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雄师:四野档案-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十二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一兵团一部改编而成的。
1949年8月初,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接受《国内和平协定》,于8月4日率领绥署司令部、兵团部和三个军共7万人宣布起义。长沙宣告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起义部队达成协议并经中共中央批准,起义部队在湖南省济阳县改编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国民党军第一九七、第二三二、第三○七师依次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师,并组成第一兵团下辖的第一军。11月,根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10月2日命令及第四野战军10月20日命令,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一军改编为第二十一兵团下辖的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王劲修兼任军长,杨树根任政治委员,吴林焕、张诚文任副军长,周志飞任参谋长,钟明彪任政治部主任。第一师改编为第二一四师,曾京任师长,蓝庭辉任政治委员;第二师改编为第二一五师,张景白任师长,江腾蚊任政治委员;第三师改编为第二一六师,余九成任师长,曹波升任政治委员。全军共1。5万人。1950年10月,第二一六师撤销,其人员补入第二一四、第二一五师。1951年9月2日,第五十二军军部撤销,所属第二一四、第二一五师归第二十一兵团直辖。
第五十三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三军是以解放战争时期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保安部队为基础改编而成的。
1949年8月初,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率部起义后,在湖南省济阳县改编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国民党军第六十三师、湘东纵队、长沙绥靖公署警备大队等部改编为第二军,湖南省保安第一、第二、第三师改编为第三军。11月,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奉命正式改编为第二十一兵团,以第三军为主,将第二、第三军合并,改编为第二十一兵团下辖的第五十三军。军长彭杰如,政治委员王振乾,副军长王振祥,参谋长杨文模,政治部主任张太生。辖第二一七师,师长姜和瀛,政治委员段良辉;第二一八师,师长何元恺,政治委员萧德明;第二一九师,师长周笃恭,政治委员王恨水。第五十三军组建后,隶属第四野战军第二十一兵团建制。1950年10月整编,第二一八师撤销。1951年9月,第五十三军军部撤销,所辖第二一七、第二一八师改归第二十一兵团直辖。
第五十四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四军,是1952年10月在广东惠阳地区,由原第四十五军军部、直属队、第一三四师(欠四○○团)、第一三五师和原第四十四军第一三○师、第一三一师第三九一团等部,合编组建而成。
1952年10月,第四野战军奉命整编,将上述部队合编组成为第五十四军。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吴瑞山任副军长。原第四十四军第一三○师改编为第五十四军第一三○师,蒋润观任师长,姚国民任政治委员;原第四十五军第一三四师改编为第五十四军第一三四师,张晓冰任师长,蓝文兆任政治委员;原第一三五师改编为第五十四军第一三五师,任思忠任师长,韦统泰任副师长。
该军组成后,即奉中央军委命令,准备入朝作战。经过两个月的抗美援朝动员教育和出征准备,于1953年1月21日,由广东惠阳北上,2月上旬,第一三○师进防朝鲜铁山半岛,担负抗敌登陆作战任务;军部和第一三四、第一三五师进防辽东半岛,担负守卫海防和作战训练任务。5月2日,军部率第一三四、第一三五师入朝,5月中旬各部先后进至平壤附近地区,接替第三十九军防务,担负西海岸抗敌登陆及平壤地区反空降作战任务。6月下旬,奉命由西海岸开赴金城前线,配属第二十兵团参加夏季反击战役。7月13日,战役开始,除第一三四师集结于洗浦里,为兵团预备队外,第一三○师配属第六十八军向梨实洞、北亭岭之敌发起攻击,第一三五师配属第六十七军由庆坡山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敌发起攻击。当日第一三○师即攻占424高地及866阵地;第一三五师攻占了梨船洞、芦洞里等地。尔后,各部队即转入防御作战。在阵地防御作战中,第四○四团第一营第三连二排长麻俊坤在自己三次负伤、双腿被打断的情况下,仍忍着剧痛趴在阵地上指挥,连续打退敌十余次进攻,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战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第三营第七连打退敌40余次攻击,出色地完成了坚守阵地、阻击敌人的任务,战后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称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军涌现出“国际一等功臣连”等先进集体和麻俊坤这样的许多英雄人物。
朝鲜停战以后,该军即在西起桥田里,东至北汉江地段担负三八线前哨阵地的守卫任务。为防止美军和李承晚伪军撕毁停战协定重新挑起战争,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战备施工。1953年11月,第五十四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编改装,增加九个营,部队在经较大扩充后,战斗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整编后,仍由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吴瑞山任副军长。第一三○师,蒋润观任师长,姚国民任政治委员;第一三四师,蓝文兆代师长兼政治委员。
1954年4月中旬,奉志愿军总部命令,第五十四军将金城池地区防务移交朝鲜人民军,部队移防至元山北玉坪、文川、龙潭里、高原、永兴地区,担负守卫东海岸的任务。1955年3月,五十四军又将东海岸防务移交朝鲜人民军,调防守备西海岸。
1958年5月和7月,第五十四军奉命分批回国。
第五十五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的前身,是第四十八军军部及第一四四师和第四十九军第一四五师、第二十一兵团第二一五、第二一九师等部。
第一四四师的前身系1947年10月由冀察热辽军区乌丹分区
直属部队和热辽军区独立第三师。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成立时,独立第三师改编为第三十三师,归第十一纵队建制,纵队司令员周仁杰兼任师长,陈文彪任政治委员。该师组成后,先后参加了隆化、平泉、昌黎、北戴河、绥中、锦西等战斗。1948年10月,参加冀东及北宁线作战。同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第一四四师,副军长周仁杰兼任师长,钟文法任政治委员。1949年4月,随军南下,参加渡江、赣南追击等战役,配合兄弟部队解放了湖北及赣西南广大地区。9月,该师兼宁都军分区,张书祥兼任司令员,李庭序、钟文法分别兼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担任宁都、零都、兴国、石城、广昌、寻邬、瑞金等地的剿匪任务。第一四五师的前身系抗战胜利后,在阿城成立的哈东保安司令部,何延川任司令员,下辖三个大队。1945年11月,温玉成率新四军200余名军政干部到达哈东后,以哈东保安司令部为基础组成哈东军分区,温玉成任司令员,董浩然任政治委员,并将原辖之三个大队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团。担任哈东地区的警戒和松花江地区的剿匪任务。1946年11月,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奉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哈东军分区机关一部及第一、三团与哈北军分区之第四团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二师,温玉成任师长,张池明任政治委员。该师组成后,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和东北夏、秋、冬三季攻势。1948年2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二纵队成立时,独立第二师改编为第三十四师,归第十二纵队建制。10月,参加东北最后一战。11月28日,第十二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第三十四师改编为第一四五师,温玉成任师长,谭友林任政治委员。同年12月,参加了天津战役。1949年4月,随军南下,先后参加了渡江、衡宝、广西等战役。1950年1月,兼管平乐军分区,执行剿匪任务。
第二十一兵团第二一五、第二一九师,前身系1949年长沙起义之国民党军。11月28日,将起义中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军第二一五师,张景白任师长,江腾蛟任政治委员,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军第二一九师,周笃恭任师长,王恨水任政治委员。改编后,经过一段的教育和整训,使部队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1951年1月,进入广西,参加桂林、柳州、南宁地区的剿匪作战。
1952年3月15日,中南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将第二十一兵团部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司令部,并将原辖之第二一四、第二一七师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另以第四十军军部及所属第一四四师,第四十九军所辖第一四五师和第二十一兵团第二一五、第二一九师组成新的第二十一兵团。第四十八军军部改组为第二十一兵团兵团部,第四十八军番号撤销。陈明仁任司令员,王振乾任政治委员,欧致富任第一副司令员,钟文法任第二副司令员,高起任参谋长。原第四十八军第一四四师仍为第一四四师;原第二十一兵团第二一五师仍为第二一五师;原第四十九军第一四五师与第二一九师合编为第二一九师,第一四五师番号撤销。
5月初,遵照中南军区的指示,在全军普遍开展了文化教育,该兵团和各师均组织了专门的文化速成学校,调集大批干部离职学习。同时,在各级机关中成立了文化补习学校,用以提高在职干部的文化水平,部队以营为单位,按照战士的文化程度编成若干级327的教学班进行学习,经半年多的文化教育,在全兵团基本上消灭了文盲,提高了部队的文化素质。
10月8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二十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陈明仁任军长,王振乾住政治委员,仍辖第一四四、第二一五、第二一九师。
1953年2月,第五十五军奉中南军区命令,由广西桂林地区移防广东湛江地区,担任守卫雷州半岛的任务。
十五、金戈铁马壮军威—东野特种兵纵队
从无到有、“捡洋落”起家的特种兵纵队。炮弹打到自己阵地上,纵队首长大叫“炮兵有特务”。炮队入关,老百姓目瞪口呆:这是出关的“土八路”回来了吗?铁道纵队:五大野战军中独此一家。
特种兵纵队
1948年12月,当东野百万大军挥师入关之际,一支支金戈铁马的雄壮炮队,穿插行进在百万大军之中。华北沿途的老百姓从未见过这么神气的解放军队伍。那些用美国十轮大卡车拖着的美式150重型榴弹炮,炮筒子竟比路旁的电线杆子还粗,直看得他们目瞪口呆:“咱们这儿的解放军队伍,咋就没见到过这么粗,这么多的大炮?”
沿途群众自然还清晰地记得:三年前,这些“土八路”也是由这条道出的关。不过那会儿,他们除了步机枪之外,最多还有几门扛在肩上的小迫击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紧随其后出关的“国军”,飞机、大炮、坦克装备齐全,又是何等的气派!当时东北的老百姓,即使是同情共产党的,也不敢相信:就凭他们这点儿队伍,能打过国民党?
但共产党就是神了!几乎是赤手空拳出关的炮兵干部们,入关时带回的则是一支五大野战军中最强大的特种兵纵队。东北野战军的炮兵部队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这里面凝聚着以朱瑞为首的炮兵创始人的不少心血。
自1945年8月起,我军开始陆续进入东北。当年10月,东总用第一批到手的日军火炮,成立了一个炮兵旅。该旅下辖两个团,一团为山炮团,共5个连,15门山炮;二团为野炮团,共3个连,17门野炮。虽然号称1个旅,全部家当却只有32门小炮。除此之外,就是进入东北的各部队所携带的少量迫击炮了。虽然东野总部也曾要求下面部队努力收集火炮,但各部队对于所收集到的火炮,既无暇修理整顿,也因炮兵专业干部及兵源极度缺乏,而无力组建自己的炮兵部队。当时也有个别部队为了剿匪作战的需要,利用俘虏的伪满官兵成立过三两个炮兵连。但剿匪任务完成后,嫌火炮拖带不便,也就又放到了一边。所以在那个时期,各部队的炮兵始终未能有多大发展。
东北炮兵部队走上正轨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起于朱瑞来到东北之后。
1945年9月25日,为落实党中央创建东北大后方的战略意图,延安炮校的大部分人员在朱瑞校长的率领下,挺进东北。党中央又从各解放区抽调了大批干部,同时前往东北。于是朱瑞就一路走,一路会合,到达东北时已有千余人了。
朱瑞算得上是老炮兵了。1925年,刚满20岁的朱瑞被党送到苏联学习,先后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克拉辛炮兵学校。1930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军事工作。1945年夏,从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结束后,朱瑞又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代校长。
朱瑞是爽快人,于起工作来大刀阔斧,说干就干。一到东北,他就把带来的炮兵专业干部一分为二:少部留炮校工作,培养新学员;大量的则被分派到各军区和各部队,协助下面建立炮兵部队。朱瑞将毛泽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育思想具体化,创造性地提出了:“炮校拥兵二千五——变学校为部队,部队训练新兵——拿部队当学校”的口号。到1946年7月,炮校完成了扩兵任务,并在原有的炮兵旅的基础上,充实了炮二团及战车大队,新组建了炮兵第三团。
为了解决火炮不足的问题,他一面要求下到部队的炮校干部们,广泛收集日伪军遗弃的火炮,一面亲自带领炮校人员漫山遍野地“捡洋落”。日军丢弃的各种火炮大都残缺不全,就几门凑成一门炮。截止到1946年6月,全东北收集到的各种火炮就已达700余门。除炮校拥有的两个炮团及一个战车团外,加上各军区的炮团,总数已达6个乙种炮团、4个丙种团、6个炮兵营另20个炮兵连,总计80个炮兵连。
仅仅半年时间,东野的炮兵连增长了十倍!火炮增长了20倍!四平撤退,炮校也随之搬迁。朱瑞把手中这些五花八门的火炮视作命根子。爬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