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天帝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杨广欢喜的是,那个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竟也附在文臣之列,站在崔君肃的下首,他原本是朝廷的秘书郎,江都事变之前,因病辞职,闲赋在家。

当日,虞世南闻得皇帝征召,一直不得皇帝重视的他本不想应召,但得家兄转达了皇帝的殷殷关切之念后,他稍稍感动,微微起了重新效忠的念头,后又听说了杨广这些时日来实行的一系列“仁政”,心下更是意动,便听从兄长的建议,再次入朝为官,辅佐皇帝,造福苍生。

虞世基他们前些时日忙得焦头烂额,后来正是得了他协助,重担才轻松了些。

对于这个有初唐四大书法家称号的昂烈之臣,杨广心中颇为重视,开声叫着他的字,亲切地说道:“伯施卿家,你身体好些了么?”

虞世南听到杨广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候自己,大是意外,心情大为激荡,连忙出列说道:“多谢陛下挂心。微臣已经好些了。”

杨广知晓是收买人心的机会,微笑道:“朕听你兄说道,你身子素来不好,如今内库中尚有上品人参少许,稍下朕便命人予你,以作滋养你身子之用。”

杨广这话一出口,大殿之内的人等看向虞世南的目光,已大是不同,俱知晓皇帝是很重视他的了,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虞世基自然是捻须微笑,大是欣慰,弟弟为人耿直,以前在朝廷的时候,不仅得罪了不少官员,连皇帝也对他的直言不讳大是恼怒,若非自己得皇帝信任,恐怕早造人陷害了。如今皇帝脾性大改,而且看样字对他的态度大是改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要重用他了。

看来,弟弟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

虞世基虽然热衷名利,但是长兄如父,对于这个弟弟,他也大是关心的,见弟弟终于得皇帝注目,他也是大为他高兴。

虞世南听到圣恩眷隆,更是感激得无以复加,拜伏在地,颤声说道:“谢陛下!臣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卿言重了。”杨广请虞世南回归队列,心下暗自得意,靠,老子的绝好劳动力名单又加人了,嘿嘿,历史书说这虞世南活了八十一岁,现在他才三十一二岁的样子,那么,就是说,还有半个世纪的悠长工作时间好剥削啊。

杨广又看向那些因为这一场戏而目现感动的群臣,微微一笑:“众位卿家,朕这些时日征讨李逆,幸好有各位卿家为朕分忧,江都才不至于朕心甚慰,过得几日,朕定当论功行赏。”

看着那些喜笑颜开的群臣,在二十一世纪看多了宫廷连续剧的杨广,深知上位者必须掌控下臣的情绪,于是变换脸色沉声说道:“今日朝会,朕有大事欲与众位卿家商议一下。”

那些文臣武将们一听,兴奋的心情登时一冷,齐齐看向皇帝。

犹豫了一下,身为文臣之首的虞世基走了出来,小心地说道:“不知陛下所说的是何事?伏请明言。”

“朕欲将在本朝的基础上,改革官制,”杨广慢慢地说道,“本朝南北合一,据有天下,兵锋所至,万民咸服,虽万里外域,亦有来降之臣,凛行开化之事,国力之雄,虽汉武不及也。不料,一夫起而天下乱,社稷崩溃,百姓遭殃,此实令人扼腕痛悔!朕追及缘由,盖因朕自身不检,行为有勃,细思之,与朝廷官制亦不无关系。”

听完了杨广的这一大通话,大殿中的诸人都现出古怪的表情。

大隋朝的小狗狗都知道,眼下天下大乱,上面坐着的皇帝是最大的罪魁祸首(因为它们吃的质量数量都比大业初年的差得多了),正是因为他的大兴征伐、穷兵黩武,才引起狼烟遍起,四野荒僻的,他自己承认是自己的错也罢了,但,但现在,他居然把一部分罪过撇到了基本没有关联的朝廷官制上?

虞世南到了江都后,尚是首次上朝,亲耳听到皇帝竟然敢于自承错误,大是感动,虽然也不大认同皇帝的最后一句话,但为臣者,君忧臣解乃是他的为官信条。

他立即出列说道:“陛下不必担忧,眼下天下虽然纷乱,但只要陛下克己勤政,将如今江都之仁义布于四海,有赏有罚,表彰节烈,使百姓得沐恩宠,将士用命,虽只一郡之地,但安定中原,横扫六合,亦不难也,依微臣陋见,不过十年便可成事。”

剩下的那几个叫不出名字的臣子听到虞世南的话,虽道他说话太过直白,但最后的话还是好听的,他们现在终于发现错过了表忠心的最佳时机,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于是纷纷出列,华丽的辞藻不断地涌出,那个真的叫天花乱坠。

奇怪的是,那虞世基、裴蕴、郑善国、崔君肃四人和宇文士及却只站在队列里,默不作声,只微笑着看着这些人尽情表演。

其实他们是有点知晓现在皇帝不像以前那么喜欢听吹捧了,如果一味的只会拍马屁,讲不定会适得其反,令皇帝不乐,当他们捕捉到皇帝面上虽微笑不褪,但眼中却掠过一丝厌恶的时候,他们真是暗赞自己的英明判断。

宇文士及为人极为玲珑聪明,他早看出自己这个模样突然变得年轻的岳父皇帝的真实意图,也不加入那些纯粹是搅局的人的吹捧中,只静观其变。

那些人狂拍一阵后,见到旁边虞世基、裴蕴、郑善国、崔君肃、宇文士及以及气定神闲的两大统领,终于发觉气氛不大寻常,皇帝也是不动声色的样子,便悻悻地退了回去。

虞世基这才站了出来,他知晓皇帝前面的一番话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显然他对改革官制早有打算,恐怕现在都拟定官职任命书了,反正自己的一番作为,皇帝是知道的,高官后禄定然少不了。

想到这里,哪里还不知道如何说,恭声说道:“微臣早知眼下的乱局必定不会那么简单的,但苦苦思量,却不知晓缘故是什么,现在听陛下这么一解说,才知晓原来问题出在朝廷的官制上,顿有茅塞顿开之感,陛下实是英明!但不知陛下如何改革?”

正文 第四十一章 三省一府

对于改革官制这个问题,杨广心中也是考虑费量了好些时日。

杨广曾经想趁天下大乱的时机,跨越封建社会形态,在江都一地直接进行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以期早日奔小康,超富裕。

但他转念一想,觉得有点不现实,社会形态的进步,需要大量的社会元素积累,据自己对世界历史的模糊记忆(咳,考古专业的基础课经常逃课的结果),公元七世纪好象还是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而在中国历史上,公元七世纪也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小高潮阶段,直至公元十五世纪,封建社会发展到达颠峰,也即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势力空前强大,没有把握住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到了十七世纪,更以王朝更替的形式进行改朝换代,通过缓解社会矛盾造就了一个昙花一现的康乾盛世,从而,也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种下了以后被动挨打的恶因。

而且,杨广也觉得,自己对于改变社会形态的操作也不是很熟悉,如果,恩,万一,操作稍有差池的话,讲不定会丧失现在好不容易才骗来的支持,被众人视为异端,群起攻击,真的这么发展的话,那乐子可不是普通的大了。

恩,还是顺应历史潮流,继续实行封建社会的那一套好了!

确立大方向之后,杨广原来想超前使用明朝君主专制空前集中的那一套官制方案的,但是那样的话自己未免太过劳累,于是,就剽窃了历史上李唐完善后的三省六部制度。

“朕日夜不寐,苦思良久,终于得出一种官制体系,”杨广视线缓缓扫在大殿诸人的身上,一字一顿地说道,“那就是恢复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六部制度?”群臣面面相觑,莫不是先帝制定的那三省六部制度。

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即位后,为了避免了权臣专权,便将前朝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其中,尚书省又掌有六部,所以称之为三省六部制度。

不过,杨广即位后,又加设了殿内省、秘书省两省和谒者台、司隶台、御史台三台。

“不错!”杨广徐徐起身,扶着御案,嘴角绽现一丝神秘的笑意,“但此三省六部又非仁寿年间(杨坚在位的一个年号)的三省六部。尚书省、中书省两省不变,尚书省之前统率的史、礼、兵、都官、度支、工六部,改为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和礼部六部,执掌朝廷中央行政事宜,上官称尚书令,下有副职左、右丞协助。六部之中,以吏为首,其余五部平行。六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六部职司,与先帝时一般无异。”

杨广顿了顿,又娓娓地说道:“门下省职责亦不变,长官称门下令,副职为门下侍郎,下有给事中四人,具体掌审核事。与此四职平行的又有左谏议、右谏论两大大夫,职司劝谏。内史省则改为中书省,职司草诏文书,长官称中书令,副职为中书侍郎,下有中书舍人六人,对应六部,草诏具体事宜由此六人负责,另,与中书舍人平行的有左补阙、右拾遗两大大夫,也是劝谏。”

杨广说罢,便停言不语,微笑地坐回御座,静待群臣发言。

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却是之前默不作声的孙向东。

孙向东一施礼,沉声说道:“陛下,三省六部固好,但陛下似乎没有说明如何安置九大军团,武职似乎也还没有品级。”

大殿众人一起看向皇帝,的确,在三省六部中,似乎是有兵部这么一茬,但是,兵部上面还有数个品级比它高,如果将九大军团长归于兵部所管辖的话,恐怕不符合他们的重要性,说不准还会再次激起兵变,酿成大祸。不过,孙大军团长的话,好象有点挟兵自重的味道了啊,看看皇帝怎么说先。

杨广望着孙向东的眼神,却充满了赞许之意。

遍观前朝后世,不是重文就是偏武,但萧墙之祸依然不能止息,那些势力强大的朝中大佬,往往还成为改朝换代后登位的新君主。但是杨广也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杜绝这种现象,社会不进步,讲什么都是泡影。

不过,这孙向东作为武将,竟然能不为外表华丽的的三省六部制度迷惑,一针见血地看出他方才宣布的制度太过注重文职,忽略武职,实属不易,恩,头脑不简单,大有发展前途!

“孙将军说得好,”杨广微笑道,“文职行政关系国计民生,乃是社稷升平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武人却也是稳定天下的不可或缺的利器,两者相辅相成,品级应该同等重要。所以,朕又想到了一个改革方案。”

“请陛下为微臣等解惑!”那帮武将一齐站了出来,施礼道。

杨广扬手示意他们稍安勿燥,淡然说道:“朕亦知文重武轻的弊病,所以就决定废除现在的十六禁军府,设立一个与三省平级的武职官位,号曰神武府,长官称神武令,下辖东、南、西、北、中、左、右、前、后等九大将军,分管九大军团行军布阵要事,神武令以及九大将军由朕任命,而部下各下位将军则由兵部校考合格,呈报朕批阅之后才得以任命。”

那些武将听说武职可以与那三省长官平级,也满意地点头,武将也是人他妈生的啊,谁不想荣华富贵,位极人臣呢。

“对于之前的爵位,”杨广沉吟道,“恢复子、男、伯、侯、公、王等六个爵位,作为荣誉封赏,为虚衔,无实际权力,可传谪子三代,三代后收回爵位。另外,废除太尉等三公封位,今后朝廷不再加封此类封号。”

“谨遵陛下谕旨!”群臣齐齐说道。

不过,有些人的声音微有迟疑之意,看皇帝的架势,恐怕连官位具体予谁都安排好,就不知自己可不可以坐个好位置呢。

杨广朝底下一挥手,又站了起来,朗声说道:“现在,朕将各位卿家的官职宣布一下。”

来了!

群臣抖擞精神,凝神静听。

“虞世基!”

虞世基神情一振,出列拜倒:“微臣在!”

“朕撤去你内史令之职,授你为尚书令,总领朝廷行政一干事宜,如今朝廷人手缺少,暂且不配与你副手,因此,朝廷诸事,你要多多负担了。”

虞世基听到自己依然是文职官员之首,爱慕名利的他也不由大是欢欣,深深叩首:“微臣定不负陛下深恩厚望!”

接下来,杨广先后授裴蕴为中书令,郑善国为门下令,崔君肃为吏部尚书,宇文士及为户部尚书,陈老谋为工部尚书,虞世南为左补阙大夫。

余下的同在大殿中的臣子,杨广授权吏部尚书崔君肃在其中择优厘选官员,以便充满朝廷职务,但杨广也交代了一句——宁缺毋滥!

外廷武职中,杨广自领神武令,韦云起为中央大将军,独孤雄为东方大将军,孙向东为南方大将军,宇文成都为西方大将军,宇文无敌为北方大将军,诸明为左大将军,左孝友为右大将军,卜天志为前大将军……

“至于后大将军么……”

杨广微一沉吟,忽然目现奇光,凝注在孙向东身上,莞尔一笑:“孙卿家,朕闻令岳沈皖禅先生对商营颇有兴致,且这些时日多得他协助宇文卿家料理狐狸军团,现在朕有意将狐狸军团托付于他,并授他后大将军之职,你看他可愿意?”

狐狸军团长一职先前是宇文士及兼任的,但看宇文士及平时那副大不情愿的表情,就知晓他不能带好被杨广寄予厚望的赚钱机器了,幸好有沈皖禅这个奇军突起,才让杨广松了一口气,老本行干起来,狐狸军团应该会发出更大的光彩吧。

大殿诸臣慢慢习惯了杨广的突发奇想,况且知道皇帝心意已决,也不敢出言阻止皇帝招商贾入朝为官了。

孙向东听了杨广的话,却是一愣,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岳父大人的名声便被皇帝所知了,不过,他也相信,名利熏心的岳父听了这个消息的话,肯定会乐翻的。

但孙向东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婉言说道:“陛下隆恩,微臣代谢,只是此事关乎他老人家今后行止,请陛下宽限少时,待微臣相询他老人家之后,再让他入朝陛见答复。”

“甚好,倘若他无意仕途的话,朕也绝对不会勉强的。”杨广笑眯眯地说道,嘿嘿,假若沈皖禅无心仕途的话,他又何必掺和狐狸军团的事务中去呢,老子就不相信这老家伙不入套!

封完了外廷官位,就轮到内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