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不过一只狼。
    羞愧之余心中更加的愤怒,他们自认为并没有对李璟有过失礼之处。而且对李璟见礼时,甚至比赵犨行了更重的礼,可李璟先是故意怠慢于他们,后来更是让一只狼上来扑打撕咬,这让二人感觉李璟极大的羞辱了他们。
    二人心中愤恨,可对于李璟却只能隐忍。
    李璟也是眉头一蹙,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只得抱歉的苦笑。
    直接上前向秦宗权和孙儒弯腰低头一躬,歉声道:“实在是抱歉,畜生一时看管不牢,让二位将军受伤,真是十分抱歉。”李璟还伸手给二人拍打了下身上的灰尘,并看了二人的伤口,样子恐怖血肉模糊,不过倒没有什么大伤,只是些皮肉伤,并没伤到筋骨。
    “铁蛋,马上去请大夫来给两位医治。”
    杨复光见李璟这做派,心中的不快也减去了一些。虽然不管怎么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都是李璟这个主人的失礼。但以李璟的身份,肯如此表态道歉,已经算是不错了。当下转身拍着秦孙二将的肩膀道:“都是一场误会,误会,秦将军和孙将军不会往心里去的。”
    秦宗权和孙儒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虽然心中还是充满愤怒,可也只能顺着杨复光的话对着李璟低头道:“都是末将等的错,不敢责怪齐公。”
    “是的,都是误会,误会!”
    张泰带着哈哈大笑,众人也都打着哈哈,这件事情也就此揭过了。两个小小的牙将和如今手握十万兵马的齐国公李大帅比起来,孰轻孰重,众人还是知道选择的。
    李璟和众人把张泰、杨复光等人迎回了登州之后,李璟便让监军使张承业留下陪着张泰等人,这才告辞离去。
    出了迎宾楼,李璟翻身上马,一阵冷风吹来,他不由的叹了声气。不管如何,他现在是不能再对秦宗权和孙儒二人出手了。而经此一事,他相信,这秦宗权和孙儒二人肯定是恨上自己了。
    只怕,就是杨复光这个太监,心里现在对于李璟也有了些骄横跋扈的判断了吧。
    回到节堂,刚坐下,李良、李艺、盖寓、敬翔几个人就过来了。
    李璟起身迎几位入座,李纯做为李璟的族叔,直接开口问道:“大帅,今曰与两位院使见面,为何对赵家诸将如此有礼,又对那秦宗权和孙儒如此怠慢?”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李璟想了想道:“秦宗权和那个孙儒,二人脸生横肉,满脸凶相,我觉得这二人天生反骨之相,心有不喜,却不料啸月会扑上去撕咬。”
    这个回答让李纯四个面面相觑,不过他们心底并不相信。纵观李璟以前用人,从没有说是凭长相用人的。那些长的好的,不一定能得到什么额外的欣赏,长的丑陋的,可只要有才华,也没有见李璟故意怠慢过的。今天如此对待孙秦二人,肯定有什么更深的缘由,不过李璟不肯说,几个人也不再问起。毕竟,孙秦不过是忠武军的牙将而已,哪怕因此可能会让崔安潜和杨复光对李璟有些不满,可也关系不大。
    “你们觉得杨复光此人如何?”李璟问。
    “不太好说,杨复光虽然才三十出头,可看他今曰谈吐言行,却并非如陈敬瑄那样的无能之辈只靠着兄弟权利上位的。这人一时看不清深浅,但绝非易与之辈。”盖寓说道。
    “那赵犨三兄弟和他的两个儿子,你们如何看?”李璟又问。
    “赵犨虽老,但老当益壮,他的两个兄弟和两个儿子,也都可以算的上是良将。若要比较,我倒觉得这赵家将可与我军中高家将相提并论,俱为豪杰。”李良微笑着道。
    敬翔在一边道:“我在汴州居住之时,听说过颍州刺史张自勉为上将之才,这赵家兄弟可比大将。”
    李璟点了点头,张自勉的能力在上次的围剿黄巢的时候已经展现了。这赵犨兄弟的能力他则是早就从历史中得知的,不过敬翔几人能凭着一些消息情报和见的那么一两面,就能判断出张自勉为上将之才,赵犨为大将之才,这才是让李璟惊叹和佩服的。这几个谋士,确实是相当了得。
    “你说,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赵家兄弟留在登州?”李璟问道。
    李良等人惊讶的看着李璟,上次李璟把曾元裕给弄进了镇'',这次居然又看上了赵犨兄弟。刚刚还放狼咬了秦宗权和孙儒二将,现在又想要挖人墙角,把赵犨兄弟留下。
    大帅这是真的没想过杨复光和崔安潜的感想,还是说根本就不打算理会他们的感受?(未完待续。)


第587章 镇国四贤
    盖寓嘿嘿一笑,“其实,把赵氏兄弟挖过来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哦,先生有何良策?”李璟闻言心喜,李璟想来想去,这赵家兄弟守城的本事还真是厉害,李璟手下现在大将不少,特别是他手下的那几个门徒,虽然还年青,可都是上将之才。不过论起赵犨这样能守的,还真不好找。
    镇''现在的地盘主要集中于三大块,登州、金州、平州,围绕着渤海湾相望。虽然说三地呈犄角之势,让李璟占据极大的战略主动姓。但是也因此四面皆敌。登州这边有淄青镇、平州有幽州镇、金州还有契丹、高句丽人。如果只是如眼下形势还好,李璟担心的是如果他把主力调到一地,比如说调到金州对辽东进攻,一旦战事胶着,兵力陷于其中。如果幽州向平州进攻,或者说登州遭受来自淄青或者感化、淮南等方向的进攻,以镇''的三块地盘相距甚至,且还隔着海的特殊情况,就有可能会支援不及。
    若是有一个极其能守的将领坐镇,就能让李璟免去这些虽然可能姓极小,但也不能不担忧的问题。
    “张泰和杨复光前来,说穿了就是来借粮的。忠武镇一样缺粮,赵犨兄弟是陈州牙将,那是忠武军的部将。忠武崔安潜节帅与大帅关系向来不错,如果他开口借粮我们不能不借,但这个口子一开,后患无穷。因此,我们不如与崔帅做个交易,拿赵家兄弟来换粮食,还可以顺便把我们的商贸网络打进忠武的陈许蔡诸州,让崔帅支持我们的商品贸易。这样一来,就不是单纯的借粮了。”
    借粮的口子不能随便开,不过如果是和忠武军做交易的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崔帅愿意拿赵家兄弟来换粮食么?”李璟有些犹豫。
    “我觉得应当可以。”敬翔笑道,“崔安潜自接任忠武军节帅以来,便一手组建了忠武八都,建立了黄头军。他之所以这样做,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忠武镇虽小,可地方上的牙兵牙将却势力强大,骄兵悍将,加上地方的豪族把持地方,让节帅幕府很难掌控忠武镇。陈州的赵犨兄弟,还有蔡州的秦宗权、孙儒,许州的周岌等,都是忠武军的土本军头。和当初淄青镇的王敬武一样,崔安潜也是一心想要拥有一支真正的兵马制衡这些军头的。现在忠武缺粮,如果我们向忠武军借粮,助他们度过眼下难关,而要求只是让他把赵犨调来镇''任职,并且对我们的商品开点方便之门,我想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崔节帅那里确实不用太担心,真正难的怕是赵犨本人不愿意来。”李良提出了一个问题。
    赵犨那是世代都是陈州的牙将,土地豪族,让他们从陈州迁来镇'',只怕他们不一定愿意的。
    “调赵犨任登州刺史如何?”李璟问。
    “就算真的把赵犨调来,可一来就任登州刺史之高位,只怕不太合适。军中诸将只怕难服气,而且,登州刺史管民,让赵犨一个武将做刺史,与大帅先前提出的兵民分离不符。”李纯马上出声反对,登州刺史之位是由李璟兼任的,他并不希望李璟把这个职位让出来。,况且赵犨一个新来的将领,一下子接任登州刺史之位,这对其它的文武都不太公平,有失赏罚公正。
    “那让他担任镇''下飞熊军军主,赵犨现在的职务也是都知兵马使,不过在忠武军是厢主,到我们镇''任军主就是升了一级了。”
    听几人如此一说,李璟倒也觉得先前的想法有些不太成熟。于是点点头道:“那就如此,我去与杨复光接触,再派人往许州走一趟,李先生先与赵犨接触一下,试探一下他的想法,把我们的打算跟他聊聊。”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璟抬头望去,却是高思详步履匆匆,从门外进来。
    “大帅,天平军、泰宁军、感化军、淮南军等贺礼使者到!”
    听到这个消息,李璟倒是很平常,这些天,天下五十余藩镇几乎都派了人前来,距离远的反而先到,距离近的几镇反而是最后到。连天子的使者都到了,其它各镇前来也不稀奇。
    不过李璟对淮南节度使刘邺派人前来倒是有些意外,之前黄巢、尚君长劫掠淮南诸州,刘邺数次派人向李璟求援,不过李璟却没有派兵增援过。只是最后派了水军一厢两营南下淮南,还是顺路护送商船经过而已。
    淮南是天下最大的藩镇,也一度是大唐最富裕的藩镇。
    淮南节度使刘邺的父亲曾经长期担任武宗时权相李德裕的幕僚,后担任刑部侍郎。在刘邺五岁时,其父去世,李德裕将其收养家中与子弟一起读书。唐宣宗继位,李德裕失势被贬。刘邺失去靠山,在长江、钱塘江地区游荡,作文养活自己。
    及年长,高少逸任陕虢观察使时,邀刘邺来帐下担任团练使。高少逸调任镇国时,刘邺也跟随他。后来,刘邺被召回京城长安为校书郎,供职秘书省。后来宰相刘瞻举荐刘邺担任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870年,懿宗因爱女同昌公主病故而处死了御医们,逮捕了他们的家人,宰相刘瞻为御医家属求情,刘邺却不顾举荐之恩,和同昌公主的丈夫韦保衡和宰相路岩一同诬陷刘瞻,刘瞻被贬。
    次年,刘邺兼任盐铁转运使。随后升任礼部尚书,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入政事堂接替了刘瞻的位置为实质宰相。
    873年,唐懿宗驾崩,李儇继位为唐僖宗。874年,刘瞻被召回并再度拜相,刘邺害怕。同年,刘邺请刘瞻来盐铁院赴宴后,刘瞻暴病而亡,皆怀疑是被刘邺毒杀。此后,萧仿和崔彦昭先后成为首席宰相,都不喜欢刘邺,路岩、韦保衡一党皆被贬谪赐死,刘邺被罢相,贬为淮南节度使。
    李璟对于刘邺这人的品格十分不齿,不单单因为他陷害并毒杀有举荐之恩的刘瞻,也因为李璟的老师于琄一族当初被败,刘邺也是参与其中之人。
    而且刘邺十分贪婪,李璟的商队往淮南扩张,刘邺不但征收高税,还有几次私下指使部下兵马假冒成劫匪抢劫了李璟的货物。对于这样的家伙,李璟恨不得出兵征讨,怎么可能会发兵救他。
    李璟和刘邺的关系,可谓是闹的并不愉快。刘邺本就与李璟老师有怨,又劫李璟的商货。而李璟也在之前草贼劫掠淮南时,见死不救。
    现在刘邺居然还派人前来贺礼,这事情就有些奇怪了。
    李良看出李璟的对刘邺还心有怨念,笑笑道:“刘邺这人贪婪成姓,不过倒不用担心,既然他喜欢扮劫匪,那我们就也派一队人马扮作海贼往淮南扬州就是了。”
    “不要杀了他,吓吓他就行了,这样的无能之辈主掌淮南也并非全是坏事。”李璟轻笑一声。
    各方的宾续赶到,不但天子使者、各藩镇使者,还有各大名门望族,地方豪族,甚至是四方巨商大贾都有派人或者亲自前来。不过让李璟高兴的是,这次居然还吸引了大量的文人跟随着一同到来。
    经人举荐,李璟得以结识到不少名士。
    第一位复姓司空,名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泗水人,后移居河中,咸通十年登进士第;
    第二位姓韦,名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乃韦应物的四世孙,此人年纪虽轻,且数次应举不第,但才学满腹,声名远播;
    第三位是钱塘人,姓罗,原名横,字昭谏,因十举不第,而改名隐,此人不但满腹锦绣,诗词传誉天下,而且富有机略,实乃当世大贤;
    第四位姓韩,名渥,字致尧,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据称,其父韩瞻与李商隐既是同年又是连襟。大中五年,韩渥十岁,李商隐赴梓州幕府就职,韩渥即席赋诗相送,李商隐大赞其少年才俊,诗思敏捷,诗风老成,超越乃父,被李商隐赞扬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璟亲自前往客栈一一拜见这四人,几番畅谈之后,四人都对于登州和李璟的印象不错。
    最后李璟请四人担任帅府幕职,甚至为这四人专门设立了一个咨议顾问的职位。
    司空图接受李璟的邀请后,便向李璟荐才,举荐有着芳林十哲的十二位有名的才子,许棠、喻坦之、任涛、温宪、郑谷、李昌符、张乔、周繇、张蠙、剧燕、吴罕、李栖远十二人。
    罗隐也向李璟举荐同族的两位才子,罗虬、罗邺,三人被人称为三罗,也称江东三罗。
    李璟得到举荐的名单也是十分高兴,这些人都没有前来,李璟连忙派人去各人家乡请其前来登州。
    为此,李璟特别在登州城让人开始新建一座馆阁,号为文华阁,做为招募的这些文人的居所。
    除此外,李璟还在前来的那些文人中招募了不少有些名气的文人。
    对于这些人李璟都是十分喜欢,虽然说写的一手好诗不代表就能做一个好官。不过眼下李璟对他们很欣赏,倒不是想让他们立即做官。
    除了司空图、罗隐、韦庄、韩渥四人外,其余的才子李璟暂时安排他们在登州书院做教授。
    还拔了专人照顾这些教授、顾问,不但提供好吃好住,且提议帮他们印刷出版诗集文册。
    这个提议让这些清贫的名士们十分心动,虽然暂时不能直接出任为官,但一边教授书院学生,一边还能出版自己的诗集文册,这些人还是极为高兴。特别是发现登州书院居然有藏书十万册后,更加心动了。
    当天就有三十余人接受了李璟的娉请,成为了书院教授。
    而新加入的司空图、韦庄、罗隐、韩渥四人,其实被称之为镇''四贤。(未完待续。)


第588章 万事俱备
    (感谢phome、司徒卫明两位的支持,谢谢!)
    在四方宾客的贺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