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气千幻录-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前,有翻江搅海之威,守时深闭固拒,宛如深藏地膜,无懈可击。

方巨神力天生,加上那根比精钢打成还要沉重的紫檀竹,一下子便学会了许多手。可是青田排师有点儿去望,因为他看出方巨虽然终能将这十八路降龙杖法学会,但因脑筋呆笨,不能充份体会这十八路降龙杖法的精妙。只能依样葫芦地使出来。教了四手杖法之后,青田禅师命他休息。

青田禅师道:“我这阵龙杖法,大有来历,乃是武林中一样绝艺,你好好用心学会了,即使不能尽量发挥杖法神妙,但在你施展此十八路降龙杖法之时,天下无人能够欺近。”

方巨嗯了一声,青田禅师歇一下,又道:“这杖法的来历,我必须告诉你,以便异口碰上那人时,也能应对,不过,现在太晚了,改天告诉你吧。”

方巨唯唯而应,等青田禅师走了,他又练完杖法之后,再勤恳地练习密宗元上心法的石室四式。那最后一式“丹霞选佛”;老是练得不甚对劲。又练了许久时间。

他这个人傻是真傻,但十分坚毅,凡事一开始做了,便一直做到底,不会半途多心中辍。

翌日,秋月禅师亲自带剑往中原,找寻钟荃。本来那青田禅师资历名望都堪为本寺代理主持,可是青田排师是个不能稍坐的性子,准备将十八路降龙杖法传授完之后,便又离寺云游,故此便由监寺大师显性代理主持之位。

秋月禅师临走之前,曾经因不放心那左右光月头陀遗下的九天兰实,恐怕给别的人误服了,这人可没有义务要为左右光月头陀化解旧率。如是这样,大劫便变为降临本寺,他为此日夕担着心事。终于拆开左右光月头陀的锦囊,以便决定是否要毁灭掉那株汕兰。

谁知这个锦囊共有两重,外面一重有柬帖留给秋月,说明这株九天兰草,乃是天府仙种,因缘得生,自有因果,不可将之毁掉。也着他不必多虚,任得事情自然发展。至于内中的锦囊,处置的方法便是将之系在万钧灵泉入口的暗渠旁边的竹根上。

这万钧灵泉前文已经述说,乃是黄河源头五大灵泉之一。水性奇重,入地即投。这西宁古刹中无数紫檀竹,便是由这万钧灵泉灌溉得这么茂盛的。当年的土尊者,费尽心机,凿通三十丈坚岩,到达万钧灵泉源头,然后以纯金打成的一条长管,从地下道往寺中。这是因为那万钧灵泉比普通的水重上千倍有多,寻常渠道,一冲即毁。现在用纯金水管,便将灵来引入寺中。可是光是引泉入寺也没用,因为势不能在每株竹根之下,敷设纯金细管来灌溉。

这时便需应用左右光月头陀遗下的天竺异宝镇水珠。上尊者在人寺金管出口处,用白石砌个四方小洼,那颗镇水宝珠便放在石洼中,于是从金管流出来的灵泉,一经过这放有宝珠的水洼,便从另一缺口流出,滋布竹林根须之下,不会立刻流灭地中。岁月流迁,寺中紫檀竹林更长得茂盛非常,一如今日光景。

左右光月头陀遍下这锦囊,便是嘱命系在那白五水洼旁边的竹根上。秋月禅师当然马上照办,随即便放心携剑远祖京师去了。方巨这时全副心神放在练武之上,秋月禅师之离开,他也没去送行。

眨眼间过了七天,青田排师已将十八路降龙杖法尽授与方巨。这时正是下午未刻时分,烈日炎炎,酷热之极,青田禅师和方巨在一处树荫下坐着纳凉。四下静悄悄的,只有淙淙水流之声,是这么宁溢的恬静。连生龙活虎般的方巨,也痴痴坐着,一种出尘的和谐,使他自然地默默享受着。

良久,良久,青田禅师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岑寂,他和详地道:“方巨,这十八路杖法,你已学会了。”

方巨如在梦中醒来般晤了一声。青田禅师看他面上那种宁温的样子,点点头道:“你那纯真的天性,尚是一尘不染,没有半点儿心机,就像刚刚入世的孩子,心版上一片洁白,可爱可爱……”

方巨似懂不懂地点点头。青田禅师又拉回早先话题,道:“你的杖法算是会了。可是,这十八路降龙杖法,有神奇莫测之奥妙威力。老僧复建了四十年,还是没有参透。你所悟通的更加少了,不过,凭着你这一身神力,加上这根沙门至宝紫檀竹重逾精钢所铸。在十八路杖法未曾使完之前,大罗神仙也无奈你何。”

方巨咧开大嘴笑一笑,神情甚是欢喜。

“现在,老憎必需将这十八路杖法的来历告诉你,以免碰上了她时,说不出来由,便会大大的吃亏了,虽然……”

他拖长调子,并且停一下,才接着道:“虽然老僧认为她已经不在尘世,或者不再重复尘世。但反正你也应知道其中详情才是。”

这位满面风尘露露的老和尚,说到这里,轻轻咳嗽一下,清理好喉咙,才道:“老僧原本姓袁,名字正是如今法号的青田。乃是中州人氏。四十五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兴冲冲地走到一位族兄袁文宗家里,打算约他到郊外走走,顺道往赏我们袁家镇东南四里外的沈家园著名的菊花。这位族兄袁文宗,乃是一位真正的才子,不但满腹经论,学富五车,而且人才挺拔俊秀,严如玉树临风,光彩照人。我一径走进他的书房。”

袁文宗正隐几假寐,那袁青田走进来时,故意将脚步放响,但袁文宗动也不动。袁青田见他没有动静,还以为他睡着了,绕将过去,却见他双目半睁,并非睡着。当下诧异地道:“大哥,你在想什么?”

原来这袁青田也是这袁家镇上很不错的一家,而他本人也读过不少年书,相当风雅,和这袁文宗感情极洽,故此随着文宗家中排辈,叫他做大哥。袁文宗懒洋洋地哦一声,却连眼睛也不抬起来。

袁青田讪讪地走到桌边,那儿窗框上摆着两盆霜菊,开得正妍。他大意地瞧了两眼,目光移到桌上时,只见湘管未收,毫端含墨欲滴。旁边一张素笺,写着好些字。但行列微微歪斜,显然写时心绪紊乱。他伸手拿起笺看时,却是一首七律,并没有题目。当下心中一怔,连忙遍看究竟。那诗是:

旧誓初心翻自悲,枉抛红泪说相思。

明珠锦帕怜轻赠,芳径香车总误随。

挽断罗夜空有梦,已分玉树竟无技。

牢愁早与西风约,未到人间先到眉。

他在心中读罢,禁不住叹息一声。这刻,他虽然不知道这位风流儒雅的族兄,究竟为谁烦乱,但他却知道一点,便是他乃是为情所困,正在那由自己吐丝织成的茧中,努力想挣破出来。袁青田自己虽然不喜家室男女之情。然而他是深知像这位族兄的性情人品,一陷在情网中,好便不消说,若有什么波折,必定比平常人痛苦和困扰上千倍。

却听袁文宗南哺道:“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清,钟情唯在我辈,咳,又何必钟情呢……”

袁青田搭嘴道:“大哥好一首秋感,可惜未到人间先到眉。怪不得连我也不理睬了。”

袁文宗幄一声,抬起头来,惆然遭:“青田作几时来的,我真没有发觉。”

随即又垂头叹息一声,缓缓道:“这个把月来,我简直不是活着、唉,可借你去洛阳住了大半年,一点儿也不知道我最近的变化。”

袁青田静静听着,并不答腔。

‘你是知道前年我娶你大嫂时,乃是两相情愿,盟山誓海,可是,前几个月我碰上一宗事,竟把我弄得掉在进退维谷之境。”

袁青田道:“不瞒大哥说,我这次由洛阳回来,心中也是淡漠得紧,把这尘世诸般扰攘,全都看破了。故此决意回来,和大哥聚聚,还我旧时清福,倒不料大哥忽然会为情困扰起来。”

他知道袁文宗夫妻情爱甚笃,是以一看到那首诗所感叹的,乃是关乎爱情,便大大惊讶。不过起初不知灼的是谁。如今约略一说,便知道他定是遇到另外一位佳人,因而产生无穷烦恼。但他仍然没有追问。

袁文宗果然又继续道:“你坐下,我约略告诉你这经过。四个月前,我独个儿漫步到沈家园赏花,忽然在一株海棠后面,转出一位丽人。我生平真未见过这么美丽的女郎,不由得看呆了。她却没有怪我,竟然与我攀谈起来。

“于是我知道了她的名字是罗淑英,乃是沈家大先生的外甥女。我们稍一接谈,便立刻为对方的才学容华所倾倒。那天我回家后,但觉体大嫂虽然贤淑,可是太庸俗。霎时竟发现了她许多不堪之处心中嫌厌得很。

“往后我便天天往沈家赏花,实则和她见面。沈家的人除了大先生、二先生之外,闲常没有人会到园中深处。我们便无天在选韵亭中见面,盘桓整日。

“终于你大嫂知道这桩事,可是她一点儿也没有什么表示。直到如今还是这样……”

袁青田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口道:“大嫂既不干涉,那大哥你还烦恼些什么呢?”

“唉,故此事情之奇,常出人意料之外。那是因为她的缘故,我才困扰到这样子。”

袁青田茫然点点头,等他继续说下去。

“是她不肯啊!”

袁文宗只说这么一句,袁青田立刻恍然大悟。

袁文宗又喟叹道:“是她不肯啊,她果真是人间仙子,岂能屈居姬妾地位?不过当我回到家里,虽觉得你大嫂大俗,但念起这两年欢好之情,以及犹在耳际的盟誓。我又岂能无端休她?青田,我怎么办才好?”

这一问把青田问哑了。若以他看破世情的想法,这问题根本便不存在,但那困扰中的人并不是他,于是便大大为难了。

他闭口无言,良久,才嗫嚅道:“大哥,这桩事慢慢再商量。看你日困愁城,真是人比黄花瘦。我们不如到什么地方走走……”

袁文宗同意了这提议。袁青田不敢提起沈家园,忖想一下,便提议道:“我们此刻往宝林寺一趟。那儿不仅饶有园林之胜,而且我也极想拜会阔别半年的方丈明理大师。”

袁文宗无可无不可他徐徐站起来。青田是骑马来的,当下吩咐书童着人备马,以及带备笔砚之类。那书童名字是小毛,年纪已有二十,面目淳朴,一向最是忠心。得了吩咐,连忙赶着办好。当下三人一同出门。袁氏兄弟并骑先行,小毛随在后面。径向十五里路远的宝林寺进发。

个把时辰之后,便到了宝林寺。这宝林寺占地极大,寺中除了宏伟庄严的建筑物外,还有园亭地丘,树木郁苍。小桥流水掩映其间,使人流连其中,恍如在名山寻幽探胜。

他们本是相熟之客,因此虽然大半年没来,寺中僧侣仍认得他们。这时因为得知寺中唯一可以倾谈的明理大师,正在做功课,不便打扰。两人便连佛殿也没去,一径穿树过桥,来到一座小丘顶的红事中,暂时落座。

袁文宗近来好酒,是以那书童小毛已带备一瓶竹叶青。这时命他拿出来,在石几上摆两个酒杯,斟满酒之后,两人各持一杯。

袁文宗苦笑一下,仰头饮了大半杯,袁青田浅呷一口,道:“这竹叶青虽是香醇,但浓冽之极,大哥慢慢饮。”

袁文宗举手遥指道:“青田你看,不管这里乃是世外之地,到了秋天,也是景物萧疏,触目凄凉。今日不绿能与你登临此地,而且幸有青州从事,以佐谈兴。你别阻拦我的兴头。”

袁青田见他说得沉郁,便不多言。转眼之间,三杯落肚,袁文宗面上微配,神采流动。

小毛独自坐在序下石阶上,忽然张口沤唱,却是当地民谣。这大片幽静的地方,只有他一把声音汇唱,便显得十分凄清孤独。

袁文宗频频叹气,自斟自饮,又喝了三盅。袁青田喝着闪酒,也有了点儿酒意,忽然觉得袁文宗这种自寻烦恼的人,委实又可晒又可怜。转眼瞧见亭阶上的小毛,那种悠然自得的样子。霎时心中闪过一道光亮,如有所悟,却又未曾真个得着这妙悟真谛。

文宗大声道:“欲将沉醉换悲凉,请歌莫断肠……”

随着语声,竟然流下两行情泪。

袁青田正待劝慰,袁文宗摆手道:“唉,你别理我。你说得对,百丈红尘中,多少情丝很网,等人们自己撞进去,再无能自拔,我还是一了百了,将这可恼浮生捐弃。”

袁青田也不知他的话是真心的,抑是随口道出。沉吟一下,再抬眼瞧他时,只见他一脸坚决的神情,甚至乎带出轻松的神色,这才暗自一惊。

他道:“青田啊,我反复把这念头想过,可是又不敢着意细思。如今好得多了,但觉心中无甚挂碍……”

亭下步声乍响,一个装束古怪,面目黛黑的僧人,从树荫那边转出来,袁文宗好像又忘了方才的话题,睁大醉眼道:‘那不是天竺来的僧人么?”

袁青田应声是。但见那僧人身上斜披的白纱飘飘,在亭下那溪边树下趔趄一下。法相应严之极。在这幽林小溪之畔,乍见这么一位画中罗汉般的天竺僧人,使人顿生一种洒落出尘的情致。

那天竺僧人的眼光,移到红事上。袁文宗霍然站起,但身体不稳地摇摆一下。

他招手道:‘大师请来享上。”

那天竺增人诵一声佛号,飘洒地走上事来。彼此一接近了,但觉那天竺僧人鼻挺目陷,广显方颐,波黑的长眉下面,那两道目光露出智慧光芒。他打量袁氏兄弟一眼,开口道:“施主一念轻生,却惹下身后无穷事故。”

这天竺异僧说的汉语,不但流利,而且纯正非常。这刻一开口,便深中袁文宗心事,使得袁氏兄弟禁不住诧异地啊一声。

三人落座之后,袁文宗摇头道:“不才并不至于轻技父母之躯,不过,却是必入空门,托庇于佛祖座下。免得千般烦恼,日夕侵啮此心。”

那天竺异增轻轻点头,道:“一切早已前定,贫憎不能挽回。”

回眸见袁青田凝视着他,便微笑道:“贫憎与施主大有缘法。施主可觉得贫憎面熟么?”

袁青田果然是心中对这异憎有着熟悉之感,便承认地点点头。那天竺异僧自我介绍道:“贫僧法号左右光月头阳。此生行脚遍及字内,立愿广识功德千万,施主也许能够踢助一臂。”

他的话乃向袁青田而说,青田连忙道:“大师即管吩咐。”

左右光月头陀微笑道:“施主果是有心人,你附耳过来。”

袁青田忙移身过去。那左右光月头陀在他耳边说了好些话。袁文宗见左右光月头阳冷落他,便独个举盅喝酒,一气喝了两盅。小毛走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