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抽调。
    就在此时,巡海的安澜水师士兵带回来一条船。
    “来人自称是幽州镇妫州清夷军军使李茂勋的使者,特来求见郡公!”刘寻大声禀报。
    正在批阅公文的李璟一听到幽州李茂勋三个字时,手不由的抖了一下。
    李茂勋,在晚唐五代,有两个李茂勋都比较出名。第一个李茂勋,原本乃是回纥阿布思之裔,张仲武时,与其侯王皆降。资沈勇,善驰射,仲武器之,任以将兵,常乘边积功,赐姓及名。这个李茂勋乃是一个回鹘贵族,投降张仲武之后才被赐国姓汉名。
    还有一个李茂勋,却是岐王李茂贞之弟。唐末为凤翔都将,茂贞表为鄜州节度使,累官至兼侍中。后来他全家被朱温俘虏,便归顺了朱温,并改名叫周彝。
    既然是幽州来的李茂勋,那定然就是回鹘人李茂勋了。
    这个人在李璟的印象中,可不是什么好鸟。算算时间,好像距离历史上记载的幽州兵乱已经没多久了。史载,因为此时的卢龙军大帅张公素为人残暴,而幽州大将纳降军使陈贡言在卢龙军中却极为威信。这个李茂勋便派人暗杀了陈贡言,然后打着陈贡言的旗帜举兵反叛,进攻幽州张公素,自称是陈贡言的先锋部队。张公素迎战,兵败逃到长安。当李茂勋进入幽州,人们才知道这不是陈贡言,但也只能支持李茂勋了。
    这件事情可谓是相当的稀奇,也可心看出这个李茂勋的狡诈。
    现在幽州还是张公素做节帅,陈贡言也还没有被暗杀,不过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这李茂勋前来,绝无好事。
    不过因为李茂勋派使者前来,使得李璟的目光也不由注视到了与辽南隔海相望的幽州。
    幽州乃是河朔三镇之一,也是老牌的割据藩镇。
    唐玄宗先天二年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幽州,统辖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等9州。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
    天宝之时,节度使安禄山以范阳、河东、平卢为根据地,发动叛乱,建立大燕,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后,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因领卢龙军,又称卢龙节度使。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叛将李怀仙投降唐朝,唐朝为了笼络河北旧部,任命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四镇之乱时,幽州朱滔自称冀王。元和十四年(819年),卢龙节度使刘总的臣服,标志着元和中兴的顶峰。两年后,朝廷任命文官张弘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但由于处置措施不当,卢龙节度使又被武将把持割据。直到唐朝灭亡。
    张弘靖处置不当,使得幽州部将朱克融率兵夺得幽州后自立,再次拒绝朝命,拥兵自重。
    朱自融出身名门,祖父是原卢龙节度使朱滔,唐德宗时,朱滔的哥哥朱泚闲居长安,趁泾原之乱,自立为大秦皇帝,围德宗于奉天,事败被杀。朱克融少年时即在幽州担任小校,事奉卢龙节度使刘总,后刘总欲归长安,恐将校为变,便将有野心的将领一起带到长安,朱克融也在其中,后其私自归镇。
    当时,天下承平,宰相崔植、杜元颖不知兵机,亦无远略,认为两河地区已经平定,于是调毫无政治经验的张弘靖接替刘总任卢龙节度使,张弘靖为人矜持,终日沉默不语,对将校并不为礼,因此不得军心,又信任幕僚韦雍,让其执掌政务,军心越加不满。821年7月,韦雍骑马出行,有小校冲其前导,韦雍要杖责他,军士不服,张弘靖命都虞侯追究,意欲严办,于是军中大乱。当夜,士卒连营呼噪,将校不能制,遂攻入府舍,掠夺张弘靖家中的货财、妇女,囚其于蓟门馆,杀幕僚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都虞侯刘操、押牙张抱元等人。
    次日,军士自悔,一起到馆中向张弘靖道歉,请求重新奉其为主帅,但是张弘靖拒不回答,军士们互相商量道:“相公无言,是不赦吾曹。军中岂可一日无帅!”于是大家奉宫中旧将朱洄为留后,朱洄辞以年老,推荐儿子朱克融继位,大家表示同意。
    消息传出,唐朝贬张弘靖为吉州刺史,调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节度使,但刘悟畏惧朱克融兵强马壮,不愿赴任,于是回任昭义节度使,朝廷只好加授朱克融为检校左散骑常侍,授以符节。
    朱自融为节帅之后,十分猖狂,826年5月,幽州军乱,将士杀朱克融及其子朱延龄,另立其子朱延嗣为卢龙节度使,但朱延嗣为人凶暴,不恤将士,很快就为都知兵马使李载义所杀。
    朱自融当了五年幽州节度使,他的儿子朱延嗣甚至一年时间都没有做满,就被李载义所杀。
    李载义却是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之后,乃是大唐宗室。不过因为李承乾被废后,他们这一支也就成了庶人。据记载,他的先祖们世代以在战场上的威力闻名,在卢龙镇的首府幽州任职。李载义早年丧父,和同乡豪杰四处旅游。他身体强健,善于摔跤,打动了时任卢龙节度使刘济,被其招入亲军,累升衙前都知兵马使、检校光禄大夫兼监察御史。
    幽州兵变,时任衙前都知兵马使的李载义也就是幽州牙将,他看准时机,杀死了朱延融,以其罪上奏朝廷。唐文宗乃以李载义为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卢龙节度使,封武威郡王。
    李载义任卢龙大帅期间,先后自愿为朝廷助战,讨伐自称横海节度使的李同捷,累破敌军,以功加封司空。此后,李载义参与了对横海镇首府沧州的进攻。太和三年(829年),李同捷投降,李载义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和四年(830年),契丹骑兵入寇,李载义将其打败,俘获其首领茹羯送往长安,以功加太保。
    太和五年(831年)春,朝廷赐给李载义功德碑。李载义请使者参观球赛,不料后院兵马使杨志诚作乱,乘机驱逐了李载义。李载义与儿子李正源被迫逃往相邻的义武镇的易州,最后朝廷无力管束此事,只得任杨志诚为留后,李载义父子回到长安。
    李载义算来,也只做了五年节帅,就被同样属于牙将的杨志诚驱除。
    而杨志诚只当了三年节帅,太和八年(834年)冬,卢龙军又乱,杨志诚和监军宦官李怀仵被逐,兵马使史元忠被推为留后。
    史元忠比前几任多做了几年大帅,做了七年卢龙军大帅,结果最后也没逃过前任们的命运。会昌元年(841)九月,卢龙军再乱,陈行泰发动兵变,杀死节度使史元忠。几经周折后,卢龙被张仲武接管。
    陈行泰,乃是卢龙镇牙将。会昌元年(841)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发动兵变,杀死节度使史元忠,自任节帅,但众心不服,唐武宗在宰相李德裕建议下也没有批准他担任卢龙节度使,时隔仅一月,他即被牙将张绛诛杀。
    牙将张绛杀陈行泰,但慑于蓟北雄武军使张仲武威名,一度请其主持军务,但后来又改变主意,上书自请为节度使。张仲武大怒,起兵进攻幽州。为了名正言顺,张仲武特派长史吴仲舒到京师长安,请求率本部兵马征伐张绛。吴仲舒说服了宰相李德裕,经过权衡考虑,唐武宗任命张仲武为卢龙军兵马留后,允许他率军平乱。张仲武以精兵八百、土团五百袭击幽州,一举攻克,诛杀张绛,平定了**并于次年正月,正式就任卢龙节度使。
    此后,张仲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奖励耕织,发展经济,实行军垦,保护民生,并严格操练兵马,裁老减弱,奖优罚劣,使卢龙治下面貌焕然一变,军队士气骤涨,战斗力提高,成为唐末诸镇中的劲旅。
    会昌二年(842年),回纥大将那颉啜统兵南犯掠边。张仲武在增强边地各城守备的同时,命其弟张仲至率大军三万予以反击。此役,卢龙军一举击破回纥骑兵,收降三万余人。那颉啜只身北窜,被乌介可汗所杀。挟战胜余威,张仲武又派大将石公绪兵进契丹、奚两部,尽杀回纥监使八百余人,从而恢复了唐王朝对两个部落民族的管辖。
    同年八月,唐廷发兵三路,北伐回纥,张仲武充任东面回纥招抚使。在历时数月的征战中,张仲武与其它两路兵马紧密配合,收降回纥十万余众,乌介可汗被迫远遁西域。此后,仲武对不服从唐朝管辖的奚族个别部落,又以武力征伐,迫其首领俯首称臣,向唐天子纳贡。
    “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张仲武赫赫战功,为晚唐一代名将。
    大中三年(849年),张仲武做了八年卢龙节帅后,病死于任上,军中拥立其子张直方继位。
    父亲死后,张直方被拥立为卢龙留后。因嗜酒凌虐士卒,军中大乱,后以打猎为名,逃回长安,军中乃拥立周綝为卢龙留后。唐廷念及其父张仲武之功,将其封为金吾大将军。
    张直方在位时间一年都不到,周琳也只在位了一年时间就病死了。
    大中四年,周綝死后,朝廷以张允伸为留后,累进检校司徒、兼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允伸在位五年,得风疾,以其子张简会为留后。
    咸通十三年(872年),张允伸去世,其子张简会为留后,张公素率州兵入幽州奔丧。由于卢龙军士素来尊敬张公素,张简会害怕他攻打自己,逃到长安。唐懿宗就任张公素为留后,随后又任他为节度使。咸通十四年(873年),唐僖宗继位,加张公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公素任节度使后残暴而粗鲁,常以眼白示人,故被称作“白眼相公”。
    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卢龙军换了三十四任节帅,特别是自元和中兴之后,卢龙军降而复叛,后期完全拥兵自立,割据一方后,更是经常发生卢龙大将杀死驱逐大帅的事情。
    现在李茂勋前来,李璟相信,肯定与史上记载的李茂勋密谋兵变夺取幽州节度使之位有关。
    沉吟许久,李璟最后还是放下手中狼豪,对着等待了许久的刘寻道:“把使者带过来!”
    (未完待续)


第356章 约请出兵,共谋幽州!
    刘寻转身离去,很快带回来一个高鼻深目的胡人。那胡人长的颇为彪悍,一双目光在花厅之内一扫,便马上注意到了李璟,连忙紧走几步,然后直接跪下纳头便拜。“尊敬的镇东郡公,小人乃幽州清夷军军使李茂勋将军的使者,渡海而来,特来拜见郡公!”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礼单,恭敬的双手捧着。
    刘寻上前接过,转呈给李璟。
    李璟看了一下,礼单上写着西域汗血宝马两匹,丝绸一百匹,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另外处子女奴二十名。猎鹰两只,鹞鹰两只,獒犬两只。”
    礼物很丰富,这些东西加起来,也能值几千贯钱了。难得,还都是稀奇之物,特别是居然有两匹汗血宝马,这可是得从西域弄来,更不容易。
    不过李璟也很清楚,礼送的越重,那么他们所求也定然更大。
    “李茂勋乃回鹘贵族,早年投降张仲武大帅,没想到,如今竟然已经成为了清夷军军使,果然是骁勇善骑射。”李璟笑着将李茂勋的身份点出,这让那个使者脸色微微一变,大为惊讶。没有想到,李璟竟然对李茂勋有如此了解。
    李茂勋虽然担任着清夷军军使,表面上看上去似乎与李璟的镇东军军使差不多。但实际上,这两个官职相差天壤之别。
    大唐的边疆之地,设立大量的边军。这些边军,最小的单位就是烽火铺,一铺二到六人。然后是戍,一个戍堡下戍不满三十,中戍三十,上戍五十。戍再往上,有堡、有砦、有营,不过基本上都是百人左右规模。
    其上为镇,不满三百为下镇,三百为中镇,五百为上镇。镇再往上,就是城和守捉,守捉基本上都是千人,设守捉使,镇遏使。城和守捉再往上,便是军。
    这个军,也是城的意思,一个军就是一个要塞城堡。如幽州卢龙军下面,就还有大大小小许多个军,这些军就是军镇。兵马少者千人,多者三五千人都有。清夷军,就是幽州西北面妫州的一个军城,妫州除了清夷军,还有广安军。檀州有威武军、镇远军。蓟州则有雄武军、静塞军、洪水守捉,盐城守捉。在平州,还有柳城军,渝关守捉。这些,都是外镇军,都属于卢龙军之下。早年,平卢军驻守营州,也是属于卢龙军下。
    李茂勋不过是幽州西北边境,偏僻的妫州的一个边镇军的军使,所统辖不过三千兵马。李茂勋也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不过是一个归顺的回鹘贵族罢了。
    而回鹘国,这个自突厥灭亡后,就纵横漠北草原二百余年的草原帝国,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亡于戛吉斯之手了。
    李璟居然在一见到他时,就能把李茂勋的身份都说了出来,这如何不让他惊讶。
    看到使者惊讶的表情,李璟微微一笑,心下也颇有些得意,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了。如果不是穿越的身份,谁会想到,眼下在幽州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外镇军军使的李茂勋,一个回纥降将,竟然最后能打着陈贡言的名号,把卢龙大帅张公素给赶跑了。
    “本郡公与李军使素无往来,不知李军使突然遣你携重礼前来,所为何事?”掌握了李茂勋的老底,李璟现在完全处于不败之地,不论他有什么阴谋,也打不到自己的身上来。
    那回鹘使者道:“我家将军虽远在幽州,可也早闻登州季玉将军之威名。季玉将军年少去勇猛,一手组建之镇东军威猛无比。登州剿灭海贼,青州大败王敬武叛军,此次又渡海入辽,挥手间便已经平定辽南,并连夺高句丽人所占之数城,逼迫高句丽人不但送上四城求和,还送上五千军马,这份气概,与当年威镇草原的大将军郭仲武也不相上下。我家将军当年就是为郭大将军之气势折服归顺,如今更为仰慕季玉将军威名。特派小的前来,恭贺季玉将军平定辽南。下一步,定然是收复辽东全境,重复安东都护府之威势。”
    “有什么事情就直说,也不用拍我的马屁,尽说这些好听的。你要不说,那我就送客了。”李璟轻笑一声,伸手要去端茶。刘寻也立即走了出来,准备请他出去。
    那个回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