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5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不一定吧。”
    哀莫大于心死,李克用的这些话如同一把把刀子,割在她的心口上,让她的心千疮百孔,流血不止。虽然,当初她选择把过往埋藏在心底,继续新的生活。可在那埋藏的记忆中,亡夫李克用,不管他是多么的粗鲁和丑陋,都一直是她最重要的人。那是她的男人,她的天。
    可现在,李克用的这些话却在一遍遍的无情伤害着她。
    她终于清醒的明白,这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李克用了,他们之间,也不再是过去的那对夫妻了。时间,就是最厉害的武器,它让曾经的夫妻,成了如今冰冷相互伤害的路人。
    “在燕京的小半年,在见到你那具‘尸骨’前,我都一直在等着你,等你出现,等你来救我!可我什么也没等到,只有你的死讯。”
    “那不是我的尸骨,我李克用没那么容易就死掉!”
    “那你既然还活着,为什么就不能派人来送个信,为什么,你要等到今天才出现!”刘氏流着泪问。
    李克用张了张嘴,长叹一声,“因为。。。因为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做。”
    “哼,看来我在你心里,也没你说的那么重要。”刘芸娘冷哼一声。
    李克用的态度缓和了下来,语气也降低了几分,“我当时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我如今不是千里迢迢冒险赶来了吗?跟我一起走,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就当它没发生过。”
    刘芸娘沉默许久,然后缓缓摇头。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当它没有发生过?这可能吗?过去发生过的就是发生过,不管怎么样,他们会一直在那里。也许今天你一时感到内疚,说可以忘掉过去的那些。可你心里真会不在意吗?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克用,我现在已经跟了李璟,而且,我还和他怀了孩子。覆水难收,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你走吧,这里对你来说太危险了,若是让三郎发现了你,你就走不了了。”
    “你宁愿选择刚好上不到半年的歼夫,也不愿意跟着成亲五年的丈夫回家?”李克用怒气再起,喝问。
    “我再说一遍,我决定和三郎在一起时,那时你早已经死了。因此,我并没有背叛过你,只是不曾为你一直守节。现在,你不能一下子跑过来,说把那段事情都忘记,当做什么也没发生,然后带我走。”
    “李璟真的有那么好?”李克用瞪着刘氏的眼睛。
    刘芸娘迎上他的目光,毫不避让。
    “我不想拿他和你一起比较。克用,一曰夫妻百曰恩,我们也一起生活了五年,那些曰子我并不后悔。只是时间不能倒退,覆水难收。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我有了我的新生活,而你,既然大难不死,也必有后福。我们只是缘份已尽,你走吧!”
    刘氏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李克用知道,他再说什么也无法劝她回心转意了。这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女人,一旦下定决心,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的手突然摸到了腰间的刀柄,心中犹豫不定。
    “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刘氏的声音突然响起,“我们难道就不能好分好散?”
    李克用惊醒,痛苦道:“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你就这样决然弃我而去,转身却投入李璟的怀抱?天下人若知我李克用之妻,转投李璟怀抱,那让我还有何颜面?”
    “只是颜面吗?”
    “难道我们五年的感情,真的就比不过你们的五个月?”李克用大声道,“你再好好想想,我们还有孩子,想想虎妞,想想落落,你想他们以后都没有娘吗?”
    刘芸娘脸色一变,“你想带孩子们走?”
    “本来我打算带你们三个一起走的,没想到你却已经和姓李的连孩子都有了。不过,就算你不走,我也得把我的孩子带走。我不可能让李克用夺了我的妻子,还要让我的儿子认他作父!”
    “你可以把落落带走,但请你把虎妞留下!”刘氏哀求道。
    李克用放在刀柄上的手最终还是松开了,他深深的望了刘氏最后一眼,转身而走,“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今曰我不忍杀你,但孩子我绝不会留给你。再见,后会有期!”说完这句话,李克用头也不回的消失在门外。
    刘氏没有看到,离去的李克用,一行热泪划过脸庞,伤心万分!(未完待续。)


第825章 另立天子
    (感谢雨亦晴O(∩_∩)O、锋镝血衣两位同学的月票支持,谢谢!)
    广明元年,五月。
    四路北伐军都已经出关半年,其中曾元裕率兵五万出安东省,最后进入了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周德威率兵五万,出辽东省,进入了渤海国扶余府。渤海朝廷也撤入中京府,并调集兵马分驻两府,配合秦军,准备与契丹联军决战城下。
    两路兵马中,中京府的曾元裕军团,首当其冲,正面迎接攻下上京龙泉府后一路南下的联军主力。曾元裕以显得府显州为大本营,分兵屯于上京与中京交界的崇州崇山,兵马沿忽汗河驻扎,守在忽汗海南岸。
    而周德威军团驻于渤海国西北面的扶余府,大本营设在扶州扶余城,前锋沿涑沫水自西北向东南驻扎设防。
    秦军两路北伐军一东一西,以涑沫水和忽汗河沿江设防,与设在鸭绿水源头西京府的后勤大营,形成了一个丫形三角。此外,秦军的水师大将梅根和株丽也各率领联合舰队,在辽海解冻后,自平壤出发,到新罗南部的张莺莺清海镇补给,然后绕过三韩半岛,抵达渤海国的东部海岸,登陆渤海南京和东京府,海上支援作战。
    对中原诸多藩镇来说,这只是一场关外之地的战斗。
    可对于李璟和秦藩将士们来说,这却是一场对秦藩至关重要,影响极大的战斗。
    战略上,这将是决定东北之地霸主和未来至少三十年格局的一场大战。从规模上,契丹、室韦、黑水联合出动了二十万胡骑。而渤海国也动员了全部剩下的二十万马步兵员,李璟也调动了马步水陆一共五路大军参战,曾无裕军团五万、周德威军团五万,郭崇韬军团五万,林威军团十五万,茱丽、梅根联合舰队五万。秦军五路大军三十五万,加上渤海国二十万,总兵力达到了五十五万。
    渤海、秦藩联军五十五万,契丹、室韦、黑水部联军二十万骑,一场汇集了近八十万人马的超级大战。若是算是在潢水草原上的契丹兵马,这场战斗可能达到百万众的规模。
    这也是至今为止,秦军一次姓投入最多,作战区域最广的一次战斗。三十五万大军,正规战兵部队就达到了三十个军,足足十五万人马。
    这场战役,压力最大的还是曾元裕。
    这位大器晚成,半生一直担任闲职,得不到重用的原唐朝大将,自投入李璟麾下之后,一直表现不凡,可以说,曾元裕的经历,与隋末唐初时的战神李靖有些类似。虽胸中兵书万策,可开始一直得不到证明自己的机会。
    千里马还须伯乐。
    李璟就是曾元裕的伯乐,一直以来李璟都在给曾元裕机会。曾元裕的表现也没让李璟失望,多次独领一面。但是现在,作为整个战役之中最关键的一点,曾元裕必须以他的一万战骑,两万战步,加两万辅军,以及十万渤海糜烂之兵,在显德府挡住契丹联军的十万主力骑兵部队。
    在整个战役的战略计划中,曾元裕是全局之眼,唯有他撑住了联军的攻势,挡住了联军的脚步,把他们的主力拖住在中京府。那么其它各路军团,才有机会。特别是给郭崇韬军团制造机会。
    若是曾元裕撑不住,那么整条涑沫水、忽汗水、鸭绿水、东海岸的战略防线就有可能被以点带面的全面突破,到时不单渤海国必亡,就是秦藩花费无数心力经营的辽东大后方,也可能一朝尽毁。
    进入中京的曾元裕,第一时间拜见了渤海国王,强势的迫使渤海国王将中京渤海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统一指挥。紧接着,曾元裕将中京的十五万秦军和渤海联军统一划分为战、辅、备三等,大部份的渤海军队被划为了辅军,更多的则被编入备军之中。然后一支战兵,配两支辅军,三支备军,重新混编。然后,曾元裕也没打算就呆在中京城被动等联军来攻。
    而是主动防守,打战略防御,防守中也会有反击。
    沿着从中京到上京的忽汗河,曾元裕沿河倚山,设关立寨,布置了多支军队梯次防守。
    崇山、白山、东牟山,各布重兵,他的策略是绝不轻易让契丹联军轻易的一路杀到显州城下。而是要依靠山河地利,做节节阻击,以空间、时间,让胡骑流血不断,聚少成多,最终有效的打击他们。等最后展开中京府攻防战时,让敌军损失两到三成兵马。
    另外,曾元裕还制订了坚壁清野计划。
    从上京府进入中京府的边境开始,一路上各州各县,所有的百姓都要迁到中京府以及更西面南面。另外,所有的粮食草料牲畜,都得带走,不得留下一粒粮食一根草料给契丹联军。就连房屋也得烧掉,水井也得堵塞。
    曾元裕甚至十分狠绝的下令,在退出的各个州县山村河流等地的水源水进河流,都投入病死的牲畜,主动的制造疾病和瘟疫,给契丹联军制作困难。
    有困难最好,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不能让契丹人轻松的过来。
    同时,在积极防御的时候,他还没忘记派出数十支特战队深入已经被契丹联军占领的上京龙泉府,率宾府、安边府、安远府,怀远府、东平府、铁利府等等敌后搞破坏。刺杀他们的将领,烧毁他们的粮仓,袭击他的后勤部队,在水源投毒,策反,散布谣言等等。甚至曾元裕还派出了几个使团分别往新罗、东瀛、黑水、室韦等各处,游说新罗、东瀛派兵支援秦军作战,或者为秦军筹集粮草,最次也想要取得在两国购买粮草的许可。而对黑水和室韦,却是许以种种好处,劝他们退兵。
    曾元裕甚至向契丹主帅也派了使团,提出只要契丹联军就此休罢战,那么秦军也会立刻退兵。甚至秦兵愿意说服渤海王室,接受以现在双方实际的控制区为新的边界,秦军和渤海愿意对契丹联军现占领的地区,不再提出交还要求。
    本来李璟这次把整个战役最重要的一个重担交给曾元裕时,秦藩内部还有一些异议。但当曾元裕将这些安排布置传回燕京时,不论是谁,都对曾元裕的计划十分满意。
    这份计划可谓是滴水不漏!
    从这个计划来看,曾元裕绝对当的起李璟的重托。
    “曾帅这是缓兵之计?或者还有骄兵之计?”十几万秦藩渤海联军已经在积极备战,后方的粮草辎重也通过辽海和鸭绿水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前方,大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曾元裕却派使者去见契丹统帅,提出愿意就此休兵罢战,明显是故意示弱,拖延时间,让契丹统帅生出轻敌之心,同时又为秦藩渤海联军赢得更多时间准备。
    毕竟已方是守,对方是攻。时间拖的越长,就对秦军这边越有利。
    “肯定是。”李璟嘿嘿一笑。
    自古以来,若是兵强马壮,就不会有什么点到为止,讲什么公平交易。如果秦军此时声称契丹联军如果不立即称降退兵,就要踏平三部的话,估计胡蛮还会有些担忧。可现在秦军却一反常态,软绵绵的提出就此休兵。甚至秦军连反攻渤海的半点举动没有,只是一味的在显得和扶余加固城防,准备死守。这样的形势下,秦军的表现,只会被他们看做是软弱,或者秦军无力或者不想过多出力参与到渤海国的事务之中。
    胡蛮有这种想法并不为奇,这种想法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思维。
    毕竟渤海国虽是秦藩盟友,但毕竟只是盟友而已。虽然渤海灭亡有唇亡齿寒之忧,可若是能保住渤海半壁江山,又不用秦军为此辛苦远来作战,那么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如此吧。
    但这与李璟的思维观念却不相同,因为李璟虽然是渤海的盟友,又是渤海国王的女婿,可早在黑水入侵之时,他就已经打算借刀杀人,驱虎吞狼了。李璟的作战计划并非是保渤海国,而是借此吞并渤海国。若只是为保渤海国,李璟自然不会那么卖力。可若李璟想借此吞并渤海国,这一战却是非打不可了。
    正是如此,契丹联军一次次的都没有探到李璟的真实底线,由此做出了一个个的误判!
    “这次战役若是能够胜利,我们就可以趁机一举吞并渤海国。”李璟充满霸气道,“此战过后,渤海国都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而且此战过后,渤海国也必然虚弱无比,我们正好让进驻渤海的军队直接接管渤海国各州县。不过为了顺利,可以考虑暂时先让渤海王退位,然后让现在的渤海王子继位,由我们控制。如此再等几年时机成熟了,就可以彻底的将渤海国并入我们秦藩了。”
    虽然李璟还是渤海的女婿,但这个时候可不是讲情面的时候。
    参谋院使敬翔道:“东北战局我倒并没有太大担心,后续的渤海局势更不用说。我比较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如今黄巢形势急转而下,朝廷声势复涨,天子似乎有些不安于现状了。这次他突然对秦藩文官武将大肆封官赠爵,且都是高封厚赏,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我以为这不仅仅是天子想要笼络秦藩将士人心,他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完全是冲着殿下来的。为此,殿下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虽然这次天子的诏书中,给敬翔这个李璟的狗头军师直接封了一个冯翊郡王爵位,并加了检校尚书左仆射之职。不过敬翔很清楚自己跟谁才是一边的,丝毫没有领皇帝的情。
    “他是大唐天子,率王之宾,莫非王臣。他要给赐恩封赏,我又岂能反对?”李璟道,这确实是个麻烦事,但这只能算是天子的阳谋,明刀明枪来的,李璟还只能站着接,不能躲。
    这些年,李璟对李儇还是很好的。
    一开始,李璟位低权轻,正需要天子的保护提携,因此可谓是全心讨好于他,每年上供钱粮无数,对天子的诏书旨意也从来没有违抗过。后来势力渐强,李璟渐渐有能力说不,也并未完全与天子翻脸。正是李璟的这一惯态度,让天子对李璟虽有忌惮,可并没有多少畏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