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全十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嬷嬷,我们是没有根基的人,平王后院里侍妾众多,现在主持王府中馈的文氏,是王爷母亲文老夫人的娘家侄女,又生了长子,我们怎么去争?只怕还没争出点什么来,命倒没了!”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新身份
    郑嬷嬷黯然叹了口气,带着几分不甘的看着李青,咬咬牙问道:
    “姑娘知不知道,一个不得宠的女人,日子有多难过?!”
    李青和连庆都笑了起来,李青站起来,拉了郑嬷嬷坐到床边上,拖长了声音撒娇似的说道:
    “我知道嬷嬷疼我。”
    顿了顿,声音微微低了些,
    “嬷嬷,有了平王妃这个身份,庆叔又是个极善经营的,我们就不会缺了钱用,有了钱,日子就好过,我们躲在城外,就远离了王府,任事不管,又远离了是非,这样清清静静的过过舒心日子,多少好!”
    郑嬷嬷满眼宠爱的看着李青,眼角滚下几颗泪水来,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难道姑娘就这样象个清修的姑子一样过一辈子?嬷嬷总觉得太委屈姑娘了,嬷嬷心痛呢,姑娘这样的人品,这样的才情”
    李青眼里闪过丝黯然,连庆扭过了头,抬手仿佛擦了擦眼角,李青靠在郑嬷嬷怀里,撒娇似的说道:
    “嬷嬷,我就想过这样的日子!这天下,没有哪个男人能让我看得上的!”
    郑嬷嬷忙拍着李青的后背,连声说道:
    “好、好、好,姑娘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姑娘哪天想搬到月亮里住着,嬷嬷也侍候着姑娘去!”
    连庆笑了起来,李青也直起上身,笑着说道:
    “这成亲的事,王爷自会安排,我们不必理会,我们自己的事,庆叔,得好好的用心安排了才行”
    连庆郑重的点点头,三人又商议了一阵子,连庆才告了退出来,丁三依旧笔直的站在离帐篷不远的地方,笑着冲连庆微微点头示意,抬手叫了名侍卫过来,连庆恭敬的拱手谢过,随侍卫回去了。
    第二天卯正时分,李青就睁开了眼睛,郑嬷嬷已经悄悄起身,正在收拾铺在李青床前的被褥,见李青醒了,忙过来笑着问道:
    “姑娘睡得可好?”
    李青点点头,郑嬷嬷叫了婆子进来侍候着李青洗漱完毕,吃了早饭。
    李青披着平王的大氅,出了帐篷,丁一和丁三正站在帐篷外的一辆四轮马车旁,低声说着话,见李青出来,两人上前请了安,丁三满面笑容的递了只手炉过来,恭敬的禀报:
    “这是爷吩咐给小姐准备的。”
    李青笑着谢了,郑嬷嬷上前接了过来,丁一微微垂着头,垂手侍立在车子旁边,李青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带着笑意上了车。
    车子里非常宽敞,铺着厚厚的坐褥,放着熏炉,烘得车厢里很是温暖,郑嬷嬷跟着上了车,李青脱了大氅递给她,刚把自己放舒服了,就听到外面丁一恭敬的询问是否可以出发了,李青点点头,郑嬷嬷将帘子掀起条缝,吩咐了下去,车子轻轻晃动了一下,缓缓的动了起来。
    李青将车窗帘子掀起一角,往外看去,连庆和桑枝、木通已骑上了马,跟在了车子后面,围在车子周围的,是黑衣黑甲的护卫,李青放下了帘子。
    一路上走的很慢,晚出早歇,住宿吃饭都安排得很是精心周到,走了有七八天,一行人到了平阳城下,李青掀起车窗帘子,望着远处灰蒙蒙一片,高大到仿佛需要仰视的城池,这城如同平王般,让她有种压抑的感觉。
    快到城门口了,黑衣卫停了下来,准备返回金川府。郑嬷嬷掀起车帘,满脸笑容的抬手招呼丁一,丁一忙下马将缰绳扔给旁边的小厮,快步走到车前,郑嬷嬷递了个荷包给丁一,李青在车里吩咐道:
    “把这个拿给你家王爷,告诉他,入了腊月,上次那张方子就不要用了,改用荷包里的这个,每三天喝上一次就行了。”
    丁一怔了怔,忙伸手接过荷包,单膝跪地施了一礼,转身走到黑衣卫头领身边,把荷包递了过去,又俯在他耳边低低的说了几句话,黑衣卫头领惊讶的抬起头,小心的把荷包放进怀里,看着车子,突然举起左臂,做了个手势,黑衣卫立即整齐的翻身下马,抬手至胸,冲着车子行了个军礼,李青从帘缝里看着行礼的黑衣卫,眼底渗出些笑意来,目送着那些黑衣卫们翻身上马,如风般离去,方放下了帘子,不知道平王一共有多少这样如狼似虎的侍卫,这次竟派了四十个送她到平阳府,不放心她还是不放心金川府?
    丁一恭敬的在前面引导着,一行人缓缓的进了平阳府城门,沿着宽阔的街道,往城东走去。路两边越来越安静,不多时,来到了一处朱门大户前。
    李青掀起车帘,仔细打量着,朱红大门五间五架,上面挂着黑底匾额,写着安远侯府四个溜金大字,李青眉头微微皱了起来,郑嬷嬷也仔细的看着外面的府门,轻轻的问道:
    “姑娘,这安远侯府是哪家?”
    李青沉默了一会儿,才郁郁的答道:
    “文家,是平王母亲文老夫人和王府现主持中馈的文氏的娘家。”
    郑嬷嬷愕然的看着李青,半天才恨恨的说道:
    “这平王把姑娘送到文府,是个什么意思?这可是文氏的娘家!”
    李青眉头皱得更紧了,是啊,平王这是什么意思?给她安排个新身份,竟然安排到了文家!
    丁一在侯府门前翻身下了马,有两个门房飞奔进了二门通传,其余七八个门房蜂拥而出,迎了上来,牵马的牵马,请安的请安,恭敬而热闹的招呼着丁一,丁一笑着问道:
    “老太爷在家吗?”
    门房头儿一边殷勤的用衣袖给丁一轻轻掸着并没有什么灰尘的衣襟,一边满脸媚笑的答道:
    “回丁大爷的话,老太爷在家呢,小的们已经进去禀报了,丁大爷您请!”
    丁一笑着点点头,转身回到车旁,恭敬的禀报道:
    “小姐,到文府了,小姐先在二门暖阁里歇息片刻,小的这就进去见文老太爷禀明了,再来接小姐进府,可好?”
    李青面无表情的点点头,郑嬷嬷满脸担忧的看着李青,掀起车帘冲丁一点点头。车子被拉进二门,外面有婆子打起帘子,放了脚踏,郑嬷嬷小心的扶着李青下了车子,丁一低头垂手侍立在旁,一直等到李青进了暖阁,看着婆子送了茶水进去,方转身往后面正堂去了。
    文老太爷的贴身小厮双喆已迎到了二门外,一路殷勤的奉承着接了进去,丁一也不理他,面无表情的快步往里走着,文家老太爷虽没有聪明也没有才干,却胜在对王爷惟命是从,可他那两个儿子,嫡子无能,好歹总还算能守着些本份,文氏那个同母兄长,那个庶出长子,就有些提不起了,偏偏这样的人,还一直觊觎着安远侯的爵位,爷这会儿把那位姑奶奶送进文府,是个什么打算?
    为了找她,他们几乎把整个南金川翻了个底朝天,爷竟然孤军深入金川府直至临甸城,冒了多大的风险!他和杨元峰在帐篷外跪了一夜,爷对她,却连句重话也没说,爷亲自带她回营,把大帐让给她住,吩咐丁三给她找衣服、找沐桶、找侍候的婆子,熬红果汤,准备车子,准备手炉,用了四十个黑衣卫送她回平阳府,虽说她是木莲大师的传人,她救过王爷,没有她那方子,进入金川府,他们会因为伤寒死上不少人,可是,爷对她还是耐性太好了些!丁三说的对,爷对她,耐性好到让人瞠目!
    爷让他留在平阳府侍候着,是看着这个姑奶奶,别让她再闹出逃跑的事来,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不管怎样,在爷腊月二十二回来之前,这二十几天里,他得确保这位姑奶奶平平安安,一根头发也不能少了。
    正堂门口,文老太爷红光满面的站在台阶上,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里“咣噹咣噹”的转着两只铁胆,丁一露出一脸笑容,几步上了台阶,上前打了个千请安,文老太爷忙用一只手拉了他起来,哈哈笑着,一边拉着丁一往正堂进去,一边底气十足的说道:
    “大丁就不要跟我客气啦,快进屋快进屋,我刚得了包好茶,你真是来得巧!双寿,快泡上我刚得的云雾,给你们丁大爷尝尝味儿。”
    丁一笑着连称不敢,文老太爷把丁一按到东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自己在上首坐了,双寿送了茶上来,丁一端起来掀开盖碗看了看汤色,笑着赞道:
    “老太爷果然是爱茶懂茶之人,这茶真是上品中的上品。”
    文老太爷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丁一回头看了看双寿和双喆,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下去,双寿和双喆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文府(上)
    丁一回头看着文老太爷,带着笑容说道:
    “老太爷,小的这次到来,是奉了爷的令,顺便送位亲戚到您府上。”
    文老太爷一脸茫然,怔怔的问道:
    “亲戚?什么亲戚?爷不是在上岭关吗?那里怎么会有我的亲戚?”
    丁一有些尴尬的干笑了两声,端起茶喝了一口,才回答道:
    “老太爷家里的亲戚,爷必定是清清楚楚的,爷说是,那就必定是了,老太爷,您说呢?”
    文老太爷恍然领悟过来,忙说道:
    “大丁说得很对、很对!爷说是,那必定是的!爷的话,从来就没错过!”
    丁一低头喝着茶,眼里都是笑意,王府里的文老夫人和文府的文老太爷的人生信念是一致的:王爷说得都是对的!
    “爷说是老太爷的远房外甥女,叫李青,今年十四岁,带着几名旧仆来投奔文府的,爷吩咐小的顺路送了过来,现在二门的暖阁里候着呢。”
    文老太爷满眼迷惑的点着头,
    “爷说得对,说得对,可不是我那外甥女来了!多亏大丁给送了来!我这就让人领她进来,让老二媳妇好好安置了。”
    边说边叫了小厮进来,吩咐了下去。丁一又喝了杯茶,就告辞了。
    李青带着郑嬷嬷随着个婆子进了内院,穿过一个小花园,来到一处宽敞的花厅前,门口侍候的小丫头冻得鼻头有些发红,掀起厚厚的墨绿色织锦缎棉帘子,李青进了花厅。
    厅里四角放着烧得旺旺的炭盆,烘得屋里非常温暖,正面榻上端坐着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戴着大红抹额,穿着玉色素绒绣花袄,大红色绉纱银鼠皮裙,面容姣好,双目炯炯,显得人很是精干,嘴唇略有些薄,带出几分严厉来。
    婆子笑着对李青说道:
    “这是二奶奶。”
    李青忙曲膝福了一福请安道:
    “给二奶奶请安。”
    二奶奶眉头微微皱了皱,转头看向那婆子,婆子笑着上前给二奶奶行了礼,禀报道:
    “这位李青姑娘,是老太爷的远房外甥女,来投亲的,老太爷吩咐,请二奶奶好好安置。”
    二奶奶扬了扬眉,转过头打量着李青,过了一会儿,方带着几分笑,让道:
    “青姑娘请坐吧。”
    又吩咐了小丫头倒茶来,李青温顺的谢了坐,郑嬷嬷侍立在旁,二奶奶带着些笑问道:
    “青姑娘声音真是温柔动听,只是听姑娘这口音,不象是平阳府人,青姑娘家在哪里?不知令母是文家哪一支的?我进文家也不过十来年,也不知道认不认得。”
    李青忙直起上身,略显得有些怯怯的回道:
    “我原一直住在洛城,这边的亲戚,从没听母亲提起过,这次来,是遵了吩咐来文府投亲的。”
    二奶奶眉头皱了起来,转过头有些严厉的看着那婆子,那婆子忙陪着笑回道:
    “是老太爷亲自吩咐的。”
    二奶奶回过头,似笑非笑的看了李青一会儿,李青垂目温顺端坐着,换了是她,也得疑惑,也得多想一想,这门亲戚实在有些诡异!二奶奶端起茶,慢慢喝着,半晌方开口吩咐道:
    “这也快要进腊月了,天寒地冻的,又要忙着过年,也不好再去收拾院子,青姑娘就暂且和婉如小姐挤挤吧,等过了年,开春再好好的收拾个院子住着。”
    李青忙站起来曲膝谢过,二奶奶也不理她,转头吩咐那婆子道:
    “你带了青姑娘,去见见陈姨奶奶和大奶奶,顺便把暂且让青姑娘和婉如小姐挤过这一冬天的事也禀了陈姨奶奶知道。”
    婆子面色滞了一滞,立即笑着答应了,带着李青出了花厅。
    二奶奶目送两人出了门,想了一会儿,抬手叫了个丫头过来,低声吩咐道:
    “玉扣,你去打听打听,这个青姑娘到底什么来历,老太爷的亲戚来打秋风的是不少,接进府的可从来没有过,你去,打听仔细了。”
    玉扣答应着出去了。
    李青一行三人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前行,走了有一刻钟的功夫,进了一处高大轩敞的院子,房屋一色的雕梁画栋,富丽异常,正屋门口垂首低眉恭敬的站着三四个小丫头,见婆子带着李青进来,一个小丫头掀帘进去通传了,片刻,小丫头出来掀起帘子,请了婆子和李青进去。
    婆子带着李青进了正屋,笑着和李青说道:
    “青姑娘请等候片刻,我进去回了姨奶奶,再来请姑娘过去请安。”
    李青心里微微一怔,垂下眼帘,笑着应了,婆子转过放着各色玉器摆设的百宝阁,进了东厢,东厢临窗大炕上,一位四十多岁,穿着蜜合色棉袄,秋香色刺绣妆花裙,面容精致美丽的女子正斜斜的半躺在墨绿色百蝶穿花大条枕上,看着两个穿戴华丽的丫头坐在旁边剥着莲子米,见婆子进来,两个丫头忙起身擦了手,笑着曲膝福了一福,站到了旁边,婆子含笑点头回了两个丫头的礼,急走两步上前,满脸笑容的跪在榻前磕了个头,
    “请姨奶奶安!”
    陈姨奶奶带着端庄的笑,抬抬手道:
    “快起来,庄嬷嬷不在前院侍候着,怎么有空给我请安来了?”
    庄嬷嬷站起来,又福了一福,陪笑道:
    “要不是怕打扰了姨奶奶,我倒是想一天三趟来给姨奶奶请安呢!今儿,奴婢倒不是专程来请安的,是奉了老太爷的令,送位亲戚请二奶奶安置,二奶奶吩咐了先和婉如小姐一处住着,等开了春再另外收拾院子,奴婢带了人来给姨奶奶请安来了。”
    陈姨奶奶坐直了身子,秀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