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神(1088-结尾)-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已经落后邱仁礼一步的情况之下,再商议善后对策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了邱仁礼手中。不过当隆家城听说齐省省委方面不但拍照留存了现场,还全权接手了调查权,并且由夏想牵头,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恐怕事情的背后,还真和夏想有推脱不了的干系。

    好在当他听到崔百姓和周鸿基肯定朱振波是自杀,而且中纪委在办案过程中,没有任何逼供的情况,他也就放了心,心想虽然崔百姓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相信在孙习民和周鸿基的策应之下,等崔百姓过了眼前的一关,依然可以重新掌握主动权。

    朱振波以死相拼,能奈崔百姓和周鸿基何?不过是折腾一点风浪,刮起一阵旋风,然后就烟消云散了,应该说,肯定会是白白死掉了。

    不能说是隆家城过于乐观了,也不能说是崔百姓和周鸿基在震惊之余,愤怒之后反而更坚定了要抗争到底的决心,只能说,他们还是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

    话又说回来,其实也不怪他们没有眼光,实在是他们被夏想迷了双眼,都认定是夏想在背后出手,其实他们都错了,朱振波之死,和夏想还真是没有一毛钱关系

    既不是夏想指使,夏想也事先毫不知情,对夏想来说,也是完完全全的一次意外。

    ……

    说是意外,其实也何尝不是必然?

    夏想接手调查朱振波死亡真相的职责之后,立刻要求省公安厅控制现场,并且要求省委宣传部封锁消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该做的防范措施必须要做,尽管他也知道,导火索已经点燃,他要的事情,只能缓解,不能阻止事态的发展。

    走完该走的程序之后,夏想亲自去了一趟市委,在市委书记李童召开的紧急会议,夏想主持了会议,提出了省委对朱振波死亡事件的…指示精神,要求市委市政府动员起来,严防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将所有可能的突发*况,都尽可能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以说,朱振波点火,夏想不得不临时充当了灭火员的职责,周密部署,严防死守,要杜绝事情呈蔓延之势,尽管夏想知道,恐怕在朱振波死后的一个小时之内,齐省的战火就全面点燃了。

    果然如此,当夜还算平安无事,第二天一早,就出现苗头了。

    第1663章 动静

    第1663章 动静

    如果还是一般的家属闹事、围堵省委大院或市委大院的手法还好应付,因为已经事先做好了准备,早就加强了警力,只不过这一次,齐省本土势力的出手,汹涌而澎湃,并且是四处火起。

    也证明了一点,对方准备充分,并且积蓄力量多时了。

    最早的苗头,是由一个——准确地讲,是两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物点燃的,别说夏想没有想到——他毕竟不是何江海,也不是本土势力的核心人物——邱仁礼没有想到,就连周鸿基也没有想到

    朱振波早不死晚不死,就在省纪委从市委转移过来之后,在省纪委和中纪委联合办案的过程之中死掉,确实是死得其所,死……也不让周鸿基安生

    如果朱振波之死当面打的是中纪委的脸,那么背地,就是踢了周鸿基一记窝心脚。

    一早周鸿基就接到了市纪委书记和改利的电话,电话里,和改利的语气依然恭敬,话也说得委婉,但意图却再明显不过——市纪委压力很大,家属到市纪委闹事了,而且市纪委上下全是不满和置疑的声音,对省纪委的工作方法表示了不满。

    作为市纪委书记,他也很为难,希望周书记体谅他的难处,尽早到出台声明,好让他向死者家属交待。

    周鸿基无地自容。

    是,和改利很会说话,一点也没有逼宫的意思,但话里话外的含义再明白不过,就是人在市纪委就好好的,怎么一到省纪委就死了呢?如果说不是省纪委的工作方法有问题,谁也不信呀。

    周鸿基确实是省纪委书记,但鲁市是副省级城市,不是普通的地级市。再说事实也确实如此,人一到省纪委就出事了,解释得再好听,也是人死不能复生。

    周鸿基自知理亏,只好耐心地向和改利解释一番,希望和改利以大局为重,顶住压力,向死者家属做出解释,并做好安抚工作,省纪委会尽快配合省委查明真相。

    放下电话,一阵紧似一阵的胃疼传来,周鸿基只觉血压升高,浑身发冷,夏想,你也太狠了

    直到此时,他还一心认为是夏想的所作所为,非要拿人性命来破局,手段令人发指

    但没有证据,他现在别说当面去指责夏想了,能挺过眼前的一关再说。等他过了关,一定要查明并还原真正的真相,公告天下,让夏想身败名裂。

    只是现在他又必须承认,朱振波一死,他和崔百姓都陷入了困局之中,在以夏想为首的省委调查组没有得出结论之前,所有的工作都将难以为继,无法继续开展下去。

    手腕虽然毒辣,但确实有效,而且还是十分犀利的致命一击。

    他就不信夏想逼人去死,就不会留下蛛丝马迹,肯定会,一定会。周鸿基仿佛抓住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立刻拿起电话,接连打了几通电话之后,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感觉稍微有了一点底气。

    又坐了片刻,想起了什么,正在再打电话出去,却意外接到了衙内的来电。

    “我听说了朱振波的事情,难道真是夏想?”衙内人还在鲁市,对外的说法还在住院休养,他明是住院,其实什么事情都不耽误,不过做做样子也要做得象一些才行,平常的时候和晚上,都在医院呆着。

    对于齐省的一举一动,他也一直盯得很紧。

    “现在没有证据,说什么都是猜测。”周鸿基还得表现出一个纪委书记应有的慎重的一面,衙内不是官场中人,可以随便说话,他不能,“现在猜测是谁做的意义不大,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我怎么总觉得应该是何江海在背后捣鬼?”衙内对比自身的处境,人在医院,心在外面,也能由自己推测到何江海也可以同样借助住院为掩护,也好方便行事,“我认为夏想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冒险出手,他现在一边推动千江和达才的合作,一边坐山观虎斗就很自在了,何必自己去蹚浑水?”

    衙内其实说到了点子上,他是旁观者清,也是从他经商的角度来分析,夏想此时再冒险出手,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所以,没有必要。

    周鸿基却是不信,因为他是政治人物,在他眼中,夏想的性格中有冒险精神,同时,夏想也有落井下石的动力和意愿。

    他一心认为,政治之上的较量不是双赢游戏,和商业大不相同。商业允许双赢,比如可以有联通和电信共存,但在官场,一个省只能有一个省委书记。

    换言之,政治斗争之中,只能有一个胜利者。

    再联想到各自身后阵营天然的敌对,周鸿基就更认定即使不是夏想亲为,夏想在朱振波死亡事件之上也有推脱不了的干系。

    但现在和衙内纠缠此事,显然并不明智,就转移了话题:“不说了,先说说你的经济大计进展如何。”

    一提经济大计,衙内高兴了,他打来电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想告诉周鸿基,虽然政治上暂时失利,但在经济大计上,进展非常不错,京城方面的吞并计划,虽然在政治推进上稍微受阻,让他吃惊的是对方有军方背景,但随后等他加大了经济攻势之后,对方就又节节败退了。

    而且对方的军方背景并不深厚,听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大校?衙内就不将对方放在眼里了,准备继续加大力度。

    而和达才集团之间的合作,已经在京城初步签定了协议,衙内正在调集30亿资金,准备一次性注入达才集团,以显示他的诚意,当然,不是豪爽,是投石问路,是为了下一步大计着想,是为了迷惑成达才。

    衙内来电,多少让周鸿基心里平衡了一些,夏想也不是无所不能,至少在达才集团的问题上,就着了道。哼,走着瞧,在朱振波的问题上,不信你不露出一点马脚,到时要你好看。

    周鸿基刚要起身,准备去找崔百姓碰个头,统一一下口径,商量一下对策,刚站起来,电话又响了。

    要是平常,他转身就走,也懒得接听电话,因为不是所有电话都必须接,但现在情况不同,事情繁多,就立刻拿起了电话。

    不想正是崔百姓来电。

    崔百姓的声音,不再是一贯的慢条斯理的腔调,而是微有慌乱:“鸿基,汤世诚和解少海,同时翻供了”

    啊?周鸿基震惊得目瞪口呆

    ……

    火急火燎赶到省委招待所,一口气爬上了三楼,周鸿基以前所未有的迅速来到了崔百姓暂时设在省委招待所的办公室中,一进门就看到崔百姓正愁眉不展地发呆。

    汤世诚和解少海的问题早就成了定局,怎么又翻供了?周鸿基既愤怒又不相信,但很明显,崔百姓肯定不会对他说谎。

    汤世诚和解少海明明都咬出了何江海,也正是他们的供词才让中纪委最终决定派出崔百姓出面调查,虽然出于谨慎的考虑只是暗中调查,毕竟也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当时周鸿基还认为中纪委的做法有点过于谨小慎微了,其实即使没有朱振波的供词,只凭汤世诚和解少海的供词,也足以可以将何江海定罪。但周鸿基认为不仅仅要将何江海拉下马,还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而朱振波可能会供出何江海指使他人逼迫陈秋栋自杀一事。

    如果再牵连出陈秋栋自杀案件,何江海说不定会难逃一死

    也正在基于痛打落水狗的心理,周鸿基才非要将朱振波抓在了手中。

    却抓了一手糟。

    而他一直引为最大杀器的汤世诚和解少海,在关键时刻,在朱振波刚死之际,竟然在中纪委面前……翻供了?

    玩笑开大了

    “汤世诚和解少海异口同声,声称当初咬出何江海,是受到了省纪委方面的诱供,并且有人承诺只要他们咬出何江海,就能对他们宽大处理。”崔百姓紧锁眉头,说出了一句令周鸿基为之心惊的话,“鸿基,你让中纪委很被动”

    周鸿基心中一阵乱跳,崔百姓口气大变,难道他要退缩了?

    现在中纪委方面可不能退缩,一退,不但落人笑柄,他就首当其冲暴露在了最前面,成了齐省许多人仇视的对象。现在有中纪委挡在前面为他遮风避雨,至少他还能躲在幕后从容还手。

    堂堂的中纪委副书记,怎么能没有一点儿担待,想退就退?

    周鸿基也是急了,他也不仔细想想,官场之上,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之时,谁都会躲得远远的,不会惹祸上身。

    谁也不会沾染一身脏水。

    崔百姓是公事公办来了,他在齐省之中没有私怨,可不象周鸿基一样,有太多个人的情绪在内。虽然也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现在,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汤世诚和解少海,以前的口供和录像都在,他们怎么能出尔反尔?请崔书记放心,我要再提审他们,在事实面前,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周鸿基急忙解释。

    崔百姓似乎很是疲惫,无力地挥挥手:“现在的情况完全失去控制了,鸿基,最好在三天之内让事情重新回到轨道上。”

    周鸿基没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孙习民的办公室,因为现在形势危急之时,有必要让孙习民出面缓解压力。

    不料却被告知,孙省长紧急出去了。

    周鸿基还纳闷,孙习民怎么扔下一堆麻烦不管,都眼下的节骨眼上了,还有事情值得他急急外出?

    第1664章 夏书记是什么意思

    第1664章 夏书记是什么意思(求票!)

    崔百姓在周鸿基走后,在办公室静坐了一会儿,拿起了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

    “一琳,方便不方便一起坐坐?”他思索良久,决定在齐省坐等事情水落石出,并非上策。

    “崔叔叔……”刘一琳似乎犹豫了一下,“好呀,没问题,您定时间,我安排地点。”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由你出面,邀请夏想也来,就算是一次私人的会面。”

    “我试试。”刘一琳没把话说死。

    市委,市长办公室。

    刘一琳若有所思地放下电话,心情莫名沉重了许多。

    她原以为,崔百姓至少能在齐省查出一些什么,至少会为齐省的官场带来直接的冲击,没想到,几天不到,就被一系列的事情冲击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究竟朱振波之死是不是夏想的手笔,她不愿多想,但却是知道,中纪委的调查,已经举步维艰。

    但真的已经艰难到了要向夏想妥协的地步了?夏想一个省委副书记在齐省就有这么巨大的影响力?先不说上有省委书记邱仁礼,就是省长孙习民也足以盖过夏想的光芒。

    想到孙习民,刘一琳有点不解,她在鲁市十分低调,是因为初来乍到,又身为女性,示弱也是一种策略,孙省长在齐省也太不显山不露水了,平常一声不吭也就算了,现在出了大事,怎么一点儿也听不到省长发出的声音?

    难道是被什么事情缠了身?

    想了一气不得要领,刘一琳就将孙习民抛到一边,摇头笑了笑,没想到她初来齐省,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却已经成了崔百姓和夏想之间的桥梁,但愿她能担当得起这个重任……

    刘一琳拿起电话,打给了夏想。

    ……夏想此时正坐在车上,行驶在前往医院的路上。

    他要去和何江海见上一面,有些问题需要交流一下。

    对于周鸿基怀疑朱振波事件是他背后下的手,他也猜到了几分,却不会在意周鸿基的猜疑,更不会主动去解释什么。

    朱振波自杀或许永远不会有真相,但以周鸿基的政治智慧,如果三天之后还不明白发生在幕后的种种,那他就不配成为一方势力着力培养的后备力量。

    经验不足,可以用错误弥补。所以,允许周鸿基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