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正的哈佛-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个人能够有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哪个个人就会在事业上有新的发展空间。在知识日益增值的时代,商品价值已不是劳动者简单体力的物化,而更多的是劳动者创造『性』智力的转化。劳动者的创造『性』智力使商品的价值出现几何级数的扩大。因此,个人强烈的好奇心、高度的创新意识、创造欲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在新时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你应该每天

    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哈佛大学1999级法学院) 亚当·爱德华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说:〃你应该每一两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这是一个永恒不灭的真理,是人生进步的基础,是人们上进的梯级。支持詹姆斯主张的人很多。参议员艾夫斯有一句名言:〃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1。不畏艰难,全力以赴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庞德,在年已90之时,每天仍到他的办公室去工作8小时。他的秘书说:〃他很衰弱,但是每天『逼』着自己从他住的地方走过两个街口到办公室来,这段路要走一小时,他却一定要走,因为这使他自觉有成就感。〃

    一天,有个学生从庞德院长办公室里出来,捧着一大堆书,一脸不高兴地低声抱怨说:〃总是这一套。我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可以用一个是或否回答,却给我十几本书,说可以在这些书里找到我所要的答案。〃

    庞德后来说:〃这就是我学到的读书方法,艰难费事的方法。那孩子如能好好地钻研这些书,他就可以真正了解这个问题,将来也许成为一个好律师。〃

    优秀的专业人员和成功的名人差不多都是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文艺作品代理人布兰特在一次约会中说:〃请等一下,我要打个电话。有一件很讨厌的事要做,要早点把它解决掉。〃多数人遇到讨厌的事,总是尽量拖延不做。布兰特却表示:我学会了不畏艰难,我所遇到棘手的事,差不多每天都有,我就把它先解决。然后这天的精神就会愉快得多,工作效率也好得多。

    2。先克服心中的畏怯

    我们一旦正视困难,就很可能发现它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麻烦。有个名为琼斯的新闻记者,极为羞怯怕生,有天他的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兰代斯,琼斯大吃一惊,说道:〃我怎能要求单独访问他?布兰代斯不认识我,他怎肯接见我?〃

    在场的一个记者立刻拿起电话打到布兰代斯的办公室,和大法官的秘书说话。他说:〃我是明星报的琼斯。〃(琼斯在旁大吃一惊)〃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他听对方答话,然后说:〃谢谢你,1点15分,我按时到。〃他把电话放下,对琼斯说:〃你的约会安排好了。〃

    事隔多年,琼斯提到:〃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来不易,却很有用。我每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次就比较容易一点。〃

    3。学会自行思考问题

    畏惧也可能有别的表现,例如不愿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多数人不愿在众人说〃是〃的时候挺身说〃否〃。为什么?是不应该有诚恳的异议吗?诗人爱默生曾说:〃大丈夫不从流俗。〃他说的不是怪僻癫狂的人,而是坦然无畏申述己见的人。许多人所谓的〃难事〃可能只是坦白说出自己的意见。

    可是也有比坦白直言还要困难的事。哈佛文理学院的一位学生问爱因斯坦他对理科学生有什么忠告?爱因斯坦毫不迟疑地答道:〃我要劝他们每天以一小时的时间排弃别人的意见,自行思考问题,这件事不易做,却很有收获。〃

    4。遭遇困难问题就迅速应付

    人类的头脑在强行使用之下,常会有极优良的成果。它可能创造出贝多芬的奏鸣曲、一出哈姆雷特、一枚火箭、电视机、米开朗基罗的雕刻、摩天大楼、金字塔。但是必须苦思深讨,才能有结果。

    考验自己的地方很多。〃每日做点困难的事〃,可能是指读一本艰深的书,强令你运用思想。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新闻系一个学生问名专栏作家亚当斯:〃你签订合同,要每星期写5篇专栏文章时,你怎能有把握每星期想出五项新意见?〃

    亚当斯回答:〃如果容易到有把握的程度,这份工作就没有兴趣了。正因为我每天早晨要苦心思想意见,才能使我认为我不是白拿薪津。〃

    学生追问下去:〃如果想不出意见呢?〃

    亚当斯说:〃我就坐下来强迫自己动笔。〃这样处理难题,就是他迎头解决困难的方法。

    任何人每天都有难题需要处理。那些最宁静、最快乐,大体说来最成功的人,就是那些一旦遭遇困难问题就迅速应付的人。这种不畏艰难的方法,到头来是达到心神泰然的最好方法。

    四、每天花一小时

    来干你想干的任何事(哈佛大学2000级商学院) 尤厄尔

    一位获得巨大成功的哈佛毕业生费尔德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紧凑的年代里,人们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做完想做的事,所以许多念头就此打消了。但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用坚定的意志,坚持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在哈佛的mba讨论课上,学生们都相信,往往是越忙碌的人,他越能挤出这一小时来。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蜂鸟(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布莱克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来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这时他已是最高法院中知识最渊博的人士之一。他的博学多才使美国人民受益匪浅。

    当然,要挤出这一小时并不容易。需要有决心和恒心。关键还在于如何设法得到这一个小时,并且有效地利用它。

    威尔福莱特·康,前半生奋斗了40年,成了全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尽管事务十分忙碌,他仍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从未学过油画,我曾不敢相信自己花了的力气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我最后还是决定了,无论作多大牺牲,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小时来画画。〃

    威尔福莱特·康所牺牲的只能是睡眠了。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惟一的办法是每天清晨5点前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他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怎么也不想再睡了。〃

    他把顶楼改为画室,几年来从不放过早晨的这一小时。后来时间给他的报酬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地在画展上出现了,他还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画以高价被买走了。他把用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入变为奖学金,专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愉快,这是另一半收获。〃

    每个人的脑子都有能力去创造和想象,为自己寻找到机会。一位名叫尼古拉·格里斯多费罗斯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小时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随着知识的积累增多,一个念头跃入他脑海,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加速器比当时其他类型的加速器造价便宜而且更强有力。他把计划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作试验,又再经改进,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000万美元。格里斯多弗罗斯得到了数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时常强迫自己挤出一小时来集邮,借以摆脱周围的一切。已故的吉妮太太曾回忆,总统那时经常去她管的那幢房子,把自己关在里面,摆弄着各『色』邮票。总统来的时候脸『色』阴沉,心情忧郁,疲惫不堪。等到他走出屋子离去时,精神状态完全变了,变好了,似乎整个世界变得明亮了。对这位总统来说,这点时间的独自清静换来了他新的精神面貌。

    要得到这样的收益,无论多大年纪的人都可以马上做起。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78岁起每天抽出一小时学习欣赏音乐。他说:〃我很快就养成了这种习惯,……每天听一小时的音乐。我要具备起欣赏音乐的能力,随着年岁增高,等到我不得不靠静坐度日时,就用得上它了。〃

    一天安排出一小时来静心,排除疲劳,即使看来没有做出多大的事情来,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有收益的。至少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可以理清头绪,为自己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

    有一家很大的化妆品公司的负责人,见儿子在大学获得了神学优等生的荣誉,十分高兴。可是每次儿子回家,父亲就发现与儿子不再有〃共同语言〃了,这使他日益焦虑不安起来。虽然当父亲的对神学也很感兴趣,但毕竟从没认真系统地学过这门课,为此他在每天午饭后开始挤出一小时,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攻读宗教方面的书。

    他说:〃起先同事们认为我古怪,在干傻事。但不久他们对我的学习计划改变了看法。由于对宗教学的研究,使我涉及了人类学、社会学和其他一些科学领域。近几年来,我常被邀请到各地去演讲。我想我的演讲与文章对宗教信仰内部间的相互了解做出了一些贡献〃。接着他补充道:〃最主要的是,我儿子一定会为父亲的自学成才而自豪的。〃

    备受哈佛大学师生推崇的心理潜能学大师罗宾指出:每天花一小时来干你想干的任何事,这有助于挖掘出你身上的潜在能力,因为这种能力若不去挖掘,它很容易消失。抓住这点时间,就能使你的心灵变得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更有意义。不信你就试试,看看结果会如何。

    五、人的最大生命力

    在于不断进取创新当代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就读于哈佛大学,他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拥有一个开放的头脑,这也正是造就他的成功和财富的内在特质之一。能说明这一点的最好例证就是微软公司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转型。早在1993年,比尔·盖茨就以7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荣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首位。到1995年时,微软公司更是以『操』作系统和软件雄霸个人电脑市场。但当时比尔·盖茨几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没有及时地意识到互联网的引入将使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和全球经济发生根本『性』的革命。然而由于他随时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并及时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使他改变了看法,全面调整了微软的战略。

    要想了解盖茨到底是为什么一开始对警告信号视而不见并不困难。早在90年代初,当互联网络奇迹般地由个人网络摇身一变而成为全球『性』的通信与计算机媒介之时,盖茨的微软公司增长正旺。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达到38亿美元。员工也由1990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万人。这主要是出于视窗软件的成功。

    到了1993年,技术方面的消息灵通人士发现了〃万维网(www)〃,万维网可以让你在网络上轻松的显示图表和照片。尤为重要的是,你只需用带〃小丁〃的鼠标在某个地方轻轻一点,万维网就可以让你在网络计算机间跳来跳去。然而,在当时的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看来,万维网不过是个普通的新鲜玩艺儿罢了。

    比尔·盖茨说:〃我是不会说'现在已清晰可见万维网将在今后几年里迅速发展'之类的话的。如果当时你们问我大多数电视广告是否会在广告内容中加入万维网地址,我会放声大笑。〃而且盖茨和他的经理们还有更紧迫的事要考虑。『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微软公司反竞争行为的调查正在进行。微软还有一个秘密小组正在创建一个服务项目以同〃美国在线〃一较高低。尤为重要的是,众多的程序员们正忙于研究后来的windows 95。

    微软公司对万维网所作出的公开反应一直沉默不语。直至1995年秋,万维网的猛烈发展势头给微软公司敲响了警钟:它已对微软公司造成了威胁,已有约2000万人不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沉『迷』于网络。更糟的是,在太阳微系统公司所开发的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的推动下,万维网作为一种新式〃平台〃正在崛起。这对视窗在个人电脑上的霸权地位,以及整个个人电脑时代构成了挑战。

    盖茨坐不住了。1995年12月他举行了一次大型活动,表明微软公司打算全面参与并赢得这场网络时代的软件大战。微软公司将生产网络浏览器、网络服务器,并对微软公司现有的程序进行网络化。从那时起,微软公司总部的每个人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有着35座建筑物的大院里,每个角落都进行着网络项目的开发工作。1996年2月份成立的专门从事网络产品开发部门的员工人数增加到了2500人,这一数字比网景公司以及紧随其后的五大网络新贵的员工人数之和还要多。盖茨说:〃当前,互联网络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它将带动一切。我们的软件个个都是核心产品。〃

    为什么盖茨这么快就醒悟了?因为盖茨对历史非常熟悉,有些市场的领导型企业,比如通用汽车、ibm之类的公司由于其高层经理人员未能洞察到整个行业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而栽了跟头。而且盖茨对市场情况看得很清楚:到1996年中,互联网的动力就变得极其强大,而网景成了万维网的新领地内统治者……网景至少占有测览器市场的2/3。

    如果当时盖茨固执己见,那么可能真的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微软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