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话三国志-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炙锶ǎ谑巧媳砬胲鲝节鄣乩途虼思窗衍鲝粝吕矗嗡讨泄饴淮蠓颍纸冢鲐┫嗟牟尉L娴木忧巴π耄鲝虿×粼谑俅海蛭怯舳溃笔蔽迨辍Z趾啪春睢5诙辏嬷沼谑芊馕汗!
荀彧的儿子荀恽,嗣位侯爵,官做到虎贲中郎将。起初,文帝和平原侯曹植同时都有拟议事项,文帝曲礼事奉荀彧。等到荀彧死,荀彧的儿子荀恽又和曹植私交友好,而和夏侯尚不和,文帝因而深切的憎恨荀恽。荀恽早死,儿子А㈧J,因为是外甥的关系所以仍然受到宠幸的待遇(荀恽妻是太祖的女儿)。荀恽的弟弟荀俣,官做到御史中丞,荀俣的弟弟荀诜,官做到大将军从事中郎,均知名于当世,但都早死。荀诜的弟弟荀,在咸熙年中(常道乡公曹奂年号,共两年。公元264—265年)任司空职。荀恽的儿子荀В谈肝晃⑵锍J蹋饩粑晃阊粝绾睿耆晁馈\鳟'的儿子荀嗣位。荀霬官也做到中领军,死后谥号称贞侯,追赠骠骑将军。他的儿子荀恺嗣位。荀霬的妻子,是司马景王、文王的妹妹,二王均和他非常亲近友善。咸熙中,开始设立五等爵位,荀霬以前朝有大功勋,改封他的儿子荀恺为南顿子爵。 
荀攸字公达,荀彧堂兄弟的儿子。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攸年少即死去了父亲。后来祖父死,有位旧吏张权自己要求看守荀昙的坟墓。当时荀攸才十三岁,就觉得很可怀疑,告诉他叔父荀衢说:“这位小吏面有特殊的容色,大概做了奸邪事吧!”荀衢也觉悟了,于是详细的推问他,果然是个杀人亡命之徒。从此对荀攸就另眼看待。何进执政,征用了海内有名人士荀攸等二十多人。荀攸到达后,任黄门侍郎的职官。董卓作乱,关东起兵讨董卓,董卓迁都长安。当时荀攸和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量说:“董卓无道,更甚于当年的夏桀商纣,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表面上拥有强大的兵力,实际上只是个匹夫而已。如今应该直接地把他刺杀了以向天下百姓谢罪,然后以殽山、函谷关为据点,辅佐君王,来号召天下,这也就是当年齐桓公、晋文公一举而霸天下的作为了。”事情已经快要成功了,却被发觉,董卓于是收捕了何颙、荀攸,拘囚在牢狱中,何颙忧惧而自杀身死,荀攸言语饮食自如,正好遇上董卓死亡而被赦免。于是抛弃了官位回归故里,又被荐用于公府中,被选举高第,升迁为任城相,不愿前往就任。荀攸因为蜀汉的险要稳固,百姓殷实丰盛,而求得蜀郡太守,却因为道途中断无法到达,于是留驻在荆州。 
后来,太祖迎天子建都在许,送了一封信给荀攸说:“如今天下大乱,是有智谋的人士劳用心神的时候,而你在蜀汉观望天下的变化,耗时太久了!”于是即征召荀攸为汝南太守,入朝廷用为尚书。太祖早已听闻荀攸的名望,直到和他谈话后更是大为欣喜,而告诉荀彧、钟繇说:“公达,是个不平凡的人物,我能够和他来商议大事,天下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任用他做军师。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跟从太祖出兵征讨张绣。荀攸建议太祖说:“张绣和刘表互相依恃,自以为强大,然而张绣带着游击部队,仰赖刘表供给他们粮食,一旦刘表无法供应,一定会叛离他。还不如用缓兵之计坐着等待这一天到来,然后我们可以引诱而得到这一批军队,如果紧急的去攻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势必会互相救援。”太祖不肯接纳他的意见,于是出兵前往穰,和张绣作战。张绣情势危急,刘表果然派兵援救他。太祖军队不利。太祖告诉荀攸说:“就是没有采用你的建议,才弄到这种地步。”于是又设计奇兵再度出战,大举攻破了张绣的军队。 

三国志卷十 魏书十(5) 
这一年,太祖从宛城前往出战吕布,一直前进到下邳,吕布失败退兵固守,一再进攻都打不下来,兵士们都疲惫不堪,太祖想带兵回去。荀攸和郭嘉告诉太祖说:“吕布有勇气而没有智谋,如今三次作战都惨遭败北,他的锐利士气一定丧失殆尽。三军以将帅为中心,中心人物士气已衰,那么军队就不会再有奋战的决心。陈宫有智谋而反应迟钝,现在要赶在吕布士气还没有恢复前,陈宫的谋略还没有拟定时,赶紧进攻,那么吕布一定可以攻打下来的。于是引导沂水、泗水二条河水灌入城池,城崩溃,活捉了吕布。 
后来又随从太祖在白马救助刘延,荀攸施用了谋略斩杀了颜良。这些事记载在《武纪》。太祖攻下了白马回来后,又派遣军队车马器械顺着黄河往西前进。袁绍渡过了黄河追击太祖,突然和太祖相遇。所有的将领均感惶恐,游说太祖引兵回去保卫自己的营地,荀攸即说:“这正是擒获敌人的最好时机,怎么可以退兵而去呢!”太祖望着荀攸而笑。于是就用兵车械器粮食做饵来勾引贼兵,贩兵竞相奔来,军阵大乱。然后纵放步骑追击,一举大破贼兵,斩杀了他们的骑兵将领文丑,太祖终于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军粮快吃光了,荀攸告诉太祖说:“袁绍运送粮食械用的车子很快就会来到,他的属将韩荀非常锐利而轻视敌军,赶紧追击可以攻破他们。”太祖问荀攸说:“那么谁可去呢?”荀攸说:“徐晃可以。”于是便派遣徐晃及史涣迎击而攻破了他们,烧毁了他们所有的军马器械粮食。适逢许攸来求降,告诉他们袁绍派遣淳于琼等人率领了一万多的士兵来接应运送的米粮,然而他们的将领骄矜士卒怠惰,可以截击他们。大家听了都感到很疑惑,只有荀攸和贾诩劝说太祖。太祖于是把荀攸和曹洪留下来镇守。太祖自己亲自率领军队一举攻破了他们,斩杀了淳于琼等人。袁绍的将领张郃、高览烧毁了进攻的橹车以求降,袁绍终于抛弃了军队而逃走。张郃来降,曹洪怀疑他不敢接受,荀攸告诉曹洪说:“张郃因他的计谋不被采用,愤怒之下而前来求降,公还怀疑什么?”因此才接纳了张郃。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追随太祖在黎阳###袁谭、袁尚。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太祖正在出兵征讨刘表,而袁谭、袁尚两人均想争夺冀州。袁谭派遣辛毗求降请救,太祖想答应,以此事询问群下的意见。群下都认为刘表兵力强,应该先讨平他,袁谭、袁尚是不值得忧虑的。荀攸说:“天下正当有大事的时候,而刘表却坐镇保卫江汉一带地方,很显然的,他并没有君临天下的心志。袁谭占据四州的土地,带领着十万多的兵甲,袁绍以宽大仁厚得取众人的心,假使他们二人和和睦睦以守住已经成就了的基业,那么天下的劫难还是无法平息。现在兄弟二人交恶,如此更是势不两全。假如他们合并力量便专一,力量专一而团结,那就更难有所图谋了。现在乘着他们争乱时去攻取,天下可以平定,这个时机是绝对不能失去的。”太祖说:“好的。”于是答应了袁谭的和亲策略,开始还击袁尚而攻破了袁尚。后来袁谭叛变,太祖属下的随从人员在南皮斩杀了袁谭。冀州平定,太祖上表给皇帝称美荀攸说:“军师荀攸,从开始辅佐臣下起,没有一次战役他不随侍在旁的,我能前前后后攻克敌兵,都是出自荀攸的策谋。”于是封荀攸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皇上下命令从优奖赏有功人员,一切依功行封,太祖即称道:“为人忠贞正直而且秘密策谋,安抚内外,第一个有功人物是文若(荀彧),其次便是公达(荀攸)。”于是增加了四百户的封邑,合并以前的一共有七百户,又转任为中军师。魏国初建立的时候,升任尚书令。 
荀攸为人深沉周密而且有智巧能防患他人,自从太祖出兵征伐各地,常在军帐营地里为太祖筹划计谋,当时人以及他的子弟都不知道他们谈论的内容。太祖每每称赞他说:“荀攸表面愚笨内心多智谋,表面怯懦内心勇猛,表面柔弱内心刚强,不自夸,也不以功自居,他的智慧人人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是无法企及的,虽颜渊、宁武子也比不过他。”文帝在东宫当太子时,太祖告诉他说:“荀攸,是可以做每个人的师表,你应该用最敬的礼来尊敬他。”荀攸有一次生病,世子(曹丕)来探问他的病情时,独能在床下行跪拜礼,可见他受尊敬的程度。荀攸和钟繇两人相处非常友善,钟繇说:“每当我有所行动,反复的思考后,自己认为再也无法变更了;于是再去咨问荀攸,往往荀攸却有更异于常人的意见。”荀公达曾经前后策划过十二件奇警的策略,但是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曾把他撰写成册集,没有完成,钟繇死了,所以世上无法得知他的机谋策略。荀攸追随太祖征讨孙权,在道途中死亡。太祖每次一谈及就痛哭流泪。 

三国志卷十 魏书十(6) 
荀攸的长子荀缉,有父亲攸的风范,但早年就死了。第二个儿子荀适嗣位,没有儿子,于是断绝了后嗣。黄初年中(魏文帝年号,公元220—226年),续封荀攸的孙子荀彪为陵树亭侯,封邑为三百户,后来又转封为丘阳亭侯。正始年中(齐王芳年号,公元240—248年),追谥荀攸为敬侯。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年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看出他是个特异的人才,认为贾诩有张良、陈平的奇策。被推选为孝廉,任郎官,因为身染疾病而离开官职,向西回还,到达了汧,道途中遇到了叛逆氐族人,和贾诩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他们所拘执。贾诩告诉他们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千万不要活埋我,我家人一定会以厚礼来赎我的。”当时太尉段颎,从前曾经做过很长时间的边将,威势震惧西方各地,所以贾诩借段氏来惊骇氐人。氐人果然不敢伤害他,和他互结盟好而把他护送回去,其余的人都被杀死。贾诩事实上并不是段家的外甥,他能权衡变局以渡过危难,均类似这些例子。 
董卓进入洛阳,贾诩以太尉掾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升迁为讨虏校尉。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屯兵在陕地,贾诩在牛辅的军队中。董卓失败,牛辅又死,大家都深感恐惧,当时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想解散军队,乘隙走小道回还故里。贾诩告诉他们说:“听说长安中正在商议想把凉州人全部诛杀,而你们抛弃属众单独行动,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捆缚起来。你们还不如率领着兵众向西行去,在所经过的地方收编兵卒,以便迫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能幸运地达成任务,就遵奉国家的命令来征讨天下,如果没有成功,再逃走也不算晚。”大家都认为这样对。于是李傕向西前进攻打长安。这些事迹均记载在《董卓传》。后来贾诩为左冯翊,李傕等想因他的功业而封他侯爵,贾诩说道:“这是救命的策略,哪有什么功劳!”坚持拒绝不肯接受。又要任他为尚书仆射,贾诩又说:“尚书仆射,是官中的师长,为天下人所仰望,我贾诩名位素来并不贵重,不足以使人畏服。纵使我贾诩昧于荣显利益,对朝廷来说又怎对得起呢!”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主管选举事,任内匡正助益的地方很多,李傕等人虽然和他很亲近,但是也都惮惧他。正巧贾诩因母丧去官,后拜为光禄大夫。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争斗,李傕又请贾诩做宣义将军。李傕等人和好,天子平安的离开长安,保护大臣,贾诩有大功势。天子离开了长安后,贾诩向天子送还印信组绶。这个时候,将军段煨屯兵在华阴,和贾诩是同郡人,于是终于离开了李傕而托附在段煨处。贾素来就颇有名望,是段煨军士们所仰望的人物。段煨内心害怕贾诩夺取了他的兵权,外表却尊奉贾诩非常厚而周全的礼节,贾诩心中愈是无法安宁。 
张绣在南阳,贾诩暗中勾结张绣,张绣就派人迎接贾诩。贾诩准备前行的时候,有人告诉贾诩说:“段煨对待你那么优厚,你怎么忍心离去?”贾诩回答说:“段煨性情多疑心,有忌妒我的意念,对待我的礼节虽然不薄,但这是不可依恃的,日子一久一定会被他算计的。我离去,他一定很欣喜,而且也希望我到外头去求取大的援助,他也必定会厚待我的妻子。张绣这个人缺少主谋的人,也希望我去,那么我个人和家庭两方都获得保全了。”贾诩前往张绣处,张绣行子孙礼来对待贾诩,段煨果然非常的照顾他的家室。贾诩游说了张绣与刘表联合。等到太祖出兵征伐,一旦带兵退回,张绣亲自追讨。贾诩即告诉张绣说:“不可以去追击他,追击他一定会失败。”张绣不肯接纳贾诩的意见,派兵前往和太祖会战,终于大败而退还。贾诩告诉张绣说:“现在赶紧再极力追讨,继续打下去一定可以获胜。”张绣谢绝贾诩的意见而说:“就因为没有采用你的话,以至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失败了,为何还要继续追击呢?”贾诩回答他说:“出兵作战的形势是随时变化的,赶紧前往追击一定会获利。”张绣采信他的话,于是整收溃散的兵卒前往追击,和太祖再度作战,果然获胜而回来。张绣回来后,即问贾诩说:“我张绣用精锐的士兵追讨引退的军队,而你却说一定会失败;等到我败退后,改用战败的兵卒进攻骄胜的兵士,而你却说一定会胜利。结果也都如你所料,为何两次相反的结果都一一灵验了?”贾诩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绝非曹公的对手。他们的军队虽然刚刚引退,但曹公一定会亲自殿后,阻挡追兵;追讨的军队虽然精良,将军既然不如曹公,他们的士卒也很锋锐,所以知道你一定要惨遭失败。曹公进兵攻打将军从来没有失策过,还没有倾全力来应战就引兵退回,一定是国家有变故;而且又已经攻破了将军的追击,一定会以轻军急速回去,纵使留下了一些将领殿后,这些将领虽然勇猛,也不是将军你的对手,所以虽然引用败退了的兵卒也一定能获胜。”张绣听后才信服。后来,太祖在官渡抵抗袁绍的军队,袁绍派人去招请张绣,并且写了封信给贾诩请求救援。张绣想答应,贾诩就公然的在张绣面前告诉袁绍的使者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