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过头对褚遂良说道:“褚大人,这攻玉刀,是刻玉印用的。咱们所称篆刻,可是不用这么大地架式啊。”
    褚遂良一听不由张大了口道:“啊?我还特地找了个老玉工,特特地问了刻印用刀及印床等物,硬是把人家用地家伙都搜刮来了,才弄地这些东西。难道你这篆刻之法还有什么不传之秘么?”
    卢鸿看褚遂良抓着头发揪着胡子苦恼的神情,笑着取过自己用的篆刻刀来对褚遂良说:“褚大人请看,咱们篆刻,只用这一把刀就成了。”
    褚遂良定睛一看,这篆刻刀粗不过筷子般样,长不过掌,再看看自己弄的一麻袋攻玉刀,也觉得有些好笑。说:“我闻说刻印这活,那可是个麻烦事。谁想到就这么一把小刀就齐活了。倒是白闹腾了半天。”
    说罢又想起了什么似的,紧着嘱咐卢鸿说:“我不管用什么大刀小刀,反正这事卢鸿你决不可对外边那群老酸丁们说,随你怎么编瞎话,老哥哥这可求你啦。”
    卢鸿忍住笑,连连点头称是。
    褚遂良又从麻袋中将印床取了出来,问道:“那这印床,还用是不用?”
    所谓印床,乃是木制,将印材印面朝天置于其上,用木片塞住固定,方便用刀,防止印材难以把握。如治印如金、玉等材质的,多有用此的。
    卢鸿依然摇头道:“文人做印,取地是自然随意,左手持石,右手持刀。或以刀就石,或以石就刀,因此灵活生动,刀法变化多端。除非极坚硬的材料,一般是不用印床的。”
    说罢,卢鸿随手拿过几方印来,由篆法、刀法、字法、章法以及其他内容一一为褚遂良细说。
    若说篆刻之法,其实与书法颇为相类。其刀法亦由笔法出,字法、章法更与书法相通,所谓“小中
    。刀法一般不外是切刀、冲刀二种。所谓切刀,乃刀,由外向内,刀刀切出笔划来;冲刀则较灵活,三指撮刀,以刀尖冲刻。卢鸿刻印,乃是以切为主,以求刚健中正;偶尔辅以冲刀,取其生动灵活。
    此时卢鸿便取过一方石料来。这件石料乃是青田石中的“松皮冻”。青田石乃是产自处州青田,石理细腻,温润易刻,是为上等印材。其色有黄白青绿黑等,最名贵者石质细腻透明,故称之为“冻”。这松皮冻因其上黄黑的斑纹如松皮一般而得名,质地较硬,在青田石中,虽然算不得极品,也是极佳的印料了。
    卢鸿端详了一阵,这才先将其放下,另取过一张薄纸来,在其上按着石料大小,先写下“褚遂良印”四字的印稿。书写完毕,又看了看,略略修改几处,这才将之覆在了印面上。取过几张纸,盖在上边,又用小铜勺在水盂中取过一滴水,浸在纸上,用指甲轻轻辗动。过了片刻揭开纸稿,便见印稿便反着印在了印面之上。
    褚遂良见卢鸿为自己演示,显然顺便要为自己治一方印,不由大喜,踮着脚,伸着脖子在卢鸿身边,眼睛一眨也不眨,唯恐看丢了什么细节。
    卢鸿从手边拿起刀来,左手半斜着拿定印石,右手握刀抵在石面,运力直切,刀尖吱吱有声,石屑散落,用力甚足。
    此时卢鸿精神极为专注,左手持石或迎或转,不断调整。而右手执刀,便如执笔做书一般,或起或落,或轻或重,刀尖在石面上或长驱直入,或停顿拧转,真有举重若轻之态。
    每当收刀之时,卢鸿右手小指便轻拂印面,将印上石粉扫入刻出的刀痕之中。随着刀不断起落,印面上地四个细文小篆逐渐清晰起来。
    卢鸿左手不断转动印面,右手刀法也变得逐渐轻灵。印文规模已具,随着一些细节调整修正,又将印边修过,这才取过一件小棕刷来,刷去印面石粉。
    褚遂良看了半天,脖子都酸了,此时长出了一口气,忙着取过印泥盒来。卢鸿这印泥乃是自己炼制,因此别样鲜艳。他将新刻地印章在印泥面上轻扑数下,这才取过一张小纸,将其盖纸上。
    纸上现出适才卢鸿所刻,乃是一方细朱文印,印风平正秀丽,笔致流畅,极合褚遂良书风。卢鸿自己端详了一阵,感觉也颇为满意,这才又取过印章来,在其左侧,以切刀刻了两行小款,下书“卢九制”,然后将印交给了褚遂良。
    褚遂良喜不自胜,拿在手中看了半晌。又闭目思索适才见卢鸿奏刀所得,良久之后才睁开双眼。褚遂良本精于书道,此时卢鸿略一示范,便已明其意。只是虽说“运刀如笔”,但毕竟其中差别也甚多,若想运转自如,仍需多下苦功。
    卢鸿择其要点,为褚遂良解说了一阵,又取过自己手头一套秦汉印蜕来,交于褚遂良,要他以此为范本,由其中平正一路入手,多多临习,循徐渐进。
    所谓“印宗秦汉”,篆刻一道,入手必由秦汉印而来。秦汉印多为铜印,或为铸造,或为凿刻。其风格亦多种多样,大体而言,以平正朴实为主,亦有工丽巧妙者,变化多端,最可取法。
    褚遂良翻阅良久,也是赞叹不绝。他本是天资绝顶的人,又耽于书法,多收古迹,因此眼界自高。唐人治印,多为“九叠篆”。所谓九叠篆者,乃是印面篆字笔划,曲折萦回,层层叠叠,看起来如图案般颇有装饰性,但却失去了自然天真的意境,颇显做作。此时看了这前人留下地古印残痕,质朴平实,又经岁月侵蚀,笔画斑驳,更增意趣,褚遂良不由大为倾倒。
    褚遂良赞叹道:“不想这秦汉古印,竟然一美至斯!卢鸿你独辟蹊径,取法于此,果然高妙。今人治印,匠气十足,用之书画,实在如佛头着粪。从此以后,那等印章,打死我也不肯用了。从今开始,我便日夜钻研篆刻之法,定要将此绝艺,习成自家风貌。”
    卢鸿点头道:“褚大人书艺精绝,有了书法的底子,熟悉了刀法,自然事半功倍。只是褚大人可千万记住,奏刀就石,万万小心。小可便闻说有一位印坛前辈,因用功太过,疲劳至极,结果不小心将左手小指刻成重伤残去。虽然技艺大成,但终留残疾,人皆称之为‘九指神丐’。褚大人可万万不要少了两个手指头,来找我算账。”





    第五卷 名动长安 第三十一章 衡阳公主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9:20 本章字数:3610


    几日,朝中诸位大人都在传说几件大事。
    一是前时有关推举朝议争议一事,终于尘埃落定。就在昨天上喻已经下达,今年推举仍按旧例,且推举官吏经训导合格后方可就任;明年推举之数例行酌减,而科举取士数量增加。同时,科举取士上任前,亦须经训导合格方可就任。
    此议据说是在魏王殿下一力强挺下,最终获得圣上同意的。究竟魏王为何如此看重科举,不惜冒着得罪诸权贵及世家的风险,力倡此议,众人皆议论纷纷,不得而知。据有消息灵通人士说,因此议,魏王与皇族中几位皇子、公主等也颇有争执,最后竟至不欢而散。但天下寒门士子,却因此对魏王大为推崇,视之为皇族中最重文化之人。更有人称其远见卓识,深得民心,声望因此更有高涨之势。
    二是经过算学竞赛之后,算学大受朝庭重视。朝庭恩例,将此次算学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几名选手直接拔解,其他人也可直入国子监。而此次取得冠军的太极书院队更得殊荣,其数学院的两名讲学被国子监聘为算学博士助教,而朝庭也派国子监中官员,亲驻太极书院数学院,督促学业,以为光耀。算学本为科举取士中一科,此次朝庭加倍推重,又将其定为出仕前训导的必修课程。因此,本已因为算学竞赛一事而广为流行的新算学,更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大唐的各大郡县。天下文人。一时以精于算学为荣,各类算学馆、数学堂之类私人学会性质地研究机构一时纷纷出现。
    三是针对书院大量涌现的现状,朝庭颁布了一系列书院管理办法。首先便是私人成立书院者,其相关情况及山长人选,盖须由本地郡守批准,并上报礼部以备察考;此外所用经书,必须使用朝庭钦定的《五经正本》,不得私相传授。朝庭正在审编《五经正义》定版。待出版后。以此为教学定案。此外朝庭还要定期派出巡察人员。对各书院的师资、生员、教学等情况进行察防,凡发现有不讲正义、不徇礼法等行径者,一律严惩不怠。
    此外还有一件不算大事的新鲜事,便是当朝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的褚遂良褚大人,这几日不知怎么竟然得了魔碍,日日在家磨石头动刀子。据说夜夜不眠,只闻其室内吱嘎乱响,时不时还要发出几声狂笑。据有那见到本人的说,褚大人现下两眼发直,时时自言自语,若有所思。前些天太宗皇帝召见之时,急匆匆赶来的褚大人浑身石粉,两手伤痕累累。目光呆滞。把太宗皇帝吓了一大跳。后来闻说是跟从范阳地卢鸿公子习练“转刻”之法,据说要拿着石头转来转去,刻出文字。便如那巫师做法一般。因此听说很是受了太宗皇帝地训斥,只是后来见褚大人所习“转刻”也是上古所传、书艺之余,才怜他痴迷书艺,未深加追究。
    褚遂良本有书痴之名,行事不拘常礼,因此名声多少有些怪异。加之他深受太宗恩宠,平常也不太注意与人交善,此次当然说起他这笑话来,众人便加倍地添油加醋。这个说见到太宗怒气如雷,斥责声直达宫外;那个便说褚大人被骂得面如土色,磕头如捣蒜,将御书房地金砖都磕碎了四块。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以上事情,都是孔颖达有意无意之间,透露给卢鸿的。自那次赏月醉酒之后,师徒之间的感情,较之往日,更多了一份亲密。虽然双方都未形之与口,便行事之间,却均觉得出来。而在说道对书院的一些办法时,孔颖达也隐隐地表示了一些忧虑。在他看来,虽然朝庭对书院有所规范,也是必要,但批准、巡察等法,几乎将书院当成了官办的一般,只怕管得过死,并不是一件好事。
    前边魏王力推科举的表现,卢鸿是心知肚明。响鼓不用重捶,上次自己略一提醒,魏王自然明白靠这些权贵助自己登基,那是想也不用想的。世家又不用指望,当今之计,唯有全力争取寒门学子地支持。魏王本就受圣上看重,许得纳士建馆,颇受学士推爱。只要借此次大开科举之门的机会,争取在其中中占得一个有利位置,那时天下寒门学子,还不尽出魏王府门下。十年二十年后,朝堂之上,尽皆由科举门生把持时,魏王实力大增,自然便可以有所作为了。
    但后两条消息,实在另卢鸿心惊。表面看来,朝庭看重算学,又对算学赛中胜出的太极书院多有好处。但其背面,怕不是这么简单。就不说审核巡察等事,单说朝庭派人下驻书院,表面看给书院镀了金色,其实很明显是要加强控制。不知是何方高人,居然针对书院发展,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来。
    至于关于褚大人的种种传说,卢鸿自然知道
    三人市虎。这位褚大人除了进宫伺候当朝圣上以外,间,就是泡在卢鸿这里。前些天因为仪表不整、痴迷篆刻而被李世民斥责的事,卢鸿倒是听说得最早。
    “嘿嘿,被我这么一说,便是圣上也是对篆刻大感兴趣。还命人将那十个石鼓拓制了数份,赐于朝中重臣,以为荣耀呢。”褚遂良满眼放光,伸着裹满布条的左手,边说边比划。
    原来褚遂良拿来的石鼓文拓片,就是来自内府。这十个石鼓本是发现在天兴地方,当地官员不识何物,便当做祥瑞献上,只是满朝上下,也无有识者。因向来内府所收古物,多由褚遂良审定,因此太宗便将查证之事交给了他。
    褚遂良那时正迷于篆书及八分古隶,对这些不识地古篆自然也是极感兴趣。因此便拓了拓本,拿来向卢鸿请教。没想到歪打正着,卢鸿不光认出这是石鼓文,还将其文意释了出来。
    因此褚遂良将自己学习篆刻地壮举,一一向太宗皇帝禀明,最后说道:“陛下,臣鉴赏古物,向有薄名。此次石鼓之事,方知往日所见甚浅。因此立志,习学古篆,必不负陛下当年称许之恩。”
    李世民知道了石鼓来历,心下颇喜,见褚遂良这般说,也就不痛不痒地说了他几句,要他整肃仪表,时时注意行范,不要丢了朝庭的体面。不过李世民向来也清楚褚遂良的毛病,一入了书道,就难免丢三落四,失魂落魄地,说也无用,也不会当真发什么怒了。
    褚遂良说完,又嘿嘿地笑着说:“当时呵,魏王殿下也在当场,对你认识石鼓文很是称赞呢。还说他所献玉琮也是你认出来的,连道以你之才,不入朝堂实在是可惜了。”
    卢鸿一听这话不由一惊,连忙问道:“不知圣上却是如何做答的?”
    褚遂良不以为然地说:“圣上只是点点头,却没有说什么。倒是一旁的衡阳公主,说你才学如此出众,便当不拘一格,取入翰林院为待诏,也是朝庭爱惜人才,不使放任于野的道理。”
    卢鸿听了这话,一时沉默不语。魏王那话,还可解做为了他自己的名声着想,借卢鸿之名,孚天下文人之望;并以此借机揽自己为手下,壮大队伍。但这衡阳公主为何也对自己这般关注,若真如她所言入了翰林为待诏,则一举一动,尽在人眼下。究竟是为着自己才华而提拔,还是为了控制自己,实是难以判定。
    褚遂良说:“估计圣上也是知道你这家伙是个心懒贪玩之人。往日对衡阳公主最是宠爱,她的话是最听得进的。这次也只是呵呵一笑,未置一词。”
    卢鸿心下稍定,又问道:“往时也曾闻你说过这位衡阳公主,只是在下却是只闻其名,未知其人。不知究竟是何等情形?”
    褚遂良见卢鸿发问,就得意地笑着说:“就知道你会忍不住问。这衡阳公主,与其他公主不同,向来是极低调的。她本是长孙皇后亲生的,若说相貌才学,在皇族中那也是一等一的。只不知为什么,与同胞的两位兄长关系颇为冷淡,与那晋王李治倒是颇为相得。长孙皇后亲生女儿中,长乐公主早已出嫁,只有这位衡阳公主尚未字人,听说相求者甚多。只是她眼界极高,圣上又极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