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济,都遭到女儿的严词拒绝,锦娘正色道:“自古有道是嫁饥随饥,嫁叟随叟,父母能让我和自己中意的人在一起,已是极大的恩典了,人既是我自己挑的,那么他若是个瘸子,我便搀着他;他若是个瞎子,我便引着他;他若是个穷光蛋,我便同他吃糠咽菜,无论如何,再不会牵累娘家一分一毫。苗文生现在虽穷苦,可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我自然也尽享荣华富贵!”


 第三百零六章 救人

  转过年,苗文生考中了举人,后来赴京赶考又考中了进士,一时平步青云,锦娘也随他离开家乡去青山县赴职,虽然顿生离别之苦,但白家二老还是甚感欣慰。
  一晃三年过去了,老两口身子还很硬朗,加之思女心切,便安排下车马,由丫鬟家奴陪着,一路颠簸地来到了青山县。年纪轻轻的苗文生已经是县令了,老两口看到锦娘彩衣华服,满头珠翠,心中十分欢喜。锦娘离开家乡不久,就生下一对龙凤胎,男孩乳名虎头,女孩乳名丫丫,两个孩子乖巧活泼,聪明伶俐,更是让白氏二老高兴。
  白氏二老在闺女家住了几日,却始终未见姑爷,便觉得有些奇怪,锦娘道:“正巧这几日有公事要办,他住在县衙里,也抽不出个时间来拜望二老。”
  白老夫人道:“这倒没关系,还是忙正事要紧,只是我们来时听说最近这里来了伙山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边为首的几个富户,都被洗劫一空,不知可是真的?”
  锦娘点点头,面色忧郁起来:“他这几日正是为此事奔忙。”
  三天后,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苗文生竟被毒死在县衙里。白氏夫妇心中大骇,忙跑来安慰女儿,白老夫人未曾开口,眼泪便落了下来,倒是锦娘,反过来安慰他们二老。
  一晃儿两个月过去了,案子终于有了点眉目,原来那下毒之人手段及其高明,做得滴水不漏,竟没留下一点蛛丝马迹,查案的捕头也是偶然听见苗府仆役说起有个丁厨子,前段时间因为菜做得不干净,吃了苗老爷一通板子,这才将丁厨子抓回县衙,严刑盘问之下,丁厨子终于承认是自己下的毒。
  消息传到锦娘耳朵里。锦娘似乎有些怀疑,嘱咐白氏二老看好虎头丫丫,便径直去了官府。
  她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白氏夫妇再看到锦娘时,锦娘已在狱中。
  白老夫人擦着眼泪说道:“傻丫头,当初我们嫌那姓苗的小子穷,你却拼了死命也要嫁给他。如今他有权有势了,你却放着神仙般的日子不过。亲手把他杀了,你说你到底图的什么呀?”
  锦娘叹了口气道:“你们二老可知道那伙十恶不赦的山贼为何屡屡作案,屡屡得手,正是他在背后撑腰啊,我若不是替他整理书房,无意间看到他与山贼头目的通信,还一直被这个衣冠禽兽蒙在鼓里,我若不知也就罢了,既然知道。就决不能再让这帮乱臣贼子为非作歹。”
  白老夫人又道:“可你就不为虎头丫丫想想?”
  锦娘一听到两个孩子,眼中闪闪似有泪光,道:“我杀了那奸贼后,之所以没有投案自首,非是爱惜自己这条性命,正是舍不得我那两个未懂事的孩子啊!可眼见着丁厨子入狱,我如何能为了保全自己就毁了别人的清白之家啊!”
  两个老人一听。早已哭作一团。
  锦娘依然很镇定,她微微一笑:“爹,娘,女儿这一辈子,自打记事起,就是心里想什么。就去做什么,没有半件事委屈过自己的心意,活得也算是痛快极了,就是现在要走了,也是无怨无悔,你们也不必替我难受,只求您二老将虎头丫丫带回去。抚养成人,他们不听话时,你们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切忌莫要娇惯,等他们大一些了,就把苗文生的事儿说给他们听,告诫他们好自为之。”
  白老夫人道:“你可是想他们俩儿了,下次我带他们两个来看你。”
  锦娘慢慢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我的时日也不多了,况且我在这狱中,灰头土脸的,见了面彼此都难受,我只求您捎个话儿回去,告诉虎头丫丫他们的娘一辈子好强,所做的事儿,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人心,这一辈子,所做的唯一一件糊涂事儿就是看错了苗文生这个披着羊皮的狼,希望两个孩子将来正道直行,堂堂正正做人,争回这口气,他们的娘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锦娘本该被处以极刑,可这一次刑部尚书又出面了,当然此次出面的尚书与上次救苗文生的并非一人,这次是刘玄。
  
  李陶问道:“假若你这次大难不死,有何打算?”
  “大难不死?这怎么可能?我不会想这等好事!”白锦娘倒是很从容。
  “我只是说假如!”
  “若真有这么一天,我会尽一切努力将我的一双儿女教育成人!”白锦娘憧憬道。
  “我明白了,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李陶转身便要离去。
  “等等!”白锦娘突然喊道:“这位小郎君,你可是要救奴家?”
  李陶回过身来,也不说话,只是点点头。
  白锦娘咬了咬牙问道:“小郎君,你能告诉我原因吗?奴家虽然也希望能活下去,但却不愿这么稀里糊涂的活下去!”
  李陶赞赏地看着白锦娘:“你还记得一个叫卢月儿的小姑娘吗?”
  白锦娘点点头
  “因为你救过她,故而她来求我救你,就这么简单!”
  白锦娘望着李陶离去的背影,嘴里喃喃念道:“卢月儿,卢月儿”
  
  “陶儿,你所说的三个人,的确该救!”李显听了李陶所说的事情经过,沉吟道:“不过,你刚刚因新科进士的事驳了宗楚客的面子,估计这事没有这么简单!”
  李陶笑道:“阿翁,我就是要折一折这宗楚客的面子,他虽然是当朝宰相,但我要让他知道,这大唐的天下的我们李家的,而不是他宗楚客的!再说了,我这样做也不是出于私心,而是为了大唐社稷,所以我不怕!”
  李显点点头:“陶儿,你说需要我做什么?”
  “阿翁,你只须如此这般”李陶轻声对李显说道。
  李显听罢,叹了口气道:“如此甚好,只是有些委曲你了!”
  “陶儿向来就不怕委曲,再说了,就算委曲了,阿翁可以再找个机会给我弄回来不就行了?”
  李显点点头:“说的也是!”
  


 第三百零七章 再掀波澜

  七月初二十,大朝之日。
  很少上早朝的李陶今日却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许多大臣都有了经验,只要李陶出现在朝堂之上,肯定会掀起不小的波澜。众人互相耳语嘀咕着,猜测着这位蓝田王今日又会折腾出什么事来。就连宗楚客也不例外,警惕地盯着李陶,脑子里在不停的琢磨着。
  李陶却似乎没有看见群臣的眼神,而是笑嘻嘻地与崔湜开着玩笑。
  中宗上朝之后,接下来各部所奏之事,以及朝中所议之事,李陶根本就没有插嘴。
  朝议结束,中宗向群臣询问道:“各位爱卿,还有事奏吗?若是没有了,今日早朝便至此结束了!”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众臣齐唰唰地望了过去,果不其然,说话的正是李陶。
  中宗点头道:“陶儿,你有何事要奏?”
  “陛下,我这里有三个案件的卷宗,想奏于陛下。!”
  中宗故意奇怪道:“有了案件你可以交于刑部和大理寺,此等小事何须奏于朝堂之上?”
  “陛下,事虽小,可关乎社稷安危,臣思虑再三,还是认为该由陛下与众位大臣议一下为好!”李陶坚持道。
  “那好,就由内侍将你所说的这三个案子给大家念一遍,让我们听听,可否关乎社稷安危,若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们就议一议!”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群臣也没有什么意见。
  待内侍将三个案件的经过念完之后,这才觉得这里面不简单。
  李陶道:“这葛福顺一案源于上次陛下让我整饬长安治安一事,因葛福顺配合,使得整个羽林军为非作歹之辈全部做法,羽林军军纪焕然一新。而新上任的右羽林军将军却对葛福顺打击报复,这是个冤案,必须平反。”
  宗楚客冷笑道:“这葛福顺克扣军饷,刘翼按军处罚于他,何错之有。何时成了打击报复了?”
  “克扣军饷一事我已经查明,就是子虚乌有,这是我调查的结果,请陛下过目!”
  说罢,李陶将又一份卷宗递于内侍。
  中宗仔细翻看着。
  李陶又拿出一封信,对宗楚客道:“这是右羽林军将士写的联名信,而且有上千人的签名。军中将士最反感的便是克扣军饷。试想一个克扣军饷的人,会有如此多的安然无事为他鸣不平吗?宗阁老若不信。可以亲自过目!”
  宗楚客接过看罢,对李陶道:“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若人人都如蓝田王这般插手军队,那我大唐的军队岂不成了个别人的私家军了?”
  李陶接口道:“宗阁老说的一点也没错,这大唐军队本应该就是陛下的军队,上次之事,因为我有陛下所赐金牌,葛福顺遵金牌行事,便是奉陛下之命行事。这说明他知道自己应该听谁的!可这刘翼却编造罪名打击听从陛下之命的葛福顺,而宗阁老又不愿为葛福顺平反,我想反问一句,是不是宗阁老认为葛福顺听从陛下之命是错的?是不是宗阁老认为听从陛下之命的人都应该打击?若如此下来,今后军队之中还有人会听陛下的吗?”
  李陶这话问的句句诛心,让宗楚客不知该如何回答,就连中宗看向他的目光也有些不善了。
  中宗恨恨地瞪了一眼宗楚客。然后又看向了群臣:“众位爱卿,此事你们如何看?”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说话。中宗也不客气,直接点了兵部尚书刘思南的名:“刘尚书,此事应该由你兵部来管,你说说此事该如何办?”
  刘思南看了一眼灰头土脸的宗楚客。此时他哪敢违逆中宗的意思,赶忙顺着中宗的话说道:“陛下,这葛福顺对陛下忠心耿耿,应该官复原职!”
  中宗点点头,突然又问道:“那周波一事也属于你兵部,你觉得此案又该如何处理。”
  刘思南知道李陶会死保周波,他便卖了个顺水人情:“同样官复原职!”
  见葛福顺与周波二人的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李陶不禁松了口气,他又说道:“至于白锦娘一案”
  宗楚客反击道:“白锦娘杀夫事实清楚,铁案如山,难道蓝田王还要为其反案,你置大唐的律法于何地了?”
  李陶听了宗楚客冠冕堂皇的话,竟然出奇地没有反驳,而是点头道:“宗阁老说的没错,这白锦娘娘谋杀亲夫按律当处以极刑。”
  宗楚客这一拳好像打在了棉花上,李陶的这一反应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就在宗楚客与众位大臣诧异之时,李陶又说道:“将白锦娘处心极刑合法,但却不合情,不合理!”
  “蓝田王此话怎讲?”宗楚客沉声问道。
  “白锦娘与苗文生之情是夫妻之情,她与相公这些年来感情颇好,可她发现苗文生有违国法,却不顾多年夫妻之情,亲自杀死自己的相公,这是什么情?这是对百姓之情,这是对大唐社稷之情,孰轻孰重孰大孰小,宗阁老难道掂量不清楚吗?”说到这里,李陶又看向众位大臣:“别说白锦娘是个弱女子,就说我们这些朝廷栋梁,在那种情况下是否会做出像白锦娘一般的义举也未可知?这样一位奇女子,若真将她处以极刑,合情吗?”
  李陶的这一番言语尽管有强辩的成份在内,可却也不无道理,真要放在这些朝臣身上,未必能比白锦娘做的更好。
  李陶趁热打铁道:“我大唐的百姓就应该将忠于大唐忠于陛下放在第一位,若真将白锦娘处以极刑,那大唐百姓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有谁会挺身而出?若仅仅只是为了执法,最终却将百姓教化成如此,合理吗?”
  中宗点头道:“陶儿,那你说此事该如何是好?”
  “白锦娘该救,但宗阁老说的也没错,法律还要遵守!此事是因我而起,我为三个人翻了案,自当接受惩处。这样吧,我现在是郡王,救这三个人应该降三等,我算算,郡王到国公,从国公到候,再从候到伯。唉!太麻烦了,就干脆反我的所有爵位都削去,以儆效尤好了!”


 第三百零八章 王府聚会

  众位大臣听了不由觉得好笑,上次李陶就用皇太孙的名号保了相王与太平公主,这回倒好,为了保葛福顺三人,直接将所有爵位一抹到底,成了平头百姓了。且不说他的做法对不对,单是这份视地位如儿戏的态度,便让许多人汗颜。
  “你,你”宗楚客指着李陶说不下去了,只好对中宗道:“陛下,此风不可长,若人人都效仿蓝田王,那我大唐律法岂不成摆设了?”
  中宗拉下脸来:“大唐律法也要靠人来执行,若你们都能像蓝田王这样不为私情合情合理的保人,而且敢用自己的爵位和官职作保,我一概允准,大不了这个恶名由我来担便是了。”
  说到这里,中宗冷冷道:“我就不信这些年在我大唐律法之下就没有一桩冤案,可我从来没有见一个大臣像蓝田王这样直言。如今,蓝田王都做到了这份上,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宗楚客哑口无言。
  
  七月十二,临淄郡王府,宾客满堂,喧嚣无比。
  今日是李隆基次子李瑛满月的日子,自然要庆祝庆祝了。
  “三叔,恭喜恭喜!”李陶笑着向李隆基拱手道。
  “陶儿,你总不能空着手来贺喜吧?”李隆基打趣道。
  “怎么会呢?我可是给瑛儿带来了一份大礼呢!”李陶话题一转道:“三叔,走,带我去内宅看看瑛儿吧!”
  李隆基知道李陶有话要说,点头笑道:“走!”
  一进内宅,便碰上了张凌风,李陶笑道:“恭喜恭喜!”
  张凌风现在虽然是李隆基的岳丈了,并且他的儿子张玮也做了刑部侍郎,可他却依然干着老本行,独自住在从潞州迁来的戏庄内,只是时不时去看看张玮和赵丽娟。今日,是他外孙的百天。作为外公的张凌风自然要来王府。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