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噢!是郭壮呀!”赵朗真迅速抹了一把眼睛。
  赵朗真是打心眼里喜欢郭壮,郭壮不仅人憨厚没有坏心眼儿,而且对自己异常尊重。特别是一口一个大哥,总让自己不由地想起以前的那些兄弟们。
  “赵大哥!我有件事求你!”
  “郭壮!什么事,别急,慢慢说!”
  听郭壮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完,赵朗真恨恨道:“又是刘仁义这个奸人干的好事!”
  刘仁义在长子县的所作所为赵朗真是一清二楚,要是搁在十年前的性子,他早就将刘仁义给收拾了。或许是岁月磨平了他的棱角,或许是已经力不从心了,赵朗真渐渐麻木了,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与刘仁义保持距离。
  
  
  


 第九十六章 四李政变

  “赵大哥!你快教教我,该怎么办?”郭壮在一旁焦急道。
  赵朗真沉吟片刻,对郭壮道:“如今之计,只有张县令出面才能让刘仁义罢手!”
  “张县令?刘仁义能听张县令的吗?要是刘仁义能听张县令的,也不至于刘仁义嚣张到今天吗?”
  赵朗真脸上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郭壮,你还年轻,有些事情你不懂!张县令是聪明人,他不管事不代表他管不了事。若是张县令出面了,刘仁义还是有所顾忌的!”
  “可张县令从不掺和刘仁义的事,如何才能说动张县呢?”
  赵朗真点点头:“你自然是说不动张县令,可有人却能说得动张县令!”
  郭壮心中一动:“赵大哥,你的意思是说李幕客?”
  
  “李幕客?李幕客是何许人?”李陶听了郭壮的叙说,向他问道。
  “李幕客本名叫李文皎,是张县令的益友和幕僚,张县令对他是言听计从!”
  李陶向郭壮点点头:“阿陶谢过郭捕头了!李幕客的事让我来解决吧!”
  待郭壮离开之后,李陶悄悄对裴岳道:“岳伯,你帮我探探这个李幕客的底,然后咱们再商量对策!”
  
  窗外的风,依旧刮着,卷浮起的砂粒,直拍拍地打在窗纸上,发出沙啦沙啦的声响。窗内,烛火还是那般跳跃,不时地爆起一朵亮亮的灯花,随后一缕黑烟就蜿蜒升起。
  李文皎手中拿着一本《吕氏春秋》,翻过来倒过去的仔细端祥着。嘴里喃喃自语道:“难道真是我愚钝不堪吗?”
  “笃笃!”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了敲门声。
  李文皎猛地一惊,慌忙将《吕氏春秋》置于褥下,便去开门。
  李文皎打开房门,却见屋外空无一人。他觉得奇怪,在院中四处察看,依然没有半个人影。
  李文皎心存疑虑,回到房中再去取《吕氏春秋》,早已空无一物。只见床铺上留下一张字条:明晚酉时城西郭家庄秋风破一叙。
  第二日酉时,李文皎施施然来到秋风破。
  张凌风将李文皎引到一间茅屋前:“自个进去吧!”
  李文皎进屋见一少年正望着自己,他也不客气地打量着对方。
  “你就是李文皎?”少年问道。
  “某正是李文皎!不知小郎君是”李文皎心中疑虑更重。
  “没想到当年四李政变的余党,如今竟然光明正大成了长子县令的幕客了!”少年面带微笑道。
  李文皎听了少年的话心中巨震。当年,皇太子李重俊矫制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率众先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及其党羽十余人。后派李千里分兵守宫城诸门,自己则率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欲杀韦皇后等人,不幸被拦阻于玄武门之外。政变失败后,李重俊自刎,其追随者辽阳郡王李多祚、羽林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军将军李思冲皆被斩于玄武门前。由于李重俊与其三名追随者皆姓李,故而皇太子李重俊政变又被称为四李政变。
  李文皎虽心中震惊,但面上却无甚变化,他笑道:“这位小郎君,我与你无冤无仇,你可万万不能诬陷于我!”
  少年依然笑道:“李文皎,左羽林军将军李思冲之幕客,跟随李思冲数十年,忠心耿耿。四李政变前半年,携李思冲之四子李申躲入民间!我说得这些可是诬陷于你了?”
  李文皎大骇:“你是何人?”
  少年哈哈大笑,对门外喊道:“岳伯,进来吧!”
  门开了,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李文皎转身,只见那人说道:“李文皎,没想到我们竟然能在这里见面,不是天意是什么?”
  李文皎嘴唇颤抖着,好半晌才挤出几个字:“裴岳,真的是你吗?”
  裴岳笑道:“是我!”
  “那这位小郎君是”
  裴岳不禁摇头:“亏你还号称银狐呢,你想想还能是谁?”
  听罢裴岳的话,李文皎赶忙向少年深施一礼:“李文皎拜见小主人!”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李陶。
  李陶赶忙扶起李文皎:“李叔客气了!你的事情我都听岳伯和我说了!这些年辛苦你了!”
  李文皎听了李陶的话,眼眶不禁有些红了。
  李陶见状赶忙打岔道:“李申兄长可好?”
  “申儿很好,我明天就带他来拜见小主人!”
  李陶摆摆手:“这事不急,先缓缓!免得引起别人注意!”
  裴岳在一旁问道:“你可知道其余二李的的子嗣现在何处?”
  李文皎道:“李千里将军的次子李贡隐居在长安,李多祚的长孙李禄远避突厥!因不知小主人的下落,故而相互间并未联络。”
  想到李陶目前的处境,裴岳不由叹了气。
  李陶何尝不知裴岳此刻的心思,他拉着裴岳的手笑道:“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坎坷,不会再做傻事了!岳伯,你可不能泄气,我还指着你和我携手一路前行呢!”
  裴岳被李陶感染,惆怅之情一扫而空,朗声笑道:“多谢小主人,我裴岳定不负所托!”
  李文皎也在一旁说道:“当初四李起事之初便歃血为盟,为了大唐不顾个人身家性命。若是起事失败,其余三李遗留之后人必会辅佐小主人,完成四李未尽之心愿!这才有了四李各遗一子嗣提前避祸之事!小主人,您就放手干吧!”
  李陶点点头:“多谢了!我向你们保证,不管是谁,只要是欠我们的,定要加倍偿还!”
  见裴岳与李文皎都陷入沉默,李陶拿起身边的《吕氏春秋》向李文皎问道:“李叔,这是怎么回事?”
  李文皎苦笑道:“小主人,不瞒您说,入幕前我曾经师从千机子学习权谋之术。四李起事之前,我隐约觉得情形不对,便写信向师尊讨教!师尊并未明示,只是派人送来这本《吕氏春秋》。我知师尊必有深意,可反复读了多遍却始终揣摩不透。四李起事前,我带着申儿远避他乡,直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实在是惭愧得紧!”
  
  
  


 第九十七章 算命

  李陶别有深意地看着李文皎:“李叔,何不打开再看看?”
  李文皎狐疑地望着李陶,接过《吕氏春秋》随意打开一页,不由大吃一惊:“小主人,怎么会这样?”
  原来,在书中每行的中间又出现了与原书截然不同的字体。
  “书中的内容是的你师尊用矾书所写,把纸弄湿后,字迹就会显现。当水干后,纸上便毫无字迹。”
  李文皎这才明白过来,他拿起书细细读了起来。
  读罢,李文皎良久不语。尔后痛哭道:“是我误了四李的性命!若早些能揭开此谜,用其中任何一计也强于铤而走险!”
  李陶叹了口气劝道:“李叔不必自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都是命中注定的!现在揭开谜底也不晚,咱们报仇正好可以用上它!”
  李文皎擦干眼泪:“小主人说得是!我将此书献于小主人,望小主人定要为四李报仇血恨!”
  李陶摇摇头:“这书我不能要!”
  李文皎诧异道:“小主人,这是为何?”
  “此书名叫《韬晦术》,我大概翻阅了一遍,共分为隐晦卷、处晦卷、养晦卷、谋晦卷、诈晦卷、避晦卷、心晦卷和用晦卷八卷,记载的均是权谋之术。我的意思是李叔你以此书好好教导李申兄长,让他成为房谋杜断之类的人物。这样,将来李申兄长必会有个好的前程,你也不负李思冲将军的重托了!”
  李文皎没想到李陶还有这么一层深意,他起身向李陶深施一礼:“我代申儿谢过小主人了!”
  李陶并没有客气,受了李文皎这一礼。
  待李文皎重新坐定之后,李陶问道:“李叔,我想知道张县令此人究竟如何?”
  “小主人因何有此一问?”
  “李叔,你莫要多想,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此人的情况!免得下一步收拾刘仁义的时候节外生枝!”
  “什么?小主人,你要收拾刘仁义?这可使不得!”李文皎听了李陶的话大吃一惊。
  “有何使不得?”
  “这刘仁义”
  李陶摆手道:“李叔,你不必说了!这刘仁义是什么状况我心中有数!若连这么个不入流的小人物也让我们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将来如何去对付那些权势熏天的仇人呢?”
  李文皎顿时哑口无言。
  “张县令此人有学识,为官清廉,做事比较比较沉稳,能力也不弱。本来,刚到长子县的时候,他本想有所作为的。可后来他发现长子县的水很深。加之,我也劝他隐忍不发。故而他便很少过问政事,也算是韬光养晦吧!”李文皎对李陶介绍道。
  “他一介县令还须在刘仁义面前韬光养晦?”李陶皱起了眉头。
  “刘仁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后面的梁德全!”
  “这梁德全只是一州刺史,至于如此忌惮于他吗?”
  “小主人,你有所不知这梁德全,我说件事情你就明白了!”
  “李叔,你说!”李陶对此颇感兴趣。
  “这潞州刺史原来是姚崇”
  “姚崇?”李陶惊呼道。
  在后世时,李陶就知道这个姚崇,他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特别是在唐玄宗朝早期的时候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小主人,你认得姚崇?”李文皎奇怪地看着李陶。
  “不,不认识!李叔,你接着说!”
  “姚崇曾担任过宰相,加封为梁县侯。后因得罪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贬为潞州刺史。梁德全走了韦氏和安乐公主的门子做了潞州刺史,而姚崇则再次被贬为潞州长史。梁德全做了刺史后,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百般巴结韦氏和安乐公主。姚崇一怒之下,上奏揭发梁德全的恶行!结果梁德全依旧做他的刺史,而姚崇却第三次被贬为法曹参军。自此以后,潞州大小官员皆畏梁德全如虎!”
  李陶点点头笑道:“不错,是只大老虎!等收拾完刘仁义,接着就轮到他了!”
  李文皎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李叔,你有没有办法请这张县令来秋风破一趟?”
  “我试试吧,但无甚把握!”
  “这张县令可有甚喜好?”李陶问道。
  “他喜欢算命!”
  李陶奇怪道:“算命?他怎会有这嗜好?堂堂县令竟然喜欢做算命先生?”
  “小主人,你会错意了!不是张县令喜欢给别人算命,而是喜欢别人给他算命!不管是谁,只要会算命,张县令总要请别人算上一算!”
  李陶笑了:“这就好办了,我这里正好有个现成的算命先生”
  
  “李先生!你所说的算命先生可是在这里?”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响起。
  “正是这里!”
  年轻人看着门前的牌匾自言自语道:“秋风破,不错!名字大气,这字也写得也颇有大家风范。”
  两人刚进大门,便见一位少年笑吟吟地望着他们:“两位郎君!可是要品尝串串香?”
  说话的少年正是李陶,年轻人则是李文皎领来的长子县县令张玮。
  李文皎故作不识李陶,上前答道:“这位小郎君,听说秋风破有人会算命,可否先给我这位朋友算完命后,我等再品尝串串香?”
  李陶点头道:“自然可以,只是不知道张老丈算得准不准!若是不准,两位郎君可万万莫怪!”
  李陶只是听张凌风说起他曾经做过算命先生,至于算得准不准就不清楚了。因为是临时拉来应景,所以李陶也没有事先告诉张凌风。
  “无妨!无妨!只要能算就行,准不准我都不会介意!”张玮在一旁插言道。
  “啊?”李陶听了张玮的话一时愣住了。
  
  “李小郎君,喊小老儿来不知有何吩咐?”一副堂倌打扮的张凌风走进屋来。
  “张老丈,你以前可是做过算命先生?”
  “正是!”
  “可否为这位郎君算上一命?”李陶指了指张玮。
  “这”
  “张老丈,你就算上一回吧!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
  李陶生怕张凌风拒绝,赶紧暗示他,言下之意是只要你帮了我这回,我会尽快圆了你的心愿。
  
  
  


 第九十八章 贼命

  张凌风听出了李陶话中的意思,爽快地答应道:“那好吧,我就算上一回。”
  “这位郎君,可否伸出左手让我一观?”张凌风对张玮道。
  张玮伸出了左手,张凌风细看起来,边看边点头道:“离纹在中指之下,郎君是有官位之人。天纹前窄后宽,郎君现在官位不大,但今后必定官运亨通。玉珠纹从坎宫纵贯过天纹且无偏斜,郎君是正官而非副职。综上判断,郎君应该是一县县令。我说的可对?”
  张凌风的话让李文皎和张玮频频点头,就连一旁的李陶也是啧啧称奇。李陶并没有告诉张凌风关于张玮的情况,张凌风竟然能从张玮的手相中判断出其身份,这不能不让李陶大为叹服。
  张玮笑道:“没想到老丈真是神算,您算得一点不错,我是长子县县令张玮!”
  “张县令缪赞了!”张凌风客气道。
  “张老丈,可否为再为我算算生辰八字?”张玮突然问道。
  “自然可以,请县令报上生辰八字!”张凌风笑道。
  张玮报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张凌风脸上的笑容突然收敛了,而且脸色难看之极。
  终于,张凌风霍地起身,不说一句话就疾步出门,屋内众人都觉得莫明其妙。
  张玮见张凌风面色有异,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