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习惯大成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前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几秒钟。这一等,太好了,于是,他发现四下里其实并没有任何人在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同学也没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欢乐。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过水无痕,什么麻烦都没有留下。

    不能想像,如果当天校长一声吼骂,会给那个快乐的海滩之旅带来多么愁惨尴尬的阴影。那些小女孩会永远记得自己当众丢了丑,而大孩子便学会了鄙视别人的〃无行〃,并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他们是不必拭擦尘埃的,因为他们是大地,尘埃对他们而言是无妨无碍的,他们不必急着学会为礼俗规范而羞惭。他们何必那么快学会成人社会的琐碎小节。

    『毛』病点拨: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对待孩子,也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对待别人。而且,很多事情本无所谓是非,可在心中有是非的人的眼里就会生出是非来。

    

小习惯大成功 14。朋友不可辜

    信赖自己,不要为自己点滴小事在脑筋上作帮无为的牺牲,还是拿出行动来做你该做的事。

    一只雄狮住在密林里,跟一只猕猴结成了朋友。猕猴非常信任狮子,就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狮子那里。一天,一只饥饿的秃骛寻找食物,趁狮子睡着了,就把小猕猴抓走,飞到树上去了。狮子醒来后,四处寻不见小猕猴,一抬头,却见秃驾抓着小猕猴在树上,便恳求秃骛说:这个小猕猴是我受猕猴的委托来护养的,没想到你抓走了,使我辜负了朋友的信任,请允许我向你讨还小猕猴。秃骛说:去你的吧,我现在又饿又累,只想吃肉!

    ……狮子该怎么办呢?

    有人说:〃这还不好办?狮子以牙还牙,捣毁秃鹫的窝,给它来个覆巢无完卵。〃有人说:〃狮子不是兽中之王吗?它应该唤来百兽,向秃鹫宣战。〃也有人主张狮子应该想条妙计,让秃骛主动放弃小猕猴……

    其实,有时候,威势权力和谋略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某种目的,但是它们决不是万能的。狮子知道秃整不会白白送还猕猴,为了不辜朋友的信任,狮子毅然剜下自己两肋上的肉,向秃鹫换下了小猕猴。

    『毛』病点拨:兽中之王竞能为朋友而折腰,果为大智慧、大勇敢。当我们面对我们可信赖的人,是不是也应以诚相待呢?

    

小习惯大成功 15。苦中甜

    吃得苦中苦,方品甜中甜,糖可以甜嘴,但不可甜心,要想甜心,就得吃苦。

    几年前,我与同乡麦大枢先生在天安门广场溜达,共同怀念起故乡,他说了件自己少年时的事,让我至今不忘。

    父亲病了,亲戚拿二斤白糖来探望。父亲说这么好的东西过端午再吃,母亲就把精装进一个黑罐子,用一根粗麻绳拴着挂在屋梁上。辍学在家的天枢,便从此有了些寄托。

    一日,家里大人不在,天枢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己留在屋里。血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喝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狂喜之后,他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爬了上去。当他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之时,他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他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他抓了一满把,满满塞了一嘴。在嚼咽的时候,他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一个多月后,他的小手蘸完了最后一粒糖。端午了,罐子从屋梁上下来了,他等着挨顿饱打。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哭着,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母亲的哭声震得他无处藏身。他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后来他成了牧羊人,当了兵,上了大学,成了记者,又是个深邃的学者。你要正碰上他回故乡,问他:你包里提的啥?他一定会腼腆地笑笑:啊,没啥,是些白糖。

    而他自己,从那以后,很少再吃白糖。

    『毛』病点拨:其实,只有那些苦涩的记忆与伤痛才更能催人向上。苦与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小习惯大成功 16。功利不等于人性

    功利对某些人固然重要,不具备良好的人『性』,功利也失去应有的光彩,做个好人不容易!

    我跟某公司董事长做了多年邻居。当他的公司财源茂盛时候,他的汽车辗扁了别家的小鸡,他的狼犬自己散步,对着邻家的小孩『露』出可怕的白牙,他修房子把建材堆在邻家门口。坦白地说,他在邻居中间没什么人缘。

    后来,他的公司因周转不灵而歇业,我们经常在巷道中相遇,我步行,他也步行。他的脸上有了笑容,他的下巴收起来了,他家的狼犬栓上链子,他也经常挨一『摸』邻家孩子的头顶。可是,坦白地说,他仍然没有什么人缘。

    一天,偶然跟他闲谈,谈到人间恩怨,我随口说:〃人在失意的时候得罪了人,可以在得意的时候弥补;在得意的时候得罪了人,却不能在失意的时候弥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若有所悟。

    他暂时停止改善公共关系,专心改善公司的业务。终于,公司又〃生意兴隆通四海〃,他又有汽车可坐,不过他的座车从此不再按喇叭叫门,并且在雨天减速慢行,小心防止车轮把积水溅到人身上。他的下巴仍然收起来,仍然有时伸手『摸』一『摸』邻家孩子的头顶。

    后来,他搬家了,全体邻居依依不舍送到公路边上,用非常真诚的声音对他喊:〃再见!〃

    『毛』病点拨:好人缘不是在你感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得到的,它建立在真诚的人『性』上而不是功利基础上。

    

小习惯大成功 17。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之所以被称之为美德,就在于其行为毫无不良动机,不求回报。

    哲学大师第欧根尼为了充实自己的学习,四处云游。

    一天来到了河边,由于水深流急,他不敢淌过河去。恰好有个好心人见他为难,就把他背到对岸。哲学家大为感动,不断夸奖好心人,并歉意地说自己身无分文,没法报答他。这时好心人又看见有人在对岸,于是又帮这人过了河。第欧根尼这时候明白了,他说:〃看来我不用感谢你,因为你根本就不在乎我的名望,帮我只是本『性』驱使罢了。〃

    『毛』病点拨:所以不妨以此自勉,在别人有困难时,多替对方想想,不要过于在意自己。这样一来,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了自己,也能陶冶一个人的高尚情『操』。

    

小习惯大成功 18。以诚会友

    与他人交谈时你不时伸出双手摊开,能够使你显得诚实可靠。信不信,试试看!

    当人们开始说心里话或说实话时,总是把手掌张开显示给对方,像大多数体态语言一样,这一举止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它都使人感到或预感到对方将要讲真话。相反,小孩在撒谎或隐瞒真情时总是将其手掌藏在背后,当夜晚与伙伴们玩耍通宵方归的丈夫不愿对妻子说出他的去处时,常常将手『插』在衣兜里或两臂相抱将手掌藏起来,而妻子则可以从丈夫隐藏的手掌上感觉到丈夫在隐瞒实情。

    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发现摊开手掌时不仅不容易说谎,而且还有助于制止对方说谎并且鼓励对方坦诚相待。

    有史以来,张开双手摊平,一直与真实、诚恳、忠诚及服从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我们来看下面这则例子:

    安妮想开一家时装店,她对时装情有独钟。但开时装店需要很大一笔钱,但她手里的积累连租门面都不够,她找到好友斯芬商量。斯芬见安妮兴趣很高,不想泼她的冷水,打开保险柜。拿出了所有的现金和信用卡,摊开双手,对安妮说道:〃喏,就这些了,够不够?〃

    〃0k,够了够了!太谢谢你了,斯芬!〃

    在斯芬的支持下,安妮的时装店顺利地办成了。开张那天,斯芬来祝贺,安妮一见斯芬,激动地摊开双手,笑着说道:〃哈罗!真诚地欢迎你,斯芬!〃

    两位好友紧紧拥抱在一起。

    安妮的服装店生意很红火,但安妮却没有归还斯芬的钱。斯芬因没有大的用处,也没有找安妮要那一笔。大约有一年左右,斯芬的姨妈住院,需要一大笔钱做手术,斯芬和姨妈感情很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斯芬就想安妮能还一部分钱给她,她到安妮的时装店,委婉地说明了来意。安妮的态度却有些暖昧,推说店里生意不好,没赚上钱。

    斯芬见安妮的店里客来人往,只一会儿就做成了几笔生意,她双手摊平,问安妮道:〃真是这样的吗?〃

    安妮一见斯芬这手势,想起当初斯芬帮助她的情景,脸一下子就红了,把钱还给了斯芬,现在两人关系一直相处得很好!

    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双手摊平,表示坦诚、真实,同时也能鼓励对方坦诚相待。在生活中,我们不妨也经常将双手摊平,多给他人以坦诚,这样,你在任何人心目中的形象都一定是美好的。

    西方有心理学家断言:〃判断一个人是否坦率与真诚,最有效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其手掌姿势是否双手摊开。〃当人们愿意表示完全坦率时或真诚时,就向人们摊开奴手,说:〃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让我坦率告诉你吧。〃

    『毛』病点拨:朋友,在透『露』心曲时请摊开你的双手,塑造一种对人坦诚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

    

小习惯大成功 19。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常说批评是〃忠言逆耳〃,却是〃利于行〃的。其实批评自己的人,一般都是真心对待自己,希望自己能改正缺点,朝着的方面发展的,对被批评者可谓是一片坦诚。

    人的一生是在批评中长大,成熟起来的。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家人通过批评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谁不曾常听到这样的批评:〃不要把手放在嘴里,脏得很。〃〃吃饭前怎么不洗手?〃〃你太调皮了,真不听话。〃而长大一些又会听到诸如〃不要只关心自己,要关心一下别人〃〃别老迟到〃等等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从不批评别人,也几乎没有人会从不受到别人的批评。

    批评是能使人更加成熟和完的良方,是使人成功的阶梯。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而若视批评为别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进步的了。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把清酒献上。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送上干肉和干粮。

    郭君问:〃你怎么准备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又问:〃你为什么要存这些东西?〃

    车夫又回答:〃为您出逃路上充饥解渴呀!〃

    又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吗?〃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您喜欢虽人说奉承话,却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您,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所以我没有劝您。〃

    郭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所以落到出逃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了话题,说:〃您流落在外,是因为您太有德了。〃

    郭君听后又问:〃有德之人却不被国人收留而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之人,只有您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啊!〃

    郭君听后喜不自禁,趴在车前横木上笑起来,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觉得周身劳累,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车夫用干粮垫在郭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郭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郭君在穷途末路之时,仍不能体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车夫的一片赤诚之心,仍改不掉喜欢听奉承话的『毛』病,由此可知,他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了。

    不过有良苦的用心还需有良苦用心的表现,让对方知道批评者实际是打心眼里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支持自己或是为了自己着想的等等,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所以批评者首先就要考虑,该批评是否是于对方有益的,能否让被批评者相信按照批评语的要求改进之后,于自身有益。不能诱之以〃利益〃的批评,会使被批评的人觉得自己改正行为是为了批评者的利益。于是对批评会有更多的抵触情绪,使原本的一片好心也因方法不当而遭人误会。

    就心理学而言在发表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懂得爱护虽人的自尊心,维护其面子,不出语伤人,不逞口舌之快;理解使人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思考问题,讲话不自以为是,不强加于人。在接受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竭力认同别人批评意见中的有益部分,并予以积极的肯定。人们越是能够尊重理解人,就能越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意见。从此意义上讲,尊重、理解是使忠言不逆耳,闻过不动怒的转化条件。

    师经是魏国宫廷里的一位琴师,经常给魏文侯弹琴。

    一天,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乐曲跳起了舞,并且高声说道:〃我的话别人不能违背。〃

    师经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没有打中,却把帽子上的穗子撞断了。文侯问手下人说:〃身为人臣却去打他的国君,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文侯手下的人说:〃应该烧死他。〃于是把师经带到堂下的台阶上等候。

    师经说:〃我想在死之前说一句话,可以吗?〃

    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以前尧舜作国君时,只怕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