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妇-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娘急躁躁屁股一动,赶紧地跳下牛车,三两步跑向前。一把扶住冯寡妇:“俺说,冯寡妇,你这唱的是哪一出呐!有话就直说,有难处俺们能帮一定帮,你快站起来。让人瞧见了多不好。”



可冯寡妇不管春娘怎么拉就是不肯站起身子。春娘没辙,拿眼睛向正下车走来的李三媳妇儿示意。



那李三媳妇儿机灵着呢,一把拉住冯寡妇:“冯家嫂子,你这是遇到难了?”



冯寡妇立即看着李三媳妇儿点头,一边儿嘴里求着:“求求你们,帮帮俺吧。求求你们了。”



李三媳妇儿绕过春娘。自己搀扶起冯寡妇:“你别急,冯家嫂子,你有难。那得说清楚。俺们都是同个村儿的,真有难处,能帮的尽量帮。”许了诺,也留了余地。这一点上,李三媳妇儿向来做得很好。不逞强。也不拒绝死人家。



冯寡妇吸溜鼻子,眼中泪花闪烁:“俺。…这是实在没办法了。”



李三媳妇儿和春娘一看她这个作态,也认真起来。直觉这个冯寡妇真遇到难处了。冯寡妇家里向来不富裕,但她从没向别人诉苦过。这可是头一回呐!



“你说,冯家嫂子。”



冯寡妇得了准,将苦楚一点一滴道出来。



原来是冯寡妇的独子狗子前几天淋了大雨,冯寡妇又不在家,狗子没及时泡个热水换身干净衣裳,病了。



平常人家的小孩儿也许淋了雨水,也会生病。但是不会像狗子一样落下啥病根儿。狗子本来从小身体就羸弱。这下好了,还特地跑了镇上求了镇上的大夫给看了,大夫说,落下病根儿了,要养好呐,必须每天好汤好药的养着。



那汤药每月两副三副的,冯寡妇也勉强负担得起,可这一天一副的吃着,将养着。…冯寡妇没钱!



但不能看唯一的儿子去死吧。



这不,回头听说春娘和李三媳妇儿帮着丑妇卖那啥…毛血旺,天天能得钱。这才求了李三媳妇儿和春娘,想要她俩给丑妇说说情,看能不能请了她去做事儿。



李三媳妇儿和春娘互看一眼,打了一个楞,由李三媳妇儿说:“冯家嫂子,你且先回去,这事儿啊,俺们做不得主,还得问问丑妇妹子的。”见冯寡妇张口有话说,李三媳妇儿眼珠一转,安慰道:“你也别急。俺看,丑妇妹子心肠好。多半还是愿意伸出手来,拉拔拉拔你的。”



这才说服冯寡妇回家等消息。







回到丑妇的小院子,李三媳妇儿和春娘就把这事儿给丑妇说了一通。



春娘想了想,补了一句:“她还说呐,她有一把子力气咧。”



丑妇就笑着说:“我看出来了,春嫂子呐,心里是愿意帮她的。”



春娘被丑妇道出心思,白脸上立马绯红一片,紧张地解释:“这个,这个就是俺看她可怜,大妹子要,要是不用,也没关系的。”



“噗嗤!”丑妇“噗嗤”一声笑出来,眼儿弯弯的,冲着春娘笑道:“春嫂子别着急。我呢,正准备从村儿里招一些人手来。我瞧着咱们的毛血旺呀,不单单要在小柳镇上卖的。”



“咦?”李三媳妇儿惊了一句:“妹子,你是想把毛血旺卖到邻近的镇上去?”



“是这样打算的。你瞧,这毛血旺行销不错吧?”丑妇又说:“靠近小柳镇的还有其他两个小镇,就是路要走远一些了。”



“那你是要招些人手到外镇卖毛血旺了?”



ps:小众服从大众的规则,我每日二更。谢谢支持我的妹子们。不光光是月票,还有打赏,更新票。榜单上总能看到那几个熟悉的名字,特别感动。其实,不用那么破费的。你们支持正版,我就已经很开心很开心了。…当然,榜单上充实的感觉还是很给力,给我鼓舞的。这点要承认,我是个俗物,并且甘心永远做个俗物。我无耻的吼一句,支持我吧!



第七十三章招人和刘氏的心声(二更)



这事儿,丑妇又和春娘和李三媳妇儿商量了一下。



最后考虑到挨着小柳镇的有两个和小柳镇差不多规模的小镇。一个是河间镇,一个是河东镇。



两个小镇,从南畦村出发,赶着牛车的话,都要花上一个半的时辰。当然,这是直接从南畦村出发,并不绕道小柳镇上去。否则,那就又要多花些时间了。



一个多时辰的路程,这就要求丑妇她们得比现在更早起床,有一点比较麻烦,那就是猪下水的供应者——东西两市卖猪肉的,需要需要他们也提前半个时辰起床。这…就有些为难了。



最后丑妇拍板:“要是真的在河间镇和河东镇都推行了猪下水,就凭咱镇上东西两市两家卖猪肉的提供猪下水,准不够的。好在现在天气虽然热了些,但是那猪下水洗干净了,冻在冰凉的井水里,还是很容易保鲜的。咱呐,就卖完了毛血旺,直接买了猪下水回来后洗干净,用井水冰镇着。第二天早上给做好了,让拿去镇上卖。”



当然,保鲜的手法不光光只是用冰凉的井水,这井水可是有考究的,还得是加上一些盐粒子。



“试试看吧。”春娘话题又换:“那招工的事儿?”



“咱先别急,先试一试这法子行不行。”丑妇就问:“这村儿里还有谁家有牛车的,咱问他们租。”



李三媳妇儿眼睛一亮,道:“这法子好!俺们要在其他两个镇上卖毛血旺,没个牛车不方便。问村里人租的话,人家也愿意。毕竟这牛车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赶上大用处。平常时候就圈养在家里,还得吃食。现在可好了,租用的话,对俺们来说。省了去买牛,对他们来说,能够赚到额外的钱。”



“咱还得再买一些个碗筷。”春娘就又提议:“这些事儿,得着紧地干。咱三人先一人负责一个镇,看看这可行度。”



丑妇点头,春娘和李三媳妇儿都是机灵的人,只要她点到为止,这二人几乎都能够知道她要做啥。这很好。



有一句话叫做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可见呐。选人站队还是很重要的。这可是一门极有学问的事儿。



拓展毛血旺销路的事儿就在这低调又着紧地紧锣密鼓实行。



等一切准备好了,丑妇和李三媳妇儿还有春娘。各自赶着牛车,朝着三个方向,三个镇上去。



考虑到李三媳妇儿第一次叫卖的时候有些个怕生。因此留了李三媳妇儿在小柳镇上。而丑妇去了河间镇,春娘有一股子泼辣劲儿,也不怕被外镇的人欺负,丑妇就和春娘商量着,让她去了河东镇。



李三媳妇儿这里是稳扎稳打的。没啥难事儿。但河间镇和河东镇就不同了。



对于河间镇的镇民来说,丑妇是外乡人。所要接受的刁难绝对是比本镇的人要多的。春娘所在的河东镇倒是出乎预料的平顺。



原因很简单,后来她们三个回了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春娘就说,她赶到河东镇的时候。还没等她开口介绍,和叫卖呢,就有人兴高采烈地冲过来。一脸的兴奋,指着锅子就说:“里面的是毛血旺吧。俺经过小柳镇的时候吃过!味儿好着呐!要不是要赶一个多时辰的路去小柳镇,俺还想天天吃呐。这回好了。大娘子,你们是要在俺们河东镇做生意了吧。”



这人是个大嗓门儿,而且看模样。镇民对这人还是相当信赖的。这人说这奇怪的毛血旺好吃,后头就自动自发跟来好些人买。



有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好东西,不管到了哪里,百姓们都是分辨的出的。



这句话用在丑妇所在的河间镇上也是说得通的。丑妇使了一些手段,比如…有人来讽刺这毛血旺,她就用激将法。



这人经不起激,当真端着粗碗吃了一口。



这一吃,不得了。立即一个带动一个的。



所以说,好东西跑到哪里都是好东西。即便遇到一些打击和挫折,最终还是会回归正途的。







忙了一天,三人赶到家的时候都已经饥肠辘辘。好在平安和二娃子做好了饭菜用罩子罩着,放在饭桌上。



三人赶到家,嘿!啥话都等填报了肚子再说。



等吃完饭,三人各自说了说今天的情况。



丑妇这一听吧,心里就嘀咕了:李三媳妇儿反正是在小柳镇的,没遇上麻烦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可春嫂子也是去外镇的吧,咋这么顺顺趟趟的。轮到她了,就遇上艰难?…难不成真是人品问题?



丑妇心里嘀嘀咕咕。但面上不露。



后来又说起招工的问题。



“我准备吧,就在咱村儿招人。总共招三个人。要手脚勤快,人品好的。嘴笨一些没事儿,但一定要人品好。”丑妇提出自己的想法。



当下得到其他两人的认同。



又说起冯寡妇的事儿:“春嫂子,李三姐姐,招工的事儿咱得在村里说一说,看谁家愿意来吧,还有冯寡妇的话,先领了她来瞧一瞧。瞧着确实不错的,那就留下。以后呀,咱得退居幕后,这些事儿吧,还是得有个靠心的人帮着处理。”



两人听了点头称赞。







翌日清晨,丑妇家的毛血旺摊子招工的消息就传遍了南畦村。丑妇她们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还是每天都去镇上叫卖。



手中的钱财积攒越多,她们就越有信心办好事儿了。



等到她仨人到家。还没到丑妇的小院子咧,就被眼前一大片儿的黑乎乎人影给着实吓了好大一跳。



“哎哟,妈呀!这是咋整?咋这么多人啊。”春娘当下叫了一声。李三媳妇儿就安慰:“别急,俺去打听清楚。看是啥事儿。”



李三媳妇儿当真就停下牛车,赶去院子前,恰好看到她二嫂李二媳妇儿:“二嫂子,咋回事?院子前咋围着这多人呐?”



“嗨!如兰,你真不知道假不知道?不都冲着那招工来的?瞧着俺也眼红来凑趣儿。”李三媳妇儿闺名如兰。



李三媳妇儿恍然大悟:“哦”



她们是要招工。但没想这么多人啊!只以为有那么几个人来就好,没想到这里站着的就是十几人咧!



丑妇和李三媳妇儿还有春娘三人合计着,这么多人,都是村里人,都认识得罪谁都不好。怎么选?



本来想着,用村里人,知根知底。这下好了,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她们当初真的没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啊!



“怎么办?”春嫂子苦了脸:“这,村里村外的,得罪谁都不成啊。哎!”



“哎”李三媳妇儿虽然没说什么。也跟着叹气。



丑妇眼珠一转:“嘿!我说,你俩愁啥?”



两人见丑妇面上没有苦涩,当下问了一句:“这多人。妹子准备怎么挑?”



“哦,我说,你俩一脸苦相,为啥担心咧。原来是为这事儿啊。”丑妇笑着站起身子,指了指院子里坐着的黑压压一片人头。



“你瞧着那些个人头有十几二十来个人吧。其实呐。那有些人就是来凑热闹的。信不信,要是她们听到我这儿招工,不单单是要叫卖,还得洗这猪下水…保准儿就有好些人退缩了。”



其他俩人眼睛顿时一亮,对呀!她们咋没想到,这猪下水要做成好吃的毛血旺。那还得洗干净了,猪下水其他的还好,那大肠…有时候还要撸那猪大便。啧啧。恐怕有好些人都愿意干吧。就这一条,就能不动声色不得罪人的回绝好大一片人咧。



“那总不能就靠这么一个法子吧?要是到时候还有一堆人,…咋办?”春娘又问。



“急什么?咱这么毛血旺得叫卖吧?你瞧着,李三姐姐这么机灵一个人,当时不是还不好意思叫卖吗?咱呐。就事论事,能叫卖的上。”又说:“到时候有那品性不好的。咱再想其他法子。反正大家都知根知底的。”



呵呵,这意思够明白了吧。



丑妇这边儿忙着选人。



柳家老宅里可也有一出好戏上演着。



刘氏幽怨地向柳有才抱怨:“都是你,那时候翠花儿怀了孩子,你偏偏说啥坏了柳家的名声,把翠花儿赶出了家。还当着全村儿的人面,说啥断绝关系。这下好了,人家翠花儿啊,不光光没丢名声,人家还得了县丞老爷亲书的牌匾,‘功德人家’!功德人家啊!你也不瞧一瞧,放眼小柳镇,有几个人能够有翠花儿那样的待遇的?”



柳有才被说的脸上涨红:“哼!不就是一块牌匾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就知道嘴硬!人家翠花儿可不光得了一块牌匾,还得了整个村子里上上下下的感恩!相比咱老柳家,同样得了一千两银子,咱可啥都没干!你当村里人心里头没个想法啊!”刘氏嘴皮利索:“当初赶走翠花儿,是你说留着她坏了咱老柳家的名声。这回咱得了银子,本来宝通就说,要拿这银子为村里人办些实事儿,又是你阻拦。要不是你,县丞老爷亲书的牌匾还不知是谁家的呢!短视!”



“哼!”这下柳有才爆了:“俺短视?不就是县丞老爷亲书的牌匾吗?咱家有宝通在,将来能得到,得到,得到皇帝老爷亲书的牌匾!哼!”柳有才挣得脸红脖子粗。



“好呀!就算这点你没错。那你再瞧一瞧。说啥翠花儿没了老柳家撑腰,日子过不下去。说啥,她和她儿子就是苦命的相!你倒是瞧一瞧啊,人家翠花儿家的小院儿都快比得上俺们家的大院儿了。瞧一瞧人家母子过的可滋润了。人家捣鼓出臭豆腐的秘方子,又捣鼓出那啥毛血旺,现在可卖的好了!你就没亲眼瞧见,每天个镇上排队买她家毛血旺的队伍排到城门儿了!”



刘氏越说越动气,在她看来,要是柳有才不赶走那丑妇,那现在这些个名望和财富就都是她儿子的。



老柳家虽然三个儿子,但是柳有才是大儿子,她生的宝通又是长孙,而且还考取了秀才功名。柳家老宅以后大半就都该属于她儿子的!那丑妇要是还在柳家的话,这些个财富和名望,就都是他们柳家老宅的,柳家老宅的就都是她家宝通的。



柳有才虽然心里有些后悔赶走柳翠花儿,但嘴上依然嘴硬:“哼!不就是做点小生意,得了一些小钱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