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兵英姿-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志,更是给各*人们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终于有一天,阿瓜伊少将通知蒲英,他明天要去和当地一支*武装派别的头头儿进行会晤,让蒲英带几名女兵陪他一同前往。

ps:

【谢谢慢节奏的春天的平安符,谢谢苍穹海蓝的粉红】对不起,昨天断更,是因为同学聚会。真是郁闷,每次同学聚会都会让我的全勤泡汤……说起来都是泪啊,今年才拿了3个全勤,去年才拿了4个全勤,我是有多渣啊

025章说服游击队

阿瓜伊将军要去会谈的那个*武装游击队,已经和苏丹政府签署了停战协定,并原则上同意上缴武器。

他们这次邀请南战区的维和司令官前往营地会晤,正是为了协商缴枪的细节,特别是解除武装后自身安全的问题。

阿瓜伊觉得,会晤的地点虽然是在游击队的营地,但是那周边已经都被苏丹政府军控制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这也是阿瓜伊将军放心让中国女兵跟着他一起去的重要原因。

这阵子,他是被蒲英三天两天交上来的请战书给搞烦了。

老是拒绝,这情面上也抹不开,将军这才决定交给女兵们一次相对轻松的任务。

当然,将军心里多少也有点试试中国女兵深浅的想法。

因为这段时间,尼亚拉市周边和南达尔富尔地区的安全局势又有恶化的趋势,维和司令部手下的警卫作战部队还是太少了,无法满足保护维和人员和平民的需要。

如果,这一支50人的女兵队伍也能够独挡一面的话,多少会让司令部在分配任务方面多一些选择,缓解一下压力。

既然存着考较的意思,阿瓜伊将军故意在头一天下午下班前,才临时给蒲英说了一下明天有随行警卫的任务。

可是,有关出行的路线、交通工具、随行人数、安全预案等等问题,他却什么都没交待就开着车子出营,回到城中的公寓休息去了。

突然接到这么一个没头没脑的任务,蒲英一时有点懵。

但她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女兵队接到的第一次出营警卫任务。所以,绝对不容有失!

她赶紧跑到参谋部,找到还没下班的参谋们,从他们口中才算是弄明白了司令明日出行的地点和目的。

知道将军是坐直升飞机后,蒲英先松了口气。因为当地的民兵组织和*游击队的装备都不高,一般只有步枪和轻机枪。没有火箭筒,所以坐直升飞机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也杜绝了路上中伏的危险。

不过,战区的直升机专业停机坪还没修好。武装直升机并没有部署过来,将军也只能坐轻型运输直升机或是侦察机前往“敌营”,防卫力量还是显得有些薄弱了。

蒲英又去作战值班室和简易直升机机库,了解了一下明日出发的直升机型号,这才回到营房,召集几名女兵骨干,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个警卫预案。

之后,她请方霖天参谋长帮忙审核了一遍,通过后又带着人去准备武器弹药,连晚饭都没顾上吃。

第二天清晨。阿瓜伊来到直升机停机坪时,看到蒲英和三名女兵已经全副武装,精神抖擞地站在飞机前面等着自己了。

蒲英带的是自己最信任的精兵强将——郭亚军、李琪和黄韶容三个人,务求第一次就能漂亮干脆地完成任务。

可是,阿瓜伊一见面就开始批评起她们来。

“你们这样可不行!这些狙击枪、步枪。都不要带在身上!我们这次去,是要展示联合国的诚意,不能杀气腾腾地带着这些武器!最多像我这样,身上带一把手枪就是了。”

“那怎么保障您的安全?”蒲英问。

“呵呵,不用担心,我已经见过好几次那个营地的头目,也算是朋友了。”

既然阿瓜伊司令这么有信心。蒲英也只得服从命令。但她只是让大家把武器收起来放在直升机上,还是做好了以防万一的准备。

很快,直升机迎着红彤彤的朝阳起飞,向着目的地飞去。

出了尼亚拉市区,俯瞰机身下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红土地。

正值旱季。荒漠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绿色,只是偶尔可见零星散在的矮小灌木丛,还有几棵干枯的大树。

这片土地的荒凉贫瘠,让人看了难免心生唏嘘。

直升飞机上只能听到发动机和螺旋桨的转动轰鸣声,将军和他的秘书以及两名参谋。再加上蒲英四人,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人说话。

大约半小时之后,直升飞机接近了目的地——一片干涸的河谷地带。

没有地面导引,飞行员直接驾驶飞机,缓缓开始降落。

飞机刚刚停稳,没等地面激起的漫天黄尘散去,周围远远站着的一大群黑人便向着飞机,迅速围拢了过来。

蒲英早就看见他们几乎人人手中都举着一把ak47步枪,知道他们就是那支*游击队,便一直警惕地注意着他们的行动。

当他们快跑到飞机前六七十米时,忽然响起了一阵“哒哒哒”激烈的枪声。

蒲英立刻紧张起来。

“准备战斗!”一声令下,李琪和黄韶容马上将自己的狙击步枪架在了直升机两边的舱门处,郭亚军也开始架设轻机枪。

“别紧张!”阿瓜伊却叫了一声,阻止了她们的行动,“他们开枪,是在欢迎我!”

开枪表示欢迎?这是什么礼仪?

蒲英将信将疑地又观察了一会儿,果然发现那些黑人们的枪口都是朝着天上。他们身上和脚边的子弹壳虽然掉落了不少,这边联合国的直升机却毫发无损。

阿瓜伊将军已经忙着解开安全带,要下飞机了。

“将军,你确定他们没有恶意吗?”蒲英虚拦了一下。

“没问题。你看那个走在最前面的人,他就是我今天要见的游击队首领——阿达达,他的身上可没有武器吧?”

蒲英确实看到一个被人群前呼后拥的穿着白袍的黑人,正高举双手向飞机走来。

可是,阿达达的身上虽然看不到武器,他周围的人却个个高举着自动步枪,甚至还有人举着轻机枪,肩上斜挎着满满的子弹链。

这阵势,让人看着心里还是不踏实,生怕他们走火了。

可是,阿瓜伊坚持认为没有问题。蒲英也只好相信了。她命令黄韶容和郭亚军留在飞机上,监视现场并保持火力警戒。自己则和李琪先行跳下飞机,然后一左一右地护着将军,慢慢走向那“欢迎”的人群。

这边。游击队头领阿达达已经咧着大嘴,笑着迎了上来。

他先和阿瓜伊拥抱并亲吻脸颊后,指着旁边的蒲英二人问道:“将军,这是您的保镖吗?很漂亮啊!”

阿瓜伊笑着说:“你可别小看她们,她们是来自中国的维和战士。”

“什么?中国!”阿达达这才注意到蒲英和李琪左臂上的五星国旗,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真的是中国!太好了!欢迎你们,来自中国的客人!”

蒲英感觉到阿达达的笑容是发自真心的,便也接受了他的拥抱和贴面。李琪在这种场合也收起了自己的冷傲,入乡随俗地和阿达达拥抱了一下。

阿达达对阿瓜伊将军介绍的后面三位随员。虽然也有拥抱,却明显没有见到中国女兵时那么高兴了。

简短的迎接仪式结束,阿达达在前面开路,带着客人们前往议事地点。

由于地势平坦,蒲英一眼就看到了那边的几座简陋的房屋。目测距离还在黄韶容的监控范围内,所以也就笑容轻松地跟着将军一起走过去。

当然,她只是外表放松,心里的弦却绷得紧紧的,手里的防弹手提箱更是处在一触即发的状态。

她的眼睛笑吟吟地打量着周围,暗地里已经将那些武装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记住了。

只是围在身边的游击队员就有二三十人,房子那边还有至少四五十人。

他们如果突然发难的话。蒲英除了以身殉职,恐怕也没有别的保护将军的办法了。

想到这儿,她对一直谈笑自如的阿瓜伊将军,也是十分佩服。

没想到这个身上看不出一点霸气的胖胖的黑大叔,竟也有如此大的胆气,敢这么几乎不带武器地深入“敌营”!

阿瓜伊将蒲英的眼神都看在了眼里。只是微笑不语。

他和阿达达携手走进屋子里后,就席地而坐,开始了会谈。

由于阿达达只留下了两名游击队员,蒲英顿时感到安全压力大为缓解。

她依然会很注意观察周围的动静,但也有闲心将两位首脑的对话都听到了耳朵里。

阿达达主要是向阿瓜伊抱怨。联合国在缴枪方面对他们的要求太苛刻了,连一点自卫的武器都不给他们留下,他们很怕将来会受到政府军和阿拉伯民兵组织的报复。

阿瓜伊将军向他解,收缴交战双方的武器,是联合国在执行维和任务时的必须条款,在任何地区都没有例外的。因为武器泛滥就是战乱的罪魁祸首,要实现和平就必须解除交战各方的武装。

他还向阿达达表示,他们这个派别上缴武器后,他们以及所属势力范围的人民,都可以得到维和部队的保护。

维和部队和联合国下属的组织,还会一起帮助他们修建房屋和道路,打井开矿、恢复农业生产、开办学校、发展教育、改善民生,总之让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至于阿达达要求平等的政治诉求,苏丹政府也同意将在达尔富尔地区举行全民大选,让各个派别都能坐下来进行和平协商、分享权力,而不用再打打杀杀了。

阿达达还是有些犹豫。

阿瓜伊便又向他介绍这些年维和部队在达尔富尔各地打井和修路的情况,并且强调道:“你们这些年不停打仗,不就是为了争夺水源吗?现在有联合国的工程部队帮你们测量勘探打水井,你还怕今后没有好日子过吗?哦对了,那些能干的工程兵,也是来自中国的!”

“中国好!”阿达达马上高声应了一声,并对蒲英和李琪说:“你们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小时候就听爷爷说过,中国人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支援我们国家许多粮食!中国人够朋友!”

蒲英点了点头,笑容却有些苦涩勉强。

老一代领导人联合第三世界、打破美苏冷战格局的战略思想,无疑是极富创见性的,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的确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了。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当年勒紧裤腰带对非洲穷兄弟的援助,还是结下了不少善缘。

比如来自坦桑尼亚的阿瓜伊将军,就对中*人很亲近,而这位*武装游击队的领袖阿达达,也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好感。

他还特意邀请蒲英一起坐下,说是有问题请教。

蒲英询问地看了一眼阿瓜伊将军。

后者笑着点头:“你就坐下来,听听他说什么吧。”

结果,阿达达拿出了一本英文版《*选集》,向蒲英讨教起来里面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枪杆子里出政权”和“持久战”这一部分的理论。

蒲英看了看那本红宝书,书页都已经泛黄了,上面还有不少读后感之类的标记。

阿达达还告诉她,他就是因为参照书中游击战的战法,才取得了一些战斗的胜利,所以对*特别崇拜,并将这本书也奉做了圣经。

现在,他虽然已经和政府签署了停战协定,但还是对上缴武器心有疑虑,生怕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丢了枪杆子就是投降派了。

蒲英这回算是听明白了,今天遇到的就是所谓的毛派游击队——海外一些打着*的旗号,宣扬武装斗争的*武装。

她马上给阿达达讲起了*写那些文章时的背景,给他好好普及了一番中国革命史,还特别介绍了中国革命获得胜利的另一个重要法宝——统一战线。

这一通宣讲,足足将近一小时。

不过,阿达达并没有嫌烦,反而听得很认真,不但时不时发问,还会在书上做一些记录。

蒲英最后总结说道:“任何形式的原教旨主义,都是要不得的!*思想,虽然让中国革命获得了成功,但它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你学习它可以,但是不能脱离你们国家的实际情况,而死板地完全照搬。你现在主要是担心缴枪后的安全和民主问题吧?这一点,我作为联合国的维和军人,可以向你保证——我会像保护中国老百姓一样,保护你们国家一切爱好和平的平民的权益!”

终于,阿达达被她说服了,站起来表态道:“好!我相信联合国,更相信你们中国人!阿瓜伊将军,我愿意服从联合国的安排!”

这个结果虽然在阿瓜伊将军的预料之中,但是过程进行得如此顺利,他还是有点意外了。

将军更没想到的是,蒲英不但在安全警卫方面很专业,还能用思想武器去对付那些*游击队。

有鉴于此,阿瓜伊便将数日后收缴武器的任务,正式交给了蒲英率领的女兵队。

ps:

【谢谢a的粉红】

026章艰辛维和路

清晨一大早,中国女兵分队和运输分队共同组成的白色车队,就从尼亚拉超级营地出发了。

当先开路的两辆装甲车是车队的前哨尖兵,后面跟着一辆作为指挥车的防弹越野车。

车队中央是十辆运输大卡车,负责运送人员和物资。最后还有两辆装甲车压阵。

整个车队保持着整齐一致的车距,匀速行驶在尼亚拉市内的公路上。

蒲英坐在指挥车内,眼睛一直紧盯着导航仪以及几个监视屏上显示的画面,手里则握着对讲机,不时对各车发出提醒和调整的指令。

“各车注意,车队现在行驶在市区。路上行人较多,机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也比较多。带车骨干注意观察,驾驶员小心驾驶,千万不要在市内发生交通事故!其他人员也要提高警惕,协助观察。”

市内的路况虽然好于野外,却因为人多车多,反而更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几天前,埃及运输连的车队就在市区内撞伤了几名当地居民,引起了市民们的围攻,给联合国的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联非达团(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特派团)司令部,特意将此事向各战区各*营做了通报,并再次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

蒲英当然也不想在执行任务时出现事故,所以一路行车时都在反复提醒着驾驶员们小心。

终于,车子驶出了市区,柏油公路上的车辆行人一下子少了许多。

蒲英刚刚松了口气,坐在头车的郭亚军突然报告:“711,我是701。在我右侧前方200米处,发现七八名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正在向我车队窥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