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铁札甲三千套,皮甲一万套,虽然这些铁甲和皮甲都只有五成新,可却依然算是难得的军用物资。辽东商人们开的价也不高,五成新的铁札甲八十贯一套,皮甲五十贯一套。除此外,还购买了两万把长矛、一万把横刀。
    虽然最后,两相合计,李全忠的五万人''易给辽东商人,还要拿出一百万贯来补贴,不过他已经觉得很值了。况且,这一百万欠款辽东商人也不需要他马上还,而是订了一个分期付款合同,分成一年之内四季度还款。虽然分期付款,最后还得多付二十万贯的利息,但李全忠觉得还是不错了。
    毕竟算起来,他等于一分钱也没有掏出来,就弄到了三千铁甲,一万皮甲,外加一万把刀,两万把长矛。而且,还有那些粮食也不少。再说,他卖掉了五万人口,这些人口的财产田地房屋等,也全都归了他。算来算去,还是很划算的。
    本来他还想要再买些弓和弩,可惜辽东商人却说这些属于限制出售武器。
    这是一笔双方都十分满意的买卖,李全忠铲除了风险,解决了隐患,还大发了一笔横财,又得了一笔粮食和军械。
    辽东商人同样也赚了一笔,那些军械不过是从年中开始镇''大换装换下来的旧式装备。这些装备王府交给他们的时候,并不贵,他们拿来出售给河北军,一转手就挣了三成,再加上分期付款的利润,又是一成。而通过以货换人,这些人口送到辽东,又能赚上一笔。虽然郡王早有严令不许买卖人口。但实际上,辽东对人口的需求极大,各个工坊等招工,都很难找到人,最后都得付一大笔介绍费用。当然,王府那边最后会给这些用工单位减税退税,并发给补贴,以促进他们想办法引进更多的外来人口。
    五万人口不是小数,辽东商人租请了大量船只前来运送。
    王宗泽没有家眷,早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因此当他听到船上的人对他说他们已经被李全忠卖给了辽东时,心里也只是叹了一口气。
    不过船上的那个年青的船员很快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他们虽然被李全忠卖了,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奴隶。因为买他们的这笔钱,辽东的官府会通过减税、退税以及补贴的形势,最后交还给那些商人。然后他们到了辽东后,其实依然是自由民。
    那个船员说的并不太清楚,让王宗泽听的有些一头雾水,他有些不能相信。虽然他们一人只卖了一匹小马的价钱,可一人也是几十贯啊钱啊。辽东的安东郡王怎么可能花这么笔钱把他们弄去,然后又让他们成了自由民呢?
    他想不明白这些,不过船上的人对他们确实不错,王宗泽和他的同僚以及部下们,没有受到任何的虐待。不但能吃饱,而且没有人打骂。甚至在船上,因为他是都头,所以他被委派管理这条船上的人。
    这条船上的上百人都呆在甲板下,王宗泽和船上的船员和商队管事们呆在船首。那些商人既没有把他绑起来,反而对他十分客气,甚至还会认真的回答他的问题。
    巨大的船队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出了义武军地盘后,便进入了幽州地盘。不过沿岸的卢龙军看到这些辽东商人的船队之后,根本没有人上来查看,任由他们一路北行,最后扬帆入海。
    王宗泽这些天在船上与商队的船员们相处后,已经有些明白和相信,他们此去辽东并不是做奴隶,不是去修路筑城,也不是挖矿做苦工。按商队说的,他们到了辽东后,会根据各自的本领手艺,安排不同的工作。不但有不低的薪水,甚至只要干满一定时间,表现好的还能得到授田,如果没有妻子的,官府甚至会帮忙给他们介绍娶老婆。
    他把这些情况告诉舱中的部下们,不过却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根据以往的经验,战败的俘虏,如果不能整编入军中,那么接下来的曰子肯定很惨。一般情况下,都是会发配到军屯中去种田,或者去矿山挖矿,最后十个人里有九个会活活的累死。
    在海上飘了几天,船队沿着海岸最后到了辽东湾,然后沿着辽河口逆水而上,进入了辽河。如此又行了几天,最后船队终于在一片大码头上停了下来。
    船一停,船上的商人大声的喊道:“辽东城到了!”
    出乎王宗泽和部下义武军士兵们的意料,迎接他们的既不是前来接管押送的军队,也不是商队的那些护卫。
    辽东城中的安东郡王李璟亲自带着一大批文官武将前来迎接这些被李全忠卖掉的猪仔,一次五万汉人迁移到辽东,这对于整个辽东地区来说,都是极为震动的。
    “兄弟们饿了吧?”李让带人清点过人数之后,给商队写了文件。然后就笑容满面带着许多人抬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准备的食物很丰富,不但有新鲜的江鱼、海鲜,还有大米饭、蛋花汤,甚至每十个人还发了一个十斤装的野营大罐头,一打开,里面是油汪汪的红烧肉块。“快吃吧!”
    王宗泽怔怔的看着眼前碗里堆的高高的大白米饭,这明显是刚刚收获不久的新米,然后又看了看眼前的那一大罐头红烧肉,起码十斤重。
    周围的其它人也都在发愣,王宗泽伸手在大腿上狠揪了一下,一阵疼痛传来,这不是梦!码头上那片空地,已经临时搭起了许多帐篷,五万多人一下船,都先在这里吃一顿热饭菜,稳稳心神,然后再安排他们登记。
    许多人都掐脸的掐脸,掐腿的掐腿,都沉浸在不可思议之中。
    安东郡王亲自前来迎接他们这些奴隶,提供的饭菜甚至比起一些军官和地主们以往的伙食都还好,这不像是接收俘虏,倒像是迎接凯旋的将士了。
    李璟自灭了高句丽之后,为了稳固辽东局势,实行了一个重要的计划,那就是把高句丽人通通迁往淄青和平、蓟、檀、平等地,主要还是把他们迁往淄青齐登莱五州之地。然后把淄青齐登莱等地的汉人,和其它地方招募来的汉人迁移到辽东地区。
    不过这个计划实行开始,虽然把辽东地区的高句丽人往中原迁还算顺利,但是辽东之地原本有各族胡人百万以上,现在就算只先迁高句丽人,也一下子少了上百万人。辽东本来人口稀少,少了这上百万人,除了辽南地区,现在整个辽东到处空荡荡的,就连辽东的中心辽东城,都只剩下了几万人而已。
    李璟简单的计划了一下,按辽东的面积,要想彻底的控制辽东,把这里变成汉人的疆土,起码得让汉胡比例控制在**甚至七三。他需要至于向辽东移民一到两百万人,才有可能实现辽东地区汉人的主导优势,并有实力开始东北。
    要稳固辽东,他要在辽东驻军十万。
    他还要在辽东开矿、修路、筑城,最关健的还要在辽东开垦更多的土地,让辽东能产出供应二百万以上人的粮食,免去从外供应进来的麻烦和高成本。
    一切的一切,需要的都是大量人口。
    灭掉了高句丽后,李璟不但没有解决‘用工荒’‘人口荒’反而更加加剧了这一情况。
    正是因为如此强烈的人口需求,特别是汉人的需求之后,李璟才不得不半明半暗的支持李让提出的新计划,那就是让各商队返回的时候,想办法带回人口来。只要带人回来,官府就通过减税、退税、补贴等变相的买下他们的这些不是奴隶的奴隶。哪怕是用这笔巨额的开支,也要把这个人口的缺口堵上。
    甚至,为此,李璟最后不得不把这次战兵大换装换下的大量军械铠甲拿了出来,本来这批装备是准备换下来装备乡兵部队,可现在,却被拿出一大部份来做为与河北诸镇乃至中原其它诸镇专门用来做人''易。
    因此,听到派出的商队成功的和李全忠做成了一笔五万人口的买卖之后,李璟都不由的兴奋了。
    “大肉包子,随使吃了!”在码头上,一个穿着丝绸的商人带着一群伙计赶来,把铜锣敲打的震天响,一担担冒着热气的大肉包子,在临时营地摆着。这是辽河上一个大船队的老板,专门跑现在刚开通的辽河运输。近水楼台先得月,听到有这么多的青壮到了辽东,立即赶来招工。
    “张董事长,你这也太不地道了吧。”又是一群人赶到,这些却是承包着辽东境内几条重要在建道路的包工头们,他们修路更加需要人手。
    这边还在争的不可开交,那边又有商人们赶到,“来我们炼钢厂干吧!”炼钢厂的老板热切的一掌拍在王宗泽的肩膀上,“一天吃四顿,顿顿大米饭,每天还有早晚两餐加肉,就算是学徒期,每月也有两贯钱月薪啊,学的快还有奖金!”
    看王宗泽还仿佛在嫌少的样子,老板连忙又补了一句,“在登州,两贯钱可以买四百斤大白米啊,干一个月包吃包住,学徒期干一个月都能赚吃一年的大米啊。若是出了师,光一级技工,一月就涨一千钱工资,若是当上九级大师傅,一月十万钱高薪喽。”
    更多的商人闻讯而来,如同是闻到腥的猫一样。
    不但那些商人们急急赶来,辽东新建各州各县的官员们也是带着各自手下的公务员们一路赶来,开出众多优惠的条件,吸引着这些新移民前往本州本县落户。
    “去沈城吧,不论男女,成丁就每口分地一百亩,就算是没成丁,中男中女一人也分五十亩,官府还租耕牛挽马,租给种子,提供贷款啊!”一名穿着绿色官袍的七品沈城县令,站在热闹的如同过年的码头,完全不顾官员身份形象的高声向这些新移民宣传着落户本县的好处。
    五万人口的到来,让辽东城码头如同上元佳节一般的热闹。
    各州县官府还有商队等都争相前来招工抢人,场面如同战斗一样的激烈。
    从一开始的兴高彩烈,很快变成了剑拔怒张。
    不少老板为了抢人,更是爆发了小规模的暴力冲突,一天之间,就发生了数十起老板们的斗殴事件。
    等到第二天,越州商人谢成带着十艘巨大的明州船驶进辽东码头,一开始那些商人们还以为又来了一批强力竞争对手。结果,随后他们惊喜万分的发现,这位越州商人谢老板,居然一次姓从浙西带来了三万人口。
    顿时,无数的商人纷拥而至,很快就把这些还没来的及下船的浙西人给堵在了船上!(未完待续。)


第672章 虎妻
    (感谢烟雨江南●徵羽、longgepi、屠夫李、怕蛇的牛、君子柏、梦梦梦梦梦梦、无畏所谓诸位支持,谢谢大家!)
    阴山,白道。
    沙陀王的传令骑兵带着飞虎子的令箭奔向四方,号令各部的战士们集结。
    有飞虎子李鸦儿沙陀王的威名,加上如今朝廷新赐封的阴山都督、阴山以北行营节度使的官职,阴山附近大大小小的胡人部落纷纷响应出兵。
    短短时间之内,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胡人战士赶来汇集。这些战士们骠悍强壮,而且都是天生的骑士,他们甚至无须李克用为他们提供装备,他们自已骑着战马,背着弓箭、挎着战刀,四方而来。
    这次入关,李克用也把自己的人马全部集结了起来。
    两万青壮,李克用留了五千人留守大营,剩下一万五千青壮战士都集结起来。此外,刘氏也将一同南下,带着她的三千青壮娘子军。
    一万五千黑鸦军,外加三千娘子军。
    这还不是李克用的全部力量,各部正不断涌来的战士,并没有计算在内。
    自接到圣旨之后,李克用的心情一开好似一天,每天都是满脸笑容,与沙陀诸将沉浸于各种地图上的计划之中。
    对于那些响应前来的各部战士,李克用相当的热情与大方,每天晚上都要摆下酒宴,欢迎这些头领,并给前来的勇士们赐下美酒烤肉。酒杯交错之间,李克用总是会大声的向这些胡骑们描绘着入关为唐作战的好处,讲述当年回鹘人为大唐作战所获得的无数财富和女子人口,惹的所有的胡人们双眼发红。
    刘氏并不喜欢出席这样的宴会,她喜欢骑在马上,检阅巡视着自己的三千女兵。
    跨坐马上,刘氏双眸似水,却带着淡淡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
    十指纤纤,肤色略带些小麦色的健康,却又透着粉红。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
    三千青丝绾起,在头顶挽起一个髻,插着一支金簪,简洁却又干练,额头上系着一条宝蓝色的抹额,上面有火红的焰火纹。一袭小翻领的小羊皮窄袖皮衣,更显利落。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那份动人的气质。
    北风中,裙角飞扬,恍若起舞的花中蝴蝶。神情冷漠,却更如不食人间烟火的琼宫女神将。
    刘氏听着远处风中传来的李克用高声笑声,却是有些怔怔发神。
    李克用接受朝廷的赦免、赐封和召唤,南下归唐这个决定很是赞赏。但是在另一方面,做为李克用的妻子,她却知道李克用内心并不如表面表现的这般。表面看来,李克用在先前反唐兵败之后,整个人变化极大,变得不再那么锋芒必露,变的开始很尊重、敬重唐朝。
    可刘氏清楚,这些只是表象。
    李克用不止一次曾经向她透露过,他想要建立一个沙陀国的目标。
    如今对朝廷的恭顺,其实不过是李克用吸取了当初的教训,换了一个策略罢了。内心里,他比谁都恨李唐。
    丈夫所图甚大!
    刘氏不知道这一切是好还是不好,她心中充满着担忧。
    但做为李克用的妻子,她别无选择,只能全心的支持他。
    李克用在阴山等来了将近五千名各部族草原骑士,然后拔帐南下入关。
    庞大的马队前行,李克用如他的先祖一样踏上回归中原之战。所不同的是,当年他的祖辈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而且前途未卜。
    冬季的草原到处都是高高的枯草,马上行走于其中,仿佛在一片汪洋的黄色海洋中。
    入关没有多久,李克用便得到消息,监军陈景思带着他的叔父李友金,带着康君立、李克修等人已经到了。
    李克用亲自派侍卫前往三十里外把一行人迎入营中。
    “李友金见过族过!”当初代北之战,盖寓向李克用提出计谋,让李友金给李克用等殿后,然后让他主动投降唐军。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