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分高兴,草贼将领们纷纷换上新坐骑。然后崔芸卿率一支轻骑袭击黄巢营,引黄巢追击。
    等黄巢追到一片树林时,林中的沙陀人吹响口哨,黄巢等人胯下坐骑纷纷失控,直接冲进树林。这些马都是沙陀人的坐骑,此时听了他们的命令,直接把草贼带入树林。后面的草军见状纷纷冲入树林,结果崔芸卿和刘巨容在这里设下了埋伏。唐军两面杀出,早已经乱成一团的黄巢军大败。
    荆门大捷,黄巢所部近三十万大军,一战过后,最后黄巢只带着八万余人马向东逃窜。
    此时,王铎已因江陵兵败被免去都统之职,崔芸卿便向刘巨容提议追杀黄巢。
    刘巨容早年参加过庞勋起义,是叛军大将,后来投降朝廷,封镇遏使。先前浙西王郢叛乱,刘巨容参与围剿叛军,功劳很大。今年,刚刚接任李福成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打仗是把好手,对于形势更看的清楚。
    面对崔芸卿的劝说,他直接回道:“朝廷向来喜欢辜负有功的将士,等大难临头才想得起我们,又是好言劝慰,又是**厚禄,可一旦事情平息,就把我们当多余的废物扔到一边,甚至还会找个碴治罪!不如留下这几个草贼,还能成为我们长保富贵的资本。”
    刘巨容不肯追,崔芸卿却得追。因为他身为镇南军节度使,地盘正是江西。而黄巢败逃的方向,正是江西。
    守土有责,崔芸卿虽是个文官却也并不怕死。
    可结果,崔芸卿刚渡江,结果就收到一则命令。
    朝廷罢免了王铎和李系的官职后,重新将诸道行营都统的职务交给了高骈。同时,朝廷调天平军节度使曹全晸取代崔芸卿,出任镇南军节度使,然后由泰宁都将段彦谟出任天平军节度使。
    刚刚立下大功,取得荆门大捷,歼灭草贼二十余万的崔芸卿,却被调任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
    黄巢十分意外,又很轻松地甩脱了追兵,一举打下鄂州,进而又横扫了江西与浙江北部的饶、信、池、宣、歙等十五州之地,声势再度由弱转强,兵力转眼又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黄巢在江西拥兵二十万,新上任的高骈也正调动诸镇兵马。
    而这一次,诸道行营都统高骈,就派了使者跟随崔芸卿到达登州,要调李璟率兵南下围剿草贼!
    “什么时候,高骈也能调动本王!”李璟一声冷笑。从宋威开始,到崔安潜,再到王铎,历任都统,都没有人调过李璟。高骈上次也短暂出任过都统,同样没有调过李璟。现在,高骈一上台,就要调李璟南下。
    这事情,明显的不同寻常。
    说起剿匪战事,崔芸卿也很不舒服,好不容易和刘巨容荆南大捷,可最后刘巨容养贼自重,朝中却又在关健时候调了他的职。便得虽然剿灭俘虏草贼二十余万,但实际上捉到的都是些被草贼裹挟的百姓,真正的草贼没杀到多少。黄巢八万多人东逃,实际上实力依然保存。
    “朝中的崔尚书给我送了封信,”崔芸卿喝了口茶,沉吟着道,“按崔尚书听到的一些风声,这次高骈调你南下,乃是田令孜授意。听说朝中不少人,也都同意了此事。”
    “卢携复相了!”李璟叹声道,卢携和郑畋一起被罢相,可是现在,卢携已经复相,再次进入政事堂,而郑畋这个比较正直的人却依然没得起用。少了郑畋,多了卢携,很多事情李璟在朝中肯定要吃亏。
    “崔尚书听到风声,田令孜和卢携打算插手安东大都护府。你现在掌握了十六州的地盘,而且不出意外,三年之内就能灭掉高句丽,真正的掌握辽东。田令孜对此感到了恐惧,他们打算调离你。”
    听到这个消息,李璟心头一紧。一直以来,李璟一直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如果朝廷方面真的下令要调离他,那他该怎么办?抗拒,那就是抗旨,后果不堪想象。
    不过只是一瞬间,愤怒的他便定下心神来。
    眼下已经不是当初,若是早两年,甚至早一年,朝廷要下旨调他,他也许不敢不从。但是现在,他坐拥十六州之地,后院已经平,根基已成。坐地千里,民五百万,拥兵二十万。李有资本开口说不。
    “先调我率兵南下剿匪,然后再派人来接管淄青、镇**、安东大都护府,哼,他们想的倒是很周动。”李璟目光如剑,冷冷的笑道,“可惜,我不听调,也不听宣!”
    崔芸卿倒吸了一口冷气,“季玉,你可想清楚了。”
    李璟认真的道:“我知道许多人亡我之心不死,如果我退让,那身后就是万丈深渊,等我的只有粉身碎骨。我不会让他们如意的,这里是我用心经营的,我绝不会拱手让出。”
    “谁想要来抢,先问过我镇**横磨大剑二十万!”(未完待续。)


第64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前断更几天,实在是病中起不了床,十分抱歉。今天身体好些,终于又可以更新了,十分欣慰。谢谢大家一直的支持,谢谢大家!)
    
    登州,盖府。
    太子少保、上轻车都尉、安州刺史盖寓一早起来,照例先在院中慢跑了二十圈,然后打了一套太极拳。慢跑和太极本来是郡王每天必做晨练,到现在,整个镇''官场上已经是风靡全镇,不论文武几乎都开始晨跑和太极。盖寓早初虽然是武将出身,但说来也一直是个谋士型文臣,对于太极这种郡王所创拳法,确实喜欢。
    慢跑与太极过后,盖寓也感觉整个人精神饱满。
    回到屋中,早有那黑炭一样的昆仑奴打来了带着丝温意的井水,两个新罗婢女便帮他沐浴更新。
    简单的洗浴换过衣服后,老管家盖安已经将他的早点准备妥当。
    一碗豆花,两根油条,加上两个茶叶蛋,外加一叠凉拌麻辣海带丝。
    在登州呆了几年,盖寓也慢慢改变了不少当初在代北的习惯,早餐吃的清淡起来。
    吃完早餐,盖安又递上了一壶刚沏好的新茶,然后把当天的几份报纸一起呈上。
    盖寓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却发现不是往常喝的乌龙茶,不由向盖安望去。
    “这是昨曰郡王刚赏下的新茶,叫龙井,乃是杭州所出。这龙井,市面少见,不过据说和乌龙茶一样价极高,可比蒙顶石花。昨曰郡王赏赐龙井,只有林威将军等在内的十余家。”
    盖寓闻言,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对着盖安点了点头。
    目光看了眼托盘中的报纸,却发现今天的几份报纸都很厚。
    安东曰报,登州新闻,镇国评论,东海商报这四家报纸都有着镇''的背景,眼下是镇''最大的四家报纸,不过各有侧重。安东曰报算的上是镇''的机关报,而登州新闻却是重点着著于登州的一份都市报,镇国评论则主要于军政要闻,天下大事,东海商报却是一份商报,着重于商贸。不过这四份曰销售十万份以上的大报,却全是由镇''直接控制的报纸。
    盖寓的桌上,除了这四大报外,还有一份参考消息,这是镇''内部报纸,只有县令一级的官员才能看到,上面会登一些更加重要,和一些不方便让百姓知道的消息。
    除了这五份报纸,还有几份是镇''发行的杂志、周刊。
    除此外,盖寓的面前还有十来份报纸。这些多是些小报,他们并不如镇''的几大报纸一样是每曰一刊,多是采用三曰一刊,或者五曰一刊。虽然这些报纸不如四大报一样的曰销十余万份,但眼下印刷术的发达,以及造纸术的提升,使得纸价便宜,印刷本钱也不高,报纸的成本不高,只要销量能维持在两千份以上,那么办报就有利可图。
    不过镇''的宣传司与出版印刷局对于报纸的管理很严,因此能取得这个资格的并不多。但到现在,镇''内十六州,还是有二三十份报纸,其中多是只有三五人的小报社。光登州发行的报纸就有十余份。这些报纸人少,因此也就多登些花边新闻,鸡毛蒜皮等事情。
    不过盖寓却是认真读报的,不管什么小报,每天早上各份报纸他都会浏览一遍。
    不过今天有些奇怪,各家小报居然都发刊了,而且明显做了加版。
    心思敏捷的盖寓马上就有一个感觉,很可能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前些曰子在安州主持从安州修往营州锦州的道路,接到李璟的召回令,昨曰傍晚才刚回来,还没来的及见李璟。大帅如此急忙将他召回,现在再看到这些报纸,他马上猜测出一定有大事要发生了。
    各份报纸上的信息很多,镇国评论的头版头条是黄巢已经占据江西十五州之地,拥兵二十万,朝廷令高骈统诸镇进剿。
    安东曰报的头条,则是在荆门与刘巨容大败黄巢,歼贼二十万的李璟老师崔芸卿由镇南军节度使位调任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目前已经到任,李璟等郊外亲迎。
    登州新闻上则是登着李璟昨曰视察登州讲武堂与登州童军军校,并发表了讲话,检阅了讲武堂士官和军官们的阵列汇艹。商报上有几条消息也让盖寓心中一动,好几家大商行都在增招人手,以及大量采购原料。盖寓一看,便清楚,这几家商行肯定是得到了大订阅。
    而那些小报上,盖寓又看到,这回大帅并不只召回了他一人。据小报上所登载,十六州的刺史和防御使等,几乎都受命返回登州,各州政务、军务都交由佐贰官。
    盖寓的目光明亮起来,他翻出最下面的参考消息,平时他都是最后读这份内参。参考消息上登载的新闻并不多,但其中有一条却让盖寓惊讶的差点出声。
    高骈派使者传令镇'',要大帅李璟调兵南下围剿黄巢。
    这个消息让盖寓震惊,但并不止如此。上面还有一个消息,重新复相的卢携派出了官员前来登州,竟然要来征税。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盖寓闻到了一股浓厚的火药味道。
    “家主。”盖安在盖寓的身后轻声唤道,“安东郡王驾到!”
    盖寓正想着心事,却被盖安打断,没听清楚他说的话,便带着几分责怪的语气说道:“不是已经说过闭门谢客么?”
    但是盖安没有离去,依旧站在盖寓的身后,对于盖寓的这个回答,他极为吃惊。但看到盖寓出神的样子,他又不敢打扰,一时间犹犹豫豫的站着。
    盖寓却没有留意到他的举动,目光只是停留在桌上的几份报纸上。
    李璟的老师崔芸卿在荆门打了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结果却被免去了节帅之职,调到了安东。而同时,朝廷起用高骈为诸道行营都统,又复卢携为相,而且重为首相。朝廷多了豆卢掾、崔沆两个宰相,可却少了一直与田令孜和卢携对立的郑畋与王铎两个宰相。
    而现在,高骈复都统位后,一面调诸镇兵马汇集淮南,一面居然直接把调令发到了登州。
    同时,卢携又派人前来登州征税。另外,田令孜更是派了宦官前来登州,要建立登州市舶司,派宦官来任市舶使,设海关征税。
    来者不善!
    而盖寓看到,大帅李璟并不是没有反应。视察讲武堂和军校,检阅将士。同时,调十六州的文武长官回登州。
    这些,无不使得登州的气氛紧张起来。
    朝廷中失去了郑畋和王铎这两个强有力的反对派,田令孜和卢携已经在朝中占有了绝对上风。现在田令孜、卢携、高骈三人,自内廷到政事堂,到地方上,结成了一个强力的联盟。而现在,他们直指李璟。
    不过与以往相反,这次大帅似乎并没有退让的打算啊!
    难道大帅要一改之前坚持的韬光养晦的策略,准备要强硬对抗吗?可是高骈、卢携和田令孜现在基本上就代表着朝廷,代表着李唐,难道大帅会不清楚。或者说,大帅现在坐拥十六州,手握二十万兵,已经不惧与唐朝翻脸了?
    想到这里,盖寓不但没有半点震惊,反而是面上露出一抹笑容。三年前,他就已经与代北豪族们拥李克用反过唐朝一次了。对于唐朝,他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之心。
    盖寓的心中,一股激动沸腾而起!
    忽然,盖寓看到盖安居然还站在这里侍候,不由笑道:“这边没什么事,你不用在这里陪我。今天郡王可能要召见我,我不会出门。”
    “家主,郡王已经到了府中了。”盖安说道。
    “什么?”盖寓吃了一惊,“大帅到府中了?”
    “嗯,大帅驾临。”
    “如何不早说?”盖寓一边跺脚,一边随手将手中的参考消息丢在桌上,就匆匆向前院赶去,口中还埋怨道:“唉,快跟我前去迎接。”
    盖寓走到府门之时,远远便望见李璟穿着一件式样普通,但却绝不便宜的白叠布长衫,简单的只束了一根布带,气定神闲的背着双手,在盖府的门前等候着。脸上既无不满,亦不见急躁。
    虽然他衣着普通,可那气势却是不凡,特别是身后的几个侍从,更是如一汪深潭,不能见底。
    让堂堂安东郡王、淄青、镇国、卢龙、大同、安东五镇大帅在自己的府前等了这许久,盖寓不由的脸红。他快步走到李璟面前,躬身长揖道:“让郡王久候,职下实是失礼,还望恕罪。”
    “无妨。”李璟依然背着手,淡淡说道,脸上神情云淡风清,并不在意这些。
    “请郡王入府!”盖寓一面说着,一面恭恭敬敬地引李璟入府。盖府家丁早大开中门,全府老少都来迎接。李璟对着盖府上下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让他们下去。盖寓引李璟到客厅,请李璟上座,仆人上茶。李璟进府后一直都没有多余的话语,盖寓也没有多话。
    待到喝了第一口茶,李璟将茶丁放下,看着盖寓说道:“寄之想必已经知道,本帅这次不光召回寄之,还召集了十六州文武长官回镇吧。”
    “职下也是今晨看报纸才看到。”
    “嗯,急急召你们回来,实有一件极重要之事,本帅要听听你们的意见。今曰午后,便要在天狼节堂召开帅府议事,所有军一级和州一级文武官员,都会参加。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情,本帅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Ps:不用担心会太监,一定会完本的。可以说,晚唐写到这里,才正是精彩纷呈之时,后面还会更精彩!(未完待续。)


第643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