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茅侃侃侃职场-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商务沟通时尽量使用办公室电话,少用手机。
公司很忌讳打私人电话的。如果必须要打,最好到非办公区域,否则对别人会造成影响,虽然大家都很喜欢听八卦的事情。所以,选用电话进行工作沟通时,首选应该是公司座机,实在有急事无法通过座机找到人时,再选择手机。
第二,打电话沟通商务,最好不要占用对方的私人时间。
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属于私人时间。很多人在私人时间是不接电话的,如果此时有突然情况,需要打电话给对方,就需要给对方发信息。如果是发信息不能说明白的事情,也要征询一下对方现在方便吗,可以给他打电话吗。
第三,拨通电话后的讲话规范。
在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要先自报家门,告诉对方你是谁,比如我打商务电话时会说,喂,您好,我是某某公司的茅侃侃。不能一张嘴就说要找谁谁谁,说了半天人家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谁,这是很没礼貌的表现。
自报家门后,你就可以直接切进主题了,告诉对方你因为什么事找人家干什么的。在沟通的过程中要简单明了,不要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废话。这一点跟谈恋爱不一样,谈恋爱时说废话可以增进感情。
在电话沟通时,因为不像面对面沟通,可以给对方展示很多肢体语言、面部语言,电话沟通你的表情和动作对方都看不到,所以打电话时要清楚准确地进行表达,不能含糊其辞。要清楚明了地回复对方,在接收到对方信息后,要说好的,我知道了,明白谢谢等等明确表达你态度的词语,而不是用嗯嗯啊啊等词语回应对方。
甚至于必需的话,你还要重复对方的话:您的意思是这样的吗?您的意思是不是这样?以确保你正确理解了对方的话。这样会让对方更加愿意跟你沟通。
最后应该感谢人家,“好,谢谢你,咱们下次再联络。”然后要等对方先挂断电话,你再挂。
STORY 6 老板,我出台去了!——工作中的那些应酬
有时你需要和客户一起吃饭,和他们一起参加聚会,甚至是跟他们一起去夜总会,这种情况下的见面,你也需要了解一些规则和技巧,这些规则和技巧被我戏称为“商业潜规则”。
前文已经提过,虽然很多时候见面沟通需要的成本更多,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选择见面沟通,而不是用邮箱和电话这些工具来沟通,因为见面沟通能通过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且见面时谈的问题会更深入。
不仅打商业电话和发商业邮件有要注意的行为规范,面对面进行商业沟通也需要技巧和一些行为规范。
首先,进行商务沟通和会晤需要注意着装。商业沟通时穿衣服不一定都要像保险公司要求的一样穿西服打领带,但也不要过于随意,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商业谈判时着装都要遵守几个简单的要求,首先不能穿无领无袖无肩膀的;夏天不能穿短裤;鞋子不能穿露脚指头和露脚跟的;拖鞋,无论皮拖,木屐还是人字拖,一律不能穿。
是否穿袜子,这一条国内的商务人士之间交流倒没什么要求,但是涉及国际商务时,最好穿袜子,因为穿袜子对于外籍人士来说,是一项基本的礼貌。西方的传统观念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脚指头是不礼貌的,所以就算夏天穿凉鞋的时候,见外籍商务人士时,最好也要穿上袜子。
商务谈判时最好不要穿看起来比较奇怪的衣服,比如军大衣就不太适合在商业会谈中穿。谈判时的衣着颜色最好选择比较稳重、素雅的,因为这种类型的颜色会给人工作严谨的印象。
其次,商业谈判和会晤中注意眼光的落点。在与人交谈时,最好将眼神落在对方鼻子或嘴上,看着对方的鼻子,会给人不卑不亢的感觉;看着对方的嘴,会让人觉得你更谦和,而且对方在说话的时候,嘴部往往会有些小动作,透漏出不易察觉的信息。
跟人谈话时,也可以看对方的眼睛,西方人说话时习惯盯着对方眼睛看,但是对于我们保守的东方人来说,看眼睛有一个问题,当你看对方眼睛的时候,如果你的眼神比较犀利,对方容易感觉到压力,就是俗话说把人看毛了。
对于经常出现在舞台上的演艺人员,当在舞台上表演时,他们最后将眼神落脚在舞台最远处。这个道理也适用在和客户开会的场合,如果你和你的20个客户在会议室里开会,当你向他们做演示时,你的眼睛最好看会议室的尽头,也可以是坐得最远的客户,这样可以引导他跟你交流,因为他坐得最远,如果他听不清楚会让你有意识地提高音量,这样所有的客户都能听到你讲话了。但是一般离你比较近的是领导,所以在演示过程中,一些重点部分需要确认的时候,要把你的眼神落在领导身上,也是示意领导这部分的内容是重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谈判时要注意语言。讲话时尽量称对方为您,而不是你,尽量用敬语;在客户见面时,讲话尽量不要有口头禅和语气助词等。你跟客户熟悉了之后还好,但是若是第一次见面,跟人说话时满嘴的“哦”、“啊”、“是吧”、“对吧”等就不太合适了。
上面我主要讲的是跟客户在正式场合的打交道,但有时你需要和客户一起吃饭,和他们一起参加聚会,甚至是跟他们一起去夜总会,这种情况下的见面,你也需要了解一些规则和技巧,被我戏称为商业潜规则。
当然,我说的这个商业潜规则有别于娱乐圈的潜规则。关于商业应酬,我的朋友们还有个戏称。有时候我给他们打电话,听到对方的环境比较吵就会问:“你干吗呢,怎么乱哄哄的?”他们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出台呢!”
“出台”一词本是“夜总会”这种场合的俚语,现在还常被白领拿去调侃商业应酬。这里说的出台,是指被老板指派,或者是为了客户或合作伙伴的需求去应酬。在进行一些商业应酬时,有一些规则需要注意。
一、酒只是交际工具,喝酒要适度
提到应酬,就不得不提到酒。在应酬交际的场合,酒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种饮料了,而是一个很重要的交际工具,一种交流方式。
以前听我一个朋友讲过,他们公司有个传统,每当他们的德国老板过生日时,他们整个公司就去一家德国餐厅给他庆祝,庆祝期间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老板让每个人面前放一个杯子,〖贼吧Zei8。Com电子书下载:Zei8。 贼吧电子书〗在里面倒满白酒,老板挨个敬,不管是谁,都要把它全喝下去。老板把这个喝酒的环节当做和大家交流的方式,用敬酒表示对员工的亲近。
中国人普遍爱喝白酒,一般白酒都是在吃饭的时候喝。饭后消遣,去Club、KTV等夜店,一般喝洋酒、啤酒比较多。洋酒常见的有威士忌(Whisky)、芝华士(Chivas)、伏特加(Vodka)等等。但我建议大家去夜店不要喝洋酒,因为国内城市夜店的洋酒大多是假的,除了特别正规的夜店。但是大家不太熟知的一些洋酒品牌假的还相对少些,像杰克丹尼(Jack Daniels)、黑方和红方。
但是,很多人去夜店,依然很喜欢点洋酒,不管它是软饮勾兑的还是纯的,因为一般洋酒比较烈,能够比较迅速地让你达到兴奋的状态,忘掉烦恼。
喝洋酒最大的困扰就是怕喝到假酒,而啤酒就基本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一般来说,啤酒较为常见,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喝,甚至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来两杯。并且,在社交场合点啤酒比较安全,如果你不经常出来玩,你就可能不会点鸡尾酒(Cocktail),因为鸡尾酒的牌子比较多,如果乱点,比如一杯“今夜不回家”。喝完你就可能真的回不了家了,而点啤酒就比较安全。
如果在相对安静的PUB(PUB相对Club更安静),你只是在这里想找个朋友,听听音乐,聊聊天,喝啤酒是比较好的选择,能够用一点点酒精来调节心情和气氛,同时又不容易醉。
对于喝酒这件事,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掌握一个度,尤其是女孩。如果是因为职场的应酬要喝酒,目的达到了就可以了。哪怕这单子签不下来,也不能喝死在这,因为喝酒失态就不好了。
其实酒在商业潜规则里面,只是一种礼貌性的沟通工具而已,并不是大家发泄的出口,虽然去夜店是去放松的,但从商业应酬的角度来讲,调节气氛才是喝酒的主要目的。所以喝酒应点到为止。
在聚会上也一样,无论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聚会,还是公司内部的会议后的聚会,喝酒也只是为了调节气氛。
会后的聚会一般都会开白葡萄酒或红葡萄酒,开会的时候会很正式,开完会以后,气氛就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这时大家需要一个东西作为调节的工具,那就是酒,酒杯的碰撞是一种交流,喝酒还可以拉近双方关系。
总之,无论是在商业应酬上,还是个人消遣,都不要买醉,点到即止。
二、商务会餐的目的是谈业务,不能一味地吃喝
在进行商务会餐之前,最好先了解你所请客人的喜好。不能说以你的喜好来决定别人吃什么。比如,你诚心诚意地将客人拉进了一个你觉得特好的湘菜馆,点了那儿的招牌菜,结果客人却不能吃辣,这饭就很难吃下去了。所以,在见客户前,哪怕是第一次要见的客户,也尽量要打听到客户的喜好,这样点菜的时候就会让客户觉得你细腻又贴心,这也是很好的攻心计策。就算客人说你帮我决定吧,也一定要在决定之前征求意见,这都是有礼貌的表现。
其实,对待客户与对待异性没什么分别,如果你想追一个女孩子,你就会投其所好吧,不可能人家明明不爱吃鱼,你却请人家又是水煮鱼,又是酸汤鱼和梭边鱼什么的。
除了吃饭本身需要注意,吃饭时落座的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现在,稍微好一点的餐厅,都会在桌上摆一个高高的造型手帕,意思是那个位置是老大的,你宴请的贵宾,就得坐那儿,那儿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座。
除了吃饭之前要注意老大的位置,吃饭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领导在的时候,你说的话如果比领导还多,你的声音如果比领导还大,我觉得你可能是不想混了。不光是领导在的时候不要高声说话,一般的商务餐中,也是比较忌讳说话声音特别大的。并且,吃饭的时候不要嘴里塞满东西说话,否则喷得到处都是就不好了。这些不礼貌的行为,无论中餐西餐,无论商务餐还是家庭聚会,都应该避免。
还有一点要注意,商业用餐的目的不是吃东西,不是吃饱了就完了,也不是你跟家人朋友在享受美食,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吃东西不是目的,目的是谈论工作。所以建议大家在商务进餐之前,最好事先吃点点心类的东西先垫一下,千万别指望能在这种场合吃饱饭。尤其是晚宴party上,通常宴会上只提供一些冷盘、点心,指着这些点心是根本不可能吃饱的。而且,就算是有能让你饱腹的美食,在这种场合胡吃海喝,也是很难看的。
大家都知道北方人很热情,特别怕客人在饭桌上吃不饱、吃不好,所以北方人宴客,喜欢在饭桌上招呼客人吃饭:“来来来,我给你夹菜,你吃这个,你尝那个,这个好吃,那个好吃。”热情是表达了,但并不一定就讨好了:第一,你了解人家的口味么?你知道人家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有没有什么忌口吗?第二,就算是夹菜,也一定要找服务员再要一双公用的筷子,切忌用自己的筷子到处夹到处给,就算你没传染病,筷子也是私人用品,难保别人不嫌弃,觉得不干净不卫生。第三,能让服务员帮忙的,尽量请服务员帮忙,别自己上手,无论是因为礼貌还是卫生。
但并不是说在外面就餐讲究繁文缛节就好,有时候去模仿一些高雅的行为没有必要,反而会弄巧成拙。我有一次也故作优雅来着,那时候北京刚有必胜客,我去吃,看里面提供刀和叉,所以我就装作很优雅地拿刀叉把pizza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再吃,但后来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发现人家都是直接用手抓着就往嘴里送,我才发现自己优雅的没有必要,必胜客只不过是一个快餐厅,又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所以在这样的场所,和朋友在一起就不用拘泥于太多礼节了。
三、在商务交际中,表达邀请或请求时最好能语言简洁,态度明了
沟通是一门学问,请求和邀请是沟通的一部分。中国人喜欢婉转和含蓄,但是有时候请求别人或要求别人做事时,直接清楚明了的表达要比委婉拖沓的表述更有成效。
追求异性时,也一样,直接有时比委婉有效多了。我曾和从加拿大归国的好朋友Jason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大学时是学销售的,他说这个问题属于他上大学时候的一门课程Professional Sales Skills(专业销售技巧)。
就这个问题他还举了个例子给我,他说如果要约女孩子吃饭,大部分人会问:“我们有个聚会,你来吗?需要去接你吗?”而他的策略是,首先婉转地问一下现在女孩在干吗,一旦女孩说等会儿有时间,下一步他就不再婉转了,不会给女孩拒绝的余地,他会说:“等会儿朋友一块吃饭,大家聚一聚,5分钟后,我到你楼下接你。”如果她推脱,说还要化妆收拾什么的,他就说:“没关系,我等你,你弄你的。我在楼下等你就行。”千万别说要不我待会再来什么的。这样多半女孩子就会被约出来。
商业沟通中,在你向对方提出请求时,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清楚地将你想说的话说完,不要绕圈子,让人家听了老半天还是没闹清楚你到底要干吗。商务人士的时间一般比较少,所以,他能给予你的时间很短。所以要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意图,用很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来。
在商务课程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elevator pitch(电梯演讲)。一些想创业的人要找人投资,一般会去找风险投资,找银行家。这些人很忙,他们只能给请求者电梯里面从一楼到十楼的时间,所以请求者必须在一分钟不到的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