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笔判洪流-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实现共产主义一定作贡献!
(二)
革命青春万年长
社会主义放豪光,祖国山河换新装。
毛泽东思想育后代,革命青春万年长。
社会主义放豪光,事业潮流万里航。
马列主义结铜墙,五项原则道路广。
为人民服务永不忘。
社会主义放豪光,毛主席话儿记心上。
青年们,伙伴们啊!手携手永远向前方。
社会主义放豪光,革命道路曲折宽广。
党啊!毛主席思想,你指引的道呼是我们的方向。农村是广阔的天地,美丽富饶的海域和边疆。
平凡艰苦又伟大的工作,到处闪耀着毛主席的阳光。
不管这一行,那一行,处处是我们青年的理想。
祖国的青春永常在,戒骄戒躁永不忘。祖会主义放豪光,祖国山河换娇装。
青年们,伙伴们啊!手携手永远向前方。
毛泽东思想育后代,革命青春万年长。
毛主席与郭沫若有对诗,批判《十批》要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对批林批孔而讲到历史春秋战国时代,亦可看到有关一些古文材料奇Qisuu書网,也是学习历史的资料,还出了不少小册子。
有诗为证:(一)《行秦背孔》
秦君事业几千秋,长城雄筑古今留。
坑儒未必武当道,焚书诗书传不休。
暴政何得世代用,隋帝江山焉长久。
治世自有强制法,长安难得信孔丘。
(二)
为善立仁尊孔子,直言何惧秦始皇。
若为万代千秋业,焚书坑儒亦给谤。
长城雄筑朝朝建,仁政独难治凶狂。
后人如学分封样,不见九州统三江。
此时运动时起时伏,并非一样劲,但这个观点,也持续的表现,也有专家教授出来为这些出书著作,当时也叫反潮流人物,看来这个潮流的方向,也难分辨,顺潮流乎,反潮流!
千年举春秋,今日一旦休。
孔孟书不绝,影响不断流。
秦王坑儒在,百家更低头。
后代称夫子,至圣还在否。
且说这插队的青年,已有分批的出来安排工作。特别是自1960年来的外县青年人,到农场,农村的青年,自1966年,已有很多出来工作。故插队的运动持续也年年有下去。有的人也觉需要到农村锻炼,有时也在这些人的当中挑选义务兵。后来凡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点的5、16下队的,可以全部出来工作,或叫复户工作的并计算工龄,这些都是后话,不必絮烦。
这个时候也有不少的青年,虽出来工作,有香港关系的外县人,也随过港风,申请去香港。这些人当中都是国营职工指标,故这些指标又可给另外一批人安排。因为这个时间没有指标喊员,单位不可招人。死一个顶一个,叫自然减员,都是掌握得十分严格。就是官家也不可动摇这些陈规的。政府编制也十分严格的,一个政府部门,科室只有几个人,后来单位随便膨大,工资只在下属乱加摊派,财政开支也就乱了套。所谓多收费,五花八门,有了工资,又要捞奖金,并摊派各种费用,上行下效,越来越厉害,愈演愈剧的招员,层层一样明的暗的,上又有罚款条例,更给他们开了方便财源之门。
吴育玲自1963年从汕头市插队来层云县的一个农场,还有几个同学一起,后来也同时安排到商业的布店,糖专门市,或其它公司部门当职工售货员。
凌子山和这些人也同是商业系统,经常一起担贷送下乡去卖。有一个时候不准人赴墟,要改变旧习惯势力,墟镇店铺全部关门,半路设卡拦人,堵回农村赶集之人。这里就担贷下乡,吴育玲自小汕头市长大,未有挑担过,幸得在插队农场有锻炼倒也可以应付下去,凌子山笑着对她说:“人生的道路,真难预料,你会来到这个地方生活。”
吴育玲笑着说:“真难预料,我以为要在山区一辈子了。这里又嫁了人,生了孩子。现在一家人申请过港,我嫁了家乡人比较好。有些人嫁了本地,当时看去,他们有地头蛇,现在就离不开了,你说事情是否难料。”
“她们嫁了地头蛇的子女,一时也觉比较有依靠,似乎生活有保障,有房子,有了亲人了。不想世态会变化。要在农村扎根,又扎不住根,还是要回城的。都是上面搞的,这个时间,那个时间,事情就有不同性质,插队时你讲不去,要强迫,回城市也是响应号召,都是听党的话。你过香港,也是可以的。”凌子山挑着贷,在一边放下,互相歇着乘凉,聊聊。
“也就是这样,一切认命吧!”吴育玲说。
“现在又说要一个星期一个墟期,变来变去,也做过全县统一墟期,防止多赴墟,又都统一为逢五逢十。现在又讲农民过星期赴墟,实在这些逆境,令人怎么平心接受。”凌子山说。“习惯改了又变不习惯。”
“讲也不怕,那时叫我们插队,非去不可的,又说取消城市户口,又说以后要到更远的地方去,迟去不如早去。人的生活,有一个习惯,总是有一种家乡观念。历史的墟期,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一时也改不了。”吴育玲说。
“那些插队者,经常成群结队赴墟,也有老老实实的到墟里坐一坐,散散心回去的。也有的真如地煞一般,到那里都是吵吵闹闹,吊儿郎当的。但大多数也不会做什么坏事,总似无聊,浪漫,开心,做些不满的动作,不知怎么去形容,无可评论的。”凌子山说。
“我们这些女子就不同,合群也不过讲讲笑笑,自我清高,去出工也一伙去,说说笑笑的,工效低,人海战术,但总算听话。我们也无什么表现好不好,到了要安排我们出来工作时,说我们表现不错,他们农场也泻了包袱,我们在那里,他们在责任上也不安宁。”吴育玲说笑了。
“有些老革命回农村耕田,记工分,吃劳动日。到了要落实政策,收回到革命队伍,他们又说怪话。去落实政策的人问他回家耕田有什么感想。他说,参加共产党不如参加国民党。参加国民党特务。伪军政人员,释放后有工作安排,有工资拿。我们过去打国民党,今日回农村耕田。真正成了农民。”凌子山说。
“从某种角度说,是这样,从为人民服务来说就不同,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落实政策有工资领。说明共产党的天下,他们要感谢你们的。你们是主人,而共产党人回去耕田,更说明当共产党并不是为当官做老爷,你的汗马功劳,人民会纪念你的,这里完全有不同的意义,共产党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的吗?”吴育玲说。
二个人又起身,后面也有一些贷郎担边卖边走,各所串村,并不完全集中,中午到某个地方集中做饭。他俩边走边说事情。
“现在卖东西也不能打伙,他们买东西也多不当众买,怕人看了,说他们这么多钱,除了买一角几分的东西,多的他们是不买的。都是亲人,看到你有钱,又怕要借说不肯,也顶难为情的。我们另外去叫卖,也可望有多一些交易的人。”凌子山边走边说,有些气呼呼的。
“这也是经险,都是兄弟叔伯,还怕看到他找回钱时当面借,以后又难还,这也是很难做人的。今天一个劳动日才几毛钱,甚至于才一毛多钱的都有。一人些病发生,买矸清凉油的钱也难找到,不要看它才一角二分一矸。”吴育玲说,“有时要借清凉油涂涂也难借。”
“现在农民生活清苦不奇怪,你就当职工有薪领,正要计划开支。二十多元钱,一家三五口家计算,买米多十元,柴三、四元。买猪肉二三元,买小菜上十元,电费,水费二、三元计,都要很缩紧的开支,有的抽烟的还要多几元钱,还有的要一、二元买茶叶。总之水里来,火里去,工人,农民一样。农民很多东西不用买,见有盐头、火水、火柴等一些日用品,算来也相差无几。”凌子山边算边说。
“农民见贷不见钱,工人见钱不见贷,二者互相交换,也是一种生活形式。”吴育玲说。
到了中午,这些贷郎担的商业队伍,在某一农户做饭,各自拿米票,伙食费。这里又说了些阶级感情的话,从外表看来,真是相亲相爱,农民这样说,“你们真好,知道我们要买什么东西,都送来了,我们只有多干活,为社会主义添砖添瓦,还可以少去赴墟。你们来了,我们的后勤部,服务真周到。”他们的内心怎样,但都会说些很时髦的话儿。
“工农联盟,想群众之所想,送群众之所需要的东西,拥护贫农,就是拥护革命,打击贫农,就是打击革命。我们要学习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做人民的勤务员。”一个妇女营业员说,她也可能搞过妇女工作的。人明口滑。
有些营业员只会笑,不会怎么说话,只听他们对话,讲卖贷,他们就可以内行,能讲革命政治话儿的,毕竟是少数人。有些人又怕讲错话,一提政治语言,便张口结舌,半日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些亦各人所锻炼经历来出来的。
这些时间,总有一些风风雨雨的推测。凌子山有一个在广播站人作的朋友叫李绍,这日他来说:“现在上边已发下有八段哀乐,供广播用,可能有些领导人有病重的,看资历,奏几段哀乐,近日可能有变化些人物的了。”
真的,不久有康生,谢富治等重要中央领导人辞世。追悼会比较隆重。每一次追悼会,人们看出席人数,看排列,这些是动向。不然,怕站错队,也是政治方向。一个人的立场观点,讲话内容,都要看看这些报纸登出来的人物名次前后,前排的,后排的,的有还要正面后写一些较别语句,比方还有XX或排在一大堆的人名里,原来重要人物,现在落在这堆人里,人们就会有看法,这些是不是叫敏感,也不得而知。还有的要转在第三、四版才登出名次。人要讲话,往往看到报纸上没有他的名,不敢乱提及他,或举他的说话,以免说谁的孝子贤孙。下面开会批判,都可列举这些材料。
大多数人多崇拜军队,因为军队是这个时候比较吃香,军队还称大学校,可以锻炼人,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军民团结一家亲,试看天下谁能敌,有歌为证:
(军民团结力量大)
军民团结亲又亲,阶级友爱共条心。
消灭蒋兵八百万,打垮外国侵略军。
军民团体永不忘,马列主义来指航。
反帝反霸闹革命,建设祖国更争光。
军民团结鱼水连,保卫祖国意志坚。
毛主席来亲教导,为建‘四化’冲向前。
军民团结力量大,扫清一切反动派。
世界革命得胜利,红色花果亲手栽。
讲解放军的兵员,传统,在这个时间是最保险的,不会犯错误。就是对周恩来总理都有些小传闻,又听有说批林批孔批周公。但不见报纸有说。人民对政界人物,都怀戒意,过以奉场,总又怕说是他的孝子贤孙,投多颂扬解放军,不论歌儿或戏曲。多为此举。
五十年代讲工农兵,六十年代红卫兵,七十年代老中青……。五十年代讲工、农、兵的兵,指他们的出身红人,如:有地位,有安排工作的前提。这时讲兵,提干也不必再审出身历史。多以个别而言,而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讲兵,都讲大整体,个人包括大的军领导就不是一成不变,有报纸的动向,就是杨成武的代参谋长,也有过传达,说毛主席还是叫他‘代’不去掉‘代’字,亦有所区别的意思。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可大张旗鼓歌颂,还是要防止野心家。
有人传闻蒋死,董死。看来蒋介石先死几天,董代主席的第四天是蒋的第七天,全国下了半旗,是逢这巧事吗?世界上的事,不少就有凑巧,二个是寿星,都在九十岁左右。从国家领导人来说,又真是天生一对隔岸寿星。
元旦刚过,传来了周恩来总理逝世消息,人们又在看周总理的登报消息,又要看开追悼会的形式,根据评论,也不过中等形式。还有讲周总理将死,流着眼泪在毛主席像前说:“我当了二十多年宰相,没有把农民生活改变好,粮食水平没有搞上去。我要问毛主席请罪。”
这样的说话,也可以看出人民对当时生活水平,有些看法,用周总理的话来概括,也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传说的,想象的。
还有说,江青没有去参加追悼会,毛主席叫他拿周总理的像来,共同默衰,没有直接参加追悼会,也要在内部掉念他。
又说在周总理死后,北京有一伙人,制止过份的掉念周总理活动。有七吨重的花圈,和不少铁花圈。用铁制成,油漆喷花,你搬去,又有人搬走,那时北京的纸也少卖,蓄意制止掉念活动,这些也无指出谁与谁,也是传闻,总之,这时有这个传闻,就写记下来,且不加枝添叶,语言上也有出入,没有文字传闻,听的,很难原貌。一段一段传的,但作者不编造。
不久还传来说,周总理叫邓大姐,他死后要立即离开国务院,这是国家的府弟,不能在那里长住,还传闻,周总理送一个礼物给邓大姐,打开一看是一个很小的花圈,这些都是意味浓长的事,给了人们很多思考路子。
据闻一次邓大姐到某大城市去,遇到以前的老友,看到邓大姐过着步民百姓生活,十分感动,又说周总理有遗嘱,但在当时有不少猜测,未听到真正的遗言,甚至如一个谜!完全探听不到什么信息,大约是认周总理平生的遗憾之事,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这么样,也可看到周总理的心底里爱着人民,但办事难,这里也可能有含沙射影另外的国家领导人呢!不过当时已无所指,作者也不便猜测,这里提供一个线索,自有更真实的传言,请知事者去落实清楚,总的,一句,周恩来总理给人民的好印象是真实的,他的伟大人格,人人尊敬。
周总理逝世后,掉念活动是七天,各单位挂着周总理遗像,并圈黑布花。其它并无更多活动,广播天天有掉念的活儿吊唁。人们也照上面布置,并很少有超范的掉念活动,据闻大城市便有一些超过格局的活动。但不能听到具体消息,因为总怕有些是是非非,特别是少乡镇,一举一动都按规格,据说有一位公社书记在县里听了会,回来照念,照字讲,过后他也不加评论,不多发言。见讲一句:“我的传达任务已完成了,各人按各人的部门的职能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