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7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还在信上指出了被安禄山指派为范阳节度使的贾循有哪些可趁之机;他想都不想就决定试一试。
    所以;斟酌再三之后;颜真卿便命人去请了贾载。贾载本是邢州巨鹿郡南和县丞;但因为巨鹿郡正在叛军南下的驿道上;因此早早就落入了安禄山手中;贾载从便道出逃;辗转来到了平原郡。此时此刻;本是县廨下僚的他站在颜真卿面前;还有些说不出的拘束;可当颜真卿直截了当把那封来自平卢的密信给他看时;他先是诧异;等看完之后;他顿时觉得又惶恐又激动。
    这是何等机密的消息颜真卿竟然肯告诉他
    “我需要你去一趟平卢。”颜真卿用这句话起了个头后;想了一想便开口说道;“那边的情况我一直在探听;但没想到有这样的变化侯希逸信上也没有提出任何钱粮上的要求;只是说需要一个名分。既然如此;那就说明他有足够的把握。可想当初安禄山起家就在平卢;伺候更是在渔阳亲自誓师;绝对不能小觑。你这次代我去平卢后;你把我的幼子颜颇带去;记得对侯希逸明说;只要他能够拿下渔阳;叛军将立刻首尾失据;届时我颜真卿会号召河北道各州县群起响应;首功就是他的”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朔方出兵
    当王容从常山郡悄然折返易州;从原路返回代州;而后张兴仆固砀则是兵分两路;预备反攻幽州大计的时候;从安北大都护府远道而来的两万兵马;在数日前就已经全数抵达朔方夏州。乙李啜拔的元配发妻同罗夫人施那在年前得了长子仆固怀恩书信;下狠心软禁了丈夫;重新主理夏州仆固部事务。这一次安北牙帐城的这支兵马全都由她亲自出面负责安置;并供应粮秣;尽力掩藏了所有风声。
    朔方灵州朔方节度使府中;郭子仪终于正式升了节堂。他正位节度使也已经有几年了;此时此刻环视麾下文武;虽是有几张新面孔;但更多的却是当年他的同僚下属。想到杜士仪昨天揪着他的领子说出的那一番话;尽管这种场合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仍旧微微有些分神了。
    “大帅的家眷还在长安;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倘若被杨国忠此辈诬陷为叛逆又如何?”
    “天下公道自在人心;能够振聋发聩的喉舌;也并不是只掌握在昏君奸相之手”
    想到那昏君两个字从杜士仪口中迸将出来的时候;自己有多惊恐;郭子仪这会儿都忍不住嘴角抽搐。在这君臣父子礼法森严的时代;出了什么问题全都往奸佞横行祸国殃民上归罪;半点不敢涉及天子;更何况君明臣贤的开元盛世仿佛就在昨天。可是;李隆基这些年都于了些什么?忠臣良将一个个遭屈;朝堂上酷吏奸佞横行;民间赋役越来越重;逃亡的流民越来越多;甚至于边镇冒功不计其数;将帅克扣士卒粮饷;甚至还闹出过哗变。
    最最要命的是;就在安禄山高举叛旗;已经摆明了车马造反之后;朝廷的反应却迟缓得可怕;而且竟然因为安禄山一句宣言;李隆基竟是软禁了太子李亨;如今李亨已经很久没出现在人前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安思顺被人举发通敌;大宅付之一炬;同样生死不知;其家眷竟是被通缉;可如今整个关内道沸沸扬扬的传言是;领副元帅出征的哥舒翰因为旧怨;栽赃陷害安思顺
    已经兵荒马乱的时候还不忘勾心斗角;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大帅;大帅”
    郭子仪一下子被这声音叫回了魂;见满堂文武全都用充满疑惑的目光看着自己;他不禁有些尴尬;重重咳嗽了一声;却是开门见山地说道:“自从安贼叛乱之后;席卷河北;肆虐河南;都畿道危在旦夕;潼关亦是难保;可这种时候;长安城中却群魔乱舞我已经和安北大都护杜大帅商定;即日出兵”
    此话一出;节堂中登时一片哗然。漠北大乱之后;安北牙帐城就和中原断绝了消息;尽管朔方节度使府曾经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出兵;但一直都被杨国忠死死摁了下来;据说天子也授意静观其变。如今安禄山突然反叛;杜士仪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怎不叫人惊疑?就在这时候;如今已经是朔方节度使府节度判官的杜甫突然高声问道:“郭大帅;杜大帅人在何处?”
    郭子仪亲自来到节堂左右方;打起了帘子。下一刻;就只见一身金紫衣袍的杜士仪;带着虎背熊腰面色沉毅的仆固怀恩出现在众人面前;刹那之间;堂上一片喧哗;有人抢上前去行礼;有人忙着追问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仆固怀恩的昔日同僚下属则是忙着问漠北仆固部的情形。这乱糟糟的情势一直持续到杜士仪伸手按压示意肃静;才总算是恢复了起头的静寂。
    “我知道大家伙心里有很多疑问;我不妨在此一一做个解答。”
    这里是自己曾经当过十几年节度使的地方;下头的军将之中几乎全都是熟面孔;因此杜士仪并不讳言此前漠北大乱的某些真相;除却都播的西进并不仅仅是安禄山的撺掇;也有他的授意这一点;那是绝对秘而不宣的;其他的都可说。当他说到自己在罗希秉之事后;上了血书痛陈杨国忠以及安禄山之事;朝中天子却置若罔闻时;节堂上的文武官员不禁感同身受。得知杜士仪探知安禄山联合罗盈出兵;上书举发这件事;朝中殊无回音;大多数人都义愤填膺。
    朝中不是乱臣贼子;便是奸相庸臣;这都是什么世道
    “所以;那时候我实在是气不过;便召集了安北牙帐城的诸将属官说;朝廷既然罔顾我们辛辛苦苦建城的辛劳;罔顾我们的血汗和性命;我们又何必苦苦纠缠?不若便这么冷眼旁观;看这天底下是否还有公道后来;在得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之后;我也曾想过袖手旁观;横竖安北牙帐城远在乌德犍山下;中原不管打成什么破样子;又和我何于?想当初若不是看到朝中群魔乱舞;陛下却执迷不悟;我又何必一直呆在朔方;而后更是远去漠北劝谏既然无用;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这样的愤懑言辞;别人说出来也许矫情;可杜士仪少年成名;曾被人誉为铁骨铮铮;为官近三十载;凭借资历早可回朝拜相;可他却始终甘于呆在边镇;甚至连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也主动请缨;早已在将士们心中建立起了一个正面形象。就连郭子仪自己;也不禁暗自叹息不已。
    “可真的想要袖手旁观;我却又觉得亏心我生在京兆;求学于嵩山;可谓是生于关中;长于河洛;若是因一时愤懑;弃生我养我的地方于不顾;岂不是猪狗不如?非但是我;安北牙帐城中八成是蕃军;中原如何本与他们无关;可得知安禄山叛乱;我要出兵南下讨击叛贼;一时蕃军人人争先;个个奋勇;留守的兵将还都是拈阄决定的;最后还是李光弼运气不好;于是方才留下”
    说到拈阄;节堂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很多人跟随过杜士仪的旧部都想到了那些往事。而让他们更加动容的是;杜士仪的态度;安北牙帐城那些蕃军的态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向了郭子仪;这位朔方节度使长叹一声;索性直截了当地说道:“想当初叛军乍起;东受降城的消息送到;我就曾经派信使去朝中报信;可结果却是遭到了一番造谣生事的严厉申斥;以至于耽误了起头压制叛军最宝贵的时间而安贼从河北河南一路打到洛阳这些天;我也几乎是一日一书;道是漠北已无事;请求许我发兵往援关中;可结果呢?一再请命;朝中却一再严命我就地守御;这是为什么?”
    郭子仪一下子提高了声音;怒声说道:“那是因为杨国忠只当叛贼是纸糊的泥塑的;不想让我朔方兵马建功;他只当朝廷大军一出;安禄山这叛军就会变成齑粉;可结果呢?如今洛阳岌岌可危;哥舒翰纵有通天本事;可只凭他因为与安思顺不和;便伪造书信陷害他;他就不是一条光明磊落的汉子;哪里能得人心?更何况麾下不是他带惯的河陇兵马;而是一堆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而杨国忠竟然觉得这样的兵马比我朔方雄军更值得信赖和安禄山的幽燕平卢大军不同;我不是不能出兵;而是不敢出兵;我之家眷;在座不少将校的家眷;都留在长安;若是我等被大为逆贼;长安城中岂不是要血流成河?”
    郭子仪到底不像杜士仪那样百无顾忌;只是把矛头对准了杨国忠。即便如此;对于朝中厚此薄彼;正当军情紧急却依旧放着朔方雄军不顾;众人仍旧群情激愤。所以;当杜士仪再次开口;告知众人安北牙帐城已经有一路大军开往河东;此刻应该已经进入河北腹地;直扑安禄山老巢;而自己这两万安北大军会与朔方兵合力往援关中;解生民于倒悬;救社稷于不倒的时候;收获的恰是清一色的赞成声。
    而偏偏就在这时候;节堂之外猛地起了一阵骚乱;紧跟着一个亲兵竟是不管不顾地擅自闯了进来;声音颤抖地说道:“潼关的探马经由河东道赶回来;说是说是哥舒翰大败;八万大军十不存一;如今业已退守潼关”
    为了获知前方的战局;利用地理优势;郭子仪派出了不计其数的斥候潜入都畿道以及河南道;此刻送回来的这个消息无疑成为了狠狠压在众人心底的一块巨石。哥舒翰大败;便意味着洛阳很可能再也保不住;同时潼关必然守备空虚;若是叛军直接打过潼关;那长安可以说就完了
    在场的并不仅仅是郭子仪和杜士仪的家眷在长安;不少出身十六卫的将领亦是有亲戚或是家小在那座大唐帝都。一想到长安被破的后果;随着一个人高声请战;应和的声音此起彼伏。
    郭子仪本就借口练兵;做好了所有进兵准备;从粮秣到马匹全都齐全。由于这些年西受降城和安北大都护府的互市;朔方最不缺的就是马匹;就连步卒也有马匹代步;甚至那些身家丰厚的还有备用的战马。因此;晌午时分;当一支支兵马列阵开拔;南下京畿道时;就只见万马奔腾;呼啸不绝;那沉闷的马蹄声仿佛汇聚成了一股洪流;直要把大地震碎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绝情绝义
    哥舒翰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潼关的。王思礼善守不善攻;他从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一点;可这次正值他回京述职带的是此人;又想到此前拿下石堡城时;王思礼亦是奋不顾身一马当先;又带惯了马军;故而他方才把此次最为精锐的马军全都交给了王思礼;却不曾想这位求战心切的马军大将竟然成为了全军崩溃的导火索。
    而另外一大原因;则是那些行军拖沓根本就没有经过太多训练的乌合之众。在前军战报传回来之后;他一直用严厉的军法方才弹压住的大军终于发生了哗变。被拉壮丁充数的兵卒们在溃逃之中互相踩踏;那种景象竟是比传说中的炸营更加可怕。而一直对他的军令颇有微词的李承光不满自己只能统帅步卒;而王思礼却因为是哥舒翰旧日部将;却能够统领马军;在关键时刻竟是非但不协助弹压军队;而是只顾着自己先逃了
    此时此刻;勉强打起精神的哥舒翰询问左车;得知安然返回的兵卒不到万人;其中大多是李承光所部;他只觉得万念俱灰;心中甚至浮现出了一个念头。
    今年天下诸节度之中;只有他傻乎乎地回了长安贺岁;余者都不见踪影;如果他没有理会杨国忠的撺掇;岂会遇到这样一场大败?什么副元帅;被区区一个宦官指手画脚;逼得进退失据的招讨副元帅;还不如一个小卒
    想到宦官;哥舒翰猛然记起边令诚竟是踪影全无。尽管恨不得这个家伙死在乱军中算了;但他还是慌忙问道:“边令诚何在?”
    左车知道哥舒翰对边令诚讨厌得很;顿时不无愠怒地说道:“听说他就是最先逃进潼关的人;似乎已经往长安去了”
    那一刻;哥舒翰只觉得一股寒气直冲头顶。现如今遭遇这样的大败;他身为主帅;不想推卸责任;也不能推卸责任;可如果就这样死了;他又怎么能甘心?如果把河陇精兵全都调来和安禄山决一死战;他绝对不会输;绝对不可能输想到这里;有些站立不稳的他一把抓住了左车的手;竟是用孤注一掷的语气说道:“给我找一幅白绢来”
    “大帅要白绢做什么?”尽管哥舒翰如今是副元帅;但左车一直以来还是延续着从前的称呼。
    “少废话;快取来”
    左车不敢违逆;连忙匆匆出屋;等到他不多时抱了整整一匹白绢回来时;见哥舒翰一把将其展开;他先是有些茫然;随即想到了一个可能;登时面色大变;赶紧扑上前去想从哥舒翰手中抢夺东西。可发现主人竟是咬破手指;就这么龙飞凤舞地在白绢上写起了字;他方才明白自己会错了意。
    也对;如果主人一时想不开;也应该拔剑自刎;怎会学那些妇人似的一条白绢悬梁自尽
    因为指尖上的血不够;哥舒翰不得不于脆用刀划破了手;最终等到一封血书写成;他也不顾手上鲜血淋漓;便吩咐左车召来了一个心腹随从;让其日夜兼程赶往长安送信;务必通过杨国忠转呈天子。等到人答应一声快步离去;他方才颓然坐倒;整个人陷入了彷徨之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突然听到了左车小心翼翼的声音。
    “大帅;记得当初因为罗希秉胡作非为;以至于安北牙帐城被围之后;杜大帅也曾经有血书送来朝中;一则痛斥杨国忠任用酷吏;二则揭发安禄山指使都播西侵;分明是有反心。可这样的血书;却被陛下当成耳旁风;根本没有重视。”
    哥舒翰苦笑一声;却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他虽大器晚成;可很快就一飞冲天;体会到的只有天子的恩宠;而不是天子的凉薄;可看看张守畦;看看信安王李炜;看看王忠嗣;看看杜士仪无数例子在前;更何况;他不久之前才刚坑了安思顺那时候他正当重任在肩;春风得意;谁曾想转瞬间就可能要轮到他了他也知道这血书只不过是抱着侥幸的最后一次尝试;这时候再调河陇兵马也可能会来不及了;可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办法?
    沉默良久;他方才颓然叹了一口气:“也罢;你不用去了;勉力守御潼关;看看还能坚持到几时吧”
    河北几乎全部沦陷;河南亦是转瞬间落入贼手;而且安禄山一面打仗一面发传单;其中几张被各州郡派出的秘密信使捎带到了京师;落到了朝中有数几人的跟前;这些人一看之后简直是倒吸凉气咬牙切齿;却没有一个敢往李隆基面前送。
    纵使他们知道;这样大逆不道的东西送上去;兴许能让李隆基回心转意;不在这时候再对太子李亨这个儿子下杀手;毕竟;安禄山连李隆基得位不正这种传言都敢散布;又哪里在乎区区一个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