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年的,看他狠还是我狠!”
  乔为仁也是连连点头,要知道点谁是探花郎那是陛下说了算。可是放谁当官,那可是吏部说了算。就算蒯正鹏把这事捅到陛下面前,没有空缺,别说皇帝,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啊。
  蒯正鹏隔三岔五就到吏部来吵闹一场。转眼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乔真哮喘病发作。浓痰堵住咽喉,一口气没上来,翘了辫子了。乔为仁找了个风水先生,在京城外的西山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乔为仁披麻戴孝,将老爹下葬后,又花高价买来二十多棵稀有的金丝柳栽种在坟前。七七丧期一过,乔为仁就被任命为新的吏部尚书。
  蒯正鹏满以为乔真一死,自己总算有出头之日了,万没想到乔为仁竟比他爹还贪,现在蒯正鹏的钱已经快花空了,别说送礼,就是以后能不能在长安住下去,恐怕都快成问题了。
  春暖花开,蒯正鹏心中憋闷,到街边的小酒馆中喝了二两烧酒,借着酒劲,他又来到了吏部衙门。吏部的差役早就已经认识他了,知道他就是前科的探花郎,也不敢十分为难他。蒯正鹏摇晃着身子,来到了乔为仁的内书房,乔为仁还是一脸的苦相,张口就说没有空缺,叫他继续等。
  蒯正鹏用手指着乔为仁的鼻子,吼道:“蒯某人已经忍耐了你们父子一年了,眼看着今年又要开恩科了,还将有一大批举子要等着外放做官,你再不给我找个好地方,可别怪蒯某人对你不客气了!”
  乔为仁搪塞了蒯正鹏几句,命令手下把半醉的蒯正鹏又架出了吏部衙门。乔为仁因为蒯正鹏隔三岔五来闹,所以把他的话早就当成了耳边风。在他的眼里,蒯正鹏就是一条小河沟里的烂泥鳅,他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啊!
  蒯正鹏回到了客栈,一头倒在床上,越想越来气,眼看着今年赴恩科考试的举子们都已经开始订房入住了,他这个前科的探花郎还傻傻地在这里等吏部派官呢,蒯正鹏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直到鸡叫头遍,蒯正鹏一骨碌爬起来,脑袋却“砰”的一声撞到床顶的横木上,这一撞,倒把人磕明白过来了,他拍手叫道:“有了!”
  蒯正鹏找来一张红纸,写上“高中秘诀”四个大字,贴到了自己的房门上。蒯正鹏可是前科的探花郎啊,这就是无形的号召力,很多今年赶考的举子们纷纷上门求教。蒯正鹏倒也不藏私,只需一吊老钱,他就把自己为何能考中探花郎的秘诀讲了出来。举子们听他讲完,一个个的都是将信将疑,可看他言之凿凿的样子,却又不得不相信。
  
  


 第二百九十七章 斗智

  十天之后,在西山上给乔真守墓的两位家人跑了回来,他们磕磕巴巴地和乔为仁说明墓地的情况,乔为仁也愣住了。怪事年年有,没有今年多,这帮赶考的举子们怎么都到西山摸金丝柳去了?
  乔为仁心中怀疑,吩咐家人准备大轿,两个时辰后,他终于沿着盘山路,来到了他爹乔真的墓地。大老远,就闻到了一股骚臭的气味儿。
  乔为仁把大轿停在了父亲乔真的墓前,青砖坟前还站着七八名赶来摸柳的举子,栽种的二十多棵金丝柳已经被他们连摸带摇,弄得东倒西歪了,地上更是一片狼藉。乔为仁赶忙叫家人找过来几名举子一问,那帮举子一个个都异口同声地说:“只要摸到了金丝柳,考场上就会笔力连绵,文思不绝,一举高中。”可是问他们这个消息的来源,这帮举子们都说不知道,差点没把乔为仁的鼻子气歪了!
  要知道走上山来最少也得两个时辰,很多举子来到乔真坟前内急难忍,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方便,把这里搞成了茅房一样,气味难闻。
  乔为仁回到京城,暗中派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扶柳高中的消息竟是蒯正鹏放出来的,气得乔为仁直喘气,可是扶柳高中在山西民间还真的有这么一说。很明显,蒯正鹏是在报复乔真,可是乔为仁却没法给他定罪啊。
  乔为仁把手里的茶碗“砰”的一声,摔到了地上,他“嗷嗷”大叫道:“赶快去,把我爹坟前的金丝柳树全都砍了!”
  十几个家人手拿斧头,把山上的金丝柳统统地砍倒后,又都扛回到了府中。看着被扛回的金丝柳,乔为仁哈哈大笑,任蒯正鹏有千条妙计,没有了金丝柳,看他还如何施展。
  
  就在举子们因为金丝柳被砍而懊恼之时。主持科考的吏部的考功员外郎程子山也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别看这个员外郎,官不大,但是权不小,对于天下要想跃龙门的学子,掌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这天,宗楚客差人去请程子山,程子山不敢怠慢。进了宗府。他被请到内院,可等了一整天也没见到宗楚客。程子山以为宗楚客没空见他。又不敢主动告辞,只得硬着头皮等。
  这时,有下人上来敬茶,放下茶盏并不离开,只是看着程子山笑。
  程子山奇怪,就问下人为什么笑。
  下人用手指着书案上的一张纸道:“程大人,你看这文章写得如何?我家阁老很喜欢这篇文章。”
  说完就退下了。
  程子山心下疑惑,走上前去,仔细看了起来。这篇文章名曰《星月赋》。文后写有“宗暄”的名字。
  程子山知道,这秦暄是宗楚客的孙子,正准备参加科考。
  程子山何等聪明,立刻领悟了宗楚客的意思,是想让他这次科考命题为“以星月为题做赋”。程子山将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本想宗楚客召见他时,可以在宗楚客面前吹捧秦暄几句。讨得宗楚客欢心。可一直等到天黑,宗楚客也没召见他,程子山不得不告辞。
  
  这一日,当李陶再到天和客栈门口时,张九龄、文俊等人又准备结伴出门了。
  “各位郎君,你们这又是要去哪里呀?”李陶奇怪地问道。
  “西山!”
  “西山的金丝柳不是已经被砍了吗?”李陶显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常敬忠小声道:“金丝柳的柳根泡水当茶喝。对企望金榜高中的举子更有奇效。”
  李陶一怔,脱口问道:“这又是那个探花郎说的吧?”
  常敬忠点点头。
  
  蒯正鹏放出的这话,让吏部尚书乔为仁吃尽了苦头。两个守墓的家人一身是血地跑了回来,把乔为仁给吓了一大跳。一问才明白,原来还是那金丝柳树惹的祸。
  这几天京城里风传,金丝柳的柳根泡水当茶喝,对企望金榜高中的举子更有奇效。乔为仁命人砍了金丝柳。不少没摸到金丝柳的举子竟拿着铁锹去挖柳根去了,两个守墓人拼命制止,可是几天后,坟地还是被挖得一片狼藉,没有得到柳根的举子心有不甘,竟高价收购金丝柳的柳根,真有不怕事的小混混,趁着夜色上山,挖出深扎棺材旁的柳根后,然后高价再卖给赶考的举子。
  两个守墓人想要制止,就被那几个蒙面的混混用石头给砸伤了。挖柳根泡水喝的主意一定也是蒯正鹏出的,乔为仁急忙把他爹的墓地遭到损坏的案子报告给了刑部。
  刑部侍郎张玮听了,责令京兆尹派捕快严查偷挖柳根的混混。
  等乔为仁一说蒯正鹏造谣生事,张玮面露难色地说道:“乔大人,按照大唐的律法,砍伐坟前树木,偷挖坟内冥产才算是盗墓,那金丝柳可是你自己砍的,人家挖无用的柳根这并不算是盗墓啊!”
  乔为仁听张玮一说,尴尬地道:“那该如何是好?”
  张玮想了想说道:“下官对您和蒯正鹏的恩怨也是早有耳闻,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远远地放他一个官,永远见不到岂不清净?”
  乔为仁出了刑部,赶快回衙门一翻官册,真的在偏僻的江西找到了一个知县的空缺,等他把这放官的消息命人通知了蒯正鹏,客店里的蒯正鹏手里正拿着块杉木板子,比比划划地左看右看呢。
  报喜的差役刚把话讲完,蒯正鹏一声冷笑,说道:“到那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去当知县?蒯某说啥也不会去的!”
  那两个差役碰了一鼻子灰,“耷拉”着脑袋回到了吏部,乔为仁一听禀报,把桌子拍得山响,叫道:“不去?好啊,我就把这个知县放给别人,叫他在京城里再待一年!”
  乔为仁也愣住了,他还真不明白蒯正鹏拿着那块杉木板子做什么。
  原来这几天皇宫中正装修三大殿呢,工匠们用油漆把大殿的窗门全部漆了一遍,可是一转天,在油漆味刺鼻的大殿中临朝的中宗就浑身刺痒,起了一身的小红疙瘩,经过太医们的诊治,确定为漆疮。太医们没有办法,只好张榜招贤。
  
  


 第二百九十八章 放榜

  蒯正鹏打听明白,涂抹三大殿的油漆是山西榆林进贡的,榆林就是他的老家啊。在他老家有一个专治漆疮的土方,那就是用埋在地下的杉树棺材板熬药,就可以治好这种漆疮,他揭榜来到太医院,说出了土方。太医们一听这个奇怪的方子,心中无不怀疑,就把蒯正鹏带到了金銮殿上。
  蒯正鹏精通医理,把杉木棺材板破漆疮、解毒气的药理一说,中宗也是连连点头,太医们一问到哪里去找杉木棺材板时,蒯正鹏说道:“只有乔真的杉木棺材板最合适!”
  站在文官队伍里的乔为仁一听大惊,原来蒯正鹏算计的是他爹的棺材啊。人都说一坟二房三八字,他爹乔真的坟址可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啊,真要是陛下信了蒯正鹏的馊主意,取他爹的棺材板子给自己治病,那乔家的风水可就统统地给毁掉了,他这个吏部尚书恐怕也做不稳当了!
  乔为仁跪在地上,一口咬定蒯正鹏胡说八道。
  蒯正鹏“嘿嘿”一阵冷笑,用手在自己的脖子上比划了一个杀头的手势道:“要是我开的方子无效,请陛下砍我的脑袋!”
  中宗浑身漆疮,奇痒难忍,现在别说是挖出乔真的棺材,就是用乔真的尸体熬药他都同意一试啊。陛下有命,乔为仁也不敢不答应啊。
  乔为仁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连夜来到了蒯正鹏住的客栈,敲开了蒯正鹏的房门,蒯正鹏望着一脸媚笑的乔为仁,说道:“乔大人,明天一早我就把令尊的棺木挖出来,只要在棺材上取下一块杉木板子给天子治病就成了!”
  乔为仁一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央求道:“蒯兄,求您给想个办法,我父亲的棺木最好不要动啊!”
  蒯正鹏冷笑道:“那你就在京城给我谋个官职吧!”
  蒯正鹏的要求并不高。他早就听说谏议大夫年纪已老,正准备退休呢,谏议副使必定荣升谏议大夫,谏议副使的位置就空缺了下来,蒯正鹏就是要谋那个谏议副使的位子。
  谏议副使虽然没有实权,可却是四品的官职啊。乔为仁一听蒯正鹏的要求,也是愁得直皱眉头。乔为仁为了叫老爹的遗体不受惊扰。最后,只得咬牙答应了蒯正鹏提出的要求。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在清晨开始。当街鼓声还在长安城街巷中回响时,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们正在奔向考场。考试的地点设在礼部南院,礼部是唐朝中央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天下的礼仪、祭享、贡举,礼部南院位于长安城北部百官办公的皇城之内。
  开考之前,礼部南院的考场四周就已经戒备森严,大批的兵士守卫在考场周围,考场大门外设置了棘围,每个进入考场的考生都要被搜身并仔细核对身份。以防夹带或冒名顶替。
  由于每场考试要从天亮考到天黑,所以考生们入场时需要携带一些生活用物品,这些物品包括炭火盆,食合,茶具,蜡烛等。炭火盆用来取暖煎茶热饭,食合中备有一天的食品。条件差的考生备不全这么多东西,带些干粮凑合一天。当然,笔、墨、砚等文具用品更是不可缺少的。这些物品放在一起也是一大堆,家境富裕的考生由仆人送到考场外面,家境贫寒的考生只好自己扛着拎着。
  考试在卯时也就是早晨六时左右发放试卷,每科考试会进行一个白天。到了天黑之后考试时间允许顺延,顺延的期限控制在三根蜡烛烧尽的时间内。在主考官那里燃有标准的蜡烛,当最后一根蜡烛燃尽的时候,会有人员大声呼报通知考生。
  对于众多的考生来说,最大的关坎儿是放榜,放榜那天的清晨将揭示他们的命运。
  皇城南面有三座城门,正中是正门朱雀门。东边是安上门,进了安上门向北经过太常寺、太仆寺之后就到了礼部南院。礼部南院东临安上门大街,站在安上门大街上可以看到一堵与众不同的高墙,这就是令考生们既向往又忐忑不安的东墙。东墙高一丈有余,墙外建有一道矮墙,矮墙和东墙之间的空隙中布满了荆棘。东墙是为悬挂进士榜而修建的,墙前那道矮墙和荆棘是为了防止有人接近进士榜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放榜的结果终于出来了,头名宗暄,次名张若语,第三名刘辰,张九龄名列第四。住在天和客栈的杨乘亿、常敬忠、文俊三人则落榜了。
  这次科考命题为“以星月为题做赋”,这一切都是按照宗楚客的设计进行的,他为了让孙子“名正言顺”地考个第一名,就先让孙子写好文章,再让程子山来府中“无意”间看到并熟记。老奸巨猾的宗楚客没有看错人,程子山果然有心计,宗暄的《星月赋》无人可比,所有考官都赞不绝口,宗暄毫无疑问地得了状元。
  这榜眼张若语是何来头,却无人知道。
  刘辰与张九龄两人才学都很出众,众考官看了刘辰的答卷;好!看了张九龄的答卷;妙!左掂量右掂量;两份答卷一般重;最终左右权衡,便定了刘辰为探花郎,而张九龄则屈居第四。
  放榜的当天,有考生揭露,宗暄的这篇《星月赋》并不是他所作。因为早在科考之前就有人看到过这篇文章,是在一本名为《士卿闲品》的书上。
  堂堂宰相之孙抄袭作弊,此事非同小可。宗楚客也听到了外界的风言风语,马上叫来宗暄询问是怎么回事。这宗暄柔弱胆小,见宗楚客发怒,马上不打自招。
  原来,宗楚客命他在科考前做出一篇好文章来,可这宗暄平日最烦读书,每次宗楚客要看他的文章,他都是让教书先生帮忙“润色”才能过关。这次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