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到个天使-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士注目地宣传作用,还能为星空服装公司建立一个后备人才库,李立君这个主意的确一举好几得。
“对了,欢欢不也是学服装设计地嘛,我看刚才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欢欢一直在一旁很认真地听着,欢欢,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李立君一看方格和程若云都附和自己的建议,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看着一旁安静吃饭的欢欢,笑眯眯地说。
“…………我,不知道怎么说。”欢欢抬头看了一下方格,每次在周晴家里说话时候,欢欢都要看一下方格,好像只有方格同意,她才会发表意见似的。
“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欢欢看起来很像天才,一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李立君笑道。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我只是觉得,我们传统的汉服太繁复了,而且,清朝以来,我们的民族融合好像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宣扬汉服理念,恐怕有些问题,这是我们老师上课说的。可是…………”欢欢犹豫着说。
“嗯,大理念我们可以掌握,我说欢欢的话会有见地的吧?”李立君看了看方格和程若云,又转头嘉许地对欢欢笑道:“我们的服装叫华衣,就是中华民族的衣服,中华民族就是多民族大民族的概念,不会有大汉族主义的导向,嗯,但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这个回避不了,所以,华衣的设计风格,大部分还是要符合汉民族的审美习惯,让汉民族传统的服饰美在新的时代焕发崭新的生机,嗯,欢欢继续说…………”
“阿姨说得对,只是,我,我觉得…………”欢欢说到这里,又看了看方格,好像她要说的话不知道是否该说出来。
正文 第120章 有高度的晚餐
“有什么想法就说。”方格见欢欢又在看自己,笑了笑说。
“嗯,我觉得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管我们民族服装如何设计,设计风格如何符合现代时尚潮流,也不管设计元素如何符合汉民族的审美,细节如何精致,但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如何没有,我感觉真正让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服装深入人心,恐怕有困难。”欢欢说完又看了方格一眼。
“哦,那这个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呀?”李立君笑眯眯地看着欢欢说,好像欢欢在讲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自己民族文化精神认同,和对现在的国家实力和现有价值观的认同与自豪,这是叔叔说的话,不是我说的,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嘻嘻……。”欢欢说完又看着方格笑了一下。
“…………”等欢欢说完,李立君看着欢欢半天没做声,然后看了看方格,说:“方格,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欢欢刚才想的的确是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问题,不仅对服装,几乎能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从经济方面来说,民族文化自信是对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品牌价值最长久最核心的价值。这个价值不确立,我们的产品就时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就汉服来讲,全国生产汉服营销汉服品牌的商家也不算少了,他们为什么一直没有形成气候,甚至在社会上就没什么波澜,这些年,许多人对汉服运动开始了解,还是跟一个汉服论坛的小伙子,打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个讲清史的教授一耳光开始的,这跟投入有关。跟国家倡导有关,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跟我们国家老百姓对己民族的精神上的自信有关系,不过…………”方格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欢欢笑了一下。
见方格看自己。欢欢赶紧抬头望着方格,希望方格说下去。
“不过什么?说下去。”李立君好像对这个话题倒是非常有兴趣。
“不过,我觉得,时机也快到了,如果我们先行一步,说不定真的能赶上一个大好的历史机遇。”方格说。
“哦,怎么说?”正准备去夹菜地李立君听方格这么说,又把筷子拿回来放下,看着方格。专心听方格讲下去。
“其实,改革开放30年,随着咱们的经济实力一天天的增加。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一天天增强,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声音开始举足轻重,我们国家的软实力也正在一天天增加,年轻人地民族文化自信也空前提高,有一些现象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80年代的时候。非常流行港台歌曲,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外和港台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口音,都是年轻人模仿和羡慕的,那时港台腔很流行,明星们在舞台上模仿港台腔普通话,把说港台腔的普通话当成时髦,普通年轻人就更是了。这些文化元素当时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与生活方式;90年代,广东经济在全国率先崛起,全国又开始流行说广东话,广东味道的普通话开始被看成时尚,过了2000年,尤其最近几年,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提高了,已经没有大陆明星刻意模仿港台腔普通话了,反而。港台演员开始学习普通话。比着看谁说的普通话正宗,演员如此。普通老百姓的心态也是一样地,这说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导致的民族文化自信正在增强,口音只是风向标之一。”
“嗯。很有道理。”李立君赞许地看着方格说。
“还有。从国际上看。也是一样。以前我们喜欢港台剧。哈日哈韩。但现在这些词已经成了历史。过去。年轻人对日韩文化地崇拜。其实反映地是一种别地国家在经济上地强势导致地我们民族文化心理地失衡。这种心态。用一句通俗地话说。就叫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地确是这样。”方格说道这里。一直冷静地听着方格分析地程若云。也附和说。
“可这几年不一样了。除了嗯。日本文化对年轻人地吸引力已经很少了。而韩国。更是在想方设法地在文化资源上挖中华文化地墙角。他们甚至连汉字都死乞白赖地说是他们发明地。这反映了一个问题。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地民族文化资源做依托。经济发展将会后继乏力。另一个。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快速发展。前期虽然牺牲了环境浪费了许多自然资源。但刚刚过去地经济危机。我们地经济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受到太大地影响。除了咱们地政策相对稳定和整体调控能力比较强之外。我们地民族文化实力。以及民族文化自信。这几年正在增强。有这个做依托。再大地风险我们都可以努力化解。所以…
方格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本来。方格想说日本除了A片。其他对咱们文化吸引力已经很少。但A字刚到嘴边。方格就硬生生咽下去了。
这时桌子上地所有人。包括李嫂。对放下筷子等着方格往下说。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已经基本上治愈了200年来,全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心理摧残的后遗症,现在要做的只是恢复体力,一步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我们这个民族找回来的或者说恢复的力量。虽然,我们自信心还远远没有到强大,但总算在恢复,至少,民族软骨症基本是治愈了,所以,刚才欢欢说的那个问题,就是民族文化自信对国产品牌文化内涵地支撑问题,现在,通过努力和假以时日。基本上是可以克服地,就是说,咱们公司推出的华衣牌民族服装时尚,其实基本算是有了文化心理依托。欢欢刚才担心地是这个吧?”方格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把桌子上的人说的一愣一愣的,包括李立君。听方格说话的神情越来越专注。
“我不太懂,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嘻嘻……”欢欢可爱地对方格笑了一下。
“方格说地很好,小若,回头找时间,跟方格好好把我们的品牌宣传计划做一下,我们这次投资做这个品牌,我们公司几乎倾尽了全力,对品牌的推广和运作。一定要有高度,我知道你在市场营销方面没什么问题,但在品牌的塑造上。还是有些欠缺,方格有时间也多帮小若出出主意,好吧?”李立君对程若云说完,又转头对方格说。
“好的,我会的。”方格应声道。
“对了,我看电视上有你们报社地改版宣传,好像这次改版是以你们文化部的版面改造为中心的,这说明,你们报社很重视你这一块啊。怎么样,有把握吗?”李立君话题转到了对方格工作的关心上。
“没什么问题,都准备好了,妈,你不用担心。”方格看着李立君,心里感觉很温暖,这是一个坚强而善良的女人,也是一个痛苦而可怜的母亲,周晴走后。她比方格要坚强很多,有时候,方格看着李立君,心里不由自主就觉得惭愧,李立君越是表现得坚强,方格有时候就越难过。
有谁会比一个失去唯一的女儿的母亲更痛苦呢?所以,方格在冷静理性的时候,经常觉得应该对李立君好好孝敬报答,好让她心里有个安慰。这也是对周晴地一个交代。可许多时候。方格总是不知所措,李立君什么都不缺。自己拿什么去安慰和报答李立君?
“那就好,我一直相信你能做好事情。对了,晚上有什么安排吗?”李立君看到方格很自信的样子,很欣慰,看了看程若云,又对着方格说。
“哦,晚上我约了人谈点事,妈,你有什么事吗?”方格也看了看程若云道。
“哦,没什么,过一会,政协有一个茶话会,有演出,我想你们要是没事,我们几个就一起去看看,既然你有事,就算了,政协的茶话会演出意思也不大。”李立君说,李立君是政协委员,经常参加政协地活动。
“哦,政协这个茶话会怎么这么晚?”方格问。
“政协委员大多是来自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工作,政协有时候开会偶尔也会放在晚上,嗯,前面还有一个讨论提案的小型会议,主要是围绕这次滨城提升直辖市的一些提案,嗯,但我开会没去,我是看如果你们有时间,演出去看看也行。”李立君瞟了程若云一眼,对方格说。
“对了,妈,这次滨城提升直辖市国家已经定案了吗?”方格一听李立君说起这个,兴趣开始提了起来。方格想的是,如果滨城提升直辖市,马上就变成了省级,这当然是一件大事,滨城都市报正好可以乘机大作文章,做一些大策划,也可以乘着全国对滨城提升直辖市的关注焦点,想办法把滨城都市报乘势对全国做营销。
媒体也是产品,在营销上,比一般产品要更复杂,这次滨城提升直辖市,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嗯,基本上定了,这次国家在政治体制上要做大的改革,省管县的改革不是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嘛,你知道省管县地行政改革目标是什么吧?这次全国有好几个计划单列市直接提升为直辖市,就跟前面那个省管县的改革目标有关系啊。”“省管县的改革目标是什么呀?跟这次滨城提升直辖市有什么关系?”程若云在一旁插话道。
正文 第121章 大海依稀似旧卷
“哦,这个呀,小若你还真该补一些时事常识,这点,要跟方格多学习学习。”李立君看着程若云笑了笑说。
李立君说话的时候,欢欢又看了方格一眼。
“嗯,是这样,前一段那个省管县初期的任务是扩权强县,提高县级领导的地位和权力,现在不少县委书记已经由处级提升到副厅级了,基本上与地市级领导干部平级,这么做实际的目标是,嗯,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啊,当然也有很多专家包括社科院的专家都公开这么说,实际目标就是加强县域自治,还有一个,嗯,也是个人看法,前面那个省管县的改革方案里没有明确说,就是,这次改革的最终目标可能会是国家要推动县市长直选,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来了,像发展比较好的计划单列市国家都在考虑提升为直辖市,由原来的副省级升为正省级,这样一来,普通的地级市就跟县平行了,这样,县市长直选可以按照一个统一的规范去做,我估计大概应该是这样。”
“真的呀,这可是个天大的事情呀,如果县市落实了县长和市长等行政领导的直接选举,那咱们基本上就算民主国家了。天呐,真的会是这样吗?”程若云吃惊地瞪大眼睛问。
“从这几年的改革进程来看,应该是这样,推进民主改革,是我党一贯的态度,深圳等一些城市不是早就开始了人大代表直选的试点了嘛,人大代表按人口数量比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按社会地位选拔,这个工作也开始一段时间了。****”李立君说,李立君不愧是政协委员,对时事资讯掌握得很多。
政协委员里不少人都是混子,许多人往政协钻目的完全是为了社交需要和混个社会地位。不是所有政协委员都像李立君一样这么热心地关心时事。
“法律规定人大代表是按社会地位选拔的吗?不会吧?”程若云质疑地问。
“法律当然不是这么规定的。但以前实际操作大都是这样。法律和实际操作经常脱节,是我们的常态,不过现在好许多了。”李立君道。
“这还真是个大事啊,咱们国家几千年前来地首次民主改革。”开始,程若云只是顺着李立君地话题随便搭腔,说到这里,程若云也很认真地和李立君讨论起这个话题来。
“解放前,老蒋时代我们就已经这么做了。”在李立君和程若云说这个话题地时候。方格一直没说话,程若云说到这里,方格才轻轻插了一句话说。^^^^
“哦,对了,我才想起来,那时候也是,那段历史,感觉脑子里都没有了。”程若云说。
“…………”方格看了看程若云没说话,这不能怪程若云。实际上,许多人都已经忘记,辛亥革命之后,我们的民主实践就开始了,现在100年历史艰难地轮回。其面目仿佛又回到了五四运动时的风起云涌的民族复兴梦想之中。吊诡的是,我们谁都回避来谈这样的问题。甚至,现在这样重大的改革。也显得悄无声息,平静无波。
“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怎么反应这么平静呢,这应该是个天大地事情啊?这样的改革不是光明正大的嘛?”程若云疑惑地说。
“这个挺复杂的,求稳妥推进吧…………”说到这里,李立君看了一眼方格,笑了一下道:“方格一直没怎么说话?你对这个应该认识很多啊?!”
“妈,你和小若刚才的话题很有意思,好像,现在,我们真的等到了一个1百年变革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