景,把照顾元景的事情全都交给瑾娘,看着瑾娘教导元景自己穿衣自己洗漱,自己去做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事,他摒弃了王府的一切习惯,或许真如他所说,让小世子平平安安的长大,不再苛求别的。

他的这种行为让瑾娘暗自松口气,杨震海决定收留元景的时候,瑾娘也犹豫担心过,毕竟他的身份特殊,瑾娘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孩子。如果常福还像以前那样对待元景,那样就好像时刻提醒瑾娘元景的特殊身份。这样就很好。就像杨震海说的,“把他当做跟胖小一样就行。”

今个晚上吃火锅连赵家的都过来了,瑾娘蕙嫂带着几个孩子坐在大炕上,那几个男人壁炉前边支了圆桌。

芝麻韭菜花做酱,酸菜大骨汤做锅底,肉食,蘑菇,白菜,豆腐,虽然单调一些可吃起来味道一样好。

宝宝年龄小,不敢让他吃多了。给他单独做了肉粥,锅子里的豆腐白菜可以给他吃点。这小子胃口好,瑾娘喂了他两口粥,他眼睛还直盯盯的看着胖小,胖小实在是没办法拒绝宝宝那可怜兮兮的眼神,偷偷的喂了他一块肉。

“胖小不用管他,他现在吃不了。”瑾娘伸手把宝宝抱到另一边喂了口粥。小家伙不干了,气的嘟着嘴,抱着胳膊脸一扭,都不看她了。

瑾娘不去管他,给胖小和元景涮了羊肉和牛肉“你们俩多吃点。”

俩孩子看了看宝宝低头快速吃着。

“娘坏,不给宝宝吃——坏坏——”小家伙这会生气了。

瑾娘看他越来越像杨震海的样貌,忍不住笑了,把他抱起来亲了一口“宝宝年纪小还不能吃。等宝宝大了娘再给宝宝做好不好,你看今天娘给宝宝做了肉粥,可香了,你胖哥哥和元景哥哥都没有,他们想吃都吃不着,你要不吃,等会你俩哥哥该抢来了。”

宝宝看看瑾娘又看看俩哥哥,皱着眉头,好一会说“给粥粥——宝宝吃肉肉。”说完把粥推了推。

这孩子,倒是忘不了,瑾娘从锅子里捞出一块五花肉,炖的烂烂的了,给小家伙弄了一点,放到粥里,“只能吃这么多,要不这也没有了。”

小家伙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碗里那块肉,冲着瑾娘一咧嘴笑了“娘喂—”

日子匆匆而过,转眼又是春天,就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南安王的军队被朝廷军队给打败了,南安王也被抓捕归京,天下再度稳定。二月二朝廷分封有功将领,湘南王虽然也被朝廷追封,但是圣旨中却只字未提湘南王后裔,对此杨家大院知情的人都保持了沉默,甚至没有任何的意外。

过了年瑾娘开始给三个孩子启蒙了,她本来就是学教育的,对孩子的培养一直很上心,不求他们将来考取功名,只希望懂事明理。现在孩子都小,瑾娘侧重培养孩子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开始会给孩子们讲述小故事,然后让他们给大家讲,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语言组织能力又让他们增强记忆力,在大家面前将话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

她从三个孩子的表现中来了解孩子的优点不足,还有他们思维方式,以此来决定孩子的培养方法。令她意外的是,三个孩子接受能力都很强的,很快适应了她的教学方式。他们家宝宝虽然说话不是那么利索,可是表达起来一点不差,会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弥补不足,瑾娘给他讲的简单的故事,竟然能叙述出来。他能完全理解瑾娘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是说话慢一些。杨老爹倒是说过,孩子这一点完全随他爹了,杨震海说话就晚,到了差不多到了三岁才说清楚,不过一会说话条理就跟清楚。

瑾娘还会给孩子们做些拼图积木等智力训练,拼图从最简单的到非常难的,循序渐进,从不规定时间,到规定时间,积木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搭成一个形状,并且围绕这东西自己编个小故事。

瑾娘的这种教学方式,杨震海有时候也很感兴趣,孩子们在学习一段时间后,都有进步,尤其是他们家小不点,进度一点也不慢。实在让做父母的惊喜。

56、第56章

“瑾娘,老三现在腿脚好差不多了,你用点心,给他找个媳妇。他也不能总这么着。找个勤快知冷暖的,脾气还要好,不然胖小还要受气。老三也是个面的,别再让他媳妇给制住。”

瑾娘把洗干净衣服放到柜子里,转过身“爹我会留意的。”手上拾掇着屋子又说“爹要不找村里媒人给介绍一下?”

老爷子皱了皱眉头“先别,你先跟你伯娘他们打听一下,有合适你先给看看,然后再说,那些官媒只要收钱就说好话,不能听。”

瑾娘点了点头,看来她还要出去打听一下。

有了老爷子的话,第二天吃了早饭,给几个小的布置了写字画画练习,让常福在一旁看着,自己去三伯娘家。

常福是王爷身边的人,对写字还是懂些的。要说瑾娘毛笔字也就一般,不过她的工笔画不错。在师范学院练习更多的是粉笔字,硬笔书法。工笔画以前学过,现在更多用在描花样子,她更喜欢将花样子绣出来。她现在的绣活比起江南最好的绣工也不差什么了。

瑾娘现在也只能教导孩子们启蒙,给孩子打好底,培养他们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教导他们做人根本思想品德,其他琴棋书画四书五经,还需专门的老师,瑾娘甚至想过要专门请一位夫子。只是好的老师并不是那么好请。只能慢慢的寻找,孩子们还小,还有时间。

瑾娘拿着自己做的拎兜来到三伯娘家,说起来她很少出门,跟村里的人交集不多,不过亲戚套着亲戚,见了面都要说话。

她今个来的不巧,三伯娘家已经有了三个女人了,一个是一支的五婶子,一个是二伯家的明水媳妇,还有一个是三爷那支的四婶子。

三伯娘看她进屋笑着招呼,“今个你怎么有空过来,往日叫你都不出来。快上炕暖和暖和,我和你婶子他们刚才还提起你呢,可巧就来了。”

瑾娘笑着跟几位打招呼“我说我这耳根子怎么热呢,原来伯娘婶子正念叨我呢。”

明水媳妇往炕里坐了坐,“五婶子家有喜事了,想着找你帮忙。正说着明天一起去你那呢。”

“什么喜事呀,说出来让我也乐呵乐呵。”瑾娘说着看向五婶子。

五婶脸上都笑朵花似地,“呵呵,是你妹妹,婚事定了。年底出嫁。她婆家是雁城的,虽说家里不富裕可我那女婿也是秀才出身,嫁衣帐子得讲究点,咱们族里就你画的样子好,就想着让你帮着画几个样子,你妹妹现在就该准备了。”

瑾娘一听不是什么大事,“这可真是喜事,明天五婶子去我那,我给妹妹画。”五叔跟老爷子关系不是那么亲密,平日跟五婶接触也不多,她家的妹妹只见过一次,是个清秀的,性格怎样就不知道了。都是一个族里的,平日关系还要搞好。

明水媳妇听了也随着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