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说新寓-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冲宝钗深深作了个揖:“宝姐姐所言极是!只怪我开窍的晚,当初冤枉了姐姐的一片苦心了。”
黛玉虽也赞成宝玉的决定,可心中仍心中酸酸的:“这回不说什么‘国贼禄蠹’了吗,呆家伙?”
“妹妹此言差矣!”宝玉没有听出黛玉口中的醋意,“如今正是皇上用人之际,我等理应为他分忧解难。看那甄宝玉,早已是朝中三品大员了。”
“你不用给我讲什么大道理。”黛玉冷冷地说,“我总是不懂你的什么经济仕途一门子事。”
宝玉看看黛玉的脸色,忙向她赔不是:“妹妹误会我的意思了。在那朝中做官益处可大了。首先工作稳定,这年头有个‘铁饭碗’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带薪年假,医疗、住房补贴、车补等,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再说了,妹妹也不想我是个白吃白喝的废人吧。”
看宝玉说得头头是道的,黛玉也就放心了:“宝玉,我也告诉你一件事,其实我也报名去参加科举了。”
于是,皆大欢喜。
且东说寓: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何止会在高考中上演。2005年10月25日,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的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工作结束。截止到10月27日资格审查完成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直逼100万大关,报考队伍真可谓浩浩荡荡。与此同时,招考的职位只有8662个。录取比例仅竟为1:48.6,竞争的惨烈程度,远甚于高考和考研。就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公务员考试大有愈发火爆之势。
在高校,考公务员也成了毕业班的学生们奋斗的一个焦点。公务员的工作既稳定,又相对轻松,工资年年涨不说,福利又好,什么带薪假期、住房公积金、大病保险、医疗养老保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实打实的香饽饽。即便是那些恃才傲物,孤高气盛的才子佳人们,也难以抵挡公务员的诱惑,纷纷削尖了脑袋,在“仕途经济”的战场上大肆拼杀,刻苦读书。公务员用书在大小书店里人气紧追英语四级小词典,而定价却比小词典昂贵得多。
2005年,在近100万人的公务员考生中,竟有七成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本来嘛,早在封建时代,“仕途经济”就是历代学子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学而优则仕,在古代,读书人在步入科举殿堂时多还揣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到了生存竞争愈发白热化的现代,报考公务员的目的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不知道那些正奋进在公务员备考前线的学子们,有多少是为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而考,多少是为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而谋。只是随着公务员考试热的升温,一些已经步入工作正轨的曾经的“应届毕业生”们却这样告诫正有志于公务员生涯的学弟学妹们,想好了再考。考上了,发现和自己志趣预想差距太大而后悔的,也大有人在。

陈最良先生总是对的

“杜丽娘,你刚才笑的时候把牙齿露出来了。记住,淑女是笑不露齿的。”杜丽娘的家庭教师陈最良先生咧着嘴讲,露出了黄黄的牙齿。
7岁的杜丽娘天真地问:“先生,淑女为什么要笑不露齿啊?”
“这是规定!记住,先生总是对的!”陈最良先生威严地说。
“杜丽娘,翻书的时候要轻轻的,不要弄出响声。记住,淑女要娴静优雅。” 陈最良先生把书摇得哗哗作响,严厉地警告杜丽娘。
8岁的杜丽娘无邪地问:“先生,淑女为什么要娴静优雅啊?”
“这是规定!记住,先生总是对的!”陈最良先生威严地说。
“杜丽娘,不要穿着凉拖四处走。记住,淑女是不穿拖鞋的。”陈最良先生穿着拖鞋吧嗒吧嗒地走过庭院时说。
9岁的杜丽娘不问了,她知道,这都是规定――陈最良先生总是对的。
且东说寓:
将凉鞋和拖鞋混为一体,是当今的时尚。看着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淑女闺秀,她们十有八九都是穿着这种“左看是凉鞋,右看变拖鞋”的凉拖,大摇大摆的逛街。也没见着有什么人,追着她们的脚大声斥责“不庄重,不娴雅,不淑女”。不过,在某地某成人高考考点,当十几个女考生穿着她们心爱的凉拖上考场时,却吃了老大一碗闭门羹。“要想进考场,留下凉拖鞋”,考场的工作人员以女考生们穿“拖鞋”为由,将她们拦在了考场大门之外。无奈之下,这些女考生只好将鞋子留在考场外,赤裸双脚,参加考试。
“不许穿拖鞋进考场”真的有这条规矩吗? 考试之后,一些学生向高招办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质疑。对此情景,工作人员回答,“禁止穿拖鞋”是考场不成文的规矩。
可能在这位工作人员看来,拖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穿拖鞋上考场,分明是有辱斯文,对不起庄重严肃的考场,也对不起典雅精深的圣贤书。工作人员一心维护考场的纪律,无可厚非,但其做法却值得斟酌。如果说,工作人员此举是要那些穿“凉拖”的女生得个教训,就应当拿出清楚的成文规则,没有规则作依据,就没有理由不让学生考试,也没有理由在学生的鞋上大做文章,更没有理由教训学生。
反过来说,作为学生,尤其是已经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更不应该是盲从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是所有事情,只要挂上了“规则”的名,就都可以用来光明正大的管人,别说没有“禁止穿拖鞋进考场”的规矩了,即使有了,想要大家遵行,也要看规矩是不是合理。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校方(包括老师)永远是对的,对校方的规矩,学生只有遵守的份儿。不管校规的条款多荒谬,学校的临时性纪律多不近人情,只要扣上了“规定”二字,学生就不得反抗,否则,就会像这十多个光脚考试的女考生一样,吃“教训”。

慈禧禁网

“小李子,听说网络上把后宫死了几个宫女的事炒得沸沸扬扬的,有个英国记者还借机写文章抨击我大清的‘人权’、‘国体’,有这回事吗?”慈禧威严地问正给她梳头的小李子。
小李子看老佛爷的一脸愤怒,小心翼翼地回答:“回老佛爷,这都是那帮狗仔队闲得没事胡吣呢!咱不与他一般计较。”
慈禧威严地一哼,“那就是说――有了,不就是死了几个宫女,至于这样大惊小怪!话又说回来了,皇宫的事,外界怎么会知道呢?”
“这不是有网络嘛,宫女们闲来没事上网发个帖子什么的,消息自然就出去了!”小李子谄媚地说。
“这还了得,外界都知道皇宫的事了,皇宫的颜面何在!看来,不得不实行‘闭关锁宫’的事了!”慈禧沉吟一声,“小李子,你吩咐下去,皇宫所有太监、宫女,除了皇宫的内网,其他网站,一概不许浏览!”
“是!老佛爷,奴才这就去办!”小李子一溜烟吩咐去了!
且东说寓: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脸面上的事,实在马虎不得。2006年冬春之交,短短10天内,华南某大学竟发生数起学生自杀事件。对学校而言,这无疑极不光彩。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声誉,维持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光辉形象,学校领导郑重决定,决不能让此等事件在学生之间传播。深知互联网威力的他们,立即下令,除了学校的内网,任何学生都不可以浏览其他网站。不仅如此,校方还明令禁止学生议论该事,并迅速地删除掉校园网上所有有关自杀事件的帖子,试图用“闭校锁网”的方式,封锁消息。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没听到的自然就是没有发生。人们突然恍然大悟,该校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多的自杀惨剧,不是没有原因。
自杀是最让人心痛的悲剧,哪怕自杀者和我们素不相识,哪怕我们从未亲历自杀现场,在看到自杀事件的报道时,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由发出深深地叹息。学生是学校的孩子,一个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学校,绝对不会在学生遭遇自杀悲剧时,还将偌大的精力投入到“封锁消息”上。一所优秀的学校面对这样的悲剧,会沉痛地自省,在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同时,更加细致入微地体察学生的思想情况,了解他们的忧愁困苦,为他们解惑,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而从该大学对自杀问题的处理上,人们看到的,却只有对生命的漠视,学校对他们的死,厌恶多于怜悯,既没有半点心痛,又没有丝毫惊觉。他们的死,没有在校方心上推出一点刺痛的波澜。只是那一抹血痕,被校方当成了污染了清净氛围的败笔,反复擦拭,生怕落下半点痕迹。面对这样的学校,哪个学生会不寒心?悲观的愈发悲观,抑郁的更加抑郁。而连学生的死都可以视若无物,这样的学校,又怎会关心学生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代社会,新闻没脚都会跑,学校的网也禁了,消息也封了,却架不住事态的严重,封校的丑闻和自杀的频发合成一体,成为特大新闻为全社会议论纷纷。

东郭先生定校规

公元某年的某天,“子不曰”学校的校长东郭先生火速召集全体教职人员,对教师阿Q调戏学生小尼姑一事进行商议。
“像阿Q这样教师中的败类,我耻于与他为伍!”柳下惠拍案而起,“要么把他清退,要么我走!”
阿Q撇撇嘴,“假撇清,不就是摸摸小尼姑的脸嘛!你不就是有个‘坐怀不乱’的幌子,谁知道你心里就没想呢!”
柳下惠被阿Q的无耻气得发抖,“阿Q,你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东郭校长,请您马上把他交付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东郭先生也没了主意,“这个,这个……阿Q实在不该做这样有损教师清名的事啊。可是,交公安机关也太严厉了,就以把他开除作为惩戒吧。”
不待柳下惠说话,东郭先生又恢复了校长应有的魄力,“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发生,我校特颁布以下禁令:严禁我校中小学教师奸污猥亵女生!”说完,仿佛做出了一个国际级的重大发明一样,东郭先生自负地看了看参会人员。
不久,学校到处都是东郭先生发明的“严禁我校中小学教师奸污猥亵女生!”的标语。
且东说寓:
不知什么缘故,仿佛和中国法律开了一个大玩笑,XX市的两个地区先后颁发了“中小学教师严禁奸污猥亵女生”的规则。似乎规定颁布前,中小学教师就可以猥亵女生。而规定颁布后,就其字里行间来看,还给了广大女教师“猥亵男学生”的空间。果然,这一禁令颁布后,全国上下立即引起一片哗然,原属于刑事范畴的“奸污猥亵”竟被地方教育局划到了“纪律范围”,大大损害了法律的效力。
这条禁令也被当作“黑色幽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对象。但仔细想想,又让人实在幽默不起来。若不是有“教师奸污猥亵女生”的前提在,又怎么会出来如此荒唐的禁令呢?禁令的对象很明显,从这一点看,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教师奸污猥亵女生可能根本不是偶然而发的恶性事件,如果问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当地教育局的官员们也不可能专门制定“禁令”规范老师们的行为。
常言道“鞭长莫及”,在一些法律意识淡漠的地区,国家的刑法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远在天边”,而地方政府的纪律则“近在眼前”。一些人可能是法盲,不知法,不懂法,但对关乎其利益的地方纪律却能了熟于心。严禁猥亵奸污女生的禁令乍看之下虽然搞笑,但它的身后,又埋藏着沉沉的无奈和悲哀,在当地教育局官员们看来,这是他们保护学生的必须。面对报纸杂志上不断爆出的“教师猥亵强奸学生”的事件,他们不能不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辖区内的学生。
可见,要想真正杜绝这样的荒唐禁令,还要从杜绝不良现象做起。就这件事来说,当地政府一方面要为《禁令》检讨,一方面还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严格选拔老师,至于那些披老师衣,行禽兽事的犯罪分子,则一个也不要放过,让他们好好尝尝国法的厉害。


第20部分

孔乙己读《史记》

酒足饭饱之后,假洋鬼子哼着歌,晃晃悠悠地回宿舍来了。
推开宿舍的门,假洋鬼子一眼就看到了仍在闷头苦学的孔乙己,一脸的不屑:“孔乙己,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琢磨那‘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吗?”
孔乙己抬起头,推了推自己的酒瓶盖似的眼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穷吾一生之力也只得一些皮毛罢了!区区一个‘茴’字的写法,何足道哉!”
假洋鬼子抓过孔乙己手中的《史记》:“Oh,my god!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看这种出土书呀!像我都读GRE、托福了!难怪你赶不上时代!”
不等孔乙己回答,他又扯扯孔乙己的花白胡子,拉拉他又脏又破的长衫:“你还是这身行头啊,都快成出土文物了,快换换吧!”假洋鬼子拍拍自己身上的皮尔卡丹:“瞅见了吧,就这小意思,才2000!够派吧!”说完,不等孔乙己答话,“书呆子,不与你聊了,我还有个party呢,byebye!”
孔乙己叹了口气:“唉,这都是怎么了?”又埋头看他的《史记》了。
且东说寓:
随便往哪个高校的自习室一瞅,猛一眼扫过去,会发现学生们手里捧的十有八九是英语书。但如果因此就判定,外语学院的学生最勤奋,那你就错了,这年头,无论学数学的,还是学文学的,看的最多的,都是英语。虽然国家已经三令五申,不许将四级证和学位证挂钩,各个学校还是遵循着自己的老办法,四级没过的,就是不许毕业。
一到暑假,各种培训班纷纷登场,其中最火爆的就是英语。公车上,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和书包差不多大小的小不点儿,在父母的督促下高声念着英文;电视上,各种形式的英语节目层出不穷,无论你70岁还是7岁,都能找到专为你而设的英文栏目;更别提书店里五花八门,越卖越火的英文读物,就连《China Daily》也成了报摊上的抢手货,虽然很多人从来不能读完一个完整的版面。
在英语的强劲风头下,一向被我们视作博大精深、意味隽永的语文倒是冷清了许多。对一些家长来说,读熟了唐宋八大家,远不如背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