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船上的物资还在港口码头卸货,不过由于镇东军已经派人和辽南军官们估算过货物价值,因此不用等到所有货物卸下来,就已经拿到他们到手的一份子了。虽然这样的估算不够精确,实际上的货物肯定不只六百万这么一个大致的数字,但大家出海一趟,就已经得了上百贯的钱,哪个还在意那点余数。
    现在所有的钱货都是镇东军的了,与大家无关。怀里揣着钞票的辽南兵并没有马上离去。
    还有十万个青壮等着分配呢,自辽南整合以后,上到石守诚、姜举、秦宗守这样的高级军官,下到普通的士兵,几乎都分到了一块田地,多者千亩,少的也有十几二三十亩。而且现在各地正在大力开垦荒地,各家军士的家中也大多都在开垦荒地,正是需要劳力的时候。
    以往高句丽人和契丹人就经常这么干,打草丛时劫掠汉民,做他们的奴隶,给他们耕种。是以,他们这次才会抢了这么多的青壮回来,打的就是让这些人给大家耕种的主意。
    李璟很清楚众人的打算,不过就算对方这群百姓都是早已经不服唐朝管束的幽州民,但好歹他们也是汉人。奴隶自己的同胞,这件事情,他做不到。这不同于战场上面对面的撕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事情。
    想了许久之后,他转头望了望李振几个谋主,他们的目光也是不太赞同把幽州民转为奴隶的。文人不似武将,读的经典子集多,心中毕竟受儒家影响。
    “这些抢来的幽州百姓,我看,辽南左右厢的每个士兵可以留下两个,伙长到队头级别的可以留下四个,都将头可留下六个,营级军官可以留下八个,另外厢级将军可以留下十个。四营水师兄弟也按此,镇东军和都里镇的将士则按此减半。”李璟斟酌着说道。
    早等着瓜分奴隶的各部军官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听到这样的瓜分比例倒也没有反对,这样分起来,比较平均一些。前面大家都大赚了一笔,对这个就不是特别在意。
    听完分配方案,各部将领就想要去挑人。
    “慢着!”李璟大声道:“我话还没有说完。”他咳嗽一声,缓缓道:“这些虽然都是幽州的百姓,但他们也是我们的唐人同胞。如果是胡人,我不反对大家把他们做为自己的奴隶,但对于同胞,我们不该如此奴役他们。我提议,这些人分到各家之后,一律按佃户对待,让他们帮你们开荒耕地,上交一定的租税。余下的粮食,留给他们生活。租子,就定为你六他四。”
    许多将领有些惊讶,没有想到,李璟最后居然会提出这样的一个提议。
    见到大家沉默,李璟有些沉重的道:“这算是我李璟代这些幽州百姓对大家的一个请求!”
    李璟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虽然各将都有一点不是很满意,但最后也只得上前道:“我等遵令!”
    看到众人都答应了下来,李璟心里稍心了一口气。虽然唐末乱世,人命不如狗,但有些底限他还是无法放弃。
    (未完待续)


第359章 飞虎子李鸦儿
    大唐咸通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河东道云州城外南郊斗鸡台,原云州防御使支谟离任,新到任的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及一众官员送别到此,折柳相送,呤诗告别。
    七月底的云中秋风瑟瑟,吹的支谟的绯色官袍飘飘荡荡,让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支谟打量了前来送别的原同僚们,多是些云州的文官,那些旧部武官们竟然无几人前来。
    段文楚也发现了这个事实,已经日过正午,早已经通知到的云州武将竟无人前来。这让他既为支谟这个前任感到气愤,同时也对自己的这些新部下,感到十分不满。
    “太不像话了,骄横跋扈,竟至如此!”段文楚忍不住喝道。
    支谟连忙一把将段文楚拉到一边,轻声道:“段兄切莫如此,在云州为官,还是稍微低调一些为好。特别是对于那个李鸦儿,更是能让则让罢。”
    段文楚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更兼出身大唐名门之后。他的祖父段秀实,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忠臣良将,论功勋、气节、名望,都还远在如今号称大唐第一名将高骈的祖父高崇文之上。
    段秀实早年征战西域,历任安西府别将、陇州大堆府果毅、绥德府折冲都尉。安史之乱后,授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颖节度使,张掖郡王,总揽西北军政,期间吐蕃不敢犯境,百姓安居乐业。后加封检校礼部尚书,不久因杨炎进谗贬司农卿,调回长安。泾原兵变时,当庭勃然而起,以笏板击朱泚,旋即被杀。朝野赞叹:“自古殁身以卫社稷者,无有如秀实之贤”。
    出身于这样的将门之后,段文楚自细一帆风顺,特别是懿宗时,段文楚还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了懿宗皇帝,是懿宗的国舅爷。不过段文楚却没有祖父段秀实的马上本领,却有些其祖父的倔强脾气和忠义肝胆。只可惜他的运气一直都不太好,早年曾任邕管经略史,提出过一个合理化建议。当时唐朝为防备南诏入侵,从中原各藩镇抽调了三千军队驻扎于岭南西道,三年一轮换,已成制度。段文楚到任后,经过实地调查,他认为中原士卒大多不愿意远戍西南,因而士气很低,常常闹事,而且军队长途调动所需的费用也很高,便向朝廷提议,将三千兵的军饷直接拨给邕管,在广西当地募三千土人为兵,这样就不用再从中原调兵了,既省钱,也可以增强边疆的防御。
    本来这是一个不坏的办法,朝廷也同意了,但才开始执行不久,段文楚便调入京城任金吾将军兼殿中省省监,此时土兵才刚募到五百人。新上任的邕管经略史李蒙,是个比较标准的贪官污吏,马上不动声色地停止了募兵,好在每年私吞余下那二千五百份空饷。
    不久后,南诏军队便大举进犯广西。南诏军连下数城,逼死经略使李蒙,接着又打败接替李蒙的新经略使李弘源,攻陷邕州,大肆烧杀掳掠一番后才满载而归。朝廷最后又调他出任邕管经略使,希望他收拾残局。谁知,最后却被人诬陷为此次南诏入侵的祸首,最后朝廷竞将他贬为威卫将军分司。之后段文楚受冷遇一年多。之后,调任天德军防御使(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梁素海土城子,为唐代西北藩镇中的第一弱镇),享受塞外风沙的洗礼。
    直到僖宗继位一年多后,才想起他这个国舅爷,看他表现不错,将他升任云州防御使兼水陆发运使。这下不但挪了个好地方,而且还兼任了一个发运使的肥缺。
    段文楚前来上任,那是有种吐气扬眉的得意之感的。
    谁知道,前任居然提醒他要对新部下忍让,这不免让他大皱眉头。“支兄,这里面莫非有什么说头?”段文楚当年在岭南也是吃过亏的,现在便不由多了分小心。
    支谟对于段文楚印象不错,这个时候便好心提醒道:“这代北啊,其实比起岭南来更加的不好管啊。岭南还只是群蛮子,可这代北全是些骄横的胡人。杂居着汉、沙陀、粟特、吐谷浑、鞑靼、奚、回纥、党项、契丹等多个部族,民风骁勇,号称“番民杂居,刚劲之心,恒多不测。而要说云州的这些骄横胡族,又当以沙陀族最骄横,沙陀人里,又当首推李鸦儿。”
    “李鸦儿?”段文楚对代北的情况并不熟悉,不由问道。
    “李鸦儿就是我的前任原云州防御使,现任振武节度使李国昌的三男李克用。”
    段文楚惊问,“李国昌是否就是那个咸通早年,率沙陀兵随康承训、宋威一起大破庞勋之乱,得先帝赐国姓李,将他们归为郑王世系的那个沙陀首领朱邪赤心?”
    “没错,李国昌就是朱邪赤心,乃沙陀三部落的首领。李国昌有九子,这个李鸦儿就是李国昌的第三子。生下来就一目微眇,自小说喜军中语,年少之时就曾与鞑靼武士比试箭术,曾经一箭双雕。这样的本事,也只听说过本朝的高骈大将军和前朝的长孙晟有过。”支谟在云州这几年,可谓是过的十分的不顺心。那飞鸦儿李克用十四岁就爱封云中守捉使,在云州,他这个防御使,其实还得看李克用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家伙脸色行事。
    就在今年前段时间,一次他正在防御使衙门办事。那李克用带兵操练结束后,突然心血来潮,带着他在军中的一帮心腹人马大摇大摆地闯进防御使的衙门,然后,这群沙陀兵就把这个衙门变成了一个大戏台,旁若无人地玩起“升堂”。那少年怡然自得地坐在防御使的宝座上,煞有介事地吆五喝六,下边一帮同党跟着起哄,现场乌烟瘴气,甚是滑稽。
    这种事本属于严重的“犯上”行力,但防御使支谟当时却不敢按律追究一下这位跋扈的下属,甚至都不敢责问一句。大同这块地盘,早就成了李国昌父子的地盘了,他支谟虽然顶个防御使的头衔,其实处处还得看这位跋扈下属的脸色。
    当时,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只得调动疲惫的五官,挤出一付“愉快”的笑脸,向这群兵痞打招呼:好玩不?如果大家玩累了,是不是可以让我办公了?
    想想这些事情,就觉得憋曲,好在终于调离这个鬼地方了。不过走前,还是好心提醒一下段文楚吧,看他这个脾气,只怕有的亏吃啊。
    “眼下李国昌虽然升任振武节度使,离开了代北。但是,沙陀在大同的势力根深蒂固,那个李鸦儿已经长大,如今已然代替李国昌成为了大同沙陀部的掌事者,虽然沙陀兵马使之职由李克用的叔父李尽忠担任,李克用现在只担任沙陀兵马副使之职,但实际上,大同还是李克用说了算的。今天,段兄通知李克用前来,可他不但自己没来,其余的沙陀诸将也没有前来,这不只是对老夫的轻视,也是对段兄的下马威啊。不过,我劝段兄,若是还想在此任职,那还是对这李鸦儿稍稍忍让一些。”
    说完这些话,支谟放下一身沉重负担,终于轻松上路了。
    送走支谟后,段文楚回到云州。不过对于支谟的那番话,他并没有认同。沙陀人再跋扈,他们也是大唐治下之民。那李国昌父子再嚣张,也还是朝廷之臣,难道他们还真敢反了不成。在他看来,支谟就是过于懦弱,所以才会让李克用一个少年得寸进尺。要对付李克用这样的小儿,就是不能示弱让步。
    不过还没有等段文楚想好要怎样与李克用斗智斗勇,他就面临一个艰巨的难题。代北饥荒严重,虽然饥荒还没有中原那么的严重。但这代北本就不如中原富裕,这饥荒一起,却更不经打击。
    救济百姓的问题还顾不上,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的第一件事情是,云州的官吏和将士们的薪俸粮饷都发不出了。
    面对愁眉苦脸的判官,国舅爷段文楚这个文臣,很天真的决定,要云州官吏将士们上下一心,一起来渡过这个饥荒。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段文楚手里也没钱粮。无法开源,最后便只能节流。
    段文楚眼下遇到的问题,在西川,新任的节度使,名将高骈也正好遇到了。高骈的对策是依靠自己带去的天平节亲兵营,对当地的那些官员将士,拉拢一批,打击一批,通过削减开支来应对。
    段文楚也打算削减开支,不过他的方法却更加的简单,直接将云州所有的官吏和将士的薪俸扣减。
    这个决定一出,那些本就跋扈的代北胡兵哪肯接受。不少人开始就跳起反对,甚至小股的聚集闹事。
    判官柳汉彰充满担忧的对段文楚道:“这是李克用的试探,段国舅,我看李克用十分不满我们的这个做法,是否退一步?”
    防御使府书房的桌案之后,段文楚的眉头紧紧的皱成了一个川字,右手几根手指捻着几根颌下长须,胡须不经意间被他扯下来一根,他也没有发觉。
    “段防御,是不是暂时先把扣押起来的那些闹事兵痞给先放了?”柳汉彰小心问道。
    段文楚的目光中露出一抹坚定,咬了咬牙,沉声道:“不能放,眼下要放了,那以后还如何治下?”缓了缓他又道;“当年,家祖父段公也曾在彬州严惩过汾阳郡王郭子仪之子郭晞手下的不法士卒,最后不是还传为了千古美谈。越是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越不能示弱。柳判官,你负责军中纪律,这些闹事的人该怎样处罚就怎么惩罚,适当的,还可以从严处罚。”
    柳汉彰沉吟,许久后终于道:“职下领命!”
    (未完待续)


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
    第二天一早,云州防御使判官柳汉彰将所有羁押的闹事沙陀兵全都押出牢房,带到了防御使府门前。在防御使衙门前对沙陀兵进行处罚,这是段文楚的特别要求。
    防御使衙前,站满了前来围观的人。既是云州的普通百姓,也有商户小贩,更多的还是穿着军袍的士兵。这些士兵既有沙陀兵,也有一些汉兵,甚至是突厥人、回鹘人、吐谷浑人、党项人、靼鞑人、奚等各部早已经内附投降唐朝,世代居住在大同云州的胡人。
    风,不停地刮,棕色的枯叶在周围旋转,太阳从云朵后钻出来,明亮耀眼,以至于柳汉彰不得不拉起退后几步,站在衙下阴影中,遮住刺眼阳光。
    “行刑!”看着越聚越多的人,特别是后面出现大量沙陀兵的时候,柳汉彰不得不将原准备午时行刑的计划提前到了现在。
    十几名防御使的亲兵冲上前去,一把将那些戴着链鉫的闹事沙陀兵按下,扒去裤子,露出臀部,当场杖责起来。
    “一!”
    “二!”
    每打一棍,旁边就有一个亲兵高喊一声。每一下,都是重重的一杖落下,完全是实打,而且打的比一般的杖责还狠。就算是这些沙陀兵都是身强体健之辈,可才打到二十杖,就已经有一半被打的血肉模糊,屁股开花,昏死了过去。
    不过柳汉彰没有喊停,今天所有的闹事者不分贵贱高低,一律四十军棍。这些行刑的士兵也全是特选出来的汉人军士,这些人在代北一向被沙陀人欺负,眼下有国舅爷撑腰,那当然是得狠狠的算回账,四十军棍没有一点水分的打完,所有的闹事沙陀兵已经全都昏死过去。
    一桶冷水泼过去,也只有十来人醒来。
    “各部军官,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