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指了指粉色衣衫的姑娘,“这是小四薇姐儿……”然后指了豆青色褙子的小姑娘,“这是小六彤姐儿。她们都比你小……”
  杨薇和杨彤就忙起身跟东瑗见礼。
  东瑗也福了福身子,喊了妹妹。
  说着话,宝巾和宝绿把东瑗带来的两只梅瓶捧了进来,梅香馥郁,梅蕊娇艳,插在水晶梅瓶里,俏丽丫鬟素白皓腕捧着,格外清雅。
  老夫人眼底的笑意更浓:“这是瑗姐儿带过来的?”
  她认得那是她曾经赏给东瑗的梅瓶。
  东瑗恭敬道是,又笑道:“院子里那株梅树开了花,想摘了几枝下来玩……想着祖母和母亲的院子都没有梅树,叫人给母亲和大伯母送了些,也给祖母带了几枝。就是怕太香了,不知祖母是否喜欢……”
  “喜欢,祖母最喜欢梅香……”老夫人搂了她,满眸的笑意越发浓了,“好孩子,数你孝顺。”
  让老夫人喜欢的,不仅仅是她的孝顺,还有她处事的练达。
  给老夫人送了,也没忘自己的继母和世子夫人,办事周到妥帖,不给人说嘴的机会。
  杨氏见老夫人高兴,附和着笑:“我也有份?”
  东瑗道是。
  杨氏就冲她慈爱笑了笑,说了句:“好孩子,难为你想着。”
  然后就瞥了坐在一旁太师椅依靠椅袱喝茶的薛东琳。
  杨氏记得,她院子里也有两株红梅树,前几日去看她,还听到她跟丫鬟锦秋说摘了做梅花茶吃。
  现成的孝顺都不会,不及薛东瑗一半的精明!杨氏心中微气。
  薛东琳见母亲看过来,便明白母亲的意思,不屑轻哼了一声,把头偏过去。她最看不薛东瑗这样的,低眉顺目,见人就巴结,一副摇尾乞怜的奴才样儿,哪像高贵的侯府小姐?
  老夫人明明把杨氏母女的神态瞧在眼里,却装作看不见,笑盈盈跟杨二夫人说话。
  不一会儿,丫鬟问是否摆饭。
  老夫人就笑着起身,领着她们去厅堂吃饭。
  每日吃了午饭,老夫人都要小憩一会儿,这是几十年的老习惯。五夫人明白,略坐了坐,见老夫人精神不济,就笑道:“娘,二嫂刚刚回盛京,我们姑嫂好多年不见,说说体己话去……”
  杨二夫人也笑道:“才回来,家里一堆琐事,我也要回去了,改日再来叨扰老夫人。”
  老夫人笑眯眯的,道:“你们都忙,去吧,去吧。瑗姐儿在我跟前坐坐就好。”
  五夫人和杨二夫人道是,领着孩子们,辞了老夫人,往五夫人的院子去。
  老夫人有些累,就对东瑗道:“祖母睡会儿,你在炕上练练字,晚上吃了饭再回去。前日贵妃娘娘赏了只乌鸡,听说是南边进贡的,最滋补。东西少,不分给她们了,咱们祖孙偷偷享口福。”
  薛东瑗笑起来,打趣老夫人:“那我跟祖母吃独食……”
  老夫人大笑。
  薛东瑗的大堂姐薛东婧早些年封太子良娣。三年前先皇薨逝,太子登基,改年号为元昌。太子妃封了皇后,两位诞下皇子的良娣封了贵妃。
  薛东婧便是元昌帝的两贵妃之一。
  当年太子妃诞下皇长子,不足半月便夭折,薛东婧的儿子是二皇子,今年七岁,最得元昌帝喜欢。
  后来皇后一直不孕。
  东瑗有次听父亲跟杨氏说,再过两三年皇后还不能生出皇子,元昌帝大约会立薛东婧薛贵妃的儿子为东宫太子。
  薛家的富贵只怕更上一层。
  杨氏听了很高兴,薛东瑗却蹙了蹙眉。
  月满则亏,泼天的富贵得到容易,守住难。
  老夫人屋里的丫鬟宝巾、宝绿、绿浮、紫鸢纷纷进来服侍。
  绿浮、紫鸢替老夫人宽衣,服侍她歇午觉;宝巾、宝绿就搬了小炕几,拿了笔墨纸砚,替东瑗磨墨,伺候她在东次间临窗大坑上练字。
  东瑗练字,宝巾一边帮她磨墨,一边小声跟她说话:“……。前日就得了赏,老夫人一直叫厨房好生留着,还叫人问九小姐什么时候好,就等着您过来吃……”
  东瑗的手微顿。
  她便想起了穿越到这个时空之前的奶奶。哪怕是一碗煮得好吃的稀饭,都要给她留着。那时她有两个堂弟,奶奶却总是背着弟弟们,给她零花钱,生怕她受了委屈。
  不管是什么东西,两个弟弟有的,奶奶就会给她准备双份的。
  后来她高中尚未毕业,奶奶就去世了。而后的那些年,再也没有人对她那么好。
  就连父母,都不会事事替她想得那么仔细……
  宫里赏的乌鸡,她生病了,老夫人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留着等她病好了……
  东瑗垂眸,修长羽睫似小小羽扇,将她眼眸斜拢在阴影里,看不出情绪。但是宝巾知道她眼中有泪,便借口有事吩咐小丫鬟,走了出去。
  东瑗用帕子拭了拭眼角,眉梢微挑,练字时下笔越发轻盈。
  那边,杨氏带着嫂子、侄女往自己的院子去。
  刚刚出了老夫人的院子,生性活泼杨家六小姐杨彤就笑道:“刚刚那个九小姐,她长得真漂亮,就算是丹青圣手,亦难画她的风骨……”然后见姑母、母亲、姐姐和表姐都不说话,她有些讪,推表姐薛东琳,“表姐,你说是不是?”
  薛东琳脸色阴沉。
  刚刚在老夫人屋里,祖母对薛东瑗那样亲昵,她就有些吃醋;后来薛东瑗的梅花送进去,母亲拿眼睛瞟她,她心中存了怒火;现在听表妹这样夸薛东瑗,心底翻腾的怒焰怎么都控制不住,她冷冷哼了声:“漂亮有什么用?勾栏、戏园子的,都这样漂亮!”
  “琳姐儿!”杨氏大声呵斥女儿,眼眸微沉。
  把自己的嫡姐比成勾栏的,她又有什么体面?
  女儿这样不知轻重,让杨氏很愤然。
  薛东琳不顾舅母和表姐表妹在场,怒视母亲,扶着自己的丫鬟,快步回了自己的院子。
  五夫人气得身子打颤,扶着杨二夫人的手:“看看,都是她父亲宠的!我每次要教训她,五爷就拦着,如今……如今养成这样刁钻的性格!她都十三岁了……”
  杨二夫人心中好笑,薛东琳的性格,其实更多是像杨氏吧?当初她做小姑子的时候,也是这样刁钻泼辣的。
  心中不屑,表面上还是要安慰她:“你别气,琳姐儿年纪小,不懂事……”
  “姑母,您别怪琳姐儿,都是彤姐儿不会说话,惹了表妹。”一旁的杨薇便帮着母亲劝五夫人,然后给杨彤使眼色。
  杨彤不过十二岁,却是极其聪明的,领悟了姐姐的意思,便笑道:“姑母,都是我不好……”
  五夫人这才脸色微缓。
  一行人继续往五夫人的院子走去,杨二夫人想起了什么,道:“芷菱,怎么你们家老夫人如此喜欢瑗姐儿?当年娘不是教你如何对瑗姐儿吗?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还是让瑗姐儿得了势?芷菱,咱们姑嫂不说假话,瑗姐儿这样受宠,对你和琳姐儿可没有好处。”
  芷菱是杨氏的闺名。
  想到这些,杨氏就恨得牙痒痒。
  “还不是那些蠢货!”她压抑不住怒意,愤然道,“我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们好好‘照顾’瑗姐儿!可瑗姐儿刚刚在老夫人面前行走两个多月,得了老夫人几句夸赞,她们就沉不住气,一群没用的废物,巴巴我从建衡伯府千挑万选把她们带出来!”
  

第003节字如其人
  杨氏是建衡伯府第五女,亦是最小的嫡女,自小得母亲疼爱,娇生惯养。后嫁入薛家,丈夫薛子明性情温和,对她更是百般呵护。她嫁过来第三个月怀孕,生女薛东琳,一年后又生子薛华逸。
  三年抱两,薛府虽人丁兴旺,老夫人也是格外看重的。
  她是老夫人幼子的媳妇,不需住持家中中馈,老夫人又是慈爱性子,对杨氏很宽容。
  她一辈子没有吃过苦,直到被九岁的薛东瑗算计。
  薛东瑗生母姓韩,亦是盛京望族,她外公在先帝时官至工部尚书。
  韩家在盛京颇有名气,除了他们家门风严谨清廉,便是韩家子嗣都很漂亮。
  特别是到了薛东瑗母亲这一辈,几个女儿个个国色天香。
  薛东瑗越来越大,眉眼间越来越像韩氏。个子高挑,肌肤雪白,鼻梁笔挺,樱唇微翘,最最出彩的,是她那双遗传自韩氏的眼睛。
  她斜长眸子微挑,自有风流媚态,勾人魂魄。
  东瑗六岁的时候,杨氏有天去看她,她午睡初醒,云髻蓬松,肌肤粉润,懵懂眸子流转着迷离的娇慵,杨氏瞧着就浑身发酥。
  特别是她樱唇轻启,声音甜腻娇柔喊了声母亲,叫得人筋骨都软了。
  杨氏回去后,满脑子都是她那媚态。
  这还得了!
  这么小的年纪,就如此美艳!她这模样,女人看了都心动,男人见了,还不对她百依百顺?
  杨氏忧心忡忡回去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咱们这样的人家,来往都是皇亲贵胄,要是一个不慎,被外男瞧见了她的模样,要讨了这门亲事,可怎么办?普通人家还好,要是不幸被王爷皇孙瞧见,非要去,难得薛家敢不给?有个名分也罢,要是被兴平王那种荒淫无道的讨去,薛家既不敢得罪他,自然要给的。给了,伤得可是家族的体面。到时,老夫人不说她不本分,只说我没有教好女儿!”
  大嫂、二嫂当时笑她太过于谨慎,杞人忧天了。
  杨老夫人却脸色肃穆,道:“你所思虑不无道理。那孩子我也见过几次,长成她那样,太过秾丽了,不得不防。要是她做出丑事,都是你这个继母的过错……还会连累琳姐儿。”
  是啊,要是薛东瑗做了丑事,别人还以为杨氏教女无方,薛东琳的名声跟着受损!
  杨老夫人想了想,道:“你要服侍姑爷,又要照顾琳姐儿和逸哥儿,总是防着她,岂不是要三首六臂?与其这样,不如主动一些……让薛家上下都知道,她不仅仅长得狐媚,性子亦轻佻,不服管教,将来不管她出了何事,薛家算不到你头上。”
  杨氏大喜。
  回来之后,便跟身边得力的商议,最后把自己身边的两个二等丫鬟木棉和杜梨换给东瑗。
  东瑗的乳娘汤妈妈虽不是杨氏的陪房,亦不是韩氏的,很好收买。
  就这样,三年下来,薛东瑗轻佻粗莽的性子名声在外,阖府上下都避着她,杨氏心情甚悦。
  哪里想到,她九岁时从树上摔下来,昏迷了三天就突然醒来,看着杨氏的神情很奇怪。
  她躺在床上,杨氏却感觉她的目光深敛,看不出一点情绪,不似少女的欢快与单纯,令人发憷。
  她当时没有深想。
  半年后,就出事了。
  先是杨氏努力培养的汤妈妈被撵了,老夫人还私下里言辞告诫她一番,说她疏忽了对东瑗的照顾,把汤妈妈那种毫无德行的放在嫡小姐身边。
  没过几个月,木棉和杜梨被卖到娼寮。
  老夫人一向宽容,把做错事的下人打个半死,还要卖到娼寮,是第一次。杨氏也是第一次知道老夫人手段如此果决强悍。
  这都不算什么。
  第二天薛老夫人当着家里的妯娌教训她,言语里,句句暗示杨氏迫害东瑗,这才是杨氏一生中受过最大的屈辱!
  她从未这样失过体面!
  都是薛东瑗!
  这些话,杨氏自然不会跟自己的二嫂说。
  她只是很气愤说汤妈妈、木棉和杜梨误会了她的意思,对东瑗出手,结果薛老夫人把账算在她头上。
  一副无辜模样。
  杨二夫人听了心中直笑。
  当时婆婆给杨氏出主意,并没有避讳她和大嫂,难道杨氏没有听进去?
  见杨氏把过错都推给下人,杨二夫人明白她不想多谈这个话题,随着她的意思,把话题绕开。
  从镇显侯府薛家回去,杨二太太忍不住摇头轻笑。
  六小姐杨彤很活泼,见母亲独自发笑,忍不住问:“娘,您笑什么?”
  杨二太太宛如自言自语:“……我笑你们五姑姑,跟你们祖母一个性子,真是谁生的像谁…。。。那个九小姐,是个厉害的,你们五姑在她跟前做不得一点鬼……”
  她说的含含糊糊,杨彤一头雾水:“娘,五姑姑什么性子?”
  杨二夫人摸着她的脑袋,含笑不语。
  杨彤很不满意母亲的敷衍态度,又问:“娘,那个漂亮的九小姐,她怎么个厉害法儿?我瞧着她和和气气的,比琳表姐讨人喜欢……”
  杨二夫人将爱女搂在怀里,笑感叹道:“当初那个韩氏做出那种事……薛老夫人可不糊涂……她居然还宠爱薛九小姐,足见九小姐的厉害。”
  这回,杨薇也糊涂了,笑起来:“娘,韩氏是九小姐的生母吗?她曾经做了什么?”
  杨二夫人回神,觉得自己的话说得太离谱了,便端正神色,对两个女儿道:“小孩子不要总是刨根问底……”
  
  东瑗坐在老夫人东次间临窗的炕上练字,一练一下午,既不烦躁,亦不喊累。
  老夫人睡了两刻钟便起来,正好二夫人带着五小姐薛东蓉过来问安。
  外面天色越来越沉,没过半盏茶的功夫就下起雪来。
  “今年的雪可真大……”二夫人愁苦道。
  五小姐薛东蓉却笑:“瑞雪兆丰年,明年定是风调雨顺……”
  老夫人最喜欢听这种乐观的话,当即笑起来,问了冯氏和薛东蓉几句,就道:“外面下雪,天怪冷的,你们娘俩陪我摸牌,晚上留在这里吃饭。”
  二房的二老爷病逝将近十年,二夫人冯氏有一子二女。儿子薛华轩在薛家兄弟中排行老三,前年外放四川知府,带着妻儿上任,不准备回京过年;一个女儿叫薛东婷,薛家姐妹里排行老四,四年前嫁到定远侯府,成了定远侯的第三儿媳妇。
  另外一个女儿,便是五小姐薛东蓉。
  薛东蓉今年十七岁,尚未出嫁,是薛家的老姑娘。她娴静和善,薛府上下都很喜欢她。
  五年前她跟陈国公府的世子爷定了亲。
  陈国府是四皇子的外家,先帝晚年体弱多病,四皇子起了弑父篡位的歪念,陈国府帮衬着。计划落败后,陈国府被抄家灭族。
  薛家是太子的外家,自然划清界限,主动退亲。
  当时风头不好,薛家不敢给五小姐再议亲,拖了两年。然后就是国丧,一直耽误至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