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现在不似前两年这般粮食宝贵,可一百万石粮食依然是一大笔宝贵物资。李璟自己还在不断购粮,又怎么会明知把粮借给高骈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还要借给他们。
    “嘶!”
    李让、崔致远等闻言也无不抽了一口冷气,这个高骈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真当镇''欠他镇海军的么?哪怕高骈有名将之名,资历威望高,可也不能开这样的口啊,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去年两季加上今年夏季都收成不错,还有几年来坚持购买的粮食,除了治下民众的消耗,眼下仓库中还有稻粟麦豆等粮食一千三百多万石,加上一千多万石的薯药芋头等粗粮。此外肉鱼等罐头、干肉干鱼、养殖场的牛羊猪兔鸡鸭鹅等有许多。
    然后这些再多也都是镇''下百姓们辛苦所得来,是维持几百万人安定发展的基础。
    李璟每月向天子进献一百万贯的钱粮物资,那是物有所值。
    可高骈并不是李璟的上司,他只是与李璟身份相当的一镇节帅而已。就算是当初崔芸卿和崔安潜、杨复光等人向李璟借粮,也不过是十万二十万的借,而且还要附加上一堆条件。
    高骈凭什么敢一开口就要一百万,还一副非借不可的模样?
    李璟怒过反倒是笑了,望着吕用之道:“听说高司徒有撒豆成兵的方术,难道就没有点石成金之术?”
    高骈这人好方术,就连在西川打仗之时,也曾经每战前要开坛设祭,并且要扎纸人纸马等。
    吕用之便是因为高骈好方术,才得以用骗术进入高骈帐下。听到李璟的讥讽之意,却并无半点恼怒之色,一脸傲色,昂然答道:“就在数曰前,天子陛下已经已经授高司徒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进位侍中。高侍中正在调集兵马,准备入福建一举剿灭叛党。因此,特遣某前来借粮以资军用。”
    厅中不免又是一阵惊叹声响起,李璟等人早就料到高骈最后会出任都统,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还兼任了江淮盐铁转运使,可谓兵权财权一把抓。
    李璟却是从吕用之的话中听到另一个信息,吕用之从长江南的润州前来,路上花了大半个月,加上等他的时间,离开镇海近一个月的时间。可现在高骈任都统的消息他都还没收到,吕用之也说是几天前天子才授下的职。那说明这条消息是高骈那边快马送到的,也就是说借粮之事是在高骈升任都统之前定下的事了。
    现在李璟也有些摸不清,借一百万石粮这个数字,究竟是高骈的意思,还是吕用之得知高骈升官后自作主张加的了。
    一甩袖,李璟起身直接将吕用之晾在了厅中,自己带着诸人离开。
    高骈的升任都统,意味着田令孜和卢携等人在朝中已经对郑畋、西门思恭一派取得了又一轮胜利。肯定会有一连串的变动,李璟现在需要弄清整个形势。
    当天晚上,公孙兰就收到了从长安发来的最新情报。
    忠武节度使崔安潜继被免去招讨使之职后,又被除去了忠武节帅之职,调入长安任吏部尚书,这明显是明升暗降之举。同时,岭南东道节度使崔芸卿在广州没有呆多久,也再次调动,从岭南东道调任江南西道,朝廷改江南西道观察使为江西节度使,建号镇南军,崔芸卿任镇南军节度使。
    同时,朝廷调李迢任岭南东道节度使,调感化节度使薛能任忠武节度使,朝廷又调原大同防御使支谟的弟弟,司农卿支详为感化军节度使。
    一连串的节度使调动,让李璟看的都有些眼花缭乱,这还不算完,真正最厉害的两个调动,是朝廷升高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之后,又调高骈任淮南节度副大使,取代了无能的刘邺。原镇海节度使的位置,则调来了神策右军出身的大将周宝,接任镇海军节度使位置。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刘邺在淮南是任淮南节度使,而高骈接任后,却是淮南节度副大使。
    这番大调整过后,淮南副大使高骈,镇海节度使周宝,镇南节度使崔芸卿,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忠武节度使薛能、感化军节度使支详,朝廷一次姓调换了六镇的节帅,并把原招讨使、忠武节帅崔安潜调入长安任吏部尚书。
    六镇中,高骈、周宝、李迢、薛能、支详五帅都算是田令孜和卢携的人,唯有崔芸卿不是。
    高骈比历史上还要早一年坐上淮南节帅和诸道兵马都统的位置,看来,高骈要步入他的颠峰之时了。
    新任镇海节度使周宝比高骈要大十来岁,周宝祖父是平卢军的牙将,父亲担任过天德西城防御使,他以荫封千牛备身。后跟随天平节度使殷侑前往天平任部将,武宗时,入值宿卫。与高骈都为神策右军军官,两人关系很好,高骈称周高为兄。周宝球技很好,在军中久不得升官,便向武宗请求担任球手,在一次比赛之中,周宝在武宗前比赛击球,一只眼睛被打瞎了,都没有下场,坚持打完比赛并赢得胜利,唐武宗很是欣赏,擢为金吾将军。后来又升任了泾原节度使,在任时于军中以练球之法训军,练出一支精,并在地方积起二十万石粮食,号为良将。
    这一次调任镇海节度使,与高骈兄弟两人,一个在江北一个在江南,占据着整个大唐最富裕的江淮之地。
    这两个官二代联手,若是来找李璟的麻烦,对李璟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虽然说李璟现在还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什么大动作,可起码李璟现在的的商贸可避不开江淮,不论是长江还是淮河,甚至是东南沿海,若是高骈要找李璟的麻烦,拦截商队等等,那李璟的损失可就大了。
    第二天,李璟再次见吕用之。
    “既然高侍中是为朝廷剿贼,某当抽调一批粮食借予高侍中。不过某有一条件,粮食可以借,不过高侍中须将捉到的俘虏交于某,老少妇孺每人换一石粮,年青妇人每人换两石,青壮男子每人可换三石粮。如果是全家交换,还可以额外加两石粮。有多少我们换多少,高侍中得到需要的粮食,还不用安置那些流民,而我们也得到需要的人口,两全其美。”
    经过一夜的思虑之后,李璟决定向高骈做些退让。这并不是说李璟害怕高骈,而是李璟跟高骈硬碰硬,也没有任何的好处。俗话说以和为贵,如果只是给高骈点面子,能维持现在的局面,李璟还是愿意的。毕竟,镇''全靠商贸支撑,而这商贸一半是对大唐各州,一半是对外。其中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避不开江淮的淮南和镇海二镇。
    不过李璟却是有些低估了高骈此时的心境,高骈如李璟预料的一样,并不缺粮。就算真的缺粮,他也绝不会跑来找李璟借粮。所谓的借粮不过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找碴挑事。高骈虽然升任都统,可到现在还对李璟加封郡王之事耿耿于怀。
    现在升任了都统,又有周宝前来镇海,加上感化、泰宁、天平、岭南、忠武、宣武等诸镇连番调动下,都已经属于田令孜、卢携这一条阵线上人。再有田令孜等在后面煽风点火,高骈自然马上就来找李璟的麻烦了。
    吕用之看到李璟让步,得意的微笑道:“不,高侍中借一百万石粮,没有其它附加条件。不过如果郡王需要人口,完全可以向高侍中买嘛,大家都知道郡王财大气粗。老少妇孺每人换十石粮,年青妇人每人换二十石,青壮男子每人可换三十石粮。如果是全家交换,还可以额外加二十石粮。这个价格,很公道吧?”
    李璟好心好意主动退让一步,却不想反道被看做是好欺,吕用之的意思很明显,那一百万石粮食看来是当交的保护费了。后面的人口买卖价格,更是直接涨了十倍。这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意思,这是砸场子来的。
    “吕先生,镇''二十万将士,战舰千艘,你觉得你可以随意惹怒我们吗?”李璟阴测测的说道,语气中含着怒火。
    吕用之被李璟的目光瞪的有些头皮发麻,可却还依然梗着脖子坚持着:“镇''二十万不假,不过郡王莫忘记了,高侍中现在是诸道都统,东南各镇甚至是中原各镇可都是其麾下,镇''虽勇,难道还敢主动挑起战端不成?”
    李璟咬牙,却一时又力反驳。
    面对高骈这样的无赖,李璟难不成真的要发兵攻打他?可是高骈也不是好对付的,先不说他的那一系列辉煌的战绩,还有周宝等诸镇军队。
    关健让李璟忌惮的是,李璟一直试图低调发展,现在辽东的战事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如果与高骈他们打起来,弄不好,李璟就会成为叛军,到时可就真是四面受敌。那样的结果,不是李璟想要的。
    投鼠忌器,李璟现在真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
    面对高骈的挑衅,李璟必须想办法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只是,现在他满头怒火,根本想不到如何才能摆平高骈。(未完待续。)


第622章 倾轧
    (感谢无畏所谓的打赏,谢谢!)
    九月中旬,登州。
    秋收过后,霜降已经开始,天气也开始转凉。纵然以如今蓬莱城的繁华,也掩不住早起屋顶和路面的霜白散发出来的丝丝寒意。
    从安东郡王府中出来,李璟搓了搓手,呵了一口冒着白汽的热气,剑眉之间,尽是阴沉肃然之色。
    “鼠辈蟊贼,焉敢如此!”
    咬牙切齿的低声咒骂了一声,侍卫已经驾了马车过来,他用力的挥了挥袍袖:“不用驾车,走路好了。”
    离开郡王府的大街,前面就是新登州城的东西干道,街道两边有规划好的整齐临街店面,甚至在宽阔的干道两面的店面前,还专门划出了一个个摊位,给那些小商贩们租用摆摊。一大早的时候,街道两旁的各种小吃茶点铺子摊位,已经是雾气升腾,一片热闹欢欣的景象。
    新的登州城拥有五十万人口,三层城墙,却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坊市的布局,虽然也规划的街道整齐,可是并没有设置坊门坊墙。虽然有专门的各个市场,可是每条街道临街的一面,都建成了商铺。这里处处都充满着商业之都的魅力,不夜城的繁华。
    不久前,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高骈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江淮盐铁转运、江南行营招讨等使,进侍中,食邑三千户。紧跟着朝廷大范围调动了洛阳以东、黄河以南的各镇节帅。
    转眼间,李璟的西面,几乎全成了田令孜和卢携的人。
    高骈一上任,就向李璟索要一百万石的粮食。
    狮子大开口,赤裸裸的挑衅之举!
    李璟愿意退让一步,可高骈却我行我素,并不接受李璟释放的善意。
    八月下旬,高骈在淮南境内以及沿海派出军队,大肆查扣镇''在淮南境内的商铺以及商队,扣押商船、货物,查封商铺,没收商品。
    随后,江南的镇海节度使周宝也呼应高骈的行动,开始在浙西查扣镇''的商队商铺和货物。
    再其后,感化军、泰宁军、天平军、平卢军、宣武军、忠武军、岭南东道等纷纷行动。
    一夜之间,李璟与其它依附李璟的商家们损失惨重。
    高骈已经向李璟宣战了!
    高骈不但但不顾李璟努力释放的善意,一面向李璟敲诈勒索,一面又扣押李璟的商队人员货物,并且拦截了李璟的商路。同时,还向淄青的王敬武提供钱粮武器,让王敬武这个疯子开始向济河一线的李璟辖下各县开始展开袭扰进犯。
    这真是欺人太甚!
    如今东南局势瞬息万变,黄巢率领草贼转战东南,这段时间趁着高骈忙着争权和向李璟发难之际,已经在扫荡了福建之后,离开了福州,转向西南。
    就在高骈出动兵马查禁扣押镇''方面的商人们的商船商铺的时候,黄巢转战于五岭南北,控制了岭南东道的大部份地区,声势越来越强大,兵力已经发展到了十万以上。
    九月初,黄巢大军兵临岭南都会广州城下,将其团团包围。
    广州在唐代,特别是在此时晚唐之时,是一个经济有些畸形发达的地方。
    一方面,岭南之地不比淮南浙西甚至是浙东等东南之地,这里仍然是中原人心目中遍地瘴历的蛮荒之地,开发程度尚低,本身的特产也算不上丰富。唐朝的许多官员往往只有在贬谪流放时,才会来这里做官。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晚唐的商贸的发达,特别是海上商路的通畅,广州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已经成为天竺、波斯乃至罗马和大食商人们频频往来的一处国际贸易中心,特别是阿位伯商人已经将广州做为了他们在亚洲的贸易中转站。各种出产自异国的奇珍异宝都在这里入关,再辗转北上长安、洛阳等地,极大的左右着大唐上流社会极具影响的奢侈品市场。
    唐代开始的新航线,广州通海夷道极为繁华。
    史载,从广州起航,向南行至珠江口的屯门港,然后折往西南方,过海南岛东北角附近的七洲洋,到达越南东南部的海面,再南下越马来半岛湄公河口,通过新加坡海峡到苏门答腊岛。
    由此东南往爪哇,西北出马六甲海峡,横越印度洋抵达斯里兰卡和印度半岛南端。再沿印度西海岸至波斯湾的奥波拉港和巴士拉港,如果换乘小船,沿幼发拉底河湖流而上,还可以到达现在的巴格达。当时这条航线不但可以由波斯湾而达美索不达米亚,而且可以经红海到埃及而达亚历山大。以这条航线和汉代徐闻、合浦通黄支国航线相比,航行时间减少了四分之三。
    大唐对于海外贸易非常重视,采取了开放和鼓励的政策。外国商人都可以在大唐自由贸易,允许他们把商品自由运进口岸,而且可以往来各地市易或开铺经营。当时的长安与广州,南北对峙,都是中外通商的要地,而广州海外贸易,更是进入鼎盛时期。
    当时南海诸国与唐朝通好的约有二十多个,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有:林邑、真腊、丹丹、盘盘、堕和罗、赤土、骠国、宝利佛逝、堕婆登、诃陵(爪哇)、波斯、大食、婆利、印度、罽宾、师子国、大秦等国。这些国家与广州都有贸易往来。
    广州港的对外贸易情况,可以说是“环宝山积”、珍货辐辏”。广州港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