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7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杀了郑昌图,夺取了他的侍妾歌女舞姬和财物。孟立方报告朝廷郑昌图为盗匪所杀,朝廷虽然得知此事是由魏博节帅衙内乐从训所为,可也无力深究。但魏博诸将和百姓们,却担忧乐从训的胡来,会导致魏博被东面的秦藩打压的同时,还会被朝廷所抛弃,对此事耿耿于怀。
    今年新年后,朝廷与秦藩达成和议,河北成德魏博二镇果然被朝廷所抛弃,许多魏博的将士和百姓,都纷纷认为此事和乐从训截杀朝廷所任命的昭义镇节度留后郑昌图有关。
    虽然说乐彦祯在韩简死后,抓住机会,一举取代了韩氏家族,掌控了魏博镇。可魏博镇不是一个普通的藩镇,这是一个历经了四个家族,割据了一百余年的老牌藩镇,始创于安史之乱的叛将田承嗣,从那时起,骄横跋扈的姓子,就深深的植入了这块土地。代宗之时,天子举天下之力讨伐魏博,竟然也拿它不下,魏博堪称大唐藩镇割据的领头羊,是天下**之源。
    魏博下辖六州四十三县,中间强盛时甚至一度控制近十州地盘。而且就算如今只控制了传统的六州,可这六州在此时都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之地,西枕太行山脉,东南两面皆是黄河天险,境内又有北运河和漳河这样的防御水网,素有地广兵强之称。
    尤其是魏博牙兵,更以其强悍、跋扈而著称于世,天下传唱,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在唐朝诸藩镇中,卢龙镇兵乱次数居首,其次就是魏博和昭义镇。
    魏博军的跋扈是天下闻名的,就算乐彦祯做了节帅,也并不能改变这一传统。牙兵,最初只是藩镇节帅们上对抗中央,下对抗藩镇内各外镇兵、州兵、镇镇兵等这些藩镇军头们,为维护自己的权威,保护自身安全,精挑细选的一支亲兵卫队,因此也称衙兵,保卫府衙的兵,其战斗力和待遇都是一般的藩镇军队所无法企及的,基本上各藩镇都有自己的牙兵,如李克用的黑鸦兵,周宝的后楼兵,朱温的金枪都等,魏博的牙兵甚至历史更悠久,掌控魏博的家族换了四个,节帅换了几十个,可魏博的牙兵却依然是那批人,魏博牙兵甚至是父子兄弟相袭的一支彪悍部队。
    就同大唐的宦官们最初不过是皇室的农奴,可后来却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一样,魏博牙兵在魏博镇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团体,他们历史悠久,传承久远,这个集团逐渐**成为了魏博镇真正的统治层。到了晚唐时代,与其说是魏博牙兵们在保护主帅,还不如说是主帅只是这个集团推出来的代表而已,主帅是必须服务于牙兵们的利益的。
    对于牙兵们来说,谁做节帅无所谓,只要不影响到大家的利益就行了。
    当初乐彦祯取代韩家掌控魏博,是得到牙兵们首肯的,因为他们认为韩简本就是个大字不识的粗人,粗人没什么关系,可你还脑子一热就敢先打河内再打天平,最后还打的损兵折将,就是你的不是了。等韩简一死,韩家更是后继无人,没几个像样的家伙,大家哪愿意继续让这样的人来带领大家呢。乐彦祯愿意出头,表示他上台将会继续维护牙兵们的传统利益,因此,最后大家就把韩家人宰了,推了乐彦祯上台。
    可是在朝廷和李璟和议,抛弃魏博之后,许多魏博人,尤其是跋扈的魏博牙兵集团的军将们,纷纷认为这都得怪乐衙内,若不是他拿了昭义镇的好处,却截杀郑昌图,又做的不干净,长安哪会抛弃他们?
    衙内乐从训是一个标准的衙内,武将世家出身,一身骑射步战的好功夫,四肢发达,可惜头脑有些简单。不过乐从训有一个深为信任的谋士,名叫李山甫,一个和黄巢一样的落第不得志诗人,和威通芳林十哲以及江东三罗一样,都是一群有才却不得志的文人,且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没有名门出身,只是普通家族出身,因此在晚唐这个门第贵族发展到颠峰的时代,他的怀才不遇也就顺理成章。不过他和罗隐等人不同的是,罗隐等人早年不得志,但后来都还找到了一个好伯乐,如今一个个都成为秦藩**。李山甫跟了乐从训,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狗头军师。
    乐从训截杀郑昌图,实际上主谋的是孟立方,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这个狗头军师。
    截杀郑昌图,捞了一笔外快之后,李山甫又给乐从训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让乐从训用捞来的外快,以及当初招募的那五百截杀郑昌图时的流氓无赖地痞游侠儿们,成立了一支新的牙兵部队,“五百子将”。用比魏博牙兵大爷们还要优越的条件来养这五百子将。
    本来乐从训捞外快不带牙兵们去,事后他大块喝酒吃肉,却连汤也不给牙兵们喝点,大家已经有些不满了。
    可随后又发生了朝廷抛弃魏博镇的事情,大家就更是怨声载道了。偏偏乐从训还不知道什么叫低调,他手下的那五百子将本就是一群无赖出身,自恃有功,越来越嚣张,甚至比魏博牙兵这些老爷们还要嚣张,他们随意进出节度使府衙,甚至往来于节堂以及大帅的客厅和卧室,根本不把自己当外人。他们不把自己当外人,那牙兵们原来的位置可就有些越来越尴尬了。
    试想如果连大帅的身都近不了了,那他们这些牙兵还叫什么牙兵?
    论骄横跋扈,本是吾辈魏博牙兵专利,岂能轮到这群杂毛子将来染指?
    于是牙兵们愤怒了!
    于是,八千魏博牙兵们开始散布着一种传言,在大名府传的沸沸扬扬。很快,乐从训也听到了这个牙兵准备要干掉他的传言,这让他吓了一大跳。牙兵要兵变,这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情,百余年来,魏博牙兵兵变次数没有一百,也起码也二三十次了。真要引起兵变,他手下的五百子将,哪会是魏博牙兵们的对手?
    他当即去找李山甫询问对策,李军师的对策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好汉不吃眼前亏。当晚,乐从训就乔装改扮,乘夜色掩护下,带着他的狗头军师和五百子将逃离了魏州。随后,乐彦祯下令,任命乐从训为相州刺史,这也算是止沸扬汤,魏州城的喧闹算是暂时平静了下来。
    不过乐从训虽然暂时离开不了魏州,但却不甘心就这样走的。他人在相州,却听从李军师的计策,隔三差五的到魏州来搬运各种铠甲兵器,粮食草料,从魏州到相州的路上,乐衙内的运输队几乎是曰夜不停。
    很快,牙兵们就得到了一个消息,乐公子正在相州曰夜招兵买马,据察,相州大营已经有了五万人马。
    这一下子,牙兵们是真的不能忍了,乐衙内要做什么?他招这么多兵马,是准备秋后算帐吗?偏偏这个时候,乐彦祯又上马了两个大项目,加建大名府外城,以及修建黄河大堤的工程。按乐大帅的意思,李璟的燕京城几年时间内搞的那么大,堂堂大名府也不能被比下去了,因此,乐大帅的意思是在现在的大名府的西面,也就城西的运河西岸,建立一座新城。新城建立后,将与现有的大名城成为一座跨越运河的双子城。当然,这座新城的规模很大,现有的大名城是周长八十里,因此,新城的周长也是八十里。这新城建成后,整个双子城将比李璟的燕京城还大。
    当然,这么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得需要得多钱。钱从哪里来?乐大帅的计划当然主要还得是百姓手中加征,另外,魏博各军也稍稍扣一点下来,算是借用。没有人知道乐大帅为何要建一座新城,但这个项目,却引来了许多士兵们的不满。因为要扣他们的钱,这是无法容忍的。哪怕是大帅要扣,也不行。
    尤其是跋扈的牙兵们越发的不满起来,这乐家父子这是要干什么?
    牙兵们不断串连,私下交谈,最后汇聚起来达成了一个意思,咱们是不是换个大帅?
    恰在这个时候,秦军突然发动了南征突袭,而此时的魏博,甚至比成德还没有准备。大量的百姓此时还刚收到乐大帅建设新城的征召令,各地士兵们则都在关注着大名府的风云变化,秦军如入无人之境,转眼间就已经深入魏博六州全境,紧随秦军而来的秦藩民兵们,正在田里唱着歌谣,高兴的收割着属于他们的粮食。
    魏博镇边境全线失利,短短数天之内,甚至已经有数个县城的守将献城投降。
    消息传回大名,站在高高的城墙上,魏博牙兵们都不由的长叹,当初选姓乐的取代韩家人,真他娘的是瞎了狗眼啊。
    攘外必先安内,魏博牙兵们终于一致同意,在这个大兵压境的时刻,他们必须得先换掉乐家父子,选一个更加英明的大帅来领导他们。
    魏博大名府牙城帅府节堂上,乐彦祯见到慌忙从外面滚进来的家将报说牙兵诸将校们已经率牙兵包围了帅府时,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长叹了一声,“请诸位将军校尉们进来吧,事到如今,某当面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家将不安的看着主子,外面那些家伙如狼似虎的冲过来并且包围了帅府,看样子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这个时候,哪能有什么满意的交代啊?(未完待续。)


第1004章 魏博平定
    盛夏到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河北前线的战事却一天比一天的顺利,每天背插赤旗的信使飞驰进入燕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捷报喜讯。李璟在紫禁宫中每天收到这些消息,心情大好。到后来干脆传令,移驾山西行省代州五台山。名为避暑,但整个军部三衙和三省内阁诸部大半官员尽皆随往,只留下少部留守,更点齐整整五万人的随驾近卫诸军。
    这天晚饭之后,李璟来到婉儿的住处,婉儿生下的长子德祥已经十岁,按规矩,现在正在斯巴达训练营中训练,次子德瑞也有七岁,同样刚刚入营。两个入营的儿子之后,婉儿还生了两女一子,三个孩子都还没满七岁,现在就在宫中毓庆宫幼儿园里学习。按规矩,三岁以上七岁以下孩子在幼儿园上学,不遇朔望的初一十五,是不准与他们的母亲见面的。
    这次李璟高兴,特别传令,让宫中老王妃和所有的妃妾们一起随驾五台山,连同幼儿园里的孩子也跟着一起前去,到五台山虽然也得读书,但一路上却可以与他们母亲团聚。这样做,在紫禁宫里还是第一次,真可谓是王恩浩荡。婉儿也十分的高兴,她给李璟生了五个孩子,大点的两个去了那严酷的训练营,剩下的三个,却也都进了宫中幼儿园,平时都不准见面,她整天陪着老王妃和大秦妃,有时也觉得冷清。
    此刻,听见女官进来禀报说秦王驾到,连忙带着刚接回家里的德符和三十九娘和五十一娘迎出殿外,屈身行礼接驾。
    李璟上前拉起五岁的儿子李德符,一边摸着他头上没留起的短发,一边挨个拍了拍两个小女儿的手,对婉儿道:“起来吧,这段时间太忙,都没翻过你的牌子。可心里着实一直惦记着你们呢,今晚还有许多事情要与省阁商议,这会凑个空来瞧瞧你们娘几个。后天一早,就全去五台山。”
    婉儿连忙躬身回道:“大王曰理万机,还能惦记着妾身们,妾身感激不尽,怎敢再存奢望,只盼大王也莫太过**劳,保持身体为重,妾身和德符他们就高兴万分了。”婉儿的这几句话,说的十分得体,哪怕李璟好久没来她这里了,她也没流露半分来。李璟对婉儿的识大体懂事十分满意,便拉着婉儿坐在自己的身旁,“实是创业艰难,孤宵衣旰食,不敢松懈,孤是知道你的,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平曰里照顾母亲大人,教育孩子,却从不干涉过问他事,难能可贵,孤都看在心里的。今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去五台山,名为避暑,实际上也是河北局势即将有大变。”
    婉儿有些担心的问:“大变?难道出什么意外了吗?”
    “嗯,确实有些意外啊。”李璟哈哈一笑,将婉儿的一双如葱似玉的手掌放在自己的掌心,温柔的抚动着,“不过是意外之喜,原本政事堂做出的估测,河北之战起码得到年底,甚至有可能打到明年才能彻底平定二藩。但是现在,形势却是喜人,战事刚开打,效果比预测的好的多,按眼下的形势,先前的计划已经过于保守了。省阁府院重新研究过后,都一致认为,如今外部形势一片大好,对我们十分有利,河北二镇完全孤立,他们难有援兵,因此,当趁这个机会,把原定于秋季的真正攻势提前展开,在这个夏季就平定二镇。此次孤去五台,也正是要压制河东地区,防止河东、河中等诸镇在此时插手到河北来。有五万精锐坐镇代州,河东一旦敢动,孤立即就挥兵南下,直攻河东。而如果河北战事顺利,夏季能夺取整个河北,平定二藩,那么河东也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了。”
    “啊,是真的吗,河北二藩马上就能平定了?”
    李璟端祥着婉儿那既惊且喜又温柔的脸庞,也不由的微微笑起来,“怎么,孤还能骗你吗?早在五年前,孤就准备平定河北了。只是那个时候,虽然控制了卢龙,沧景,可西边有李克用,北边又有契丹和奚,后院不宁,如何扫清前庭?这次,时机终于成熟,经过这几年的上下一心,咱们征服了关外北方,又占了代北和义武,兵马更加精良,粮草仓库也重新有了富余,尤其是河北二镇被我们彻底孤立起来,眼下中原又开始混战,自顾不暇,正是我们收取河北的好时机。三个月,最多三个月,河北二镇就将彻底平定。河北一平,下一个就将是河东,然后南下中原,挥师西进关中,天下可定矣。”
    逐鹿中原其实就如同是滚雪球,一开始的时候,是最困难的时候,首先要把松散的雪捏成一个紧密的球,然后去滚积雪。最初的时候,雪球还是松散的,若是撞到石头树桩什么的,还会散掉,需要小心。但若是等雪球滚起来之后,那时就已经成型,难以摧毁了,地上的积雪,只会被雪球粘起,成为越来越大的雪球的一部份。
    婉儿听到这里,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虽然平曰待在深宫之中,也从不去干涉宫外之事。但对于外边的形势她还是很清楚的,她知道,以如今秦藩的强势,打下河北二镇之后,那整个大唐的东方就真正的完全都是秦藩之地了,从此关外关内,河北山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