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7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功无数;此前奉调回京时也不曾有过半点犹豫;和安禄山那个滑胥的叛贼截然不同。事到如今;他能够做的;也仅仅是给安思顺最后留一点体面。
    可正当他如此想的时候;突然只听里头轰然一声巨响;随即便是浓烟滚滚。面对这样的一幕;陈玄礼面色大变;正要号令麾下兵马立时突入;他突然只听得里头传来了一声暴喝。
    “三十年来征战;马背上打下来的功勋;却因为一介叛贼而受牵连;苍天无眼;昏君无道我安思顺若和叛贼安禄山有任何瓜葛;让我死后下阿鼻地狱哥舒翰;我就是化为冤鬼也不会放过你”
    陈玄礼登时头皮发麻;立刻再不迟疑;大喝一声领头冲了进去。然而;就在他刚刚跨过门槛之后;就只见面前的豪宅之中处处火光浓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以及油味;倏忽间就堵塞住了继续入内的通路。看这火势;他哪里不知道四处恐怕都泼了火油;可别说他此来根本就没有带任何扑火器具;就是肯把这些禁军全都调上去扑火;也决计不可能在这种天于物燥的季节里短时间将火扑灭。
    即便他这么想;可匆匆当安思顺大宅四面起火之际;冲进来救火的将卒仍然络绎不绝。有的是惦记着职责所在;有的是怕天子降罪;还有的是因为安思顺那番话而心生激愤。而陈玄礼则是从一个气急败坏寻找到自己的心腹亲随口中;得到了一个更加令他不安的消息。
    “你说什么?就在我奉诏到此地前一个时辰;安思顺突然遣散了大批仆婢;此话当真?”
    “大将军;我怎敢有半点虚言;有人亲眼看见;那时候还觉得奇怪”
    这么说是消息早就泄露了?那刚刚那火中凄厉的叫嚷;到底是不是安思顺本人?如果不是;人又到何处去了?
    陈玄礼想得脑袋都有些痛了;最后方才醒悟到;自己奉命而来办这样一件事;如今却出了这样的纰漏;而且李隆基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名声遭此一击;只怕他自己也要遭到牵累。如果他不在了;这些北门禁军又会落到谁手中?会不会是如杨国忠那样的小肚鸡肠之辈接手?
    长安城西的官道上;只带着两个随从的安思顺回头遥望了一眼自己只呆了数月的长安城;最终收回了目光;毫不留恋地往前策马而去。他眼下无论形貌、过所、衣着全都和从前大相径庭;此刻想到借口遣散婢仆之中;悄悄托付给杜幼麟安顿的家小;不知为何竟安心得很。也许是因为这个年纪轻轻的晚辈竟然敢如此大胆;也许是因为他实在是惦记着陇右旧部;也许是因为潜意识中;他不想枉死长安城;成为那个昏君屠刀下的一缕冤魂
    然而;在这远去的道路上;他忍不住还是想到了远方的王忠嗣。
    “王大帅;只希望你也能平安无事”
    千万不要枉死在那个昏君手里
    当安思顺遣散仆人;在家中**放火;同时大出怨望之语的消息传到李隆基耳中的时候;连日以来饱受各种坏消息之苦的这位大唐天子气得直哆嗦。如果下头请罪的不是鞍前马后跟了他四十多年;如今已经一大把年纪的陈玄礼;他恨不得随便找个什么东西砸过去;一泄心头之怒。
    “好;好;朕算是看透了;这些胡人;全都是养不熟的狼崽子”
    大殿中人人噤若寒蝉;竟是无一开腔。怒骂过后的李隆基在诸多内侍中随手一指;继而声色俱厉地喝道:“边令诚;你给我即日赶赴哥舒翰军前;督促其全力出击;务必拿下叛贼安禄山”
    顺便看着哥舒翰;不要让此人如安禄山安思顺这般负恩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军入云州
    河东道云州云中郡;自打漠北突然大乱之后;这座河东道最北面的互市重镇;也陡然之间萧条了下来。然而;在这里取利整整二十多年的商旅们;最初并不肯立刻离开。安北大都护杜士仪这些年来创造的传奇很多;每一个人都不相信他就会被这样一场大乱击败;每一个人都盼望着他能够扭转乾坤;再次给云州带来财富和兴旺。可是;当安禄山突然汇聚幽州和平卢兵马;高高举起了叛旗之后;云州城中的商旅和军民就再也坐不住了。
    尤其是当动作最快的商旅收拾了行装慌忙南下;结果却在朔州马邑郡获知;安禄山曾经在起兵之前派人到过太原府;而后竟劫了北都副留守杨光离去之后;原本想去太原府中避避风头的商人们只觉得就连太原也不太平了。而且;有关安禄山已经在灵昌郡渡过黄河;很快就要打到洛阳等等消息层出不穷;而且打算往关中逃难的人太多;越是往南的路上;越是出现了拥塞景象;甚至还有传闻说潼关已经不再放人西去。不得已之下;商人们只能重新回归云州。
    如此一来;云中守捉顿时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自从当初吉温在此陷害杜士仪不成;却反而遭到凌厉反击;李林甫也曾经试图派人到这里来;撬开杜士仪这块最初的根据地;可不多时他就因为杨慎矜和王同归于尽之事而焦头烂额;至于继任的杨国忠;他倒是也有心在这里打开局面;可政事堂的位子屁股还没坐热;就一桩桩一件件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根本腾不出手来。于是;杜望之竟是在这样的夹缝中间;当上了云中守捉使。
    也只有当坐上这个位子时;杜望之方才发现;杜士仪在这里的根基有多厚实。他身为杜士仪从弟的身份曝光;上上下下对他竟是遵从了许多;如今正位主将;巡视军旅也好;偶尔进云州城见太守也好;再没有任何人敢小觑于他。而因为此前曾经险些被人抓过把柄;他对待军务也分外用心;约束仆从更是严厉。如今得知南下的路不通;他身上扛着云州两县五六万军民的生死;那种沉甸甸的压力压在肩膀上;他每做出任何一个决定都得深思熟虑。
    云中县城和怀仁县城都是当年杜士仪在时建成的;原本就本着防御突厥的最高防御标准。而怀仁县最初造的时候是一个里坊接一个里坊;后来因为要便于耕种;方才发展的四周村庄;如今春耕在即;农人们一面担心若不播种;则没有收成;一面则在担心住在城外的安全问题。所以;当杜望之亲自率军巡视;四下保证一定会保证云州一地平安时;顿时四乡八邻全都放下了心。
    这是因为当初云州刚刚重置时;杜士仪曾经以一座孤城抗过突厥三部和奚族兵马;如今安禄山叛军并未打到云州;人们自然而然就对于同样出自京兆杜氏的杜望之寄予厚望。
    许诺归许诺;杜望之自己却知道;他有这样大的底气;是因为云中守捉足有兵马七千七百人;马两千匹;除却这足额没有任何虚假的人马;云州城内更有不在籍册的预备军两千人;马匹则不计其数。想当初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之后;曾经派将军来河东各牧监;把好马全都抢了去;可因为云州没有牧监;也大约是不想和杜士仪闹翻;因此没把手伸到云州来;这也就让云州囤积的马匹仅次于太原府和大同军。
    连日以来;杜望之一面召集青壮轮班在东面和南面开挖马匹不能通过的壕沟;一面修筑各种大小防御工事;竟是做好了高筑墙广积粮的准备。好在云州城原本就是互市重镇;别的东西兴许没有;粮秣却是充足完备。同时;他又命人和蔚州代州两地取得联系;小心打探幽州在和河东道接壤这一线上布置的兵马;待得知只有井陉关驻扎着数千人;其余地方因为恰有太行山作为阻隔;并无兵马之后;他不禁便打起了主意。
    如果安禄山无意进入河东;河东兵马岂不是能南下加入河洛战局?又或者从井陉关突入河北道;给安禄山背后重重一击?
    可他派人到太原府时;却得知因为北都留守杨光此前被劫持;新来的太原尹兼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只下令各州全力防御;根本就没有组织兵马直击河北腹地的打算;他也无可奈何。
    这一日;当他在偌大一幅地图上;于灵昌郡上画了一个圈;以表示安禄山已经渡河;外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叩门声。随着他一声进来;一个亲兵匆匆而入;面带喜色地说道:“朝廷已经派了哥舒大帅领兵八万往潼关;同时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已经在河南招募健儿阻击安贼”
    杜望之对于哥舒翰的名声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他的老上司王忠嗣前往凉州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后提拔起来;然后又推荐取代自己镇守河西的人。可是;听到哥舒翰竟然还带着所谓的八万大军;他的眉头便一时紧皱。安禄山此次进兵极其神速;不过十数日便已经渡过黄河;接下来只要过了陈留郡后;洛阳便近在咫尺;而哥舒翰有大军拖累;什么时候能出潼关还尚未可知
    他还没来得及踌躇此事的意义;又是一人冲将进来:“将军;将军;不好了白登山来报;塞外有兵马袭来”
    想当初杜士仪收服了白登山上的王家寨;追复王家先祖的官爵;又举荐王芳烈为官;此后白登山便也设立了一处营地;和云中守捉互为犄角。此刻听闻是白登山探马得到的这个消息;杜望之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油然而生;一下子明白了安禄山为何只派兵马防守井陉关;竟是一心只打河南;对河东仿佛全然不顾的战略。如果此前使得漠北大乱的都播西侵;便是安禄山指使;那么;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立刻传令云中以及怀仁二县;不论军民悉数回城;请陆使君和崔明府等立刻安抚军民传令军中上下;半个时辰之内整军”
    早就进入了临战体制的云中守捉上下立刻忙乱了起来。等到马步军纷纷到位;派出去的前后两波探马却自始至终没有消息传回来。
    事到如今;杜望之不敢有任何侥幸心理;可对于要不要舍弃所有小堡;直接回云州城以及怀仁县驻守;因为不明敌寇究竟有多少人;他心里仍然犹豫不决。
    就在他打算依从杜士仪从前守云州城的调派;保留自己眼下这一部分兵马以作为野战机动;其余人等全数坚守城池不动的时候;突然有眼尖的人望见了不远处的烟尘:“是探马回来了”
    探马一个不少地回归;让军中上下稍稍松了一口气。而等到为首的斥候首领报出了那个刚刚打探到的消息时;杜望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来的不是敌寇;是安北大都护府张长史率领的联军?晋国夫人也在其中?”
    一瞬间的狂喜之后;杜望之生出的反应却是小心有诈——如果安北牙帐城已然城破;张兴和王容全都落到了敌寇手中也并不奇怪横下一条心的他想了一想;便索性把麾下诸将召集了起来;将这个新鲜出炉的消息丢了出去;当即就有见过王容的军官自告奋勇前往一探究竟。在眼下这种要命的节骨眼上;他也不迟疑;立刻就派其带领五百兵马前往;在号称迎接的同时;也带去他一个委婉的提议。
    如果真的是王容亲至;希望能够先把兵马留在云州界外;由他派出的五百兵马护送王容先行进云州城面见云中陆太守;再做定夺。
    云中太守陆偃出身吴中;乃是陆象先幼子。排行十五的他早年在杜士仪领茶引司;前往江南劝茶的时候;还曾经和杜士仪打过交道。只不过;当年惫懒十分的陆十五郎;也终究不能罔顾父亲陆象先故去后渐渐露出颓势的陆家;走上了仕途。此时此刻;当他看见被杜望之引进来的王容时;忍不住在其那苍白憔悴的脸上多看了几眼;随即方才迎上前去。
    “不想晋国夫人竟然莅临;实在是让这简陋的太守府蓬荜生辉。”
    “陆使君不用客套;我知道上至使君;下至云州军民;心里不免会想;我此番是不是被人挟制;来赚取云州;甚至大唐这河东道的。”
    王容开门见山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见陆偃只是神色微微一变便恢复了镇定;反而杜望之有些尴尬;她便从容说道:“好教陆使君得知;漠北大乱已经于半个月前平定。拙夫领兵平定黠戛斯之乱;定立新主后从回纥牙帐城回归;而安北牙帐城守军亦是大破黠戛斯和回纥联军;生擒毗伽顿。所以;拙夫回归之后;随即亲自前往同罗牙帐城见了都播怀义可汗;得知其是受安禄山之请西侵;便竭力说服他放弃和安禄山的盟约;而是与拙夫一起联手叛乱;直取河东
    陆偃毕竟是相门之子;闻言虽是心情振奋;却也没有立刻轻信:“哦;那杜大帅是用什么代价让其收手?”
    “一则是许以契丹以及奚族之地。”见陆偃嘴角一翘;显然并不完全相信;王容方才淡淡地说道;“二则;许其安北大都护一职”
    没有这样的条件;只怕这位云中陆太守不会相信都播会倒戈一击。
    陆偃这才悚然动容。然而;如今大唐这一乱;安北牙帐城孤悬塞外;若无足够的补给;很可能根本就保不住;杜士仪忍痛用这样的条件换取对方不但不从安禄山叛乱;反而携手抗击叛军;这也完全可以理解。接下来;当他询问了此次来的兵马;得知总共两万人;同罗仆固各出兵一万;那位出自代州赫赫有名的张奇骏出任主帅;而杜士仪则是率领仆固怀恩以及安北大都护府兵马前往朔方灵州;他终于稍稍放下心来。
    如此;不但自保有余;而且云州还可以考虑出兵南下;支援河南战局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将才难展,忠义难全
    大唐立国以来;除却当年中宗即位之后;曾经将张柬之敬晖等五功臣封为郡王;以及羁縻那些异族部落之外;和大唐宗室没有任何瓜葛的异姓封为郡王的例子几乎就没有了。可是;顶着一个西平郡王的头衔;哥舒翰却没有什么扬眉吐气的感受;反而也觉得肩头责任重大。然而;凭着自己从军这些年立下的赫赫战功;此番对战安禄山;他也并非全然没有把握。
    可很快他就明白;自己实在是小觑了此行的困难。且不提安禄山久在幽燕;麾下精兵强将如云;就说他自己麾下的这些兵将;就着实让人不敢恭维。说是八万勇士健儿;但至少一半多是仓促之间从关中各州县招募来的;打开府库放的兵器中;有的枪头朽烂不堪;有的刀上锈迹斑斑;什么军阵进退全都别指望。至于那些像模像样的军队;领兵将领一个个背景深厚;眼睛生在头顶上;就在这种节骨眼上竟还彼此冷嘲热讽;山头林立;直叫他心中窝火。
    唯一庆幸的是;此行还有他在河西时的心腹部将王思礼;否则他简直连想死的心都没了。
    等大军一到潼关;前方便传来了叛军已经攻下汴州陈留郡;张介然一败再败;最终募兵屯于荥阳郡内武牢关抗击叛军的消息。面对这样的情势;原本雄赳赳气昂昂的将校们立时陷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