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魂谷奇遇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部长也心里犯核计:部队上级机关来的人,到了武装部都是趾高气扬的呼来喝去,这回栽在一个小知青手里那能甘心,非设法报复不可。但听李刚口气好像根本不拿他们当回事,还有正营级教官身份,却不听首长命令,真是奇怪得很了。



李刚对崔强说道:



“对不起,我一时不冷静做得过火了点,不礼貌处,请不要计较。我正要去大队和公社办事,可以顺路带你们回去。”



到了大队,李刚很顺利换了介绍信——少给两个“五七战士”盖房,也少两个负担吗,没有理由不同意。



去公社的路上,在崔部长的追问下,李刚承认自己确实有正营级教官的身份,这次来海洋公社是送父亲走“五七道路”来的,安顿好了还要回知青点,不在此落户。



到了公社,崔部长下车到公社审批盖房手续的部门做了介绍,很快就拿到了批文。李刚谢过崔部长,开车回家。



李秉诚问过儿子与部队张参谋起纠纷的原委,也忿忿的说:



“好儿子,做得对,是你爸爸的种,我就是看不上这些狐假虎威的人物,应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李妈妈说:“都是你惯的,小刚才这么任性,要不是你那直桶子脾气,也不会被打发到这个地方来。”



李秉诚道:“我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看人眼色行事,大丈夫堂堂正正,行事光明,到那里都会受人尊重。我明天到队里干活,老婆子你也到队里报到吧?身体觉得怎么样,要不行就在家做饭,不要勉强。”



李妈妈说:“自从喝了银屏给的‘琉璃翠’和小刚的‘固本培元丹’,觉得身子壮多了,明天就到队里干活去,小刚不是说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吗?我就权当活动身子骨了。”



李晓也说:“我看人家社员挑水很重的样子,我试着挑了几担,也没觉得像他们那样累呀。”



李刚道:“以后你挑水时,要装很累的样子,要不然人家该说你是小怪物了,记住在任何场合都不要显能,使一半力气就行了。”李晓忙说:“记住了”。



迷魂谷奇遇记 第三节  邀  请



第二天,父亲、母亲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去了,李晓的学校还没开学,就坐在哥哥车里去买盖房子的材料。一上午就把砖瓦拉了回来,卸在房基地旁边码放好。下午买来水泥、玻璃暂存在生产队仓库里,又到河套拉了几车沙子,就等回老虎城子青年谷拉回来木料就齐了。时间还早,正开车给生产队往地里送肥料时,看到进村的路上来了三辆北京吉普车,直接开进村里停下,从车上下来八九个军人。簇拥着一个五十多岁,大腹便便的首长模样的人进了村。



领路的是昨天来过的张参谋,到处打听李刚李教官在那。



有人跑去叫李刚和刘队长,李刚开车拉着刘队长回到村里。



刘队长把大家让进队部,张参谋上前介绍道:



“这是滨城警备区司令员刘得水;这是政委杨军;这是后勤部长李劲松。这是李刚李教官;这是生产队长刘春富。首长们是特意来请李教官的。”



李刚道:



“张参谋,昨天多有得罪,请原谅。不知首长们亲自登门有何贵干?我现在忙得很,既要忙着盖房子安家,又要抽空帮生产队送粪,还要买化肥种子赶回知青点种地,时间有限,有何命令请首长下达,我看看能不能执行。”那样子是说自己的这几件事重要得很,得先忙完了,才能考虑部队的事情,还得看自己愿意不愿意。



刘司令狠狠瞪了张参谋一眼,严厉的说道:



“我让你来请李教官,谁说过下命令的话?这么点事都做不好,你这参谋是怎么当的?”



张参谋低着头,大冷的天,汗都流下来了。



刘司令对李刚道:



“我在军区开战备会议时,看了侦察小分队的表演,很受震动。如果在警备区也训练一支这样的核心队伍,带动部队精武强兵,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有极大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小分队的教官是我们滨城的下乡知青。我们查了,有四个学校的学生到那个县插队落户,好容易找到老虎城子大队治山队,有个姓董的人说你回家了。我们又从学校查到你的家庭地址,又说你们家走‘五七道路’了,前天才打听到你们家下放到海洋公社东方大队。



我本打算昨天自己过来请你,也为警备区训练一支类似的小分队,但有个重要的会议抽不开身,怕你有别的事又走了,便派张参谋过来跟你打个招呼,我随后就来和你见面商量。谁知道张参谋这兔崽子假传圣旨,说是我的命令,才会有所误会,李教官你可不能小心眼,跟他一般见识。今天我和警备区的几个头头都来促驾,请李教官到滨城一行。”



政委杨军也说道:



“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为了滨城父老和部队建设,李教官千万不要推辞。至于李教官安家等事情,我们统筹解决。李部长,你来安排一下。”



后勤部李部长道:



“盖房子安家的事我们全包,包括材料和人工都从部队出,三月中旬就可开工;化肥和种子请开列清单,写明数量和种类,我们协助去买;再出两台解放车为生产队送粪。还有什么要求请李教官提出来,我们想办法解决。”



李刚笑道:



“你们有备而来,我想推脱都没理由了。盖房子的材料我备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些木材还在老虎城子没有拉回来,我得回去安排一下。如果有可能,请帮忙买八吨尿素,好水稻种子六百斤,钱全部由我来出。另外,刘队长是我的父母官,他的要求也是我的要求,请首长也给以考虑。”问刘队长有何要求,刘队长说要买三吨尿素,李刚说已经给队里留了三吨了,刘队长感激的说:没有其他要求了。



李部长说化肥和种子尽快买到,李刚将六千元现金交给李部长。



刘司令见一切顺利,高兴的说:



“好,我喜欢李教官的痛快劲儿,咱们警备区见。具体安排还由张参谋和你接洽,再给他一次机会,不打不成相识吗。”



李刚说:“一个星期后见。”



刘司令笑呵呵的带人走了。



刘队长见他们走了,问李刚怎么知道小队缺化肥?李刚道:



“我见你们都是用大甸子上的硷土做堆肥,一来硷土没多少肥力,二来含硷量大,下到田里容易使土壤板结,影响产量。虽然化肥也会使土壤板结,但尿素含氮量高,对土壤影响较小。队里的大牲畜和生猪都不多,农家肥数量和肥力有限,‘庄稼一只花,全凭粪当家’,肥料跟不上,出再大的力用于田间管理也不会多打粮食,这个道理你比我懂。现在种地都缺化肥,化肥又是农资产品,凭计划供应,很难弄到,但部队有它的特殊性,搞点化肥轻而易举。全队六百多亩地,每亩增加十斤尿素,如果种子好,产量应有所提高。”



“小队现在没有钱买化肥。”



“钱我先给小队垫上,秋后再还我。”



见李刚处处为小队着想,刘队长很受感动,以后对李秉诚一家照顾有加,自然不在话下。



过了一天,部队派来两辆解放车,加上李刚的车,集中全生产队的劳力装车卸车,送粪效率奇快,不到三天,全队的粪都送完了,干了需要一个月才能干完的活。部队将小队的三吨尿素也送来了。李刚的尿素和种子也准备好了,就等去拉了。



李刚起早开车到滨城,张参谋带他装上化肥和水稻种子,把车开到杜丽萍家,告诉她们要回老虎城子一趟,再回来训练警备区侦察小分队。谭丽和杜丽萍有经验,决定留下来和李刚一起搞训练。金屏等四人还回老虎城子去,那里也不能长时间没人照看。



回去时,金屏她们宁愿坐李刚的汽车走,也不愿坐火车,被人围观挺令人讨厌的。李刚在装化肥的塑料袋子上铺上黑熊皮,让李凤和杨柳坐在上面,金屏和银屏坐驾驶室。



重载之下不觉得颠簸,一路回到老虎城子二队,金屏、银屏进村前早早避开,先回迷魂谷去了。



给生产队留下两吨尿素(顶三个人一年的上交费用),刘庆贵队长连说:真是雪中送炭。



回到治山队,卸下化肥,搬到牲畜棚里放好。



董延生和王姐已经在春节结婚了,还给李刚他们留着喜糖喜酒喜烟,见他们回来,高兴得王姐让大家都歇着,自己下厨准备晚饭喜酒去了。



董延生已经开垦出一百多亩地,加上青年谷里六十多亩,靠四头牲畜和树叶子造的这些农家肥,远不够用,见拉回这么多化肥,乐得他合不拢嘴,说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马小虎说:“每天都喂‘小花’二十斤野猪肉,开始时‘小花’还算老实,最近几天不好好吃食,显得烦躁不安,老想往外跑,要不是青年谷大门严实,早跑出去了。”



李刚知道“小花”野性未除,当然关不住它。



吃过董延生和王姐的喜酒,李刚和李凤、杨柳回到青年谷。



“小花”老远就听到李刚的说话声,兴奋得高声大吼,震的山谷回应,久久不绝,跳到李刚面前,人立而起,双爪搭在李刚肩上,伸出大舌头舔李刚的脸,亲热得令李凤、杨柳二人直嫉妒。



李刚和“小花”亲热够了,才回到木克楞。



李刚穿上军装,连夜装上木料往回赶,通过木材检查站时,检查站工作人员见是部队的军车,就放行了。



夜里路上无人,李刚快车赶路,天刚亮就到家了,刘队长找人帮忙卸了车,把木料都放在生产队院子里。



到了滨城警备区司令部,李刚挑选了十二个队员,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效果令刘司令很满意。李刚还带来了铁背弓样品,让队长刘明照样制作,后来,这些小分队员都练出了一手百步穿杨的箭法。



迷魂谷奇遇记 第四节  新  居



李刚和谭丽、杜丽萍回到迟屯时,七间红砖青瓦白墙的大瓦房已经盖好了,还盖了个小偏厦子。红砖墙的小院里连鸡窝猪圈都修起来了,院子里还打了一口压水井。



李秉诚告诉儿子,部队半个月前来了四十多人的建筑队伍,自带帐篷,自己起火做饭,夜以继日,十几天就把房子盖好了,临走前把做家具的木料都帮助破开了。妈妈不过意,每天送水送菜,带来的半拉野猪肉都送给部队的战士们吃了,火腿腊肉也所剩不多了。李刚连说妈妈作的对,应该好好感谢部队那些战士们,自己这次又带回来一些野猪肉和副食品。



李刚进屋看到雪白的墙面和顶棚还没有干透,双层大玻璃窗框透着油漆味,水泥抹的地面有些潮湿,但李晓已经迫不及待的搬进来了。



刘队长帮着请了四个木匠打家具,米柜、面柜、衣柜、写字台、椅子、凳子、菜案子、两张大圆桌,连鸡食槽子和猪食槽子都做了。



李刚看家里再没有什么活要干,生产队开始种地,便放心的回老虎城子。



路过县城时拉上串换来的白面,直接回到青年谷。



董延生开出来的一百亩旱地都种上苞米、谷子、大豆、高粱等作物。青年谷里的旱地能改的都改成水田,旱地都不种了。这样,谷中只种将近五十亩水稻。种这些地,李刚他们像玩似的,不到五月底,水稻插秧就结束了。



该盖房子了。



李刚、金屏、银屏功力深厚,摆弄一米长、半米宽、半米高的大石条像小孩子玩积木一般,几天工夫就把房子墙框砌起来了。又用“指剑”功夫破开木料,做好梁架安到房顶上,在梁架上钉好木板,抹上黄泥,铺上苫房草,外墙面用小原木咬合成木克楞,里面是松木板壁和吊顶,青冈柞木地板。每栋房子三间,中间是大厅,两边是卧室。这样的房子共错落有致的盖了四栋,后面三栋是起居室,前面一栋作饭厅兼客厅,两侧又盖了厨房、浴室、厕所、车库。空出来的山洞作粮库。一个小小村落就形成了。



每栋房子装上大玻璃窗,结实的房门,各自独立的木板栅栏围起小院子,既不显暴发户的俗气,又有淳朴的田园风格。与周围的山水、稻田显得很和谐。



李刚买来各种木工工具,教给大家不同用法,按每个人自己的喜好制作屋子里的家具。每个人都精雕细刻,精心布置着自己的小屋。



一个多月过去,里里外外的活都忙完了。



李刚和大家欣赏着自己的佳作——前边四间房子,中间两间是饭厅,左边一间是厨房,右边一间是客厅;后面中间靠后的三间是金屏和银屏的;靠前左侧的三间是谭丽和杜丽萍的;右边三间是李凤和杨柳的。每处房子外侧都有一个厕所,下面引来溪水流过,将厕所冲刷的干干净净。房子和房子之间都有小小回廊相连。车库建在稍远些的谷口附近,车库旁边还专门建了五米长五米宽的小房,留给“小花”来时住。



一切都完成时李刚才发现没有自己的房子,好在客厅没人住,自己只好委屈一下住客厅了,反正地板铺地,放上被褥就可以睡觉,权当是“塌塌米”了。



大家都笑李刚居心不良,才会有如此报应,李刚苦笑着无话可说。



他们搬到新房住下,把旧草房推倒,木克楞房子留下作仓库。



李刚到治山队,见老房子旁边也建起了五间大瓦房,中间一间是厨房,董延生夫妇住东屋两间,马小虎和刘得胜住西屋两间。老房子拆掉火炕,作仓库用。



董延生说,李刚留下的两千元钱,盖房子买些杂物花了一千五百多元。支给治山队员补贴二百二十五元,还剩二百七十元。农闲时出去拉脚挣了七百多元,加起来还有将近一千元。



李刚称赞董大哥做事灵活,以后有空可以跑运输挣些钱,补贴治山队的开支,作到收支平衡,除了种地,还要搞些副业,提高治山队的现金收入,逐渐做到自给有余。今年秋天收粮食后考虑办养猪场,养鸡场。除了解决自己吃肉、吃蛋问题,还可卖钱增加收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