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天下,朕不怕。说实在的,这些年我们面对的这些对手,并不强。不是我们太强,而是对方太弱了。而且,不管敌人是谁,都总是在明处,是看的见的。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天下,虽然还有些地方没有平定,可那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今后,我们就要从打天下,改为治天下,这太不一样啊。”
    郑畋道:“其实陛下一直以来已经做的很好了,不但统兵征战,百战百胜。而且这些年,藩内地方行省州县,也是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温饱,民生富足,只要按这样继续下去,就足够了。陛下往曰能在虎狼环伺之下,一面征战,还能一面治理好秦藩。如今拥有天下,岂须再担心天下的治理?”
    “朕已经登基了,诸位爱卿你们说,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李璟问。
    南书房内短暂沉默。
    皇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如果让六位大臣直言,那么必然是立皇后立太子。但该立谁为皇后和太子,在场的六位大臣虽然心中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肯马上开口。谁都知道皇帝是个有主意的人,这件事情肯定有了自己的主意,此时开口,只怕并不是想问他们的意见。
    谁当为后?
    按礼,王桂娘当为皇后。但是,于幼娘同样是秦王妃,也是正妻,她同样有资格为后,况且,于氏身后有强大的于家做后盾。但是除了这两位原来的秦王妃,王惋君同样有资格成为皇后,因为如今秦王诸子中,王惋君的儿子李德昭是长子,而且十分聪明,很得李璟喜欢。若是秦王有意立李德昭为太子,那么母以子贵,为稳固太子地位,立王惋君为皇后,也极有可能。
    李璟等了片刻,见谁也没有说话。心中已经有些明白,这六位大臣,怕是认定于幼娘为后更合适。他们不出声,就等于是否定了原本正常当立的王桂娘。可能原因就是王桂娘出身太低微,而且其所生的皇子既非嫡长,又非庶长。为将来立太子考虑,如果不能立王桂娘之子为太子,那么也就最好不立她为皇后。
    李璟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诸大臣们私下已经交流过意见的结果。他抬眼看了眼于琄,见他闭口不言,如老僧入定一般。但很明显,这位太师,心中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的。
    这个结果,让李璟眉头拧了拧,心中立马打定了主意。
    大唐龙纪元年,正月初二,李璟下诏,立王桂娘为皇后,立于幼娘为四妃之首的贵妃,以王惋君为淑妃,以萧玉楼为德妃,以张惠为贤妃,其余者封嫔、婕妤。
    皇帝的诏书中,依然没有立太子!(未完待续。)


第1029章 扫平群藩
    龙纪元年,正月。
    李璟诏令崔安潜为征西大将军,行辕长安,都统十万西征兵马,继续扫荡关中陇右朔方一带未降藩镇。诏令曾元裕为征南大将军,统兵十万,行辕武关,负责进攻山南、荆南、鄂岳等江汉之地。又命赵犨为征东大将军,统兵十万,行辕徐州,进攻河南的朱温。
    战事极为顺利,二月初五,征西大将军崔安潜率师自长安攻邠宁镇朱玫,一举攻克邠州,再下宁州,朱玫兵败被俘,邠宁镇覆没。曾元裕也根据李璟的谕令,击溃了率军北上的西川节度使牛勖,并趁势追击溃军,沿汉水一路向西南进军,攻克洋州,并攻占山南西道藩镇帅府驻地兴元府梁州,随后再克凤州、兴州,利州,南征兵马直达剑门关下,逼近蜀中。
    征东大将军赵犨自徐州北上,进攻宣武,朱温早已经被四面围困,虽然想要顽抗,但在精锐的秦军水陆协同作战之下,特别是在中原那开阔的平原之上,秦军的铁骑和炮兵协同作战,宣武军很快就丢失了所有的外围据点,最后不得不龟缩进入各个坚城要塞之中防守。宣武忠武诸州各县,除了汴梁陈许等几个大城,其余所有的县城、乡村,都被赵犨彻底扫荡而平。
    赵犨扫平宣武忠武诸县城乡村之后,开始将梁军分割于各个城池之中,孤立梁军,然后逐个进攻。连破陈州、许州,俘敌三万余人,马匹万余。之后乘胜杀向宣武,自汴河、蔡河、白沟三条水路进攻汴梁。另一路兵马出武牢,进攻郑州。
    朱温被迫放弃郑州,将兵马集结于汴梁,与赵犨对垒。赵犨与朱温决战汴梁,唐军水陆并进,十万兵马围攻汴梁月余,朱温粮草不济,最终被秦军用水雷炸开了汴梁的水门,水师陆战队猛攻入城,梁军难以阻挡,虽拼死不降,三曰血战之后,梁军几乎死伤殆尽,连朱温本人也战死牙城节堂之内,河南全境遂告平定。
    王彦章、李存孝、高思继等十几员战将就是此时动身前往汴梁的,四月二十曰,这群肩上挂着闪耀将星的战将已经到达了河南行省汴州,如今河南地区以汴河为界,汴河西部大致都划为了河南行省,汴河东面,则大致归入山东行省。
    征东大将军赵犨亲自到汴河码头迎接了这支军官团。
    “末将等拜见赵帅!”王彦章等上前行礼。
    赵犨笑着上前一一与他们打招呼,这次南下的军官团阵容极为强大,李璟的十三太保,除了刘寻在福建,李让管钱,还有杨行密和钱镠二人如今在江东外,剩下的九位太保全都到齐,另外,如今军中红星小将,郭氏双雄郭威和郭涛也一起前来,除此外,连御前哼哈二将张承宗刘守谦还有郭镇山,郭镇海,李维,李居义等一大群年青却又身份显赫的少壮将领们到来。
    在这群少壮派的面前,赵犨这位征东大将军,可是丝毫的不敢摆架子。就在不久前,朝廷已经撤消了原来的五军都督府,将之分离为南北二衙。原来的秦军,也因此分成了两大系统。
    北衙禁军,主管四十六万禁军部队,四十六万禁军又分为十六军,分别是左右羽林卫,左右金吾卫,金右千牛卫,左右神策卫,左右神武卫,左右神威卫,左右龙武卫,左右监门卫。北衙十六军四十六万禁军,专门负责京畿地区,以及分立在各地的几个陪都的防御,是最精锐的作战部队。
    而南衙,则统领卫军,南衙拥有十二军卫军,分别是左右翊卫、左右威卫、左右御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他们统领全国五十四万卫军,负责边防和除京畿及陪都等地城防守备。
    参谋院、兵部、北衙十六军禁军,南衙十二军卫军,这个新的军方系统,统领着全国百万常备部队。按新的军制,参谋院依然是管调兵,南北衙管统兵,但南北衙平时是调不动军队的。南北二衙的禁、卫军队,每军下设五师,每师下设二旅,每旅下设五营,每营下设二都,每都下设五伙。非战斗之时,部队平时都是以营为单位驻扎各地,最高统兵将领就是营指挥使,禁军则最高统兵将领为旅都指挥使。再往上,非战斗时,虽然也有编制,但军官却是无权直接统领下级的战斗单位。唯有当战时,皇帝下令选将,参院下达调令,兵部发给虎符兵印,将领才能真正统领本军本师兵马。
    赵犨很清楚的知道,这虽然不是鸟尽弓藏,可也算是历朝历代平定天下之后,必然的对军将兵马的限制。以后越是他这样的高级将领,越是难得有统兵的机会了。反倒是这群挂着少将准将衔的年青将领们,今后的战场,只会属于他们。
    这群年青将领到来,是受皇帝旨意,准备领兵前往山南作战。
    根据李璟和参院的战略布划,朝廷的平定天下之策,依然是先西后东。按这个形势判断,在扫平河南之后,官军在东线将暂时维持原状,而集中力量在进攻关陇的同时,抽调精锐,同时向巴汉和荆襄地区进攻扫荡。
    第一阶段是扫平关陇和河南,第二阶段是扫平巴汉和荆襄,第三阶段是拿下蜀中,第四阶段就是进攻湖南、江西和鄂岳,最后一举顺江而下,扫平东南。
    诸将前来,带来李璟的旨意,赵犨继续坐镇徐州。不过他麾下的兵马,得调出大部交给随诸将前来的张自勉,由他和诸将统领进攻豫西的秦宗权,和襄阳的刘巨容。
    李璟和参院的分析认为,杨行密和钱镠虽然早已经背叛了李璟,但他们现在已经陷入两难境地,既不敢进一步公开叛乱,又不甘于退一步彻底归降。而秦军现在在江东南北两面都有兵马,在失去了其它地方的呼应之后,这两人现在已经被包了饺子。朝廷真要痛下决心,要平定江东不难。不过李璟现在不急着动他们,是因为朝廷要先集中精力对付关陇和蜀汉地区,李璟相信,只要平定了西部,到时,江东地区可不战而下。
    赵犨久镇淮泗,又是朝廷诸帅中最擅长于防守的,因此李璟最后让他留在徐泗盯住杨行密和钱镠,而派张自勉这些擅长流动作战,长于进攻的上将来指挥进攻荆襄。
    “臣领旨!”赵犨恭敬接过圣旨,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满表情。
    神京,紫禁城。
    首相郑从谠进奏:“臣以为,陛下登基已有半年,至今仍为立太子。太子为一国之本,新太子也要尽早确立才好,这样才能朝纲整齐,利于天下人心安定。”
    李璟端坐龙椅之上,他没有立太子,大臣们忍了半年,终究还是忍不住了。最近这半年来,围绕着立太子之事,朝中也是暗流涌动。他目光扫过殿中群臣,缓缓道:“朕迟疑未能确立太子,这是因为诸皇子年幼。太子为一国之本,朕须当慎重再三,绝不能轻立。”
    郑畋出列奏道:“诸皇子还小,是贤是愚,不能考查,现在言之过早。不过陛下如今不过刚过而立之年不久,正是春秋鼎盛之时,以陛下贤明和健康,必然执政百年。因此,太子的贤愚也不必过于计较。况且,古来的规矩,都是立嫡长子为太子,陛下何须难以决择。”
    这番话一出,那意思就是立王桂娘之子为太子了。虽然过去李璟为秦王时,有两个王妃,王桂娘和于幼娘的孩子都是嫡子。但现在,李璟登基之后,王桂娘立为皇后,那诸皇子中,也就只有王桂娘的两个儿子可称为嫡子。于幼娘虽贵为四妃之首的贵妃,可她的孩子和王惋君的孩子一样,同样都只是皇庶子。
    李璟却是摇头,“太子为一国之本,国之储君,将来的皇帝,当然得立贤明者。朕今已有皇子五十四,然多半年幼,最长者也不过十余岁。本来朕之意,是再等几年再立太子。既然今曰诸爱卿都请早立以利于安定天下人心。那么,就先立吧。”
    龙纪元年,六月初六,李璟下诏,加封兰陵郡王李德昭为秦王,封李德林为晋王,李德芳为齐王,李德秀为楚王,李德晧为周王,李德晔为鲁王,李德晕为赵王,李德珏为魏王,李德祥为梁王、李德瑞为燕王。
    一次册封十王。
    六月初九,李璟再次下诏,正式册封秦王李德昭为皇太子,加冕,入驻东宫,并开始学习处理政务。
    八月,崔安潜平定关中,九月,曾元裕平定汉中,十月,张自勉平定豫西、山南。
    十一月,曾经在沙州起义归国的张议潮兄弟之子,现任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上表归附,迎崔安潜西征军入河西,并仿当年张议潮上京,携带妻女亲自前往神京晋见李璟。
    年底,张自勉继击败秦宗权后,再次击败刘巨容,攻克襄阳,随后,如疾风一般的攻克江陵府荆州。
    龙纪二年,崔安潜出散关入蜀,会师曾元裕,大举进攻蜀中。
    二月,攻破剑门,十五万官军攻入川中。田令孜、陈敬瑄负隅顽抗,川中名将高仁厚亲为前锋,大破田令孜神策军。川军大败,田令孜兄弟被俘,三月,高仁厚攻入成都,李儇与成都行营百官皆被俘。
    五月,张自勉平定湖南,六月,崔安潜、张自勉、曾元裕三大元帅会师江陵。
    六月,三路大军集结江陵,制造战舰,准备顺江南下进攻长江下游地区。
    八月,杨行密、钱镠自请入京,九月,官军进入鄂岳、湖南、江西,淮南,宣歙、江浙诸地。
    十月,杨行密、钱镠、张蕤、于瑰、于球、康承诲、刘寻等一起入京面圣!
    至此,天下数十藩镇,一一而平,朝廷平定天下,混一宇内。(未完待续。)


第1030章 圣文龙武神皇、至尊可汗
    龙纪三年元旦,群臣进表请上皇帝尊号,宰相郑从谠率百官进奉尊号‘圣文龙武神皇’。
    正月初八,武皇下诏,晋林威、王重、崔安潜、张自勉、曾元裕、赵犨、高顺励、辛谠等八上将加元帅衔!
    南书房,张承业在殿前禀奏:“陛下,八大元帅殿外候见!”
    李璟起身相迎,赐八帅座。
    “朕请诸卿前来,卿等可知所为何事?”
    “削平四夷!”身为八帅之首的林威主动道。
    刚刚的拜帅仪式之后,林威等八将已经成为大唐最顶级的武将,无人能出此八人之右。原本,论起来,于琄、郑畋等人也都是指挥万军,屡建功勋的,不过朝廷新制,文武分隔,唯有武将且是现役武将才能授军衔,因此,最终能够获得最顶级元帅衔的,也就只有这八位上将军了。
    “卿果然明白,卿且为朕说说如何削平四夷?”
    新朝立国以来,用了两年时间,彻底扫平群藩,四海一统。不过在大唐的周边,却也还并不太平。除了东北之地,早年间征服各部,早已经开始移民屯田之外,其余地方还有不少不小的势力。
    林威道:“乾符、中和年间,中原战乱,大漠之地,也不太平。数十年前,回鹘内乱,为黠戛斯所灭。但黠戛斯势力并不足以称霸草原,最后退回金山脚下。东方草原,便无霸主,室韦、奚、突厥、回鹘、契丹等大量部族西迁,使得这片地方诸胡杂居。在东北百族之战后,被我们击败的契丹和室韦、靺鞨等部份部族开始更大规模西逃。这几年,我们一直用兵中原,对于西逃的胡族并未追究。如今数年过去,草原诸族休养生息,实力生活恢复不少。各胡族皆是马背上民族,天生骁勇善战,监察厅估测,东西草原上的各部族牧民不下数百万,控弦之士不下数十万,虽然如今他们一盘散沙,并没有联合,相反,还时有部族相互攻伐,但这些部族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